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佳明 Index S2體脂秤,在精準度上表現如何?

2021-01-07 運動分子

時隔5年,GARMIN佳明發布了第二款智能體脂秤Index S2 ,也首次在國內發售。看看它的實際體驗,肉身評測——

相比前一代產品 Index S1,佳明 Index S2智能體脂秤最大升級在於將原有黑白顯示屏升級為彩色顯示屏,並在其中加入體重趨勢等更多功能,在傳感器與自身算法上也進行了優化升級。

佳明的所有產品,小到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大到飛機上的導航儀器,都主打數據的精準度和專業性。

佳明 Index S2智能體脂秤的肉身評測主要圍繞這幾點——

Index S2 開箱及基本功能說明實際體驗:體脂秤與手機配對、一次完整上稱體驗精準度及功能測試:體重精準度、多項生理數據準確度測試購買建議:Index S2適合哪些人使用?

Index S2 開箱介紹及基本功能說明

Index S2有黑色與白色兩種配色。打開包裝盒,除了Index S2秤外,還有一本快速入門手冊、四節7號電池以及四顆底座墊扣。

在外觀上,Index S2 採用四邊流線型設計,圓弧弧度很大,顏值和細節做工都很好。

玻璃表面使用了 ITO 鍍膜工藝,鍍有一層導電隔膜。相比電極片體脂秤來說能夠更加完整的接觸到人體腳面,在精準度上也會有所提高。

Index S2 面板為玻璃材質,這類材質讓表面平整光滑,顏值高;但也會留下痕跡,需要經常擦拭

Index S2 體脂秤細節做工非常精緻

背面有兩顆按鈕、電池凹槽以及四個活動秤腳。

Index S2 擁有一塊解析度390x390、2.8英寸的彩色屏幕,TFT LCD顯示屏。

——TFT 為屏幕材質,LCD指液晶顯示方式。通過結合背透和反射方式進行工作,每個像素點都配備了一個半導體開關,通過點脈衝的方式來控制每一個開關。TFT LCD屏能夠精準控制屏幕的顯示灰度,以及提高屏幕反應速度。

實際顯示的細膩度還是很不錯的。

背面兩顆按鈕分別為「RESET」和「ST/KG/LB」,前者負責進入配對模式,後者可通過滑動在英石/千克/磅之間進行選擇。

1千克(KG)=0.16英石(ST)=2.2磅(LB)

活動秤腳搭配附送的底座墊扣,是當需要在地毯、瑜伽墊等柔軟地面使用時安裝的,這樣能保證數據的精準度。但我們依然建議,儘量在無彈性、平整地面上使用 Index S2。

Index S2的功能——

健康數據:目前支持六項生理數據:體重、體脂率、骨骼肌質量、骨骼重量、體內水分、體質指數,傳感器得出數據,通過算法作出評估;體重變化:測量結束後,體重上方會顯示相比上一次的增減;體重趨勢:可查看最近30天內體重變化趨勢;天氣預報:在所有數據顯示完畢後,會顯示當日天氣預報;WiFi:依靠無線網絡傳輸數據,藍牙配對手機等設備。連接無線網絡後,數據自動顯示在 Garmin ConnectAPP 中,支持連接7個 WiFi。

Index S2的功能,及與上一代S1對比:

Index S2 實際體驗:配對手機、體驗一次完整的上秤測量

將7號電池裝入,同時滑動背面右側滑塊至「KG」,摁下左側「RESET」按鈕即可喚醒並進入配對界面↓↓

出現該標誌時,即可打開GarminConnect 進行配對。

打開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APP ,點擊「Garmin 設備」進入「添加設備」界面,便會自動搜索,根據提示進行操作即可配對。

Index S2 只能有一位所有者,其他用戶被邀請後才能夠使用,且被邀請者必須是GarminConnect 用戶。

一次完整上秤測量:

