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因為什麼愛上一座城市?
有人因為雨過天晴,剛好瞥到塞納河被風吹起的漣漪,愛上巴黎;有人因為海港邊,咖啡店內的燭光剛好夠品一杯咖啡,愛上哥德堡的小島。
最近,一份「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出爐,趙雷歌裡的成都再獲第一。
賴雲鵬 攝
喜歡網上衝浪的朋友都知道,成都是一座「驚抓抓」的城市,出太陽上熱搜,下雪上熱搜,這也熱搜,那也熱搜……
一點小事都能如此「興師動眾」,成都人到底從哪裡感到幸福?他們又是因為什麼,喜歡成都呢?
其實,想要知道一座城市的真實樣子,看看它的地鐵站就知道了。
賴雲鵬 攝
/01/
「生了孩子後,才發現在成都坐個地鐵,都能感受到貼心。」
琳琳懷孕已有6個月,家住城西,公司在城南,地鐵是她通勤的重要工具。
每天,琳琳通勤必經的換乘站火車南站,迎來送往近百萬上班族。
為了避開早高峰,琳琳都會選擇提早出門,在剛好的時間趕上7號線,再轉1號線到達公司。
沒想到,冬天來了,加之懷孕,早起對琳琳來說變得異常艱難。她只好硬著頭皮,在早高峰的人流裡,盡力護住肚子。
資料圖
「那天我在排隊,工作人員發現了我,就一直陪著我身邊,還囑咐身邊的人不要擁擠,這裡有孕婦。」
上車時,後面的人都自發等琳琳先走,他們再著急忙慌地上車。
琳琳說,那一刻,她感受到來自成都地鐵1號線,來自陌生人,還有來自這座城市的溫柔。
資料圖
/02/
「因為地鐵,我愛上了成都。」
今年初,內江妹子小趙迎來了寶寶的降生。經歷了新手期的忙碌、焦慮後,10月份,小趙重返工作崗位。
但隨之而來的頭等大事「背奶」,也讓她頭疼不已。
「背奶」是小趙和其他新手媽媽的叫法,其實就是把吸奶、儲奶器具帶到公司,利用工作間隙完成吸奶、冷藏、保存等一系列流程,晚上再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的口糧。
資料圖
小趙的公司辦公面積比較小,和同樓層其他公司共用衛生間,人來人往,實在不方便操作。
「後來和其他媽媽交流,發現了公司附近的地鐵站就有母嬰室。」抱著試試的態度,小趙找了個午休時間,體驗了一次。
「私密性很好。」不大的哺乳室設置很溫馨,專門的休息區裡,還放置著嬰兒床、打理臺、暖奶消毒器、飲水機等設施,需要幫助的話,工作人員還會很積極地詢問、幫助解決。
資料圖
體驗了一次,小趙就把自己的「根據地」放在了地鐵母嬰室,也漸漸對成都地鐵有了更多的認識。
「聽說華西壩是西南地區軌道交通行業首個母嬰候車室,一座城市的地鐵,能夠把媽媽和孩子放在心上,真的很人性化。」
小趙看了官方報導,在成都地鐵裡,像這樣的母嬰候車室(哺乳室)共有46個,分布在成都的各個角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僅華西壩站的候車室,就已為超12萬母嬰乘客提供便捷服務。
小趙說,明年,自己就不用「背奶」了,不過 ,她會把這段特殊的記憶深深留存下來。作為職場媽媽,她深知兼顧事業和家庭的不易,能夠感受到來自家人、朋友之外的善意,她倍感珍惜。
/03/
「地鐵讓我離『詩和遠方』更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許巍一曲,觸動了無數文藝青年的心靈。這其中,就有王佳。
王佳的學校在青城山下,讀書時,她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旅旅遊,拍拍照,寫寫遊記。
2016年的冬天冷颼颼,王佳旅遊歸來,提著相機和行李,乘坐高鐵到達成都東站,出站、過安檢、換乘地鐵,到達犀浦後,再過安檢,坐上犀浦的高鐵。
一路折騰,還沒到學校,王佳已經累癱。「詩和遠方很美,旅途也很累。要是沒這麼多安檢過程就好了。」
資料圖
王佳這麼一念,沒想到第二年就實現了。2017年7月25日,犀浦地鐵站與犀浦高鐵站正式啟動同臺換乘模式。同年11月28日,成都東客站啟用「鐵路到達出站乘客換乘地鐵免除二次安檢」模式。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輕鬆了!」知道這一消息後,王佳特意去體驗了一次。從鐵路出站、購票後,直接能進閘搭乘地鐵,不需再次進行安檢;在犀浦地鐵站,也能換乘高鐵。
王佳說,整個過程大約比之前節約了15分鐘左右,但是,比起個人小小的15分鐘,背後體現出的城市服務理念,意義更加深遠。「想要省下每位旅客的這『15分鐘』,各級部門在背後的付出和努力可想而知。能在這座城市生活,我覺得很幸福。」
/04/
「卡點的背後,是無數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網友胖胖在上海呆了八年,最後決定留在了成都。
在成都呆得久了,胖胖漸漸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可愛之處:公交車會在站點稍微等等攆得氣喘籲籲的他;進地鐵,東西太多,工作人員會幫著扶一下……
