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5年,成都人將更幸福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14日,成都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對成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建議。會上,成都首次提出,將在「十四五」期間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

這「十大工程」包括:

大力提高市民收入水平

持續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

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倍增計劃

加快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全面完成城鄉老舊社區更新改造

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建設青年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

建設生態惠民示範城市

建設智能韌性安全城市

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

與「十三五」期間的戰略規劃和決策部署相比,以「十大工程」為代表的「十四五」規劃編制突出了民生的維度,更加強調從企業市民的真切感受和現實體驗來制定政策,即成都提出的「從宏觀著眼、從微觀著力」。

下一個5年,

如何讓成都人更幸福?

毫無疑問,

這「十大工程」的加快實施至關重要。

#提高收入、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

讓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願意來成都發展

大力提高市民收入水平,是關係市民「錢包」的小事,也是維持城市競爭力的大事。在首度提出的「十大工程」中,提高收入水平位居首位,說明了其重要性。

「十三五」時期,成都曾提出縮小收入差距,這意味著更多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最低工資保障等制度,來「分好蛋糕」。2019年,成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78元,比上年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7元,增長10.0%。對比東部沿海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尚有差距。

▲成都夜市 圖片來源:極美成都

「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的一個新的導向,是「做大蛋糕」,明確提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要在「十四五」期間有大的躍升、提高,讓市民對發展成果有感受,讓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願意來成都發展。

某種程度上,這是「十三五」時期政策的延續和深化。居民收入水平,反映的是城市的城鎮化水平和產業結構,只有產業結構向產業鏈的高端和價值鏈的前沿延伸,城市居民的基本收入水平才會提高。「十三五」時期,成都打開「一山連兩翼」的發展空間布局,並通過產業功能區的建設變革經濟發展模式,向集中集約轉變。今年11月召開的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成都要實現規模和業態突破,打造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和供應鏈樞紐城市。顯然,到「十四五」時期,城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在於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

到「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成都已連續12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宜居」是成都的一張亮眼的名片。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之中,成都的生活成本保持著強大競爭力。「十四五」時期,持續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仍然是成都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會上提出,保持合理的房價、穩定的物價不是短期的權宜之計,而是成都長期的戰略部署。

#住房、交通、求學、就醫

讓老百姓對發展成果有感受

生活在城市中,人們最直觀的幸福感,往往源於生活中享受的配套與服務,希望就近就有學校和醫院,希望衣食住行都方便不操心。

「十大工程」中,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倍增計劃、加快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全面完成城鄉老舊社區更新改造、建設生態惠民示範城市,都是市民感受最深、也最關心的。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成都的基本公共服務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65%以上的高位,其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支出達到了「十二五」時期的1.5倍以上。

財政花的錢,直觀地反映在市民的生活點滴變化上。

2017年以來,成都全市新增學位43.5萬個,為2007年到2017年全市基礎教育學位增加總量的十年之和;

2017年以來成都體育場館建設投資總額超過180億元,超過過去67年總投入的5倍;

2018年,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突破80歲大關;

2015年至今,全市共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491個,惠及居民約39萬戶,涉及建築面積3000餘萬平方米;

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較2015年提高20個百分點,首次全部消除劣Ⅴ類水質,建成天府綠道4332公裡。

在成都看來,高位增長的公共服務仍然存在質量和數量的問題。一方面,高品質的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缺乏;另一方面,成都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戶籍人口為1500萬,存在公共服務產品的設計缺口。因此,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產品倍增計劃將是「十四五」聚焦的重點。

▲金沙演藝綜合體項目已開工建設 效果圖

2019年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500萬,對於大多數成都人而言,通勤仍然是巨大的時間成本。過去五年,成都是全國地鐵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以此來加快提升城市通勤效率。2020年成都地鐵運營裡程將達到518公裡,是2015年的6倍,躍居全國第四位。繼續「治堵」,依然是破題城市生活品質的建設的著力點。

▲連接東部新區和中心城區的地鐵18號線已開通運營 圖片來源:成都地鐵

#包容的城市

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當一個城市辦事不求人、辦成事不找人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就是好的。」座談會上,成都將上海和深圳的營商環境作為對表的標杆,提出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的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201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設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著力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對接難等問題,聚焦企業生產經營中「哪裡有機會,怎麼抓機會」的堵點痛點問題,創新推出「城市機會清單」,讓市場主體獲得平等參與城市建設的市場機會。今年3月,成都再次推出營商環境3.0版政策體系,大力建設「蓉易辦」營商環境品牌。

▲成都城市機會清單發布會現場 資料圖

長時間來,成都五方雜處、移民集聚,形成了包容的城市文化。「十大工程」也充分體現了這份面向所有群體的包容。年輕人、老年人、健康人、殘疾人,每個人都能在成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都能在城市的友好環境中找到一份安全感和幸福感。

