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作為孩子的「人生第一書」
被公認為幼兒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
它通過奇妙鮮活的圖象,生動有味的淺語
呈現世界萬物的潛在美質
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眼
藉以傳遞真的發現、善的啟示、美的洗禮
提供閱讀樂趣和藝術美感
啟發想像與創造力
是幼兒認識自我、人際互動
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
今天小國王整理了適合0~1歲的10冊繪本
分享給大家
01.《抱抱》
一隻叫「寶寶」的小猩猩尋遍森林,要媽媽抱抱。結果走著走著,一路上有象媽媽給小象抱抱、獅媽媽給小獅抱抱,長頸鹿媽媽也給小長頸鹿抱抱……
小寶寶愈看愈著急,忍不住大哭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猩猩媽媽出現了,好好地給小猩猩一個甜蜜的擁抱,森林裡的動物不禁歡呼「抱抱」。擁抱真好,不是嗎?
本書可說沒有文字負擔,從頭到尾只出現抱抱、媽媽和寶寶三個詞,但是透過小猩猩的表情變化,讀者的心弦也在不知不覺中牽動著。
02.《蹦》
這是日本的科學繪本大師——松岡達英先生創作的一本生動、有趣的低幼繪本。本書色彩明快,畫面中的動物憨態可掬,深受寶寶喜愛。獨特、小巧的翻頁式設計,仿佛一張張活動的動物圖卡,便於寶寶閱讀。
書中不斷重複「beng」這個寶寶剛開始學說話時經常會發的音,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即使是嬰兒,也能從書中獲得樂趣。書中穩定的構圖能夠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同時,穩定中穿插的小變化能夠帶來寶寶微妙的情緒變化,促進寶寶情緒的萌芽、豐富和細化。
03.《吃什麼呢?》
整個繪本故事中,出現了有趣的動物形象,配上形象的象聲詞,比如大象在吃東西時發出「唔嘛唔嘛」的聲音,小豬在吃東西時發出嗬嗬、嗬嗬」的聲音,小兔在吃東西時發出「嚓嚓嚓嚓,嚓嚓嚓嚓」的聲音,寶寶吃東西時發出「啊鳴啊鳴」的聲音,每一種不同的人物在吃東西時都用了極其豐富而形象的象聲詞來形容。
整個繪本內容並沒有繁瑣的故事情節,而是採用簡單的一問一答方式來體現繪本的趣味性。
04.《打開傘》
這是一本親子遊戲動動兒歌,針對6個月至3歲大的孩子,挑選17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並設計了動感有趣的親子遊戲,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念、唱、玩、跳之間快樂成長。
這本書裡,不同的兒歌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設計出多變化的玩法。即便還是個只能躺臥的小娃娃,只要動動小手、揉揉屁股,也能玩出許多好花招。等寶寶會坐了,可以趴在爸媽腳上飛上天,當只美麗的蝴蝶;會走了,不妨小腳踩大腳,相約去逛街。
05.《媽媽》
小狗有媽媽,小貓也有媽媽。動物們的媽媽會把小動物帶在身邊,餵它們吃飯,帶它們去玩。我也有媽媽,媽媽喜歡我,我喜歡媽媽。你們看,這是我的媽媽!
簡短的句子,單純的畫面,卻有濃濃的愛在流淌,讓寶寶擁有安心成長的力量。《信誼寶寶起步走:媽媽》是臺灣信誼基金出版社於1979年初版的原創圖畫書,30多年來已成為臺灣兒童閱讀的經典讀物。圓角紙板書的形式,更方便0-3歲的寶寶翻閱。
06.《你好,點點》
從寶寶第一次睜開雙眼開始,他就在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恨不得把眼中的所有事物都認識個遍。
神奇的是,寶寶們總是能注意到事物的細微之處,而這些細節往往是大人很容易忽略的。借一雙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好玩。
07.《身體的聲音真奇妙》
阿嚏!咯咯!一起來聽聽我們的身體都會發出哪些聲音吧!
韓國蘋果蜜蜂編著的《身體的聲音真奇妙(好奇發聲書)》是一本讓0-3歲的孩子認識我們身體的玩具書,從身體的聲音這個角度入手,選取了6種低年齡段寶寶最熟悉的聲音(包括打噴嚏、放屁、打奶嗝、打飽嗝、打哈欠、打鼾),結合日常最常見的生活場景,將這些聲音發生的場景描繪出來,讓孩子在熟悉的場景裡辨識這些聲音。
圖書對應六種聲音配有6個發生按鈕,小手輕輕一按就會有逼真的聲效出現,能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這些聲音。
08.《太陽公公笑哈哈》
太陽公公笑哈哈,大樹爺爺笑哈哈,小鳥笑哈哈……剛睡醒的小寶寶,因為沒看見媽媽,皺著眉頭不高興。媽媽來了,小寶寶立刻和媽媽一起笑哈哈。
簡潔的文字、溫暖明亮的色彩、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構成了一個歡快和諧的世界。在孩子的人生之初,哈哈大笑代表著快樂和滿足,代表著健康的成長和美好的生活。讓這本可愛的繪本,給孩子們帶來由衷的快樂吧!
09.《挖孔認知繪本-動物動物捉迷藏》
明快的顏色,簡單的造型,有趣的表現手法,使本套圖書能更近距離的貼近孩子。
本冊《動物動物捉迷藏》主要是通過動物的主題。
10.《晚安,月亮》
在綠色的大房間裡,一隻小兔子躺在床上。"晚安,房間。晚安,月亮。"他向這個燈光柔和的房間裡的一切熟悉事物:三隻小熊坐在椅子上的那幅畫,座鐘和短襪,小貓和手套,等等的所有東西,一一道晚安。
在這部深受一代代讀者喜愛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中,安靜詩意的文字,與柔和平靜、催人慾睡的畫面,共同創造了一部完美的睡前故事書。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獲得了無數大小讀者的喜愛,榮譽等身,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