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斤賣不動,地裡還有20萬斤,農民很著急,收購商坐地觀望

2020-12-19 放眼看社會小當家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配料也多種多樣,市場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魚肉都很豐富,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簡直無法與從前的生活相比。和許多年前一樣,人們的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一天能吃飽飯還不錯,也就不會講究能吃多好。

那時,由於糧食比較匱乏,鄉下人一般都用地瓜來代替口糧,為什麼要用地瓜呢,主要是因為地瓜產量較高,生長快,容易存活,只要把地瓜苗種在田裡,幾乎不管,到了成熟的季節,就可以採摘。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地瓜不再是口糧了,許多農村人也不願意吃,但是地瓜還是有一些優點的。地瓜在地裡生長,只能吃其塊莖,生長過程中,土壤中吸收了許多養分,有許多營養成分,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近幾年來,市場對紅薯的需求量很大,許多農民也開始大量種植紅薯,雖然價格較低,但產量較高,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與糧食作物相比,效益還是較高。鄉下的農民,大多以種地為生,都指望地裡的莊稼能賣個好價錢,這樣才能掙點錢,如果遇上市場不景氣,有時連賺點錢都沒有,甚至還會虧本。

談到紅薯的市場行情,這幾年也是一直不穩定,去年的時候,基本上還算可以,雖然收購價格不高,但也沒有出現滯銷的現象。如今年所言,由於部分地區的大量增產,所產紅薯出現滯銷,價格也比往年低得多。

通過網絡了解到,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地區種植的紅薯產量,最近有400畝地的紅薯出現滯銷,農民們從地裡挖出的紅薯,還沒有找收購商收購,堆積如山的紅薯就像一座小山,根本不存在人管人的問題,農民們看到這些紅薯也不禁淚流滿面。

和去年一樣,本地紅薯的價格基本上可以維持在1.5元/斤左右,到春節臨近時,價格會更高。正因為如此,當地許多農民都在擴大種植規模,今年的產量增加了大約30%。甘薯上市高峰時,產量大於市場需求,從而導致甘薯滯銷。

據莒縣地區農民介紹,產地這個月已經採摘了六十萬斤紅薯,但是在市場上根本沒賣出去,地裡還有二十萬斤沒有採摘,農民非常著急,主動去聯繫採摘商,但他們並不主動取貨,保持觀望態度,以為產地紅薯不會降價。就目前產地價格而言,這段時間處於下跌趨勢中,價格已跌破5毛一斤,如起批量達5000多斤,價格僅為4.5毛一斤,可那些採購商卻並不滿足。

莒縣地區多為沙質土壤,尤其適合紅薯生長,且晝夜溫差較大,長成的紅薯特別甜,無論是烤吃還是生吃都特別香,今年發生的紅薯,應該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因為產量猛增,難以在短期內消化,市場需求已飽和,導致價格難以上漲。

