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欽敢大聲喝斥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卻沒人敢這樣?

2020-12-22 鮮花暢談歷史

這個問題帶出三個人物,即:勃列日涅夫、戈巴契夫、葉爾欽。同時也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時代。勃列日涅夫不是俄羅斯總統,是蘇聯時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勃列日涅夫代表著蘇聯最鼎盛時期;戈巴契夫代表著蘇聯解體時政治人物,也就是蘇聯最後掌門人;葉爾欽代表著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也是瓦解蘇聯的一號人物。

那麼,葉爾欽為何敢喝斥戈巴契夫。

一,戈巴契夫手裡沒有權力了。

戈巴契夫上臺之後,試圖通過改革將蘇聯這艘大船走出泥沼,他提出了「新浪潮」改革運動,所謂的「新浪潮」不過是把蘇聯的政治制度由社會主義改為資本主義。可是他的改革過於急速,思想不明確,徹底否定蘇聯社會主義制度,造成蘇聯內部混亂,至此他的執政的地位和威望一落千丈。很多仇視蘇聯執政黨的思想活躍,他們把一切原因歸咎於執政黨的錯誤路線。在這種情況下,執政黨的元老為了挽救蘇聯及執政黨,發動政變。

1991年8月19日,當時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總統宣布總統戈巴契夫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權,總統職權由其代為行使。其後亞納耶夫會同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及克格勃首腦等人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聲稱戈巴契夫的改革已經失敗,下令武裝部隊接管國家政權,同時軟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巴契夫。1991年8月19日之後,其實戈巴契夫就沒有權力。

二,葉爾欽成功打垮政變者。

葉爾欽於1991年6月12日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代表著激進勢力獲得權力。7月20日以布非黨化命令,限期解散機關、軍隊、企業中執政黨組織。俄羅斯議會通過一些實行私有化的法律。1991年8月19日蘇聯高層發動的政變,給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一個巨大的機會。此時俄羅斯聯邦總統擁有相當多的支持者。葉爾欽很在俄羅斯議會大廈成立了抵抗指揮部。

葉爾欽在俄羅斯議會大廈舉行記者招待會,宣讀了《告俄羅斯公民書》,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是「非法的」,呼籲俄羅斯公民對叛亂分子給予應有的回擊。在葉爾欽和俄羅斯聯邦其他領導人的號召下,很快形成了反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浩大聲勢,奉命包圍俄羅斯總統辦公室所在地「白宮」的蘇聯坦克、裝甲師和空降部隊的官兵們都不知道該做什麼。

8月19日下午,部隊宣布向葉爾欽倒戈。隨後葉爾欽跳上一輛坦克並發表講話,並籤署了第59號總統令宣布所謂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頒布的一切決議和命令在俄羅斯境內無效。8月21日,事變第三天,隨著越來越多的加盟共和國以及部隊反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葉爾欽在中午時分宣布他已經控制了俄羅斯的武裝力量。並給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出最後通牒,立即解散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釋放戈巴契夫。葉爾欽獲得了政治、軍事的權力。

葉爾欽派出俄羅斯聯邦副總統魯茨科伊和政府總理西拉耶夫去克裡米亞接正在軟禁中的戈巴契夫。

8月22日戈巴契夫回到莫斯科,政變僅僅三天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等於宣布政變失敗,許多政變人員被逮捕或者自殺。

回到莫斯科的戈巴契夫不知道,此時葉爾欽已經成為權力中心的主人,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