▲殘疾人坐成都地鐵可以享受專「車」接送 圖片來源:成都地鐵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工程」中專門突出了青年,專門提出建設青年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2017年成都人才新政發布以來,已有超過30萬本科生落戶成都,「十四五」時期,成都把青年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並且把高技能人才和高知識人才放在了同等的重要位置。落腳點,則放在了青年的創業和就業——有能力就創業,沒有能力就就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青年人才驛站 資料圖

此外,「十大工程」還包括建設智能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數位化是時代的重要標誌,智能化則是城市管理水平和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識。面向「十四五」,是否智能、安全、具有韌性,也是一座城市是否宜居、老百姓有沒有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全齡友好型城市建設則關照到了老年人和殘疾人。這不僅是包容城市的重要方面,更是一個現代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

▲成都組建了「飛系」消防救援專業隊伍 資料圖

未來5年,

一個更幸福、更美好的成都,

值得期待!

綜合 成都商報、成都發改委、蓉城政事等

編輯 冉暉昱

校對 羅夢丹 全威帆

審核 黃鑫

相關焦點

  • 2020年,成都將巨變!
    整個2019年,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將22塊土地收入囊中,面積總計約2829.87畝,成為當年成都市內拿地宗數最多的企業。廖家灣、幸福橋站項目2019年12月27日,伴隨成都軌道交通「3線」齊發,成都首批TOD示範項目中廖家灣站、幸福橋站的項目規劃效果圖,也首次正式曝光。目前,它們分別完成了項目策劃和一體化城市設計方案編制優化。地處新都,廖家灣站TOD綜合開發項目將引入實現「城市中的花園,花園中的車站」,具有極佳的自然生態資源。
  • 成都地鐵:TOD時代,成都人的生活將有什麼改變?
    2019年8月16日,成都5個TOD項目——龍泉驛區行政學院站、天府新區昌公堰站、武侯區雙鳳橋站、溫江區萬盛站、郫都區梓潼宮站,同天宣布開工建設。2019年9月底,時隔半年,陸肖項目展示廳主體結構提前實現封頂。
  • 「上車」成都,下一個五年的機會之城
    比如招聘機構智聯招聘近日發布了一個報告,其中一個有關成都的細節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這份《2020年創業企業就業帶動報告》顯示,2020年1-9月,成都新設立且有招聘信息的企業數量佔全國5.1%,位居全國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深圳(4.2%),然後是鄭州、廣州和西安。這裡面有三個中西部城市,而且成都以高出第二接近1個百分點的優勢排在了第一。
  • 成都未來5年什麼樣?
    01城市形態:由大規劃落到小空間「要精細化地設計、打造小尺度街區和人性化的微小空間,讓市井生活與良好的生態相得益彰,達到真正的人城境業的高度合一。」曾敏紅是成都向上的董事長,也是一位資深的媒體人。她從微觀角度一窺公園城市的建設,那就是「螺螄殼裡做道場」,以小尺度的綠地激活周邊場景,塑造更宜居的生活空間。
  • 我在成都地鐵上,發現了幸福的秘密
    「想要省下每位旅客的這『15分鐘』,各級部門在背後的付出和努力可想而知。能在這座城市生活,我覺得很幸福。」/04/「卡點的背後,是無數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網友胖胖在上海呆了八年,最後決定留在了成都。胖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剛來成都面試。那天成都下著雨,胖胖上午9點30在在西博城有一個面試,「因為起的比較晚,打車走到路上有點堵,看著我非常擔心遲到,師傅建議我就近坐了地鐵。」
  • 四川「下一個」成都將誕生,發展速度非常快,卻很少人知道是哪裡
    旅遊現在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像有很多人只要是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就會出去旅遊一旅遊的方式來放鬆自己,並且也能夠架設到全國各地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與習俗,成都是大家都非常想去遊玩的一個地方,現在成都已經成為一個網紅城市,很多人會去這個城市旅遊和打卡,最近,四川有一個城市將成為下一個成都
  • 【十三五故事】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5年,在成都畫了一個...
    工廠建設時,成都在供電、供水等保障上進行了協調,節省了大量時間,「有一年成都大暴雨,上遊的自來水廠被淹了,我們正在緊張建設,非常著急。成都高新區立即採取『應急』措施——緊急利用消防車,將另一個水廠的自來水運輸過來,保障工程的進行」。
  • 成都五環路來了!這些人身價將暴漲!
    就在11月2日上午,成都舉行五環路工程建設啟動儀式,這條環狀城市快速路正式開工!說了好多年的「成都五環」,真的來了!說起「成都五環」,最早的消息,來自於2016年12月15日:成都交通投資集團發布《公告》稱,成都將打造「五環」。
  • 成都南拓機遇下,下一個潛力板塊浮出