在成都上班,胖胖有一個絕招,那就是卡點。每天8點20趕到簇錦地鐵站,坐上10號線,就能剛剛好卡到時間,換乘7號線,然後又順利坐上18號線,到達公司。
「成都地鐵一般很準時,基本不會遲到,當然我也知道,準點的背後,是無數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資料圖
據成都地鐵世紀城控制中心主任周偉講述,2017年12月6日,成都地鐵「最強大腦」線網指揮中心與世紀城控制中心、中環控制中心、新苗控制中心等聯合運轉,形成「一網五中心」模式。各控制中心分別負責各自管轄的多條地鐵線路的調度工作,線網指揮中心負責整體協調五個控制中心。
正是有了「最強大腦」的加持,讓無數像胖胖這樣卡點的乘客,能夠安全、安心出行。胖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剛來成都面試。
那天成都下著雨,胖胖上午9點30在在西博城有一個面試,「因為起的比較晚,打車走到路上有點堵,看著我非常擔心遲到,師傅建議我就近坐了地鐵。」
資料圖
胖胖清楚地記得自己下車後,進了桐梓林地鐵站,18個站+「刷火腿」,他準時地出現在了面試官的面前。儘管最後進入了其他的公司工作,但是用成都地鐵「卡點」的習慣,卻被他保留了下來。
胖胖說,自己看官方報導,成都地鐵最短行車間隔2分鐘,線網運行圖準點率和兌現率均能達到99.99%以上。「確實很牛,在成都,日常出行我都會優先選擇地鐵出行,不論颳風下雨,它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05/
地鐵迷和成都會有什麼不解之緣?
勝哥是軌道交通的狂熱粉,他曾經幹過的最酷的事情,是獨自一人跑到北京、上海、廣州,一一打卡城市軌道交通。盛哥說,每座城是什麼氣質,城市裡的人是什麼性格,在地鐵裡一看便知。
不過,作為成都人,勝哥還是十分偏愛成都地鐵。這種偏愛從何而起呢?大概是成都地鐵每座獨特的藝術車站,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又或許是,他總能在新聞上,看到成都地鐵裡發生的暖心故事。
「成都地鐵的建設和發展速度很快,一點都不輸北上廣。」在成都地鐵今年將開通的所有新線中,勝哥最期待的就是9號線了。
不僅因為家住成都西站附近,更因為這條線有最炫酷的「無人駕駛」,「站在車頭,能夠觀察到整個隧道內的運行情況,簡直太帥了!」
最近成都地鐵抖音號發布了9號線的駕駛視角,勝哥看了一遍又一遍,他說,之前在北京體驗過無人駕駛的地鐵,9號線開了,他在成都,也能每天坐著「無人駕駛」的地鐵上班,這是他作為地鐵粉最開心的時刻~
/06/
「人在外地,想念成都的一切。」
Miya在成都生活18年,以前,她總覺得成都好小。但是從在外地上大學開始,她就感受到成都的飛速變化,「每次回成都,都能看到不一樣。以前,成都只有一兩條地鐵線來回坐,今年,18號線都開了,聽說速度達到了140km/h,真是不得了。」
最近,Miya聽家裡人說,家附近的6號線拆圍擋了,露出的新站臺,每天都會被來來往往的市民圍觀。
於是,這樣一幅畫面浮現在Miya腦海裡——地面,是熱切的期盼;地下,卻是辛苦的籌備。
今年,成都軌道交通將開通6、8、9、17、18號線,5條新線吸引了全城目光。人們總是急於知道開通時間,背後無數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卻鮮為人知。
陳然 攝
6號線站區長李超今年3月進入到6號線籌備中,每天早出晚歸,車站外圍、設備區、軌行區來來回回不知道檢查了多少遍。打開微信運動排行榜,他和小夥伴總是牢牢的搶佔前十強。
事實上,每天線路的開通、運營,都凝聚著無數地鐵人的默默付出。新線籌備期間,為了安全,一道列車屏蔽門會被質檢人檢測上萬次;接觸網檢修工作精確的1mm級;在黑暗的隧道內,信號人用腳步丈量軌道,勞保鞋都被穿壞……
資料圖
8號線的檢修人李果說,「坐自己參與籌備的線路,莫名覺得非常安心。」
Miya在地鐵新媒體平臺上看到這些報導時十分感動,她鄭重地為這些工作人員留下評論,「每天,一想到不知道有多少地鐵人,在為這座城市更便捷的生活,人們更方便的出行而努力,我就覺得內心充滿感動。相信正是有像你們這樣的建設者在默默付出,我們和這座城市都會變得更美好。 」
今年,成都地鐵開通運營已有整整10年時間。
10年裡,成都地鐵與這座城市發生了無數暖心的故事。
10年裡,成都地鐵把城市的溫度和速度詮釋得淋漓盡致。
10年真誠服務,10年安心相伴。
在成都地鐵裡,你是否也能感受到成都的點滴?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成都的故事,歡迎告訴我們哦~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在成都地鐵上,發現了幸福的秘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