葉爾欽解救戈巴契夫並不是他回克裡姆林宮繼續執政,而是讓他宣讀一項決議,只有從戈巴契夫的嘴裡讀出來,才有合法性,因為些時戈巴契夫還是蘇聯的總統。

讓戈巴契夫做夢沒有想到的是1991年8月22日,葉爾欽已經成為俄羅斯最高領袖,掌握了幾乎所有權力。

三,葉爾欽大聲喝斥戈巴契夫。

此時的葉爾欽來說,他根本不會把權利交給戈巴契夫,他要利用戈巴契夫。8月23日上午,葉爾欽與戈巴契夫在克裡姆林宮見面。會面期間,葉爾欽開門見山告訴戈巴契夫,他已經沒有任何決策權,一切行動必須得到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的許可,如果戈巴契夫不合作,就將他送進監獄。葉爾欽就坐在戈巴契夫的辦公室裡,新任命的內容都是葉爾欽的授意下產生的。8月23日上午,戈巴契夫在主席臺發表了講話,由於種種原因戈巴契夫的講話已經沒有往日的風採,他的講話時斷時續。在他講話期間,發生了葉爾欽大聲喝斥的事件。

葉爾欽首先試圖強迫戈巴契夫公開批准俄羅斯總統於8月19日至21日籤署的所有命令,俄羅斯總統在這些命令中已經行使了蘇聯總統的職權,而戈巴契夫當時還沒有來得及看到這些命令,他懇求說:「我們還都沒有商量好要馬上公開這些命令,這些都還是秘密。」

葉爾欽直接吼道:「這並不是什麼秘密,這件事是嚴肅的,這些命令是由整個集團專門起草的,我們稱之為在被圍困的蘇維埃大廈中通過的命令和決議。我們現在把它們交給您。

戈巴契夫在宣讀中,不知道什麼原因,改變了部分內容,葉爾欽再次吼叫,要求戈巴契夫按照文件原文宣讀。這就是葉爾欽喝斥戈巴契夫事件。

因為沒有權力的戈巴契夫,此時只能聽命於剛剛獲得權力的葉爾欽。葉爾欽敢喝斥戈巴契夫就因為手中的權力和背後的支持者。

而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的蘇聯也處於鼎盛時期。那麼蘇聯領導人就擁有絕對的權力。

1964年10月,赫魯雪夫暗淡下臺後,蘇聯領導人蘇斯洛夫和謝列平開始在內部爭奪權位,為了避免兩敗俱傷,於10月14日舉行的蘇共中央全會上推舉勃列日涅夫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從此勃列日涅夫開始的大權獨攬的執政歲月,到1976年6月,勃列日涅夫獨攬黨、政、軍三權於一身的局面,集體領導體制被放棄。

勃列日涅夫強調政治上穩定,廢除了蘇共中央委員會和黨委會每次需要更換1/3成員的做法,並保證要使幹部得到尊重,並且享受特權的幹部範圍有所擴大,特權的種類日益增多。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地方黨委書記只更換了9%,14個加盟共和國書記只更換了2個,從蘇共的23大到26大,委員實際連任90%,這種幹部隊伍的超常規的穩定,造成勃列日涅夫的權力控制之大與穩定,這樣局面下,誰敢反對他,誰也不願意反對他。