將 Index S2 放置在平坦的硬地面上,輕觸體脂秤任一部位喚醒;赤腳上稱,待體重數值停止波動並在上方出現綠色鎖標誌後即為完成稱重,一次體脂分析完成;隨後依次顯示使用者姓名、體重趨勢、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率、骨骼肌質量、骨骼質量、體內水分和天氣;當所有數據顯示完畢後,便會自動熄屏上傳數據。

測量得到的生理數據,及這些數據所代表的含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以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有助於標準化人體體重和身高,是衡量人體胖瘦的簡單數據;體脂率:人體中體內脂肪重量佔比,反映了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其中包括必需脂肪和貯存性脂肪,必需脂肪與基本健康息息相關;骨骼肌質量:骨骼肌重量和肌肉中水分的總量,也是鍛鍊增肌中著重需要了解的指標之一;骨骼質量:體內骨骼(不含骨骼內水分)總重,女性正常範圍在2.5-4%左右,男性在-5%左右;體內水分:指體內液體佔體重百分比,正常體內水分佔體重的50-60%。

如果是不同的使用者使用,Index S2 則根據目前體重以及歷史體重數據切換到當前使用者姓名,如果錯了,通過輕觸體脂秤切換即可,如果轉到「?」用戶即為刪除此次數據,也可以通過Garmin ConnectAPP 刪除。

當體重出現鎖定時,即為完成一次稱量。

在Garmin ConnectAPP 「我的一天」中「體重」界面看到詳細身體報告,除了一天內每次測量的數據,也可以查看每項數據在不同時間段(一周/一個月/一年)的變化波動。

在「體重」界面右上角點擊「···」,還可進行設置目標體重以及在「幫助」中查看各項數據講解。

體重目標不僅會在 APP 中出現,也會同步到 Index S2 中,每次測量時都會在體重趨勢中出現。

圖中上方虛線即為體重目標。

上秤使用簡單總結——

一次完整稱量大概在10秒左右;測量結束後,體重上方會顯示距離上一次增加或減少了多少,這可以在鍛鍊前後進行稱量,通過減少的量來對身體進行1 : 1的體液補充,畢竟在鍛鍊中所消耗的大部分為水分;屏幕雖小,顯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不同數據上方也有不同的圖形告知當前顯示為哪項數據,如水滴代表體水百分比、骨頭代表骨骼重量等;對於有一定鍛鍊習慣及知識基礎的運動愛好者來說,這幾項數據可以了解自身近期鍛鍊情況如何;用腳輕觸機身或表面可喚醒體脂秤,站上即可使用。當所有數據顯示完畢後,便會自動熄屏上傳數據;Garmin ConnectAPP 使用很便捷,WiFi 傳輸數據意味著能夠遠程查看生理數據;

精準度及功能測試:體重精準度、多項生理數據準確度測試

針對Index S2 在稱重、體脂率、骨骼肌、體內水分、骨骼方面準確度表現的專業測試——

測量手機使用的是精準到克的電子廚房秤+蘋果官方的數值

重量準確度表現測試

作為體脂秤,能否精準測量出微小變化是考量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我們通過拿著不同數量及型號的 iPhone 上稱,通過其前後重量變化是否符合手機重量來判斷 Index S2 在重量準確度的表現是否及格。

從數據中能夠看出,佳明 Index S2 在重量準確度方面是相當合格的,隱藏小數點後幾位數字也是為了方便使用。

生理數據準確度表現測試

人體成分分析最為準確的測試為雙能X線吸收測量法(DE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此類方法僅在大型醫院與科研機構才配備,由於疫情緣故,去醫院進行檢測過於繁瑣。我們就去了一兆韋德、威爾斯與獨角獸,通過人體成分分析儀與 Index S2 進行數據對比。

當下體脂秤和健身房儀器較為主流的測試方法均為「生物電阻抗法」,其原理為檢測生物電阻,利用人體各成分導電性不同特性,通過電極發放電流測出電阻、再結合身高、體重、性別、年齡來計算各成分含量和比率。

看看Index S2在體脂率、骨骼肌、骨骼重等生理數據表現(測試者信息:男,23歲,169cm,體型偏瘦,經常運動健身)——

一兆韋德與威爾斯所配備的產品為 Inbody 570,獨角獸健身所配備的產品為 Inbody 270,具體數據以及與體脂秤對比如下:

四次測量均在早晨空腹情況下測量

對比水分時,需將體重與體內水分比相乘。

從數據中能夠看出體質指數和體重兩個數據在四項設備上一致,BMI更多與身高、體重有關,並不直接參與體脂、骨骼等測量,但可用作與自身是否肥胖的考量緯度;

在體脂率、骨骼肌質量、體內水分,Index S2接近兩款 Inbody 儀器,更接近570型號;

姑且不討論設備老化,精準度下降問題,Inbody 570 機型本身比起270在電流頻率等各方面上略優一籌,在精度和準度上自然會有更好的表現,例如電流頻率的高低決定了電流通過細胞膜的能力,也決定了測量時精度與準度。

以570為基準,Index S2 在生理數據準確度上並不輸於 270。

生理數據方面精準度總結——

Index S2 擁有足夠高的重量準確度;各項生理數據對於Index S2 來說,很大一部分力需要算法完成,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更新的算法能夠出更多的力,讓數值往精準靠攏;人體成分分析基本沒什麼臨床參考意義,生理數據的意義更多在於變化趨勢,通過同一時段不同時期但對比,能夠得知自己在某段時間裡的生活/飲食/運動對自身體脂/肌肉的影響,這也是在 Index S2 中加入體重趨勢的意義,幫助追蹤數據變化;就目前而言,Index S2 尚未能夠結合 Garmin Connect 中其他數據給出相對實際性的訓練意見,同時也可以展望一下在未來更新中可以加入類似Forerunner745中「訓練建議」,並根據不同鍛鍊目標以及當下身體狀態給出動態訓練建議;

以參觀辦卡為目的前往健身房進行體測,其中一家測紙還不讓帶走,猜猜是哪家?

Index S2 購買建議

Index S2 國內預售價為980元,日後會回調至1280元——相比小米等諸多國產秤,佳明Index S2的價格顯然高很多。

Index S2的優勢在於除了細節做工、後臺自動上傳至Garmin Connect 雲端外,硬體技術和軟體算法很靠譜,測量的數據比較精準——我們其實很期待,日後佳明是否會儘快打通體脂秤數據和它當下手錶等設備的算法,將更精準更多的生理數據,例如手錶中運動時所消耗的卡路裡以及最大攝氧量等數據計算都是需要考慮到體重這一維度,結合到運動恢復、訓練計劃上去。這才是佳明最強項的地方。

購買建議:

僅僅只是作為體脂秤使用,Index S2價格較高。當然它有一定品牌價值加成,顏值也很適合放在家中;

如果你對體脂率、骨骼肌、體內水分、骨骼數據很在意,是健身減脂或者經常運動者,Index S2能夠提供相當精準的數據,不比普通健身房的那些儀器差,且也適合你高頻使用,來比較自己身體的變化,就專業度和精準性而言,Index S2表現是很不錯的;

Index S2 體脂秤未來會是佳明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失的一環,相信後續很快就會結合佳明自己的睡眠、運動、恢復/訓練計劃等數據——即,佳明體脂秤可能會真正成為佳明-firstbeat那套算法的一部分。這也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