相關焦點

  • 福建村民種出「致富果」 1天賣20萬斤
    原標題:福建村民種出「致富果」 1天賣20萬斤1噸等於1000公斤,100噸就是200000斤!這可是兩千個小編的重量啊!是哪裡的水果賣的這麼俏?答案就是:永安市曹遠鎮陳坑村的特早蜜!眼下正是特早蜜豐收的季節,在家家戶戶都種植特早蜜的永安市曹遠鎮陳坑村,這裡的果蔬集散中心每天都有來自安微、江西等地的客商前來收購特早蜜,從這個小村莊運往全國各地的特早蜜最多的時候一天達到百噸。
  • 穿越疫情的救援:8萬斤臍橙出湖北記
    疫區轉眼成了禁區,上萬斤成熟的臍橙即將爛在地裡,賣不出去。周金橋身後,15萬秭歸果農,超過17萬噸臍橙,都面臨同樣境遇。擴大種植面積、賺錢、買房、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這些大家平時口口相傳的心願,如今也被戴上的口罩掩蓋。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的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
  • 一天2.8萬斤鴨梨,一周5萬斤雞蛋!河北這些農產品為啥賣這麼火?
    上線一天賣出2.8萬斤鴨梨,短短一星期讓積壓5萬餘斤的柴雞蛋幾乎售罄……自從2月1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通過河北新聞網與淘寶平臺,聯合推出「戰『疫』有我——助農在行動」線上活動以來,平臺發布的農產品滯銷信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山東博山菜農種9萬斤白菜湊不夠老伴一周治療費
    菜農孫兆行家6畝多地收穫了9萬斤白菜,原指望賣了錢給老伴治病,但卻連幫忙的僱工也請不起了。「管不起飯啊,一盤炸肉都得20多元,這可就得是200多斤白菜啊。」這種糾結是所有菜農的心事,由於請不起僱工,眼看著白菜在地裡「炸開」,炸滅了菜農曾經綻放的各種希望。
  • 湛江徐聞這個妹子,40分鐘「雲銷售」280萬斤徐聞菠蘿!
    這個名字和徐聞菠蘿的幾次逆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4年來,她無數次站在「菠蘿的海」為家鄉賣菠蘿,見證了徐聞菠蘿從銷路不暢到逆市出口,從自己硬著頭皮直播到帶動徐聞農民直播帶貨,如今還迎來了走世界的高光時刻。
  • 年產蜂蜜50萬斤卻有「甜蜜的煩惱」 大圍山舉辦「搖蜜節」 直播帶貨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顏開雲) 全鎮近千戶農民養蜂3萬箱,每年可產優質蜂蜜50萬斤,可蜂農也有「甜蜜的煩惱」——賣蜜難。今日上午,瀏陽市大圍山鎮舉辦「美麗瀏河源·七彩大圍山」——「尋蜜慢遊記」 2020大圍山搖蜜節,現場為蜂農直播帶貨。
  • 威海這裡30萬斤維納斯黃金蘋果銷售受阻!
    往年春節前後,威海高新區初村鎮馬石泊村以及周邊多個村種植的維納斯黃金蘋果正是銷售火爆的時候,而今年受疫情影響,銷路受阻,這裡近30萬斤的維納斯黃金蘋果幾乎沒怎麼賣。甚至還發明了品嘗我們的專業方法:「拿到一個維納斯黃金蘋果先別著急品嘗,先聞聞它的味道,香氣十足。『甜、脆、香』則是它的口感口味純甜無酸味,爽脆多汁,甜度較高絕對無愧於「維納斯黃金」這個名字。」
  • 農民種的水果賣不動,海外水果卻大把進口,什麼原因?
    農民種的水果賣不動,海外水果卻大把進口,什麼原因?水果已經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備了,大家在生活之中基本每天會吃上一些,因為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水果,每當有新水果上市時,消費者都是十分的熱情,但是種植戶確實十分的憂愁。
  • 湖北陽新沙港村困「橘」:80萬斤柑橘滯銷 5毛1斤乏人問津!
    據沙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嚴庭學介紹,今年全村400餘畝柑橘獲得豐收,柑橘年產量300萬斤。由於受全國柑橘普遍豐產、市場飽和等因素影響,目前尚有80萬斤柑橘滯銷,乏人問津沒人要。12月5日,《荊楚正能量》新媒體記者來到沙港村,還沒進村,路邊就看到一棵棵樹上掛著還沒有採摘的柑橘。
  • 5萬斤桃子已經成熟,果子熟了卻遭遇滯銷,果農:只求賣出去就行
    ,今年她家的水蜜桃也迎來了豐收,共計5萬斤左右,但是眼看果子成熟卻沒有銷路只能爛在地裡。,原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可是沒曾想到桃子產量上來了,卻出現銷路上的問題,這讓於大姐感到焦慮,關鍵問題是水蜜桃不同其他品種的桃子,不管你是摘還是不摘,只要成熟了不摘就會自動掉落腐爛,眼看這麼好的桃子爛在地裡肯定心裡有說不出的心酸。
