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賣花的江婆婆
近日有博主爆出:在成都人民北路地鐵站B1口有位老婆婆,每天都在地鐵通道裡賣黃桷蘭和自己扎的鞋墊,她還有一個有精神疾病的兒子要照顧。博主呼籲,最近天氣冷,老人要賣完花才回家,如果遇見了,請順手買一串,讓她早點回家。
微博發出後,不少網友表示關切,並表示將下班繞路去買。面對大家的關心,婆婆表示:「家裡兒女條件有限,我自己能動,就自己出來掙點錢。再說了,人只要肯勞動,哪兒愁沒飯吃!」
賣花
每天凌晨5點起床,坐最早的車到地鐵口
婆婆名叫江有秀,金堂縣金龍鎮人,今年86歲,大家都喜歡喊她江老太婆,現租住在金牛區陸家橋社區,每天5點多她就要起床下樓坐73路最早的一班公交車。她租的兩百一月的單間是由鐵皮做成的簡易房。鄰居周大姐說,江婆婆「無論颳風下雨,雷打不動,每天背個包,打起個電筒就出門賣花了。」
江婆婆說,她賣黃桷蘭已有一二十年了。她計算好了,早上車少,公交車要不了40分鐘就可以到達火車北站,在北站進完當天新鮮的黃桷蘭後,她便一路慢慢走到人民北路地鐵B1口地下通道,那時剛好7點半。放下背包,翻出背包裡的凳子和籃子,撐開小板凳,把新鮮的黃桷蘭去蒂,嫻熟穿起針線,兩朵穿作一串兒,再蓋上溼毛巾保溼,她的生意攤兒算是撐起來了。
記者見到江婆婆時,她早上已坐了兩小時,花還沒賣出去幾串兒。看到記者在拍她,她衝著鏡頭笑,嘴巴裡,只留下一顆門牙守著。通道旁就是地鐵出口,冬天的寒風灌進來,婆婆卻像沒事一樣,「沒事兒,我穿得厚。」扒拉著給記者看她罩衣下穿的厚棉襖。
生意
一籃子花賣完才收工,收攤時間不定
江婆婆每天都有自己的規劃,早上上車前在早餐店買一杯2元的八寶粥,再買一個1元的饅頭,那便是早飯。如果饅頭早上沒吃,放在棉襖裡中午拿出來吃還是熱的。她每天都要把進的兩籃子黃桷蘭賣了才收工,「有時是下午2點,有時是3點、有時是四五點收工。」雖然「下班」時間不定,但她吃午飯的地點是定了的,「回家再吃。」「不餓嗎?」記者問。「不餓,我人老了,個子小,吃不了多少。」
黃桷蘭並不能賣一年,每年從5月到冬臘月可以賣,「打霜」之後就沒有黃桷蘭了。一籃黃桷蘭有三四十朵,兩朵一串兒,一串兒2元,進價20多元,一籃子賺不了對半兒。有人覺得貴了,她會給人解釋,「這是本地、私人的花,香。」但就算花香,江婆婆也已經聞不到了,「賣了一二十年,聞不出來了。」
江婆婆說,天氣熱些,一天能賣兩三籃,而現在天氣太冷,「喜歡花的人少了。」生意也差了,這時她就會帶一個口袋在身上,裡面裝得都是她撿的廢水瓶,「慢慢撿嘛,越撿越多,賣了可以買菜。」
緣由
兒女都孝順,就是閒不下來
丈夫在江婆婆48歲時病逝,四兒子和六兒子被「抱養」給他人,女兒有殘疾。10多年前,五兒子因腦部受傷患上精神疾病,大兒子、二兒子也在近幾年病逝,因此照顧母親的任務就落到三兒子陳明國頭上。
不過,兒子兒媳都不贊成母親去賣花,三兒子陳明國說,雖然家裡條件一般,但吃飽飯是沒問題的。「我都讓她跟著我們一起去新都住,喊她不要去,她非要去,你說都是有兒有女的人,咋可能不養自己親媽?」但實在拗不過母親,在附近建材市場拉貨的陳國明還是選擇尊重母親。
江婆婆說她賣花是因為閒不下來,閒下來要生病,出來賣花就當作散心,「出來耍,看熱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兒子也有家庭,孫子也才剛找了女朋友,「條件有限,我自己能動,就自己出來掙點錢。再說了,人只要肯勞動,哪兒愁沒飯吃。」雖然條件不太好,但房東表示,200元一月的房租,江婆婆都是按時繳了的。
50多歲患有精神疾病的五兒子始終是她的一塊心病,據周大姐介紹,五兒子患病後就跟著江婆婆一起生活,「精神好的時候可以出去幹點活掙錢,但最近又犯病了。」最後通過政策救助,他被帶回金堂治療。對於現在那麼努力掙錢是不是為了五兒子?江婆婆沒有說話,想了想說,「他都沒有給我打電話,我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針對這個情況,記者從江婆婆租住地陸家橋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接下來,社區巡邏隊和網格員也會進行走訪,再了解情況,如有困難,可以根據相關政策對她進行幫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攝影報導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