螢火蟲小巷:關於友誼和人生,檢視生命中的勇氣、信仰和愛

2021-01-17 一方靜讀

每個人都會有朋友,特別是青少年的朋友,難以忘懷。

我生在農村,同村有兩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讀一個班,一同上下學,算得上青梅竹馬,知根知底。小時候發生過的糗事現在還記得,在一起玩時,偶爾提起還會樂不開支。

當時看太多金庸武俠劇,我們三個還在菩薩面前磕頭結拜為姐妹,發誓友誼天長地久,剪一段頭髮纏繞在一起藏在某個不知名的山洞裡。漫山遍野,是我們歡快的腳印。

跑著,跑著,我們長大了。初中同一個學校,高中不在一個學校,開始互相寫信,在學校遇到的開心的,不開心的,記在信裡。其實一個星期回一次老家,我們還能見上一面,但我們習慣寫信,是一個時代的標記,我們喜歡這樣的表達形式。

後來,結婚生子。

我發現女孩子,結婚生子後,友誼便慢慢地淡了。

農村裡,女人在婚姻裡多為附屬關係,多依賴於男方,交際圈會跟著男人改變。生了孩子後,圍著孩子轉。由於某些原因,會不在一個城市,漸漸地變成過年才會聚會的朋友。

最後友情體現價值的方式,是傾聽他們的吵架和抱怨。

《螢火蟲小巷》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塔莉和凱蒂兩個人從少女到中年的友情故事,不同的人生,分割兩地,卻一直保持著某種不可言說的信任,保持著令人羨慕的感情。故事很平常,從少女時代開始寫起,相遇相知,平凡的每一個瞬間,真實而熱烈,看到後來,竟然看哭了。一長串的鋪墊,在後來某些情節中,凸顯出她們感情的深厚,不自覺流露出的情感,是最令人觸動的。

可能正是因為它與我的友情故事形成巨大的落差,所以才更想細細的品味,接下來一起看看這個故事。

1.年少相識

塔莉由外婆撫養,有一個不責任的母親。在她14那年,第一次與母親住在一起,在螢火蟲巷的一棟房子裡。缺少母愛,塔莉變成一個特別的孩子。她把自己打扮得與眾不同,吸引男孩的注意,想從男孩那裡得到關愛。

她與一個剛認識的男孩約會,在樹林裡被男孩強暴,她感到害怕,卻無能為力。黑暗的夜晚,漆黑的小路,她一個人回家。偶遇在外溜達的凱蒂,於是一段友情從此開啟。

凱蒂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有父母的關愛,本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孩子在青少年期總有無數個奇奇怪怪的想法,母親不會認同,橫加幹涉,只有同齡人才懂的樂趣與方法,父母無法融入。

她是一個內向且憂鬱的孩子。當她第一次見塔莉時,就被她的著裝所吸引,但她從不敢主動打招呼。她害怕,害怕被拒絕。

看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卻在這樣一個不眠的夜晚相遇。塔莉告訴凱蒂她剛剛經歷的一切,她知道回到家裡得不到母親的安慰,出現一個同齡的女孩時,她不顧一切地說出自己的秘密,她同樣害怕,為自己的不懂事。凱蒂給她一個擁抱,短暫的溫暖的擁抱,治癒塔莉的傷心難過。

她們有說不完的話,有共同的愛好,放肆,大膽,做很多曾經不敢做的事。她們在一起,變得快樂,變得無憂無慮。後來,她們分開,通過寫信和打電話的方式,一直保持聯繫,直到塔莉17歲時她外婆去世。

塔莉母親拒絕當她的監護人,凱蒂的母親自願讓塔莉加入她們的家庭,當凱蒂母親對她說:住在我們家的孩子必須做家事、守規矩,我和穆勒齊伯父不容許任何不當的行為。塔莉的震撼無法用言語表達。於是高三這年,她們一起過著平靜的生活。也正是高三這一年,影響著塔莉和凱蒂的一生,在這年,她們確定了人生目標,並一同奮鬥。

