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檢測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及解答!

2020-12-19 騰訊網

1.食品微生物菌落總數的測定可以只做一個稀釋度嗎?

答:GB 4789.2要求每個樣品選擇2-3個適宜的稀釋度進行檢測。即使一個樣品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菌落數了,也建議多檢測一個稀釋度,多一個稀釋度也會對檢測結果進行驗證,只測一個稀釋度會存在風險。另外如果嚴格按照國標要求,這樣的檢測也是不符合要求的,某些要求嚴格的外審部門可能會對此開具不符合項。因此在檢測中還是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

2.菌落總數計數同一個稀釋度一個在計數範圍,一個不在計數範圍,怎麼計?

答:同一稀釋度的兩個平板,一個在計數範圍內,一個不在計數範圍內,則以在計數範圍內的平板的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作為報告結果。舉例說明,某樣品檢測結果:10-1兩平板菌落數分別為320、288,10-2稀釋度兩平板菌落數為27、23,則樣品的檢測結果應選取288進行報告,報告結果為2.9*103CFU/g。

3.菌落總數檢測中,所有稀釋度菌落都多不可計,記錄結果怎麼寫?

答:GB4789.2-2016中要求:若所有稀釋度平板上菌落數均大於300CFU,則對稀釋度最高的平板進行計數,其他平板可記錄為多不可計,結果按平均菌落數乘以最高稀釋倍數計算。但是遇到這種問題也分兩種情況,若是平板上的菌落數可計但超過300CFU,可以按照國標要求進行;若平板上的菌落數過多,導致無法準確計數,建議對樣品進行複測,複測時可增加1-2個稀釋度。

4.做菌落總數檢測時,沒有菌落是怎麼回事?

答:首先,要確認下是不是樣品的問題,某些檢測樣品經過高溫殺菌之後,本身就沒有太多菌,所以沒有菌落也是正常的。其次,過程操作有沒有問題,比如用於檢測的稀釋液使用時是不是溫度太高,或者倒培養基時培養基溫度過高,亦或者培養基質量問題、培養箱溫度偏低等。最後,檢測時選擇的稀釋度過高,也可能導致沒有菌落生長。總之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其實首先就應該確認樣品本身,很多檢測樣品檢測平板不長菌落也是正常的。

5.關於塗抹樣品的檢測,應當怎樣計數和報告?

答:塗抹樣品檢測的計數是比較複雜的,舉個例子說吧!假如你塗抹的樣品面積是25cm2,採樣的塗抹液是10mL,而檢測只吸取1mL樣液,即檢測的是原樣品的10-1的稀釋度,即平板計數菌落*10為樣品中的菌落數。結果報告就是菌落數/取樣面積。例如,取樣面積是25cm2,檢測平皿上計數為13,則結果報告應該為13*10CFU/25cm2,即130CFU/25cm2。

6.無菌水、生理鹽水、磷酸鹽緩衝液三者有什麼區別?

答:無菌水就是簡單的檢測水進行滅菌;生理鹽水是0.85%的NaCl水溶液;磷酸鹽緩衝液一般是選擇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按照一定比例配製的緩衝液。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三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對菌的保護作用。無菌水不存在對菌的保護,因為滲透壓的作用,還可能造成菌吸水脹裂死亡;生理鹽水的滲透壓基本與菌的細胞液相當,會對菌有一定的保護。磷酸鹽緩衝液除了在滲透壓方面對菌有保護作用,對pH也有一定的緩衝作用,因此對菌有更好的保護。國標要求,微生物檢測需要用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衝液稀釋。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檢測樣品若NaCl含量超過10%也可以使用無菌水稀釋,但並未被國家標準認可。

7.食品中致病菌的檢測必須在生物安全櫃裡進行嗎?

答:按照國家標準,實驗室只有在取得了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或以上級別實驗室的認證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致病菌的檢測,並且致病菌的檢測必須是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部分定性實驗的前增菌環節(如沙門氏菌的前增菌)理論上可以在超淨工作檯進行,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8.超淨工作檯需要定期測風速嗎?

答:建議進行。GB4789.1-2016中明確要求:實驗室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或檢定、維護和保養,以確保工作性能和操作安全。因此超淨工作檯不僅應當定期檢測風速,也應定期清理過濾網,更換紫外燈等,具體頻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並且每次維護應當建立相應的記錄。

9.經過滅菌後的平板最長可以保存多少天,還是僅限當天使用?

