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半導體設備的美國公司,三星臺積電都是它的忠實客戶

2020-12-19 掘金局長

在半導體領域上,全球的半導體巨頭公司並不少,包括三星、英特爾、 海力士 、臺積電、 美光 、博通,索尼、 英飛凌、 高通、 華為海思 、東芝、 聯發科等等。可以發現 這其中,很多都不是美國本土的公司,但在很多人看來,在半導體 尤其是晶片加工領域上,基本都是由美國說了算,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就是因為 ,在晶片乃至半導體設備的製造過程中,用到的設備基本都需要用到美國公司的產品,缺少這些設備,連三星 臺積電等公司的晶片製造都會大受影響,美國對這一方面的壟斷有多厲害呢,從這一家美國公司就能看出。

這家公司就是美國的「應用材料」,是一家半導體和顯示設備製造商,也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龍頭企業,於1967年在美國山景城成立,如今經過了50年的發展,已經在18個國家和地區,共計設下了100個分支機構,培育了2萬名員工,並累計擁有了13300個專利,這個公司有多厲害呢,它在2019年全年營收146億美元,整個半導體設備的年均產值約為500億美元,它就佔據了1/5以上。

不難看出它的紅火,同時它面向還都是全球頂尖的巨頭公司,就目前臺積電和三星電子,都是這個公司前兩大客戶,在2017年 這兩家公司,一舉攬下來該公司38%的銷售份額,其次臺聯電 英特爾 海力士,以及我們的中芯國際,也都需要大量採供和使用該公司的設備、材料和服務,不難看出 這個公司的地位。

那麼該公司是如何讓這些晶片巨頭,始終都離不開它的呢,這具體可以說到晶片的各個製造階段,晶片的製造雖然需要涉及上千道工序,但以工藝來說 則大致能夠分為8大類,分別是光刻、 薄膜沉積、刻蝕、前道檢測,拋光、離子注入、清洗和擴散,而每一道工藝需要要應用到不同設備,今天我們就從這些領域上說,應用材料有多厲害。

首先從薄膜沉積說起,這是晶片製造的三大核心工藝之一,主要內容就是涉及原子的吸附,最終漸漸形成薄膜並成長的過程,該工藝主要擁有三大類,分別是原子層沉積(ALD) 物理真空鍍膜(PVD),和化學真空鍍膜(CVD),而ALD則又屬於CVD中的一類,其中 應用材料佔據CVD領域30%的市場份額,還佔據著PVD設備的85%的市場份額,都是處於行業第一的位置,特別是PVD設備,應用材料更是獨一檔的龍頭企業,而大家關心的國產設備,目前也有人在做,北方華創和瀋陽拓荊就是國內設備代表,但在性能上有著一定的差距。

而第二個領域就是刻蝕,它主要分為幹法刻蝕和溼法刻蝕,是微納製造中一個和光刻聯繫起來的主要工藝,簡單來說 就是將光刻工藝規劃下不用的部分,進行各種方式的腐蝕處理,而在這個方面 ,主要由美國泛林 應用材料和日本TEL壟斷,各佔據的全球份額分別為52%、19%和20%,雖然應用材料佔比並不如泛林高,但佔據全球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實力同樣是強勁,而在這個領域上,中微半導體的成績比較好,也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目前也正在迎頭追趕。

第三個領域就是拋光,化學機械拋光是晶片製造的五大關鍵技術之一,而應用材料佔據了絕對的龍頭地位,畢竟應用材料的主要產品是各種顯示裝備,包括液晶屏和屏幕,在拋光處理上的技術積累一騎絕塵,而國內的話,華海清科是比較有名的拋光設備製造公司,發展也算不錯 ,共計擁有300項的專利,未來可期。

而離子注入技術,則是近30年在國際蓬勃發展,並廣泛應用的一種材料表面改性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離子束打入材料,讓離子束和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發生一系列物理或化學變化,最終使材料的表面成分、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在這一方面 應用材料依舊是絕對的龍頭企業,基本處於壟斷的地位,而我們中國的話,也有中科信和凱世通在專研這個領域,也榮獲多項大獎,實力應該是不錯的。

第五個領域清洗設備領域,在這個領域上,雖然日本的DNS佔據著超過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應用材料的成績也不算差,而國內做得比較好的,則是盛美半導體和北方華創,都擁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

