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上,概念股炒作從未間斷過,一個概念股過去,另一個馬上接力迎上。最近一年,諸如5G、華為概念、人造肉、工業大麻、垃圾分類、網紅經濟等一系列概念題材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相關個股短線漲幅巨大。
可當股價大漲過後,誰又會成為接盤俠?那些蹭熱點的公司的股價後來怎麼樣了?值此315到來之際,我們來說說那些花式「蹭熱點」的上市公司,揭開他們碰瓷概念股的假面。
一、暴漲的醫藥股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資本市場衝在抗疫的最前方,上市公司更是抗疫戰場上的先鋒。不過,就在資本市場積極參與抗疫的關鍵時刻,一些概念板塊輪番聯動,抗病毒、口罩、消毒液、雙黃連、吉利德供應商、血液製品等概念備受關注,還有個別公司「欲拒還迎」,蹭熱點行為捲土重來。
海南醫藥:公告「避重就輕」
2月14日,海南海藥發布公告,稱其響應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號召,通過與國內外合作夥伴的緊密合作,已經完成某抗病毒藥物原料藥及製劑工藝研發,並已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
當晚,股吧中即有投資者對公告內容提出質疑,認為公告以「通過與國內外合作夥伴的緊密合作」一筆帶過,但原料藥及製劑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到底是掌握在上市公司還是合作夥伴手中,上市公司與合作夥伴的具體合作機制和合作內容,是否可能存在合作方終止合作的風險等,公告均未有說明。
延安必康:生產信息披露不完整
2月5日晚間,延安必康披露公告稱收到通知要求其加快口罩等疫控防護產品生產,2月6日公司即進一步補充稱目前公司尚未口罩生產業務,尚未取得口罩生產許可資質。
2月6日晚間,公司董事會通過孫公司投資建設口罩等疫控防護產品生產線的相關議案,同時公司還披露公告稱,擬與合作方在肺纖維化治療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並稱肺纖維化是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
泰和科技:互動易平臺主動迎合市場熱點
除了主動發布公告外,還有公司利用互動易、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曲線救國」。
2月2日,泰和科技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其公司產品苯扎氯銨、次氯酸鈉及擬生產的過氧乙酸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的環境消毒。
2月3日,公司披露將過氧乙酸加入經營範圍。此後,公司股價自2月4日起連續4個漲停,並在2月10日登上龍虎榜。
據統計,2月以來,約有8家公司在互動易回復、發布過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信息,針對蹭熱點事項,深交所已發出關注問詢函件10餘份,同時,交易所也將相關概念股票交易情況作為監控重點,加大盤中實時監控力度。疫情期間,針對違規行為,交易所也將及時採取處分措施。
二、「碰瓷」特斯拉
1月,業績回暖疊加中國產Model 3開始交付,使得特斯拉成為不折不扣的熱門股。在此背景下,部分A股上市公司蠢蠢欲動,藉助互動平臺「碰瓷」特斯拉,企圖搖身一變成為「特斯拉」概念股。股價發生異動後,相關上市公司發現經不起推敲,於是開始火速澄清,熱點概念股變成「一日遊」的「烏龍」事件。
百達精工:白天碰瓷,晚上否認
百達精工白天剛在互動平臺答覆投資者稱,公司「目前是特斯拉的原材料供應商」,晚上就發公告澄清系公司工作人員失誤。
1月15日晚間百達精工披露澄清公告,經公司核查,確定公司不是特斯拉供應商。互動平臺所稱「目前是特斯拉的原材料供應商」系公司工作人員工作失誤,未經過內部核定的錯誤信息發布。
來源:交易所互動平臺
在百達精工之前,*ST索菱也曾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碰瓷」特斯拉。1月6日午間,*ST索菱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目前有產品應用在特斯拉車型上。」午後開盤,公司股價隨即出現拉升。隨後,公司改口稱,上述回復有誤。
來源:交易所互動平臺
中恆電氣:我和特斯拉有「交情」
前兩天,中恆電氣在回應投資者「是否為特斯拉充電樁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一問時,霸氣宣布,咱和特斯拉之間那可是有著「目的地業務」的過硬交情。
中恆電氣2月20日互動易回答
「目的地」+「業務」,兩個基礎名詞的結合,竟碰撞出了常人看不懂的親密含義。好在,公司的後半句話隨即道破天機:Tesla可以來中恆大廈充電!