答:滅菌後的平板最好當天使用。若是高壓蒸汽滅菌後的平板,應當進行烘乾,烘乾後的平板若當天有剩餘,可以放在無菌室內保存,儘量三天之內用完,建議超過七天進行重新滅菌。乾熱滅菌的平板也應如此。

10.培養基使用完之後,剩餘的培養基再次使用是否重新滅菌?

答:不可以。這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已經凝固後重新融化後使用的,根據GB 4789.28-2013中明確規定,未用完的培養基不可重新凝固留待下次使用。遇到這種情況,培養基只能棄置,並且國標要求,棄置也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二種情況,首次滅菌後未用完的培養基,可待培養基凝固後再進行保存。但保存條件需避光乾燥,保證其成分不會發生改變。再次使用時按照要求進行融化即可,不可二次滅菌。首次滅菌已開封但未使用完的培養基,不建議再次使用,畢竟存在風險。但若是液體培養基,就不存在融化的過程,首次滅菌後未使用完畢可按照國標要求保存,使用時需要保證培養基成分不發生改變,不可進行二次滅菌。若無法保證培養基是否符合要求,應當棄置。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聲明:本文來源於實驗與分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處理

相關焦點

  • 活性汙泥法運行中的常見問題及故障解答
    解答:1.首先應該確認活性汙泥是否有絲狀菌膨脹現象產生。膨脹到什麼程度。2.通常如下方法可以判斷:a、SV30檢測。b、SVI檢測。c、顯微鏡檢查。但是好像您給我的資料中沒有這三個參數。3.我的經驗是,絲狀菌膨脹與廢水成分單一、溶解氧不足、食微比過低有關。其他因PH、溫度等原因導致的基本不會發生,最多是起到了輔助作用而已。
  • HTC Vive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與解答
    HTC Vive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與解答 Q:在使用過程中碰到「疊影器未全屏」的問題,導致無法使用A:首先檢查你的顯卡配置是否達到了最低配置要求(HTC Vive對顯卡的要求是:NVIDIA GTX970/AMD
  • 真空冷凍乾燥設備凍幹微生物檢測試劑影響因素
    凍乾粉1、預凍階段在微生物檢測試劑凍幹過程中,凍幹效果的好壞在很大 程度上取決於乾燥前的預凍階段。預凍的目的是為了將微生 物檢測試劑溶液中的游離態的水凍結成冰,固定產品,以便產 品在高真空條件下乾燥,並使成品具有與乾燥前相同的形狀。 預凍階段應注意的影響因素有配方、凍結速率、凍結方式、凍 結時間以及退火等。預凍並不是簡單的凍牢、凍結實的操作, 預凍至關重要,很多的產品成型問題、質量問題都是預凍條件 控制不當造成的。
  • 海南雞肉漢堡檢出微生物汙染超標,加強微生物檢測,保障餐飲安全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經採取措施依法予以查處,並責令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防控風險。摘自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如何控制食品中微生物含量
    食品微生物檢驗室應配備足夠檢驗工作需要的儀器設備和器材,建立起一整套規範化的儀器設備管理的檔案和操作程序,對每臺儀器的有關原始資料和技術資料建檔,並由專人負責保管,並且儀器設備計量器具使用前應經計量鑑定部門檢定合格後方可使用,儀器設備量具的量程,精確度等,要符合檢測項目的相應要求。與此同時對相應的新技術,新方法所需要的檢測設備及時配備,這都有利於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控制和提高。
  • 應用專題|乾燥失重法檢測食品中微生物(單細胞酵母)的生長
    本項研究提供了一種基於乾燥失重法的生物活性測試方法,為食品行業擴展了微生物檢測範圍的全新視角。第一  背景20世紀以來,農業生產變得更加工業化和機械化,食品的保存和防腐是長距離運輸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
  • 一些關於新手寫作投稿的問題解答
    一些關於新手寫作投稿的問題解答群裡或者剛加群的小夥伴,聲稱自己是「小白」或「新手」,有一些關於寫作和投稿不太清楚的東西,或是想問一些投稿技巧。這裡簡單列舉一些常見的問題解答,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的問題是——我是小白,我不會寫作,請問我要怎樣做才能過稿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對不起!我們也愛莫能助。投稿應該怎麼做?答:首先,你要有投稿對象,比如一本雜誌或者報刊;其次,你要有自己的一篇稿子,針對雜誌的收稿類型與風格創作,然後投給雜誌的郵箱。
  • iPhoneX使用無線充電器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解答
    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支持無線充電,我們在使用無線充電器為手機充電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小編對這類問題進行整理並為你解答:Q:經常使用無線充電器為iPhoneX充電會縮短電池壽命麼?
  •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微生物汙染
    近期,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飲料4大類食品共188批次樣品,發現餐飲食品和飲料共4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汙染問題。二、不合格樣品具體信息如下:微生物汙染問題1、由南昌市青山湖區鄱湖鮮美味館銷售的,標稱南昌市文斌洗滌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餐飲具(碗、杯、盤),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練功是一個不斷體悟學習的過程~練功常見問題解答
