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匹柏稱讚,豆瓣8分+,諾蘭為什麼成高分王?

2020-12-15 電影侃不停

電影院復工後的復映浪潮,是影迷們的「爺青回」,「霍格沃滋」喜迎返校,造夢師諾蘭新老作品輪番上陣。

《星際穿越》在中場透氣5分鐘的「特殊關照」下仍力砍破億票房。

《盜夢空間》復映在即重鑄舊夢。

即將在九月上映的新片《信條》一直以來就被視為海外市場的強心針。

事實證明在海外多個國家剛剛開啟的預售中,「諾蘭」這一自帶流量的大IP不負眾望穩定輸出。

在中國市場,《信條》前有《八佰》掃清陰霾提振市場,

後有《奪冠》《姜子牙》《花木蘭》接棒,

在相對安全的九月初檔期,《信條》怕是難逢對手。

內有國師張藝謀為電影《紅高粱》開墾荒地種高粱,

外有諾蘭為《星際穿越》狂種500英畝玉米(豐收就賣了沒浪費糧食)。

似乎導演不論成就有多高,在作品面前始終要辛勤耕耘。

當我們談論起克里斯多福·諾蘭時,

他可能是票房收割機、可能是解構時間的電影大師,也可能是影廳裡的「造夢師」「幽靈(ghost)」。

「70」後的諾蘭,從年齡上恐怕撐不起「大師」這一頭銜。

在電影史的「鄙視鏈」上,一個在好萊塢拍商業片的導演,仿佛註定難被納入藝術巨匠的行列。

對其最高的評價,大概也只是類似評價希區柯克的「體制內的作者」。

果不然,在美國媒體的筆下,他被盛讚為「希區柯克、庫布裡克的接班人」。

事實上,史匹柏對他的評價「20世紀最後一位電影作者」,

或許更為肯定他不同於前人的創新精神。

1977年的美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

攜帶著鍍金銅板聲像片(類似存儲光碟)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這個「光碟」記錄了人類文明的多種成果,裡面還有對「外星人」的一份寄語:

「這是一份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世界的情。我們正努力生活過我們的時代,進入你們的時代。」

另外一件事,則是《星球大戰》的上映,改變了科幻電影的發展軌跡,也顛覆了小諾蘭稚嫩的世界觀。

那年他7歲,手捧父親的super8攝影機,拍攝自己的玩具兵人,諾蘭開始了自己最早的電影創作。

「我一直在試圖建構一個獨特的電影世界,讓所有觀眾體會到我當年觀看《星球大戰》的感受:在那無所不能的電影世界裡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可見,諾蘭的世界觀烙印著飛速發展變化的世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諾蘭看待問題的角度總是十分獨到。

同樣是對線性時間的拋棄,他沒有選擇「穿越」神劇帶來的戲劇性。

而是在《敦刻爾克》中,用三條故事線並置平靜訴說戰爭的殘酷;

在《記憶碎片》中用「支離破碎」闡釋主題;

在《盜夢空間》中分離時間的維度顛覆固有線形認知;

在《星際穿越》裡,更是將時間以五維的形式進行可視化展現。

可以說,諾蘭的宗旨,基本是別人走過的路,老子不走。

而這一點,更體現在他「能不怕續集就不拍」上。

眾所周知,好萊塢在近幾十年再次崛起的一大重要武器,就是「續集」。

甭管什麼電影,要麼從立項開始就有了拍攝續集的計劃,要麼就是首部電影一炮而紅後,續集的計劃馬上跟進。

不可否認,續集從商業上來講無可厚非,就好似類型片一樣,觀眾總是青睞於自己熟悉的東西。

可是從一個創作者的角度而言,拍攝續集一方面少了一股激情,另一方面很容易淪為資本的提線木偶。

到了最後,除了片名沒有觀眾記得住導演名字。

諾蘭手握一眾爆款電影,我不相信出品公司沒有動過續集的心思,想必諾蘭在合同上一定有一條說明:別打我電影續集的主意。

諾蘭在技術上或許有些矛盾,他一邊不斷嘗試頂尖的IMAX技術,一邊又是個厚古薄今的膠片推崇者。

他所有的電影都是膠片拍攝的,甚至《星際穿越》中視頻電話的畫面,也是35mm膠片拍的。

你會發現,從畫面到調色的膠片質感,與諾蘭電影的契合就是一個詞——思辨。

IMAX的寬畫幅,更適合表現宏大的題材,比如《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敦刻爾克》。

對於出品方來說,導演拍攝3D,就意味著更高的票價。

這就是很多國外電影引進國內後,被後期轉制為「假3D」的原因所在。

幸運的是,諾蘭有資本與大製片廠「談條件」,他的電影幾乎都是2D。

做導演經常會進入兩個極端——商業、藝術。

叫好又叫座的導演少之又少。

王家衛的電影是文藝青年的聖經,可他的澤東電影公司,卻常常要靠別的商業片「以商養藝」;