不僅話術模稜兩可,中恆電氣在公開與特斯拉關係的「場地」選擇上,也是頗有講究。官方推出、具有法定信息披露有效補充職能的互動易平臺,成了公司「表演」的舞臺。
為攀高枝強說詞,中恆電氣這一「尬炒CP」的行徑,當天就招致了深交所一封關注函。關注函連用四問,詳探中恆電氣與特斯拉究竟關係幾何?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與特斯拉的合作情況、公司在「目的地業務」中的具體盈利模式、公司與特斯拉合作至今的業務明細情況、公司目前充電樁業務的發展情況等。
經過5天的醞釀,中恆電氣25日就上述問題給出正式回應:公司僅與TESLA有目的地業務合作,未與TESLA形成正式協議。
關於「目的地業務」公司也給了官方解釋,目的地業務=來我司充電。
「義正言辭」的關注函回復公告出爐後,中恆電氣於結束了八連陽的走勢,截至26日收盤 ,跌幅近8%。
秀強股份:背靠特斯拉的「光伏故事」能走多遠?
不過也有公司因涉及特斯拉概念,被質疑蹭熱點。這其中就有「妖股」之稱的秀強股份,該股自2月4日以來出現了12個漲停,年內股價漲幅超過200%。
消息層面上,該股分別於1月6日和2月4日在互動平臺強調其與特斯拉存在供貨關係,稱其正在按照特斯拉要求提供光伏屋頂玻璃產品,且兩次樣品數據已確認合格。
2月11日,秀強股份現6連板後,深交所就對秀強股份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自查並說明是否存在利用特斯拉概念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2月14日,秀強股份回復了深交所的關注函,仍然稱為特斯拉供貨。
但2月15日,深交所就秀強股份的回覆再次發出問詢函,繼續追問細節,秀強股份於2月18日的回覆中才承認「特斯拉不是公司充電樁玻璃產品的直接客戶」。
實際上,有消息稱,特斯拉給秀強股份能帶來的實際業績貢獻不足5%。
同樣因疑似蹭特斯拉概念熱點收到關注函的還有,銀邦股份、天晟新材、中恆電氣等公司。
三、真假5G
去年5G概念猶如一陣春風,春意盎然背後,卻險象叢生。諸多上市公司被「莫名其妙」的推上了5G概念,然後一邊是澄清闢謠,一邊又是享受股價高漲的快感。
南京熊貓:炒作誘導散戶,然後「割韭菜」
被市場奉作「5G妖神」的東方通信,此前已經連續多日漲停,亦多次公告跟5G沒有關係。但其2015年-2017年、2018年半年報中,均曾談及5G,前後反差,有如「戲言」。頻頻被蓋上5G標籤而被市場爆炒的南京熊貓或許對此深有體會。
4月16日至4月18日的三個交易日裡,南京熊貓連續收穫三個漲停板,資金熱情高漲。在此之前,4月9日、4月10日兩個交易日,南京熊貓亦出現連續漲停。
漲停的背後則是南京熊貓不斷的提示風險:目前,公司無與5G相關的成熟產品,也沒有與此相應的銷售收入,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
既然如此,南京熊貓又是怎樣蹭上這個熱點的呢?從公司2018年年報裡或許能一窺端倪。
在2018年年報中,南京熊貓對未來5G技術的發展表示強烈看好,對行業大勢的分析難掩喜色。「公司密切關注信息通信行業的前沿技術,有一支專業高效的研發團隊,以自有的江蘇省移動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為依託,進行系列化產品的研發製造、項目攻關。完成『面向5G超密集組網技術的小基站系統』研製。」
廣哈通信:因媒體報導順勢搭上5G快車,炒作又澄清
另一家被炒作又澄清的公司廣哈通信也有著類似的「幸福的煩惱」。
這家公司被賦予5G概念則是因為媒體的報導,「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公共傳媒在報導5G概念時,涉及了本公司。本公司在此澄清,公司從事數字與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目前尚未開展5G業務。」
除此之外,也有上市公司在公開平臺對投資者主動釋放5G相關消息,順利蹭上熱點。
去年12月,劍橋科技就曾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問詢表示其室內5G基站已獲得客戶認可,並開始大批量發貨,這一消息引發股價暴漲。不過隨後公司就緊急刪除該項回復並進行澄清。
四、網紅收割韭菜
從去年年底至今,熱鬧的網紅經濟如同旋風般席捲A股,刮出了一股兇猛的「網紅行情」。一眾上市公司瘋狂開始給自己打上「網紅標籤」,唯恐錯過這波風潮。
金字火腿:5分鐘直播,股價拉漲停
實際上,讓上市公司如此瘋狂貼標籤的動力,不僅是網紅對營銷傳播的影響,更主要是股價和市值飆升的直接影響。