2.青年因理想和愛情結緣

塔莉立志要當一個成功的新聞人士,賺很多的錢,出名。她一直拉著凱蒂一起奮鬥。

可能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在本來應該一起的路上,凱蒂思想出現偏差,她覺得自己並不熱愛新聞事業。她在青春年少裡開始期盼愛情,小心翼翼呵護她的夢想。她還不敢跟塔莉說,她害怕塔莉以為是欺騙。

塔莉還是一如既往地熱愛新聞事業,並且一直在這條路上奮鬥著。

塔莉找到一份新聞記者的工作,她任勞任怨,終於在電視臺為凱蒂爭取到一個行政職位。當凱蒂去面試時,還在糾結到底怎麼跟塔莉坦白,卻沒想到看到面試官強尼時,被他英俊瀟灑的外表所吸引,竟然答應來上班,並且一做好幾年。

凱蒂習慣默默關注強尼,而強尼好像對塔莉比較有意思,畢竟塔莉是優秀的出色的記者,對工作永遠保持著熱情,跟強尼的工作類似,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強尼跟塔莉發生過一次一夜情後,凱蒂再也受不了,她打算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在她提出辭職,與強尼告別時,卻在強尼的家裡跟他表白,告訴他自己暗戀他好幾年。

戲劇性的情結到來,強尼也因此而愛上凱蒂。他們的愛情很合拍,當凱蒂意外懷孕時,她不夠自信,擔心強尼會離開。強尼知道後,迅速結婚,組建家庭。

在凱蒂心中,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強尼次而求之的對象,她一面擔心愛情,一面相信強尼的認真負責。

他們在一起生活大概20年,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凱蒂有了孩子後,徹底淪為家庭主婦。

他們很相愛,生活很普通,卻也是最讓人羨慕的穩定愛情。

3.悲情結局

凱蒂的女兒十幾歲時也開始叛逆,母女之間無法言和,遇事就要箭弩拔張。當時塔莉的事業正如火如荼,是一檔情感節目的主持人,特別紅火。

塔莉為了調解她們母女之間的關係,邀請她們上一期節目。

卻不曾想,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故意說成過度保護的母親,以及痛恨這種母親的青春期女兒。凱蒂以為是站在她的角度解析女兒的各種情緒,沒想到矛頭竟然是指向自己的。在錄製現場,當場鬧掰。

兩人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

塔莉以為自己是為了凱蒂好,而凱蒂卻以為塔莉是為了節目效果拿她當熱點角色。她們也以為對方會很快打來道歉電話,等著等著,後來塔莉終於等到凱蒂的電話,不過是一個不好的電話。

凱蒂生病了,乳腺癌,晚期。

在此時,塔莉拋下蒸蒸日上的工作,不顧一切地陪在凱蒂身邊,直到凱蒂去世。

一切過往化解在友情的堅貞裡。可能正是以悲情收場,才更有對生命對感情的感悟,對友情的珍視。

總結:由我的話複述的故事可能平淡無奇,兩個人友情不過是平常日子裡的互相理解與幫忙,她們會談笑風生,會一起哭泣,會心疼對方,會吵架,也會有誤解,但是最後她們的感情一如既往的堅實。