相關焦點

  • 幸運、霸權、奢侈、腐敗,勃列日涅夫就像是蘇聯的「乾隆皇帝」
    勃列日涅夫但是他同時也有著很多問題,就像把清朝推向巔峰的乾隆皇帝一樣,他們都是從前人手上接過了一個穩定的國家,經過自己把國家送上頂峰卻也讓國家陷入了衰敗與滅亡。勃列日涅夫與乾隆的第一個共同特點:幸運並不是說勃列日涅夫壽命長,是說勃列日涅夫的「政治壽命」長,除了史達林執政時期最長達到了二十九年,排名第二的就是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但是他的這十八年遠遠比史達林的二十九年要好過得多。
  • 普京的治國方略,勃列日涅夫內政,捆綁歐洲安德羅波夫路線
    在內政方面,普京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制度,具體表現在兩個方向:制服寡頭、安德羅波夫國家權威路線,勃列日涅夫內部協調機制。別列佐夫斯基的事件,已經表明普京在寡頭政治上的規則:所有寡頭遵循我的規則,就會獲得許多好處,否則只能完蛋——要麼「偶然地「死亡,要麼就像別列佐夫斯基那樣、永遠滾出俄羅斯,最後」悄然死去「。
  • 勃列日涅夫的最後人生
    1982年是勃列日涅夫生命的最後一年。偏偏這一年又發生了意外事件,使勃列日涅夫的健康狀況雪上加霜。3月22日,他到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的首都塔什幹視察。第二天,他在烏茲別克黨的領導人拉希多夫的陪同下視察塔什幹的工業企業,當他們抵達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時,成千上萬名工人前來歡迎和圍觀。
  • 勃列日涅夫之死:意外還是謀殺?知情人梅德韋傑夫能否解開謎團
    對於俄羅斯人而言,勃列日涅夫的名字可不陌生,沒錯,就是他推倒了赫魯雪夫,從而成為了蘇聯最高領導人。不過,勃列日涅夫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推翻了別人的地位,而自己最終同樣也成為他人想要推倒的人物。所謂因果輪迴,想來便是如此。
  • 蘇聯領導人收入有多少史達林工資花不完,列寧勃列日涅夫靠稿費
    2003年,俄羅斯《總結》周刊發表一篇題為《從工資到工資》的文章,介紹了蘇聯不同時期領導人的工資情況。從中,我們可以對蘇聯歷代領導人們的工資和主要收入情況有些大致的了解。
  • 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
    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沒有讓蘇聯受益,反而在加速蘇聯的滅亡,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是蘇聯的停滯時期。平坦的晉升之路勃列日涅夫的從政之路真的是一路坦蕩,早些年在在一個小縣城中處理農業上面的問題,在1930年的時候去莫斯科農大去學習,不過後來他開始學習冶金技術,並成功獲得冶金工程師的文憑。
  • 一個「阿諛奉承」的時代,勃列日涅夫當政18年,毀了蘇聯
    1939年,勃列日涅夫就當上了烏克蘭一個州的黨委書記,那時候的他只有33歲。隨後就一路高升,歷經16年的時間,他就當上了哈薩克黨的中央第一書記。蘇共十九大時,政治局成員從十一人擴大到了三十六人,其中就有勃列日涅夫。已經七十四歲的史達林都對其稱讚:「多麼年輕英俊的烏克蘭小夥啊。」
  • 此人曾是蘇聯異端份子,蘇聯解體後卻說了這樣一句話,令人心痛!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改革陷入了停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勃列日涅夫對蘇聯人民的思想進行了嚴酷的控制,於是就誕生了一些「持不同政見者」。這些人通常是蘇聯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擁護赫魯雪夫時期帶來的思想和學術上的寬鬆氛圍,反對勃列日涅夫在意識形態上的嚴苛政策。
  • 史達林時期蘇聯軍事最強?其實不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曾超過美國
    蘇聯正在建造坦克的軍工廠蘇聯從成立到解體,不過69年的光景,這期間,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一共有七位,分別是列寧、史達林、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契夫。那麼這七位領導人究竟誰執政時期,蘇聯最強呢,不少人認為是史達林執政時期,但是如果單論蘇聯的軍事實力最強時期,並不是史達林時期,而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在他的帶領下,蘇聯在軍事上曾超過美國。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到底有多強,美國在此時的軍事實力又如何呢?且聽飛魚細細道來。勃列日涅夫執政時蘇聯的軍事實力。