1月5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將廣告打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間。當天晚上,李佳琦在"所有女孩"面前推銷了金字火腿旗下產品"麻辣香腸",5分鐘狂賣10萬+包,總計銷售額突破300萬元,累計觀看人次1677萬。
而讓投資者感到驚奇的是,一場5分鐘的直播,第二天上市公司就直接拉升漲停了。數據顯示,從1月5日直播後至今,金字火腿的股價從5.64元漲至最高6.78元,股價漲幅超20%,市值直接飆升10億元。
更早之前,金字火腿也在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在網紅直播早有涉獵,並長期與淘寶主播合作,與眾多其他主播建立了常年合作關係。
1月3日晚間,深交所向金字火腿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與淘寶主播及其他主播的合作模式、合作內容,並提供與主播常年合作的證明性材料,並且要求上市公司說明高管近段時間是否有減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金字火腿還將自己包裝成為「人造肉概念」的核心標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金字火腿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紅概念股。
星期六:股價暴漲3倍多,各路遊資頻頻上演資金一日遊
除了金字火腿外,龍頭股星期六的股價暴漲行情同樣讓人瘋狂。
從12月13日開始,星期六股價連續拉出十多個漲停板,股價從前期7.2元一路上漲至最高26.20元,股價翻漲3.6倍。
據悉,星期六旗下子公司遙望網絡是運營網紅直播的MCN機構,在行業排名相對靠前。
不過,任何一場喧囂的概念炒作離不開投資場上的經典套路,股價拉升背後,正是遊資大舉收割、股東頻繁減持的絕佳機會。看似股價暴漲、股民大賺,但真正的贏家其實另有其人。
以網紅概念股星期六為例,火爆行情背後遊資進出頻繁,公司已然成為遊資布局的重點。從12月13日開始,星期六因股價異動,連續11次登上了龍虎榜,其中機構席位僅出現了5次,其餘席位均被各路營業部佔領,各路遊資頻頻上演資金一日遊。
以12月31日龍虎榜數據為例,當天買入前五金額高達1.4億元,賣出金額高達1.5億元,佔當天總成交金額的20%,而連續多日的成交,遊資交易總量已經佔據該股區間總成交額的三分之一。不少營業部席位均是雙向操作,一邊推高股價後一邊獲利了結,成為經典套路。
蹭熱點的最高境界:熱點是啥就碰瓷啥
上市公司「碰瓷」的領域主要根據當時熱點而定,因此其股價一點就著,即便此後承認是「烏龍」事件,股價也已經出現了上漲。因而催生出一種蹭熱點的最高境界,熱點是啥就碰瓷啥。
銀邦股份:連續沾邊特斯拉、華為、疫情防控等諸多概念
銀邦股份近期突然成了A股「明星」,連續沾邊特斯拉、華為、疫情防控等諸多概念。與此同時,公司股價也一改過往頹勢,連續大漲。而公司股價回升對股權質押比例高企的控股股東可謂是福利。
早前,銀邦股份於2月1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屬於特斯拉的二級供應商,已經同上海特斯拉主要熱交換系統供應商建立緊密合作關係。17日,公司又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華為等電子產品企業的間接供應商,同時公司在大部分新能源車項目中均為A點或獨家供應商。同日,銀邦股份發布《關於對外捐贈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公告》,表示孫公司黎陽天翔生產FYXD02E大面積煙霧消毒車,消毒車釋放大面積煙霧消毒劑可長時間連續(產生)消毒煙幕,大幅提升室外開放環境的大規模消殺效率。
資料顯示,銀邦股份主營新型金屬材料的研發、生產,主要產品為鋁熱傳輸材料及多金屬複合材料、輕質防護材料、國防裝備等。
近來,特斯拉、華為、疫情防控等均是A股熱炒的概念題材。公司「主動」披露與這些熱門概念的曖昧關係,難免引發外界對其蹭熱點的猜測。
管理部指出,銀邦股份需說明是否存在以互動平臺回復替代臨時公告的情形;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董監高人員、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關聯方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管理部還特別指出,公司通過前述互動平臺回復及公告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安諾其:總想利用手頭的錢搞點跨界