王晶靠著大量的商業片,幫助香港電影挺過了最低沉的時期,但因其影片質量,至今仍是大家調侃的對象。

諾蘭的電影作品,有九成都散布在豆瓣的8分以上區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同時,他又或許是好萊塢唯一通過原創電影,創下1.65億美元票房電影製作人,更是牛上加牛。

諾蘭之所以可以被史匹柏稱為「作者」,是因為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堅持。

所有電影講的都是一個事——人和其所處的社會。

諾蘭不是一個僅僅著眼自身情感的藝術家,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

「關於人類未來,有很多方面,我都很焦慮。我認為核武器仍然是巨大的威脅,以及觸目驚心的大環境保護問題需要被表達和關注。當你看這個世界時,其中存在的這些因素只是冰山一角。」

胸懷世界與人類,是成就偉大作品的格局。

一個故事、一部電影,格局可以是宏大的,但情感必須要是細微的,只有格局沒有情感的電影是宣傳片,諾蘭又能做到這二者的平衡。

這個時代很幸運可以有諾蘭,他把觀眾的想像邊界無限拓寬,不斷引發我們對自我、對人類的思考,也相信未來的電影世界,不僅僅只有諾蘭。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電影侃不停】特約作者/這個月還行

相關焦點

  • 承包豆瓣Top250榜單的導演,不應該只有諾蘭
    只是,為什麼只能一個諾蘭有無限壽命呢? 反正都是假設,多幾個名額不香嗎? 畢竟和諾蘭上榜作品數量一樣多的,還有兩位。
  • 豆瓣Top250導演大賞:李安比王家衛強,兩人和諾蘭一起霸榜
    只是,為什麼只能一個諾蘭有無限壽命呢?反正都是假設,多幾個名額不香嗎?畢竟和諾蘭上榜作品數量一樣多的,還有兩位。一位是宮崎駿,他也有七部作品進入到了豆瓣Top250。比起諾蘭,宮崎駿的作品分數整體更高,排名也更靠前,而且他執導的電影長片總數只比諾蘭多一部而已。可以說,他才是真正的「豆瓣Top250之王」。如果他老人家真的可以無限復出,豆瓣Top250豈不是要被動畫片承包了。
  • 諾蘭《信條》豆瓣開分8.4 超四成觀眾給出5星好評
    諾蘭動作科幻新片《信條》今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開分8.4分,其中四成的觀眾給出5星,四成的觀眾給出4星,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
  • 史匹柏16大經典影片,豆瓣平均8.4分,傳奇導演名不虛傳
    1952年,6歲的史匹柏在父親的陪伴下第一次觀看電影,塞西爾·B·戴米爾的《戲王之王》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他的一生都與電影有不解之緣。他們所要對抗的,是名為諾蘭索倫託的大資本家。
  • 諾蘭離奧斯卡,還差半個史匹柏-虎嗅網
    的確,如果一個導演的作品在豆瓣上平均分是8.7、在MTC專業打分有74.6、在爛番茄媒體新鮮度有85%、10部作品收穫42億美元票房、作為商業片導演沒賠過一分錢、作為藝術創作者沒產過一部爛片……有這些記錄,你也會覺如果看不懂他的作品,純屬這屆觀眾不行。
  • 諾蘭新片《信條》獲豆瓣8.4分 許多觀眾:看傻了!
    諾蘭新片《信條》今天已經正式在國內上映,豆瓣評分為8.4分,分別有四成的觀眾為本片打出了5星和4星。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那麼你會為它打出幾分呢?
  • 2020豆瓣年度高分外語影片,諾蘭只能墊底,第一名出乎意料
    2020豆瓣年度外語高分電影,優秀到不容錯過。和《盜夢空間》相似的時空扭曲設定,是諾蘭最拿手的技能,網友評價電影:一邊倒車一邊加速。看完電影再看影評的感覺,就和高考出來對答案一樣,自己看電影是二本線的水平,看影評是在看清北學生的答案。
  • 《信條》上映第一波口碑出爐,它或成為諾蘭導演生涯中最差的作品
    內地首日票房6231萬,豆瓣開畫僅8.4分,截至目前首輪口碑出來後,評分已經跌到了8.1分,淘票票評分同樣也僅有8.8分,相比之下另一部熱映電影《八佰》則是9.2分。影片的評價也是別有一番味道,借用一條網絡高亮評論:「別說了,《信條》看得我不知道在電影院幹嘛」。
  • 「光影魔術師」諾蘭:有希望霸佔豆瓣TOP250的男人
    Christopher Nolan,中文名,克里斯多福.豆瓣.諾蘭,一個在豆瓣電影呼風喚雨的男人。豆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是否出自諾蘭,不得而知,但是他的眾多粉絲,卻是言之鑿鑿。"如果我活得夠長,那麼豆瓣TOP250就被我承包了。"
  • 史匹柏10大經典電影,《大白鯊》無緣上榜
    NO.8 紫色 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編劇: 門諾·邁依傑斯 主演: 丹尼·格洛弗 / 烏比·戈德堡 豆瓣評分:8.5
  • 《信條》首周4天票房2億,豆瓣評分跌破8分成諾蘭評分最低電影?
    隨後三天,票房佔比排片不斷下降,周五42.4%,周日跌破33.8%。截止今日,《信條》總票房2.2億。四天時間,票房僅破2億。《信條》剛好錯過暑期檔,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影院剛剛復工,各方面也都不能實現最大的觀眾流量人數。對於拍攝成本超14億的《信條》來說,要想回本,9月註定要打一個持久戰。