相關焦點

  • 華為智能體脂秤2 Pro:堪稱最高顏值八電極體脂秤
    為了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筆者想買一個專業的八電極體脂秤,但個人感覺市面上的八電極體脂秤外觀設計都不太好看,一直沒下手。不過,前段時間發布的華為智能體脂秤2Pro卻引起了我的注意,顏值很高,於是趁著年底趕緊入手一臺,也當作年終獎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那麼,華為智能體脂秤 2 Pro(以下簡稱:華為體脂秤2 Pro)實際體驗咋樣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使用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 自從用了這款體脂秤,我又有了堅持健身的動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注重生活品質的同時,更注重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故而健身和燃脂運動大肆流行。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每天運動的效果呢,其實這一點也不複雜,雲康寶Yolanda智能體脂秤就能夠迅速測量出身體中各種與運動相關的指標參數,讓你隨時對自己的身體了如指掌。
  • 沒有一把好體脂秤怎麼行呢,雲麥體脂秤+腕力球上手體驗。
    本人最近也是入手了一款雲麥的好輕mini 2S智能體脂秤,與一般常見的體重秤不同的是這款雲麥的智能體脂秤除了秤體重之外,還可以對身體的多個部位進行監測,比如肌肉、體脂、水分 蛋白質等29種,連接「好輕」APP即可查看各數據,用戶可以根據APP上的監測結果來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的身體,可以儘量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 華為旗下的這款體脂秤,測體脂率心率,只賣69!
    學霸君掐了掐肚子上的肉,哎,只怪之前練腹肌練到走火入魔,本來 8 塊的腹肌現在都九九歸一了。學霸君用辦公室裡的某米體脂秤稱了一下,體脂率果然高了,在肥胖的邊緣瘋狂摩擦。不過學霸君一直想吐槽某米這個體脂秤,你就告訴我胖了有什麼用,你得告訴我怎麼減啊!
  • Garmin佳明運動智能手錶售後指南
    針對Garmin售後服務有四條建議可參考:第一條建議:針對佳明運動手錶軟體使用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佳明官方售後服務郵箱,進行反饋並解決。Garmin官方售後服務郵箱:service.cn@garmin.com包含客戶的姓名,聯繫電話,需要找回的帳號,已經綁定的郵箱,和手機號碼,訴求,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 雲麥好輕2智能體脂秤開賣:減肥神器
    發布一個多月後,雲麥好輕2智能體脂秤終於開售了,價格499元,現貨無需搶購。深圳雲麥科技的這款智能體脂秤集3000mAh鋰電、5.26英寸隱式LED顯示屏、德州儀器進口WiFi晶片、10項人體數據探測、實時天氣、懶人鬧鐘等數十項「黑科技」於一身,號稱可感知身體所發生的一切!
  • GARMIN Mk2i專用氣瓶傳感器Descent T1現已發售
    所有這些數據都可以在手錶1.4英寸彩色顯示屏上查看,即便在陽光下也清晰可讀,該顯示屏比Descent Mk1大36%。   除了更大的屏幕顯示,感應式按鈕設計,可自定義的潛水數據欄位等以外,Descent Mk2和Descent Mk2i還具有Garmin最受追捧的日常智能手錶功能,使其成為市面上功能最全潛水電腦表之一。
  • 獲得外媒青睞的Garmin佳明Venu
    在國內,這個消費趨勢也表現一致。根據第一財經的新媒體帳號「DT財經」的統計,「疫情期間發現真相的產品」就包括了健身環、運動手環。並且,瑜伽墊進入了天貓熱搜前排的關鍵詞。相較去年12月,今年2月份的運動戶外品類在天貓淘寶的消費佔比明顯提升。即使沒有疫情,當代年輕人也在越發關注個人健康。
  • 關於體脂率:正常男女標準是多少?給你一個更靠譜的計算公式
    體脂率就是身體脂肪比率反應身體總體的脂肪佔比,是評價肥胖的客觀標準,過低或過高都對健康不利;理想的體脂率是根據大樣本人群統計數據,並結合個人生理特徵得到的最佳體脂比例。體脂率與身材示意圖常見方式測體脂的弊端常見到的體脂儀有通過雙手握住兩個電極,有雙腳踩在兩個電極上,都是讓電流在人體內形成一個迴路
  • Garmin佳明手錶怎麼樣,佳明instinct本能手錶試用測評