同樣不安分穩定的還有安諾其,總想利用手頭的錢搞點跨界。面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原本主業毫無關聯的安諾其突然發布公告,表示鑑於公司擁有成熟的消毒劑生產技術,以及消毒劑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趨勢,結合疫情情況,決定由全資子公司煙臺安諾其以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10000噸廣譜消毒劑單過硫酸氫鉀複合鹽項目」,投資金額為8000萬元人民幣。該項目正式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均含稅銷售收入為2億元,年均利潤總額5126萬元,年均淨利潤3844萬元。
正是因為這個公告讓安諾其的股價在春節後遭遇短暫下跌後迅速上漲,但也引來了交易所的問詢。雖然同屬於化工大類,但安諾其的印染行業和消毒行業從原材料到工藝完全不同,在當前市場普遍開工不足情況下,安諾其要投資建設佔公司營收五分之一的新項目,自然會召開交易所的問詢。
無怪乎深交所措辭嚴厲的問詢安諾其,好好的印染行業不做,突然改行做消毒劑,而且只有一份建設公告表示公司有相關技術和市場儲備,此前卻毫無信息。
不僅消毒劑產品撲朔迷離,安諾其此前的確有蹭熱點的「前科」。在2019年10月,安諾其公告表示與杭州彩商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經營範圍為大數據資產交易平臺的研發、數據分析系統軟體的開發、區塊鏈等。
三五互聯:專業碰瓷資本市場最熱的話題
資本市場還有一家神奇的上市公司,專業碰瓷資本市場最熱的話題:
1、2004年中國網際網路泡沫蓬勃發展的時候,該公司專注軟體和網際網路業務;
2、2011年蘋果iPAD和iPhone最火爆的時候,該公司順勢推出「35PAD」和「35Phone」;
3、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達到頂峰的時候,該公司提出大力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並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刺蝟汽車」;
4、2020年網紅概念熱度爆棚的時候,該公司大旗一揮,擬通過重組擬進軍「網紅」市場,收購專注於「網星夢工廠」的網紅IP孵化企業。
三五互聯這16年來一直追著市場熱點走,什麼火爆做什麼,什麼吸引眼球就搞什麼,但基本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也沒做出來,倒是公司股價伴隨著管理層蹭熱點,時而暴漲、時而暴跌,謎一般的市值管理操作和連虧兩年的經營業績,簡直是A股市場的照妖鏡,網紅界的扛把子。
在一輪又一輪的概念股炒作中,股民們依舊熱衷追漲熱點股。可以說股民對概念股炒作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運氣一來,一不小心坐上風口,短線利潤滾滾而來;恨的是,一旦追高被套,一朝回到解放前。
一般而言,監管層關注兩大方向的蹭熱點和題材炒作行為:
一是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選擇性信息披露。如上市公司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相關重要信息,監管機構會對其決策程序、以及未以公告形式在指定媒體進行披露是否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等,是否有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
二是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股價行為。如信息發布敏感時期,公司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或操縱股價的情形。
監管關注的方向,其實也對應著上市公司某種動機,投資者對此加深認識有助於防範相關的風險。
面對公司公告,如何「去偽存真」,交易所問詢函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就是實事求是回歸基本面,一看相關業務與公司基本面、主營業務的相關性,二看對上市公司的具體影響,三看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總之,投資者千萬別過於迷戀概念股,一定要注意辨別,小心其中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