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醫生感染?院方回應

2020-12-16 環球時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出現醫生感染事件。」4月14日上午,一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感染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此,健康時報客戶端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宣傳科科長施洋。

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正常診療 圖片來源: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這絕對是謠言,我們耳鼻喉科還在正常門診和診療,包括我們的住院處也在正常辦公。」4月14日中午12點10分,施洋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我們醫院設立了發熱門診,檢測出來的確診病例會統一送到定點醫院進行收治。」

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正常診療 圖片來源: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疫情期間嚴格做好專科防護,門診病房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持續進行中,網傳耳鼻喉科封科等信息系謠言大家勿信。」施洋提醒。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發熱門診停診一周 此前發生院內聚集感染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馬作鵬 因發生院內聚集感染而受到外界關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現已宣布發熱門診停診一周。一周前,4月20日,另一家也發生院內聚集感染的哈爾濱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市二院」)已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停診公告」:「為保障廣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鑑於近期我院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按照相關規定已全面停診,正在進行終末消毒,院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開診時間另行通知。請有就診需求的市民到其他醫院就診。給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哈醫大一院38歲護士確診 發熱門診暫時關閉一周
    發生院內感染的哈醫大一院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內發生的聚集性感染,規模仍在不斷擴大。據黑龍江省衛健委發布的消息,4月27日新增的3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都涉及哈醫大一院。
  • 因發生院內感染,哈醫大一院和哈爾濱市二院全面停診!
    因發生院內感染,哈醫大一院和哈爾濱市二院全面停診因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哈爾濱第二醫院20日起全面停診4月20日,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停診公告。公告內容為:為保障廣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鑑於近期我院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按照相關規定已全面停診,正在進行終末消毒,院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哈醫大附屬醫院320名醫護人員火速集結 黑龍江第四批援鄂醫療隊...
    該醫療隊360名醫護人員僅用11個小時集結完畢,到達後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兩個重症病區。黑龍江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由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分別選派160名醫護人員組成,以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專業為主,其他業務相近專業為輔。
  • 關於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門診安排調整的通知
    親愛的患者朋友及家屬:  為積極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儘可能防止交叉感染以保障廣大患者朋友及家屬生命健康安全,敬請眼科非急症患者儘可能推延至2月16日以後就診,我院2月10日-2月16日門診工作調整如下
  • 哈醫大一院黨委書記趙長久:做醫生很幸福,能治病救人更加幸福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9 月 8 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趙長久教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正在北京的趙長久,他告訴記者:" 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且光榮,這份榮耀是對包括哈醫大一院團隊在內的,黑龍江省全體抗疫醫務人員抗疫工作的肯定,是全體戰友們共同努力的成績,而我只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據了解,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趙長久臨危受命,組建 160 人的哈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伍千裡馳援,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 溫醫大附屬西藏嘉黎醫院成立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西藏嘉黎醫院獲批成立,這是一所位於世界屋脊的附屬醫院。至此溫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總數達到32家(含附屬臨床學院),其中非直管附屬醫院26家。為積極參與溫州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市嘉黎縣的任務,提升西藏嘉黎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水平,經嘉黎縣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嘉黎縣人民醫院申請,學校綜合評估,12月1日,溫州醫科大學正式發文,決定增列西藏嘉黎縣人民醫院為非直管附屬醫院,名稱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西藏嘉黎醫院」。
  •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各項感染防控規定嚴格