  • 今年何止草莓「賣不動」,地裡這一水果堆積如山,農民欲哭無淚!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今年何止草莓「賣不動」,地裡這一水果堆積如山,農民欲哭無淚!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雖說在收入環境也變得多樣化了,可是大部分農民家庭的收入來源,還是要通過進城打工為主。
  • 舌頭打字 他竟賣光了全村15萬斤枇杷
    「他兩個月賣光了全村15萬斤的枇杷!」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工作人員談起「電商達人」孫陽連連稱讚。7月7日,記者看到孫陽正熟練地用舌頭操作手機屏幕看抖音短視頻。  身殘,心不殘。孫陽因患有先天性腦癱,四肢捲曲變形,頸部以下都不能動彈。行走要靠輪椅,生活起居離不開家人。
  • 「菠蘿妹妹」,徐聞農民呼你回來賣菠蘿!
    4年來,她無數次站在「菠蘿的海」為家鄉賣菠蘿,創下了40分鐘「雲銷售」280萬斤徐聞菠蘿的驚人成績。她經歷了徐聞菠蘿從銷路不暢到逆市出口,更見證了徐聞菠蘿走向世界的高光時刻。曾經是當地傳統媒體新聞主播的她,如今全職加入電商平臺,昂首闊步走向全省農產品的直播大世界。
  • 中3萬斤西瓜是什麼梗? 「瓜娃子」喜提3萬斤西瓜網友為她操心不已
    中3萬斤西瓜是什麼梗? 「瓜娃子」喜提3萬斤西瓜網友為她操心不已時間:2019-06-07 20:14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3萬斤西瓜是什麼梗?瓜娃子喜提3萬斤西瓜網友為她操心不已 據澎湃新聞6月7日消息,童書《30000個西瓜逃跑了》用普通的西瓜作為主角,講了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但如果是3萬斤西瓜,他們也會逃跑嗎?在酷熱的夏天來臨前,吃瓜群眾在網絡上圍觀並製造了一幕中   原標題:中3萬斤西瓜是什麼梗?
  • 裝棉花包袱解不開,中年男子直接拿打火機燒繩子,萬斤棉花燒成灰
    文/海盜君標題:裝棉花包袱解不開,中年男子直接拿打火機燒繩子,萬斤棉花燒成灰一男子棉花包袱解不開用打火機燒的事情,引發關注。這名男子點火之後,火勢迅速蔓延,他身上著著火十分狼狽地爬出棉花堆,一地的棉花最終都被燒成灰燼。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很快引起熱議。據媒體報導,某棉花收購站內失火,而失火的原因令人意想不到。現場監控記錄下全過程,滿地的棉花被這一把火燒成灰燼。事發當時,該收購站內,有人正在把收購來的棉花往棉花堆上搬運,然後攤開。
  • 以前的水果明星,如今300萬斤積壓,果農:什麼情況?
    至少有兩條原因,使得數百萬斤臍橙積壓賣不動。①由於特殊時期的原因,生鮮果品的運輸環節要求越來越嚴格,導致刷下去一部分收購商。「以前一輛輛大車往村裡來,今年少多了」,一位信豐的果農這樣說道。收購商數量減少,銷路自然就會少很多。
  • 脫貧致富:道地附子在布拖
    地裡的附子差不多長得有半人多高,其頂尖紫藍色的花朵吸引眼球,像薰衣草一樣美麗迷人。25日,四川佳能達攀西藥業有限公司廠長耿福忠攜財會人員,到布拖縣樂安鄉火燈村支付附子收購款。「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家門口就領到錢,而全村近30萬斤附子的運輸費用也由公司全部承擔。」四川佳能達攀西藥業有限公司廠長耿福忠說,公司每年收購附子,一直堅持到村上的收購點用現金支付附農,服務到家。
  • 「扶貧金果」,湖南郵政三年賣了100萬斤!
    同時,在郵樂小店、郵樂網、「極速鮮」「郵三湘」微商城等自有線上平臺,設立活動專場和產品專區,制定秒殺、優惠券等線上零售政策,利用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引流吸客;利用「郵樂優鮮」,結合優惠券活動開展社區團購,以團購優惠價在金融網點、郵樂購站點或小區物業開展促銷,讓十八洞獼猴桃叫得更響、賣得更好。
  • 東營熱心公益的老魯賣了1萬斤蘋果
    小企業有大情懷,面對疫情來臨農民農產品滯銷問題,一直熱心公益的老魯幫忙賣起了蘋果。2月12日,河口區新戶鎮聯合村第一書記王海濱向記者反映:本村低保戶宋雲峰因病致貧,有5000斤蘋果滯銷,希望聯繫愛心人士幫助。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老魯,他爽快地答應了。2月13日,東營日報社在手機客戶端《愛東營》發布了宋雲峰家蘋果滯銷的信息,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