    練功就會有問題出現,這是陰陽循行交替升降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學會變通相應的功法才可解決問題,而不能執著與意守某一位置。功法本無好與壞,只是在於體用者之感悟和變通。以下對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01問:為什麼背熱、腰熱而丹田反涼呢?
  • 湖北公布24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澱粉》(GB 31637-2016 )中規定,澱粉及澱粉製品一個樣品中菌落總數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0000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得超過10000CFU/g。
  • 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研究進展
    本文總結了人體腸道中病毒、真核生物、細菌和宿主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群的失衡可能導致的疾病如肥胖和克羅恩病等,以及微生物環境在人體內的成熟過程,期望有助於診斷和治療與腸道微生物失衡相關的疾病。母體的羊水中有少量的微生物,其種類、數量都很少,這是人體接觸的第一類微生物[12]。通過檢測胎便中的 DNA 片段,可以證明羊水中有少量細菌[13]。接下來,嬰兒的微生物環境會受到其出生後遇到的第一個外環境影響,如果是正常順產,其體內微生物群來自母體的陰道;如果是剖宮產,其體內微生物群來自母體的皮膚環境。事實證明,順產嬰兒的體內微生物環境與母體的陰道微生物種類相似。
  • 太空中的微生物:空間站如何保持清潔?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太空人在進入國際空間站時,攜帶了大量來自地球的細菌,他們會如何阻止這些微生物造成災難?1998年,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Mir)的軌道運行時間已經來到第12年,開始出現老化的跡象。停電頻繁、電腦故障、氣候控制系統洩漏等等,都是時不時會遇到的問題。
  • 張志剛:沉浸在腸道微生物研究中的科學痴迷者
    又比如,剛才我們提到的口腔唾液鏈球菌,在正常健康的人轉為肝硬化再到肝硬化並發MHE發病的過程中,它在MHE階段的優勢地位最為明顯……」張志剛近年來關於人體腸道微生物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的理論成果十分豐碩。這些成果不僅揭示了人體生命系統的機制與規律,而且還可以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健康疾病問題,為人體健康做出貢獻。
  • 汙泥過氧化及恢復過程中鏡檢微生物的變化!
    從9月22日開始,車間來水逐步減少,按照領導要求處理部分車間難降解水,23-26日每天白天小流量走水約七八百方,中夜班會有部分壓濾機進料的水引至物化系統,這樣中夜班有少量水溢流進至生化系統。備註期間沒投額外碳源。畢竟生產停了,再多的廢水也都可以處理掉,到26日已經存水不多,就通知物化系統pH微調差不多就行,降低物化的去除率以提高生化進水COD。
  • 貴州通報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重金屬超標等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標稱貴州湄潭茗鄉泉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茗鄉泉飲用天然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湄潭縣永興鎮福臨門山泉水廠生產的名鎮古泉飲用天然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貴州印江大石登山泉天然純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石登山泉飲用天然泉水
  • 廣東:2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其中不合格樣品26批次,涉及檢出微生物、農獸藥、食品添加劑及質量、營養指標等問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採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
  • 廣西通報11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等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並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 通信行程卡常見問題解答匯總
    隨著行程卡服務在各地的推行,使用量逐漸上漲,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查不到行程、數據不準、收不到驗證碼等,一起來看看吧。  01 為什麼我查不到行程?  「通信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和話單數據,所以有行程數據的前提是用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產生了數據。如果用戶手機一直連接著Wi-Fi,不用4G流量、也不打電話,運營商就獲取不到信令和話單數據,自然也就分析不出行程數據了。
  • 山西通報13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其中,臨汾市康宜派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包裝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並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可能由於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汙染,生產加工過程中工藝把關不嚴,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不徹底或在儲運過程中未能持續保持儲運條件等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