    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佳明Garmin這個品牌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目前的運動腕錶市場中,佳明和頌拓成為市場中兩大主力品牌。佳明Garmin是GPS產品的領導品牌,是全球最具指標性的 GPS 企業,其運動腕錶以其獨特的設計、卓越的質量和優異的可靠度,帶給我們絕佳的產品體驗。
  • Garmin Instinct:定位戶外,卻可能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智能運動表
    包裝外盒上已寫明產品最重要的幾項特點。盒子裡是佳明「老三樣」:手錶、USB數據/充電線、說明書。4觸點的數據/充電線與如今佳明大多數設備一致,長度53cm;別被它視覺上厚實的外觀騙了,由於錶盤主要使用的是纖維增強塑料,所以並不沉重,實測僅重51g(官方數據52g)。
  • Garmin佳明聯名新世紀福音戰士聯名款手錶開箱體驗
    Garmin佳明 旗下表款 Instinct 近期與經典動畫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合作推出 Garmin佳明 Instinct X EVA 聯名系列表款,以 Instinct 表款作為基底,日本設計團隊參考在動畫中擁有最高人氣的初號機與貳號機等配色,呈現出雙方首次的聯名作品。
  • Garmin佳明Instinct手錶一周使用體驗:復古+三防的完美結合
    佳明手錶一直給人們的印象是軍工級別戶外電子表,但是今天小山帶大家體驗的這款Instinct手錶與佳明其他系列手錶有點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打開包裝,主要配置有Instinct 主機、充電數據線、快速入門手冊。我們先來外觀,佳明Instinct的尺寸為45 x 45 x 15.3mm,重量為53g。佩戴起來很舒適,完全沒有厚重感,很輕盈。
  • Garmin佳明新款太陽能戰術手錶,升級版軍迷裝備
    軍迷喜歡的戰術手錶Garmin佳明太陽能手錶Tactix Delta泰鐵時升級了太陽能版本,配色也更傾向於低可視度的暗黑風格,更有隱匿作戰的戰術範兒。在屏幕材質上,泰鐵時使用了藍寶石玻璃,自然也是非常堅固耐用的,非常適合戶外活動,透光率也是相當不錯,配備極微小導電結構。
  • 除了體重指數、腰圍,我們還可計算體脂比例,這兩個公式你可以試用...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兩個有趣的體脂比例的計算公式(只針對成年人),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計算一下,看是否靠譜。如果家裡有體脂秤,可以和體脂秤的結果做個比較。其實,不同的方式,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有些體脂秤的結果是否可靠也很難說。如果想準確了解體內脂肪的多少,全身的核磁的檢查比較準確些,但不常規做,也比較昂貴,也沒有太多的必要。
  • Garmin佳明Tactix Delta軍事手錶,戰術戶外雙兼備
    作為國際上久負盛名的智能手錶的領頭品牌,1989 年成立的Garmin佳明專業做 GPS 起家,旗下各個系列的產品足以滿足戶外運動的各種需求,Garmin佳明Tactix Delta軍事手錶更是軍事愛好者無法拒絕的存在。
  • 體脂率多少才是正常的?
    理想的體脂肪率,男性30歲以下為14-20%,30歲以上為17-23%;女性30歲以下為17-24%,30歲以上20-27%。男性體脂肪若超過25%,女性若超過30%則可判定為肥胖。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 值得入手的軍事手錶——Garmin佳明 Tactix Delta強勢來襲
    大家對於Garmin佳明這個品牌可能不會陌生——佳明(Garmin)成立於1989年,長久以來致力於GPS產品之設計研發,在GPS領域中發展出許多突破性的技術,並服務於各個領域的用戶,這其中就包含了眾多軍事單位。
  • Garmin佳明Venu Sq智能手錶,引領科學運動熱潮
    Garmin佳明Venu Sq就是這樣一款既包含豐富的運動模式,又能憑藉專業、準確的健康監測數據為用戶的運動提供依據的智能手錶,讓你從中感受到更多不一樣的體驗。Garmin佳明Venu Sq智能手錶搭載了與旗艦級產品相同的腕式光學心率,可檢測全天候心率數據。手錶可以在你運動期間進行每秒、連續採樣,以實現高精度的心率測量。
  • 佳明Garmin Instinct本我系列腕錶開箱實測體驗
    表背與過去的Instinct表款相同,中央是腕式心率感應器,四周有簡易的表款配置說明,四個Garmin佳明智能穿戴裝置專屬的金屬接點充電孔被放置於右側,與線材接上時會產生喀搭聲後接合,緊密程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