而第六個領域擴散工藝,經常用於微波/射頻電路,用於製造摻雜在矽基底的外延層上,目前在這一領域上,應用材料依舊是該行業的龍頭老大,國內也只有北方華創做得相對較好。

由此可見 晶片製造設備,就是一個高度壟斷的行業,單單一家美國公司,就基本壟斷了該行業的全球市場,而在應用材料沒有涉及,或者不是絕對龍頭的領域上,美國還有泛林 科磊 泰瑞達這些公司,這些公司同樣是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銷售商,在個別領域處於領先或壟斷的地位,即便是光刻領域的ASML,其大股東也有來自美國的企業集團,從這些方面來說 ,晶片製造確實是美國說了算,但也不用氣餒,中國如今有差距,但也正在迎頭追趕當中。

相關焦點

  •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此前知名分析師陸行之表示,為了避免遭到美國獵殺,臺積電應極力扶持非美系半導體材料與設備供應商,來對非美系的客戶進行服務。但臺積電方面似乎仍有許多困難和顧慮,遲遲未有動手的消息,相反三星在這方面似乎比較積極。 日前據Technews報導稱,三星已與日本、歐洲相關廠商合作,搭建了一條採用非美系設備的7nm小型產線,正在進行測試。
  • 「按捺不住」的半導體設備
    據統計,2019年全球排名前10的半導體設備商的總銷售額為590.4億美元,與2018年的615.4億美元相比,下降了4.07%。這其中,美國的應用材料以134.7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一,該公司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佔據首位,不過,2011年,頭名位置曾被光刻機龍頭ASML(ASML.US)奪得,那之後,應用材料又奪回了龍頭寶座。
  • 【臺股看過來】三星難撼動臺積電半導體布局優勢 富士康網際網路轉型...
    但臺積電現階段仍具備技術與產能優勢,並能穩固金字塔頂端客戶的需求,三星短期內要與臺積電抗衡恐怕還需要花費更長時間。富士康子公司富聯(Fii)近年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轉型有成,目前已經走到中階段,全球市佔率達到30%。
  • 無法為華為代工之後,AMD成臺積電7nm最大客戶,蘋果去哪了?
    臺積電與華為在半導體晶片領域,設計公司與代工廠分開且獨立運行,二者各司其職,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後,已經形成了很多條產業鏈。其中臺積電作為世界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幾乎每條產業鏈都離不開它,因為它的工藝技術涵蓋了各個不同的層次。
  • 臺積電斷供華為,三星突然宣布一個舉動,臺積電後悔也來不及
    大家都知道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事吧!在這之後又將對華為的晶片供給實行斷供計劃,大家都知道華為的發展離不開美國晶片的供給,反過來說,美國的很多公司也依賴著華為公司。大家都知道華為一旦缺少了對晶片的供給,那麼對華為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這就直接導致了華為手機銷量的急劇減少,這樣的話,非常不利於華為的發展,畢竟華為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手機。可是就在美國對華為實行斷供以後,對美國的一些企業來說,打擊同樣是巨大的,因為這其中有很多企業和華為是存在合作關係的,可能有很多公司使用的就是華為的技術和設備。
  • 瘋狂砸下千億美元,三星能否將臺積電拉下第一寶座?
    臺積電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晶圓代工廠,憑藉3nm工藝震撼世界,不僅營收大漲,市值也超過5500億美元創下最高紀錄,成為美國市值排名第九的公司。而另一晶圓代工巨頭三星,這些年來始終在臺積電後面苦苦追趕,但就是無法消除與對方的差距。
  • 國際半導體設備公司排名
    4、美國Lam Research(泛林) 2019年LAM的銷售額與排名第三的東京電子接近,都在95美元左右,下滑12.2%。對於半導體公司來說,排名第四的LAM research是矽技術路線圖的根本推動者,該公司專注於蝕刻,沉積和清潔市場。
  • 全球半導體企業市值排名:臺積電第一,三星第二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十大最新排名:臺積電第一,華為海思第十
    臺積電創立臺積電臺積電(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張忠謀創立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超越三星,穩拿第一晶片2020年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三星職員:美國不及時止損,不珍惜半導體市場,如今或被中國壟斷
    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成功就開始驕傲自滿,實際上我們國家科技實力和美國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其實中國這些年的飛速發展,美國也是看在眼裡,要不然美國又怎麼會想要打壓中國的發展呢,中國的科技進步速度已經是讓美國也覺得有些慌了,美國本來是半導體領域的頂級強者,但是中國華為的橫空出世,已經有了打破這個壟斷的勢頭了。
