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時候,有外地朋友到成都來耍,中午想坐個三輪。給了師傅十元錢然後說明目的地,師傅卻用報紙蓋住自己的頭,一言不發。
外地朋友就很奇怪:有錢掙都不掙?
三輪車師傅蓋住臉的報紙被風吹得翹起來一個小角,帶出一句:我要眯一會兒,你找他。順手指了指旁邊那輛三輪車上,等待拉客的兄弟夥。
吃了半個閉門羹的外地朋友無奈,只能總結性地發言,說不管階層,也無論收入,成都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必須要保證。
圖-@油子子 沒睡醒依然堅持出來喝茶的成都人
是的,外地朋友一說起成都,都愛把「生活品質」四個字掛在嘴邊。覺得成都人天性熱愛自由,從來都是享受生活,而不是背上生活的重擔在人間遊走。
但成都人聽到這種話,通常都是老爺爺看手機式地擺手。比起正襟危坐地談「生活品質」,他們更希望以一種舒服的口氣來把這場龍門陣擺得繪聲繪色精彩絕倫。因為你們說的品質生活啊,走從前的從前開始,就是我們成都人的日常。
七十年代:穿喇叭褲、蹬厚底鞋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成都在「妖豔兒」這個詞上想要表達的千千萬萬種想法。
劉老大差不多也是在1978年左右,在成都雙橋子附近看到有女娃子穿喇叭褲。當時,哪個女娃子要是穿起喇叭褲坐在男朋友自行車的後座上,穿越街坊鄰居視線的瞬間,就是超,就是洋。
為了配合喇叭褲的流行趨勢,成都妹兒Mandy差不多也是在那一年開始穿起了厚底鞋。
Mandy在當時,因為穿厚底鞋還鬧過一個笑話。有天她下班,後面突然有人一路小跑起來追她,見天色較暗,Mandy不免心生警惕,被追得無法脫身的時候,她對到後面的黑影大吼:你如果再跟到我,我……我就從鞋子上跳下去。
八十年代:看電視機、聽錄音機
小李清楚地記得,他們家大概是在1982年左右,有了第一臺電視機。凱歌牌,黑白,十四寸。當時小李爸爸的單位,一百多號人就分了一張電視機票,最後大家捻紙坨坨分配。
圖-@藝綻
每月工資只有43塊錢的劉叔叔最愛聽鄧麗君,那個時候,他一咬牙花120元買了一部卡式錄音機,日本三洋的,簡直愛不釋手。
聽鄧麗君、聽劉文正、聽費翔聽徐小鳳……跟三五好友去喝杯小酒的時候,劉叔叔都要把錄音機帶到,放兩首給大家助興。
九十年代:坐茶館、別黃桷蘭
李老頭兒大概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喜歡上坐茶鋪的。老李不愛打牌,但是龍門陣多。要麼約上幾個兄弟夥共赴人民公園鶴鳴茶社談古論今,要麼,就一個人點一杯素茶,有禮有幸地聽旁邊地人侃侃而談。
那個時候,成都街上就已經有賣黃桷蘭的大姐了。好多女娃子愛買黃桷蘭,繫到衣服扣子上,或拴在腰間皮帶扣,只要黃桷蘭不蔫,這一身天然的香味就可以實實在在地穿一天。
圖-@小豬配合飼料
九十年代後期至今:亂花漸欲迷人眼
@蓬蓬 說,他在生活上的品質體現,主要來自小米。去年618前夕,蓬蓬看上了小米的行李箱,不過幾百元的價格,20寸的大小,精緻又實惠,360度方向滑輪,真的是說走就走,還是不會卡的那種。
大概也是從那時候起,蓬蓬開始時刻關注小米的動向。小米出個掃地機器人,他就去研究這款掃地機器人的性能;小米出個手環,他就給家裡人一人發一個手環。
圖-@pumpkin_小南瓜
聽說小米最近出了個智能窗簾,早就開始預習小米智能家居功課的蓬蓬說,新家的窗簾就它了。
