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人常說,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紀,經歷得多了,會想明白很多事,德國人蘇珊娜·鮑爾(Susanna Bauer)就在這一年,想通了一件事,模型師這個職業,不適合她。
她已經連續做了17年的模型師,廣告,影視,藝術領域都有所涉獵,稱得上有聲有色,雖然回報豐厚,但蘇珊娜有些厭倦,她想找一個更能表達自我的生活方式,她要成為藝術家。
蘇珊娜沒有貿然改行,深思熟慮後,她進入倫敦坎伯韋爾藝術學院進行學習,在這樣的年紀重回學校,是一件勇氣可嘉的事情。
40歲,蘇珊娜的創作熱情在藝術學院被重新點燃,她從大自然中得到感悟,選擇了一種奇特的創作方式,在樹葉上刺繡。
透過巧妙的編織技術,她用絲線在葉子上繡出了細密唯美的紋路。
葉子大多乾枯,看起來很脆弱,蘇珊娜說,不是看起來,這些葉子的確很脆弱,一不留神就會碎,它們都是純天然的狀態,並沒有經過特殊處理,所以在製作時,必須小心翼翼地用針線穿過它們,她花了很長時間,才了解了很多葉子的特性。
選中一片葉子,意味著將要和它「對話」,完成一件作品的時間,取決於作品本身的精細程度,很多設計項目都是斷斷續續完成的,因為這個原因,她常常會多個作品同時創作。
每次收集回來的葉子,她都會徹底將它們清洗乾淨,就像植物學家準備植物標本一樣,然後將其懸掛。她工作室的牆上,掛了很多葉子作為備用素材,在使用之前,它們會在工作室存放好幾年。
這不是個例,而是普遍情況,根據章魚君的了解,最長的一次是10年,也就是說她把一片葉子在牆上掛了10年後,才決定使用它。
蘇珊娜很愛惜自己的作品,即便是易碎的落葉,她也在儘可能維持它們長期保存的可能性。
完成後的作品,被存放在博物館級別的濾光玻璃後面,這樣可以過濾99%的紫外線,防止顏色再次變化。
樹葉脆弱的外表,搭配精緻的手工藝,保持著一種謹慎的平衡,即短暫,又持久。
現如今她51歲,創作葉子刺繡已有11年時間了,獨特的風格使得她成為頗具名氣的藝術家,作品也出現在美國,英國,瑞士,日本的畫廊裡。
這些作品,是蘇珊娜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微妙而緊張,脆弱與堅韌並存。
原本無用的樹葉,在她的創作加工下重新煥發光彩,成為展臺上的藝術品,看起來美極了。
美好的事物,加倍珍惜總是好的。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點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