人生是由無數個平常生活組成,她們也是平常人中的故事。

懂得珍惜,便懂得她們故事的珍貴。

故事太長,需要反覆回味,值得再次讀一讀。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小巷》:不要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螢火蟲小巷》裡的友誼《螢火蟲小巷》講述的是兩個女孩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女孩的14歲講到了41歲。她們一起走過了青春期,叛逆期,直到長大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才奔向了各自的人生軌道。可無論彼此生活有多麼不同,相距多少米,她們唯一不變的是那份肝膽相照的友誼。從十四歲到四十多歲,是凱蒂把愛帶給了塔莉,讓塔莉知道了「家」是什麼,而塔莉也豐富了凱蒂的人生,讓凱蒂體會到了生命的各種精彩。
  • 《螢火蟲小巷》:我的世界閃閃發亮,只因我遇到了另一個自己
    人生海海,與世浮沉。之後我們會遇見很多人,錯過很多人,能留到最後的,都是最珍惜的人。而這一切美好,都盡在《螢火蟲小巷》。一、走進小巷生命中總會遇到很多人,TA們陪伴並見證著我們的成長。如果回憶往昔,你會嘴角浮笑,這個人一定溫柔了你年少時光。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那麼,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復盤這部影視經典,再次領略佳片魅力。一、人生終極課題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例如:「我為何在此?」
  • 再見,螢火蟲小巷:凡事有因,終究成果
    《再見,螢火蟲小巷》是《再見螢火蟲小巷》的續集,很多好的小說或者電影都會有續集,繼續闡述故事的完整性,以及人物的心理路程。《再見,螢火蟲小巷》也不另外,是一部繼友情之後,在痛苦中如何修復療傷的故事。《螢火蟲小巷》的故事在凱蒂死亡時畫上一個句號,接下來她的丈夫強尼痛失吾愛該怎麼辦呢?她的叛逆的青春期女兒會如何發展呢?
  • 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檢視全年工作
    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檢視全年工作 2020-12-22 09:42:46 來源: □陸新華12月14日下午,市委常委會召開危化品安全生產專項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圍繞省委第六巡視組向南通市反饋的危化品安全生產專項巡視意見,深入查擺問題
  • 伊朗經典影片《小鞋子》人生苦難重重,唯有愛和信仰可以突破重圍
    為了償還朋友的項鍊,馬蒂爾德和丈夫借了高利貸買了項鍊,之後就是長達十年的打工還債,人也迅速蒼老。多年後馬蒂爾德跟朋友說出了實情,朋友驚訝不已,因為那條項鍊是假的,根本不值錢。人生的荒誕與虛無,是那麼的殘酷和無奈,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更覺悲涼不已。
  • 《天道》信仰歸宿和人生大道的終極問答
    當心中有了信仰,你會感受到愛的力量。當心中有了信仰,你會嘗到善功的甜美。當心中有了信仰,你的生命才有意義。芮小丹與王明陽的對話,從強勢文化談到弱勢文化,再談到了信仰。強勢文化就是信仰,是靈魂歸宿。就是新時代號召的希望之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希望簡短的分享能夠激起您更多的思考,一起解讀天道電視劇。學而不思則罔,光學而無用,要遵從天地法法則(天道)才是人的本性。不是光是說說,做不到,那就是禍害人生,就是現在的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所在。上一期發布的深度解讀雷鋒的文章,用七個問題指引我們當下更多的思考方向。
  • 再見螢火蟲
    前幾天,在一個論壇上,有人談起日本動畫片,就提到了這部,我這才知道,它是日本著名動漫導演宮崎駿的作品,叫《再見螢火蟲》,或稱《螢火蟲之墓》。後來,知道小孩子們愛看的《千與千尋》也是他的作品,於是趕緊找來看看。看完《千與千尋》,老實說,有些失望,覺得影片並不像評論中所說的那麼好,而且所謂的蘊涵了那麼多哲理我也確實沒看出來。
  • 《穆斯林的葬禮》從信仰、責任、愛情中淺析人生的圓滿和殘缺
    她的生命雖然消失了,但她的愛卻延續著,活在哥哥心中、同學心中、楚老師的心中。六、堅持善良和責任,就能獲得人生的圓滿韓天星因為時代的因素只有初中畢業,但是他善良有責任心,從小就呵護著妹妹,真心支持著妹妹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 《小鞋子》:苦難中閃爍的善良之光,是來自父親的愛和信仰