    如今,成都南拓已取得卓越成果的同時,天府新區將在良好規劃下持續發力,衍生出巨大機會,由此催生出的不少熱點區域和板塊,將分享城市發展紅利。 >黃龍溪板塊通達至此僅15公裡,憑藉毗鄰成都未來新中心的優質地段位置,將分享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
  • 成都老照片丨1981年,美國人比爾·霍克(Bill Hocker)隨手拍下的成都
    成都老照片丨1981年,美國人比爾·霍克(Bill Hocker)隨手拍下的成都 2020-04-14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幸福成都》|What's Happiness Like in Chengdu - Listen to the...
    「幸福的城,珍愛心中的人,幸福的人,用心守護著城。」在近日出爐的《幸福成都》MV中,當陳彼得深情演唱時,MV中映出的畫面有梧桐樹下灑滿陽光的玉林老街,有茶香瀰漫、音樂飄飄的人民公園,有IFS那隻俏皮的爬牆熊貓,有生機盎然的天府綠道……那種小而美的幸福,不正是我們成都的幸福嗎?
  • ...東站「熱心人」:下一個5年,旅客可以享受大數據、智慧機器人的...
    5年建成多條出川大通道從「蜀道難」到「蜀道通」2015年12月26日,由成都東站至沙坪垻站的成渝高速鐵路正式建成通車。隨著成渝高鐵的開通,巴蜀地區打通了「任督二脈」,2017年西成高鐵全線正式通車;2018年,成雅鐵路正式通車;2019年,成貴高鐵正式通車。△正在服務旅客的遊佳過去5年間,隨著多條出川大通道建成,「蜀道難」成為過去。「西成高鐵剛剛開通時,一個問路的乘客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 大美成都 銀杏樹下
    大多數人來成都,總會把行程安排得緊緊的,因為成都好玩的地方太多,他們總怕會錯過任何一處:上午逛寬窄巷子、天府廣場,下午逛錦裡、武侯祠,晚上四處尋找美食。匆匆忙忙,走馬觀花,頂多只能算是「到此一遊」。而有的人來成都,不急不燥,合理分配好時間。
  • 5年間成都高新區發生了什麼?一個來自天空視角的答案
    地球上夜裡最明亮的地方,往往是開發度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對比下5年前和現在的成都,由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夜間亮度,一目了然。我指了指兩張圖,讓方軒華看。(從2015年天府一到五街的「全是工地」,到如今「全是高樓」,最能看出成都高新區的發展建設速度。而僅在一街,就有蒙彼利埃中小學,丹麥霍森斯小學,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這些名校在這五年相繼呈現)把衛星的視角往北挪,更有一個堪稱「城市奇觀」的現象,在高新區呈現。
  • 去成都幸福梅林,一段浪漫的旅途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色彩,對於成都這個城市,大家的印象都是這是一個慢節奏的城市,漫步街頭你不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約上三兩好友聚餐吃火鍋,這是很多成都人的生活作息,有時候停下來去感知這個城市的美好,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其實我們所在的城市並不是有多好,而是我們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城市,今天小編我就帶領大家去成都的幸福梅林
  • 別再去三聖鄉人擠人,距離成都半小時車程,有一個音樂藝術特色村
    如果你只有一個周末的時間,亦或者你是「過節耍成都」的遊客,想要遠離煩擾,大快朵頤,又不願意跑太遠,溫江 了解一下?十幾年前, 成都人就很喜歡「農家樂」,沒想到十幾年後,我們這代人仍然掉進了「農家樂」的漩渦,只不過,我們的「樂」,充滿了ins風。相比過去的麻將燒烤,現在我們更愛一些充滿藝術與田園的生活氣息。
  • 警察節:讓警徽更閃耀 讓群眾更幸福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利民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中國人民警察節」的設立,是榮譽也是責任,是激勵更是鞭策。黨的囑託,群眾的期盼,就是人民警察不懈的追求。
  • 成都男不滿被解僱 竟放光「幸福梅林」人工湖水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5日訊(記者 劉俠)成都男子張才因為不滿自己被解僱,竟將成都著名景點「幸福梅林」的人工湖水全部放空。2月15日,記者從錦江區檢察院獲悉,因毀壞國家財產,錦江檢察院對張才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獲得法院支持。
  • 路德那愛德:一個美國人的成都記憶
    1910年10月,那愛德終於踏上了成都的土地,在新籤訂的中文合同上,那愛德受聘為四川高等學堂的化學兼算學教師。他先後擔任了數學、地質及礦物學、化學課程教習,用西方最新教學內容和方法講授,每周學時高達26課時,這也讓他的工資水漲船高——學堂每個月發給他300塊銀元,這是相當高的薪酬,因為當時普通的中國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只需一個銀元。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成都高新區:產業高地釋放更暖「民生溫度」
    「人城產」營城邏輯,最根本的是吸引人、留住人.「十四五」已開始布局,「十三五」即將收官。過去五年,「蓉漂」成為新時尚,成為繼 「北漂」「上漂」「廣漂」之後,出現的又一個新名詞和新的社會現象。以成都高新區為例,戶籍人口以平均每年超過5萬人的速度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