  • 高開高走:《有翡》評分由8分飆升至8.5分,豆瓣口碑卻令人堪憂!
    收視女王趙麗穎產後首部大戲《有翡》,也成了她首部未上星淪為網劇的作品!不過,淪為網劇也阻止不了,趙麗穎的號召力;加上有頂流王一博的加盟;與原著粉的力量;開播後,已連續2天成為全網最熱網劇。有人稱讚,趙麗穎打戲很燃,王一博演技很棒的;也有吐槽,趙麗穎當媽後無少女感顏值下降、有大眼袋長法令紋等等;王一博演技爛,聲音難聽等等;還有劇情魔改、特效不忍直視等等!再好的劇,再好的演員,也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原著作品,與趙麗穎王一博的人氣都那麼高,熱議滿滿有不同的聲音也正常!再說幾句吐槽聲,也擋不住此劇發光。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據說該片影響了諾蘭的影片《敦刻爾克》。 5、《銀翼殺手》(1982)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8.4 8、《為了全人類》(1989) 導演:阿爾·賴納特 豆瓣:8.4
  • 雷德利·斯科特生涯十大電影,8部豆瓣超8分
    他的「生涯十大」片單,就是一份無比絕妙的高分電影合集。溫馨提示:排名依據作品質量、演員表演、評分等因素排列,僅供參考,不代表客觀事實。10《普羅米修斯》上映年份:2012年豆瓣評分:7.5;IMDb評分:7.0;爛番茄:73%。在《漢尼拔》和《普羅米修斯》之間,我選擇了後者。
  • 豆瓣9分以上高分好看的日劇推薦(2010-2016年)
    豆瓣9分以上高分好看的日劇推薦(2010-2016年)【導語】: 近年有什麼好看日劇推薦?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日劇有哪些?2011-2016年豆瓣高分好看日劇安利!  2010-2016年豆瓣評分9分以上好看的日劇:  註:劇情簡介在下頁面~動動手指就能翻下一頁哦了~  《重版出來!》
  • 1.65億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7歲時,父親教會他使用8毫米攝影機,這對他日後從事導演工作奠定了基礎,因母親工作原因,從小經常穿梭在英美之間,至今,諾蘭仍然擁有英美雙重國籍。諾蘭畢業於黑利伯瑞學院,非影視相關專業,後又進入倫敦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系,在這裡,他成了16毫米電影社團的社長,並結識了未來的妻子艾瑪·託馬斯。
  • 星際穿越重映票房破億,再創影院復工新紀錄,網友:諾蘭太牛了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8月14日00點00分00秒,科幻片《星際穿越》重映票房衝破了1億元的大關,成為復工以來首部重映票房破億的影片。《星際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於今年8月2日在大陸重映,中國大陸首映總票房高達7.55億人民幣。此次重映票房破億,只用了12天,網友驚呼:諾蘭太牛了!《星際穿越》口碑強勢,超180萬人在豆瓣打出了9.3的高分,位列豆瓣電影榜第14名。
  • 4部諾蘭高能燒腦懸疑電影,你都看完了嗎
    諾蘭在故事的講述中,擅長將故事巧妙地打散,使講述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的表演。對故事時間的處理,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獨到的創意。諾蘭身處好萊塢這種充斥著類型化的電影製片環境中,卻保持著自己的風格,將一部部電影創作成烙著自己印記的作品,並且得到觀眾的稱讚。他的成功與於其深邃的視角和不竭的創意分不開,他的敘事技巧使頭腦中的想法完美呈現在銀幕上,被大眾所分享。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4部諾蘭的燒腦懸疑電影。
  • 如果評選「導演之王」,史匹柏還是詹姆斯·卡梅隆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諾蘭、喬治·盧卡斯、彼得·傑克遜、昆汀、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李安、黑澤明等,但是只能選一個,大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從卡梅隆和史匹柏之中選出來,到底他倆誰才是「導演之王」,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史匹柏代表作: 《大白鯊》 1975
  • 1.65億美元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7歲時,父親教會他使用8毫米攝影機,這對他日後從事導演工作奠定了基礎,因母親工作原因,從小經常穿梭在英美之間,至今,諾蘭仍然擁有英美雙重國籍。諾蘭畢業於黑利伯瑞學院,非影視相關專業,後又進入倫敦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系,在這裡,他成了16毫米電影社團的社長,並結識了未來的妻子艾瑪·託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