你可以想像有一天,蓬蓬回到家,只需嘴裡喃喃自語,然後眼前的一切都開始變得聽話:門開了,燈開了,空調剛好到達最舒適的26℃,淨水器下的杯子開始續上半杯溫水。窗簾隨著暖黃光的慢慢綻放開始關閉。
@小碗 說,她的品質生活,來源於鏡頭。兩年前的一個偶然,從朋友手上第一次接過華為手機的時候,小碗就有了投奔安卓系統的念頭。
圖-2020年華為新影像大賽東北歐賽區作品 華為手機拍攝
從最基礎的nova用到現在的P40Pro,小碗倒是從拍照菜鳥一步步變成了手機攝影大師。因為有了好的鏡頭,所以對畫面、對構圖有了新的追求。
相比之下,@Chris 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大都體現在美妝時尚的領域。
還記得第一次在網上買歐瓏,因為喜歡橘調,便選了赤霞橘光。拿到之後,對到空氣一按,確實是剝開橘子的那種新鮮又酸甜的味道。
後來,歐瓏在成都開了實體店,Chris也就擁有了第一瓶刻有她姓名的赤霞橘光。還是那個圓潤又稱手的瓶子,只是瓶身多了一層皮質的包裝。上面清楚地刻了一排手寫體的小字:Chris。
@Chris 是個愛漂亮的成都女娃娃,她最聽不得類似「好用」「萬年推」「買它」之類的具有煽動意義的詞彙。也是因為如此,在一場直播裡,種草了蘭蔻的196和274。
當時正值情人節,蘭蔻推出的限定禮盒就有這兩支唇膏。一個是溫柔的蜜桃奶茶色,一個是誰用誰白的胡蘿蔔色。開賣當天,沒來得及下手,等到情人節,匆匆趕赴專櫃準備下單,櫃姐卻說:全線斷貨。
現在想起來,已經把274擦上唇的Chris還隱隱有些遺憾。畢竟作為美妝達人的她來說,類似於蘭蔻這樣的大熱之勢,必須要第一時間擁有。這是她作為一個成都女娃子在品質生活這件事上,最起碼的尊嚴。
你看是不是,成都人對品質生活的看法不一,各自的追求可愛又實在,但都是如此地接地氣。
以前說的生活品質,就是自行車,是彩電,是「三大件」,那是那個年代身份和財富的象徵;後來說的生活品質,更多的是一種觀念,一種想要點綴平實的妖豔火閃。
成都人的生活品質,是周一上午依就人來人往的太古裡;是下午四五點就開始大排長龍的網紅火鍋店;也是一年一度、不管買不買車,都要去qio一眼的車展。
2020年7月24日-8月2日,第23屆成都國際汽車博覽會來啦!
120多個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1500多輛參展車輛,16萬平方米的展出規模……疫情之後的首個A級車展,追求品質生活的成都人怎麼可能錯過這樣的熱鬧!
在這次車展上,奧迪也將重新詮釋成都品質生活,不僅帶來極具未來科技感的汽車生活,更將營造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品質體驗,帶來眾多知名品牌的明星產品,在奧迪展臺與觀眾互動。
華為摺疊屏手機不只是停留在傳說中說,在現場看到真機,分分鐘想帶走它;蘭蔻最火的明星護膚產品極光水、小黑瓶、爆款彩妝系列;小米帶來全套智能家居;歐瓏多款精典香味的產品帶來屬於夏日的清涼和芬芳;世界最著名的泰迪熊品牌史泰福的多款泰迪熊……
不僅如此,現場購車的奧迪客戶還有機會獲得華為P40手機、Rimowa行李箱、蘭蔻爆款口紅、懶蟲健身月卡等重磅獎品。每天參加品牌互動小課堂的客戶,更可獲得蘭蔻明星體驗裝、小米周邊、攜程下午茶券、溫泉券,華潤置地定製禮物,華為VIP卡等豐富的禮品。總之,拿到你手軟……都還拿不完!
7月24日-8月2日,到西博城15號館奧迪展臺,每天給你最成都的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