  • ASML新動態: 1nm光刻機、臺積電、三星與中國市場
    也就是說,13套EUV設備可能要花費臺積電高達22.84億美元。   但在EUV工具方面,錢並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ASML是唯一生產和安裝EUV光刻機的公司,它的生產和安裝能力相對有限。   未來幾年全球對EUV光刻機的需求只會增加,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臺積電仍將是這些光刻設備的主要採購者,三星和英特爾將緊隨其後。
  • 突發,臺積電官宣跑美國建5nm廠,但ASML卻進入中國
    半導體是中國大陸眾多先進位造的薄弱環節之一,不可避免成為了美國打壓中國大陸先進位造業的重要籌碼,但以海思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大陸企業,已能設計出世界領先的晶片,藉助臺積電的先進位造能力,有力地突破了美國的封鎖線。由此,臺積電成為了橫亙在美國與華為(海思)中間的那堵牆,一直在想方設法搬走臺積電這個「障礙」。
  • 臺積電,這家卡脖子企業如何起於臺灣?
    這門生意現在看很大,但如果回溯至30多年前,美國和日本的半導體巨頭們還堅守IDM模式——做晶片都是大包大攬,從設計、製造,再到封裝、測試,一定都要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安心。而如今,全世界只剩下英特爾有覆蓋全套流程的強悍能力(三星在設計上稍遜色)。
  • 三星「死磕」臺積電(TSM.US)
    英偉達最新的GeForce RTX 30系列GPU採用了三星的8nm LPP(Low Power Plus)製程工藝,9月份,隨著這一新產品所採用製程的發布,再一次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因為三星的8nm LPP製程工藝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臺積電(TSM.US)的7nm製程,這兩大Foundry的製程技術和客戶爭奪戰,一直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 臺積電主動投資美國,讓人心生疑竇
    面對美國發起的對華「科技脫鉤」策略,臺積電左右兩難,兩頭煎熬,但又不得不做好兩手準備。鑑於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臺積電必須要提前布局。即使是在半導體晶圓廠建設方面,大陸建廠也是成本最低的,臺灣地區次之,美國最高。如果能在大陸建廠,既接近客戶,又接近產地,無疑可以最大程度的縮減中間環節,確保利益最大化。
  • ...手機銷量追平三星;臺積電預計2021年試產3nm;Arm暫停分拆軟體...
    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將持續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7nm量產後已創下出貨10億顆晶片的裡程碑。7nm量產一年後,臺積電推出加強版7nm,是第一個導入極紫外光(EUV)技術的製程。
  • 【臺股看過來】美國掀起全球半導體風暴!中芯列美國黑名單促臺積電...
    【臺股看過來】美國掀起全球半導體風暴!聯合報援引彭博社所指,臺積電5奈米製程已經處於量產階段,至少領先中芯兩個世代。一旦中芯確定被列入黑名單,就算不是完全沒希望,也將在技術上追趕得更辛苦。聯合報指出,晶圓代工廠是高資本投資行業,儘管中芯獲得中國政府的支持,但業界仍然認為在美國做出列入黑名單的舉措後,恐怕將使得全球資金對投資中芯都持保守想法,不利該公司後續高階製程的投資。
  • 臺積電120億美元美國設廠,說不定是「面子工程」...
    sngesmc臺積電指出:「此項目對於充滿活力及具有競爭力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來說具有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它使具業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公司能於美國境內生產其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同時又能受惠於世界級的半導體晶圓製造服務公司及其生態系統的地理鄰近性。」
  • 機械設備半導體設備行業|中國半導體設備的轉機之年
    國產設備企業隨著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技術成熟度上升而獲得更多驗證試用平臺和進口替代機會,但同時也正面臨研發、稅收、激勵機制等方面的瓶頸和壓力。目前本土設備產業鏈格局已初步形成,能夠進入主流客戶供應體系並契合未來工藝方向的優勢企業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北方華創、長川科技、晶盛機電等。
  • 硬創早報:三星追趕臺積電5nm製程,產能落差達兩成;蘋果M1晶片代工...
    產業要聞三星追趕臺積電 5nm 製程,產能落差達兩成11月22日消息 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三星積極在 5nm 製程上追趕臺積電。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三星在韓國量產 5nm,相較臺積電仍有約兩成的產能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