    黑龍江日報2月13日訊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作為收治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指定醫院,是否會影響到群力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二級調研員趙昱輝回答了這個問題。
  • 哈醫大第一醫院專家來院鼎力相助便捷就醫惠及民生
    11月14日,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特邀請哈醫大一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趙璐、普外科主任醫生陳華、眼科副主任醫師呂嘉、前來出診幫扶,這是繼10月8日籤定協作醫院後迎來的首批專家。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工作側記之一 此時的大興安嶺,早已經是天寒地凍,12:45飛機降落在加格達奇,專家老師下飛機簡單的午餐後,顧不上旅途的疲勞,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手術工作中。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哈醫大腫瘤醫院11人「逆行軍」第二批支援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
    李宴群 劉銳 王國棟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2 月 16 日 7 時,哈醫大腫瘤醫院 11 名醫療隊員迅速集結,奔赴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救治我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與以往不同,此次派出的隊員全部出自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他們是夏沛松、袁佔心、董永輝、蘭草、李博、張振宇、郭媛媛、王涵雪、曹虹威、林楠、張超,這支團隊將為我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為戰勝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 12日起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暫不接診,17日起門診將實行全預約制
    12日起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暫不接診,17日起門診將實行全預約制生活報  作者:  2020-02-11 【冰城防疫】12日起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暫不接診
  • 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在哈醫大二院召開
    、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致開幕詞,開幕式由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介紹,隨著黑龍江省眼科醫生隊伍不斷壯大,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在黑龍江省醫學會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成立了13個專業學組,並成立了黑龍江省青光眼聯盟。黑龍江眼科各專業帶頭人不斷進取,在國內的影響力逐步提高,目前進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各學組的龍江眼科專家18名,達歷史最多。
  • 聚焦校院協作共贏 溫醫大附屬醫院建設研討會舉行
    學校科技處、圖書館(期刊社)、正大天晴集團公司以及溫醫大附屬第三醫院、附屬慈谿醫院、附屬金華醫院、附屬東陽醫院等負責人分別圍繞科研項目申報、非直屬附屬醫院科研產出、產教融合育人及附屬醫院建設情況作匯報交流。
  •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已收治19名重症患者,24小時監護
    為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要求,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群力院區省級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專家組組長、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於凱江說經過改造後的群力院區能夠同時承擔48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時配備了56張輕症床位。集中最先進的儀器設備,為每一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提供24小時監護。
  • 提高就診效率 哈醫大一院發熱門診啟動分時段預約掛號等新舉措
    人民網哈爾濱2月25日電 為提高發熱門診接診效率,做好醫院感控工作,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熱門診發布了七項新措施。 1、針對發熱患者近期增多的情況,哈醫大一院現已擴建候診區域,重新劃分掛號、就診區域的標識,增設排椅,擴大候診椅間距。 2、發熱門診啟動分時段預約掛號,安裝自動叫號系統,增加出診醫生和護理分導診人員。
  • 「同心抗疫 禮讚英雄」捐贈儀式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舉行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7月13日電(徐旭)7月11日上午10點,省委統戰部、農工黨省委攜手愛心企業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舉行「同心抗疫 禮讚英雄」捐贈儀式,向參加馳援武漢、堅守群力和守護國門的哈醫大一院及全省2547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價值500餘萬元的空氣消毒淨化器。
  • 預約掛號、錯時就醫、網上問診|哈醫大一院多種舉措確保患者有序就診
    26日,記者在哈醫大一院門診大廳看到,每名進入醫院的人員都需要「三寶」——口罩、體溫測量、龍江健康碼。
  • 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徐麗群:每快一分完成操作就為救治...
    生活報4月23日訊 4月13日,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徐麗群,帶領該科護士韓蕊、翟秋月、麼曄萍奔赴牡丹江康安醫院進行支援。如今,作為哈醫大支援牡丹江康安醫院護理組隊長的徐麗群和隊員們正在「疫」線日夜奮戰,她說,醫護人員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們儘快康復,避免發展為重型。一進病房就不吃不喝戴三層手套採血難今年38歲的徐麗群在重症醫學科工作已經13年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210名兒童受益
    5月29日,哈醫大四院舉行的「童心同行 健康護航」大型戶外門診活動推出多項便民惠民舉措,共有210名兒童在活動中受益。  活動現場,哈醫大四院王國年副院長向記者介紹,此次戶外門診全部採取的是網上掛號預約和分時段錯時就醫,現場通過志願者和標示指導患者安全、有序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