    九歲就已經開始幫家裡幹活的他,幾十年來承擔著家庭的重擔,卻始終愛著他的家人。這樣一個男人,對待生活卻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家裡沒糖了,莎拉說,爸爸你這裡有很多糖,但爸爸嚴肅地說,這是清真寺的。儘管貧窮,再缺物資,也不能碰不是自己的東西,這是阿里爸爸的信仰,也是他帶給阿里的信念。
  • 《愛有失落時》:一部重建生活信仰的勇氣之書
    【基本信息】  書名: 《愛有失落時》  外文書名:Love May Fail  作者:(美)馬修·奎克(Matthew  一本在熱望變絕望的荒誕中,重建生活信仰的勇氣之書  生活中沒有低谷,失敗是生命意味深長的禮物  【編輯推薦】  並肩J.K.羅琳、史蒂芬 金、喬治 R R 馬丁躋身好萊塢十大最有影響力的作者,馬修·奎克再出佳作。
  • 178.星星和螢火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雅的花田,ID:gh_dd5ebaacc21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過去,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螢火蟲一樣打著小燈籠到處飛,那現在星星怎麼不飛了呢,因為它們把鞋子弄丟了,那螢火蟲怎麼也不見了呢,因為小偷,小偷偷走了它們籠螢火的夜色套子
  • 《邊城》:我是對一切無信仰的人,我只信仰生命
    《從沈從文作品觀其獨特的生命美學觀》中這樣寫到:美即生命,因有愛而表現出的美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美,也是 人與人之間的人性美。因為有了愛,生命更美,因為有了美, 才讓生命更加鮮活,更有意義,更讓人生有了不斷追求的動 力。沈從文創作的湘西小說作品 , 既是生命的讚歌 , 也是 對追求生命自由的人性反思。
  • 「螢火蟲之墓」一部存在質疑和爭議的作品
    一直以為《螢火蟲之墓》是宮崎駿的作品。真是誤會大了,雖然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但《螢火蟲之墓》是而高畑勳執導而成的,改編自小說家野坂昭如帶有半自傳色彩、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小說。聽聞《螢火蟲之墓》已久,聽到的評語不外乎是:可憐,難過,又或者是傷心之類的話。網上外殼的包裝,寫著「兩兄妹用脆弱的生命努力發出微光…」,第一感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一直是不太敢看《螢火蟲之墓》。
  • 《犧牲》,亞歷山大自我獻祭式的「犧牲」詮釋生命意義和宗教信仰
    塔可夫斯基的前六部作品風格、主題各不相同,儘管從《潛行者》開始,《鄉愁》和《犧牲》延續了一定的寓言性,但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仍然在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宗教的信仰,即使在最後時刻,他依然保持著樂觀積極的精神,並將其充分體現在影片之中。
  • 錢敏丹:不屈的生命 光芒的人生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一個曾被醫生斷言活不過16歲的女孩,一個與病魔抗爭了20多年的女孩,一個只剩兩個指頭能活動的女孩,一個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了他人的女孩。這不屈的生命,卻散發出人生耀眼的光芒!錢敏丹,這個出生於江蘇常熟董濱的不幸女孩,這樣告訴著我們:身體的殘缺並不可怕,殘酷的病魔並不可怕,逐漸凋謝的人生也不可怕,只要我們的信念還在,只要我們愛人的精神還在,我們,就一樣活得無比絢麗和精彩。
  • 一個關於愛與勇氣的故事,給孩子突破逆境的信念和希望
    這本書顛覆性地講述了一個關於「美女救王子」的故事,不僅將愛與勇氣等正能量傳達給孩子,也讓大人正視教育方式的重要性,思考孩子到底應該精心呵護還是自由放養?相信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準則。拯救被寵壞的維克多王子萬眾期待的小王子誕生啦!
  • 夢想、愛、煩惱和生命意義,必須帶孩子看的四部皮克斯動畫電影
    夢想、愛、煩惱和生命的意義,必須帶孩子看的四部經典皮克斯動畫電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是動畫電影行業的一個另類。作為一個已經獲得十次奧斯卡獎的動畫電影公司,皮克斯向來不屑於工業化批量生產以及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