  • 探析:安德羅波夫執政只有15個月,為何俄羅斯人對他評價很高?
    蘇聯歷屆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執政15個月,為何後來有很高評價?蘇聯歷史上領導人很多,但目前在俄羅斯人眼中,除了早期領導人對其有印象以外,還有一個蘇聯解體前9年有一個元首,俄羅斯人對其評價很好,此人就是被稱為蘇聯「中興之主」的安德羅波夫。
  • 葉爾欽戰友的回答令人震驚
    誠然,雖然是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但是,他退休之後並沒有移居海外,甚至都沒有給當前政府添加任何壓力,僅憑這一點戈巴契夫對蘇聯就沒有過多的虧欠。而且,對於蘇聯解體,戈巴契夫自己也表示很難接受這一事實,他也公開發文稱,蘇聯解體並不完全是自己的過錯。那麼蘇聯解體,到底是誰的錯呢?
  • 戈巴契夫是如何把葉爾欽一步步逼成最大反對派?
    如果說,以波羅的海三國為代表的民族獨立運動還只是在蘇聯政治權力的外圍發起的遊擊戰,那麼,以葉爾欽為代表的激進政治家與激進知識分子結合起來的社會民主運動則在蘇聯政治權力核心點燃了分裂的炸彈,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灰飛煙滅,蕩然無存。當戈巴契夫的助手沙赫納扎羅夫問經濟學家加夫裡爾波波夫為何會選擇葉爾欽作為政治代言人時,波波夫的回答是:「人民喜歡。
  • 戈巴契夫:他是蘇聯最後的領袖,他使俄羅斯成為跛腳的巨人
    1982年蘇聯第四代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逝世。繼任他的安德羅波夫只繼位2年,死於1984年,而他的繼任者契爾年科只在位一年又病死,就這樣在1985年,54歲的戈巴契夫一夜成了蘇聯最高領袖。但是戈巴契夫繼位後的蘇聯國內危機重重,他在1985年至1991年間,擔任蘇聯總書記、總統,實際上寸步難行。
  • 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他去世後,中國派誰參加他的葬禮?
    蘇聯歷史上,除了史達林任職時間最長外,僅次於史達林的就是勃列日涅夫。對於勃列日涅夫這個,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評價不一,但作為一個長時間執政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能力極差,他在任期間,蘇聯的發展是前期發展基礎上的飛躍。也正是勃列日涅夫沒能力,耽誤了蘇聯進一步發展,蘇聯出現由盛到衰的倒退,對蘇聯影響很大,也間接影響了俄羅斯。
  • 蘇聯解體,因為戈巴契夫改革失敗?卻不知是蘇聯模式的問題!
    在赫魯雪夫下臺後,於是勃列日涅夫上臺改革,在赫魯雪夫改革的基礎上有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改革順利的對經濟管理體制產生了衝擊,國民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發展,軍事力量和綜合國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改革並沒有改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基本政策!所以由於太過分的追求穩定,經濟的發展開始了下降的趨勢!
  • 勳章大王勃列日涅夫,一生到底獲得過多少勳章
    1964年10月,正當赫魯雪夫在黑海之濱度假時,勃列日涅夫發動政變,接任了蘇共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掌權期間,蘇聯雖然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但經濟改革陷入停滯,大搞個人崇拜。對社會主義國家,他還推出所謂的有限主權論,政治攻勢咄咄逼人。
  • 勃列日涅夫為何被稱為「勳章之王」,一成就曾獲金氏世界紀錄!
    上世紀70年代,勃列日涅夫治下的蘇聯進入了全勝時期,在軍事上對美國形成了全面的壓制。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也自然受到了無數的讚美,獲得了無數的榮譽。每當獲得一項新的榮譽,勃列日涅夫也會獲得一個新的勳章,由於一生中獲得了太多的勳章,勃列日涅夫也有了一個雅號——勳章之王!
  • 戈巴契夫向葉爾欽開啟總統密檔:二人當場震驚
    蘇聯前領導人戈巴契夫曾承認,他在1991年12月23日閱讀過密檔的第一卷,是在移交總統權力時同葉爾欽一道閱讀的。戈巴契夫在回憶錄裡講述了這前前後後的情景。當時總統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得知戈巴契夫即將向葉爾欽移交權力時,對密檔第一卷的命運感到擔憂。他們建議戈巴契夫應該事先了解密檔的內容。因此,總統辦公室主任向戈巴契夫匯報了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