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成都,下一個五年的機會之城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正和島標準

作者:唐漢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企業家的「商業嗅覺」總是能引發最大的好奇,也是最大的謎團,其中有些還充滿了傳奇色彩。比如早期矽谷創業者的第一桶金往往是從自家的「車庫創業史」開始的。

這裡面包括了網際網路最老的創業傳奇、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以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等等。

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有些企業從創業開始,就已經展現了自己放眼全世界的格局。

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亞馬遜(amazon)——這家電商巨頭的logo上,有個小箭頭由a指到z,從而發出了一個暗示,即任何東西都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到。

這個細節讓人抓狂,並不得不佩服亞馬遜從創業伊始描繪的願景幾乎都成功了——現在它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巨頭之一。

事實上,這種細節為王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創業領域。

比如招聘機構智聯招聘近日發布了一個報告,其中一個有關成都的細節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這份《2020年創業企業就業帶動報告》顯示,2020年1-9月,成都新設立且有招聘信息的企業數量佔全國5.1%,位居全國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深圳(4.2%),然後是鄭州、廣州和西安。

這裡面有三個中西部城市,而且成都以高出第二接近1個百分點的優勢排在了第一。

城市格局

智聯發布的報告雖然只是基於自身平臺的數據,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現象——成都正在成為最具活力的城市——在過去的五年中,成都幾乎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口紅利出現了——2015年成都市戶籍人口為1228.05萬人,2019年超過了1500萬人,過去五年淨增加了272萬,每年都能淨流入人口超過50萬,而成都的實際管理人口則早已超過了2000萬人——這也讓成都常年在人口淨增長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還不乏高素質人才。

《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最受海歸青睞的城市中,成都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長年領跑新一線城市。

沒有什麼是偶然發生的。

某種程度上,人才吸引力與成都在2017年7月前瞻性地推出「人才新政12條」密切相關——這被認為是成都歷年來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廣、支持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口政策,吸引了包括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內的不同人才群體落戶蓉城,迄今為止這項政策已經吸引了超過40萬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選擇成都展示才華。

這些高素質人才如何做到因事業而聚?

成都打造了新經濟、產業功能區、公園城市、社區治理、創新創業等具有典型城市特色的發展亮點,讓成都全市1600多萬常住人口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而且包括大數據架構師、密室逃脫NPC、收納師等各種新興職業也在成都發展起來,在2019年新職業人群規模超過45萬,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列第三。

這些推動成都的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47位,並再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獎」。

換句話說,成都的「十三五」,實現了一個真正的「五年巨變」,即人的聚集、城的成長。

其中一個與很多人息息相關的變化,也許就是地鐵。

2020年12月18日上午10點,成都軌道交通6、8、9、17、18號線五條線路集中開通運營。這讓成都成為全國首個一次性開通五條地鐵新線的城市。

這讓成都的地鐵達到了13條,並以518公裡總裡程位列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而且只比廣州少了13公裡,可以說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躋身全國第三(目前有178公裡地鐵在建)。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即成都2010年才有地鐵,從全國範圍來說是第12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但是在十年之後,這個位次就已經坐四望三了。

在諸多地鐵線路中,有一條運行時速高達140公裡、預留最高時速160公裡的18號地鐵線。它是國內採用地鐵車輛的最快城市軌道交通,旅客從天府機場到成都南站半小時即可到達。

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直接拉近了成都人的空間距離,也改變著成都的人口分布和資源要素的分布。地鐵使成都市區範圍擴大,可容納率大為提升,人流、物流、資金流隨之發生變化。

還有一個細節:成都現在已經成為繼北京之後,第二個擁有「六環」的城市。

交通之變,源於城市格局之變。

2017年4月,成都確定「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發展戰略,打破傳統單中心城市空間結構。特別是「東進」,跨越龍泉山發展,讓成都的空間格局從「兩山夾一城」變成了「一山連兩翼」之勢,呼應成渝相向發展新態勢,極大重塑這座城市的格局,堪稱成都的千年之變。

這些都為成都進一步擴大城市規模、向世界城市邁進奠定了基礎。

能級躍升

在「20世紀中國地理大發現」中,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的「胡煥庸線」被認為深刻揭示了中國的發展軌跡。成都位於這條著名界線的東側,自古以來也被認為是宜居發達之地。但是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成都卻在過去的數年中表現得越來越像是一個世界級的「橋頭堡」城市,甚至超越了「胡煥庸線」。

因為成都在過去五年,實現了從區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進而衝刺世界城市的能級躍升。

作為泛歐泛亞國際門戶樞紐,在內外雙循環、以內循環為主的國家戰略中,充分發揮國內大循環戰略腹地和國際大循環門戶樞紐,一方面加密國際班列,(2020年)1—11月開行國際班列3916列、增長49.2%,綜合重載率達97.7%;另一方面推動國際航線客改貨,天府國際機場校飛試飛,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二。

這種國際角色也獲得了來自全球層面的認可。

8月,著名評級機構GaWC(「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組)發布《世界城市名冊2020》,成都排名較2018年再次提升12位,位列全球第59名,入選Beta+(世界二線強城市)。

2016年,成都在這份名單上的排名是第100位,2018年排名71位,再到2020年59位,完成了三級跳。

在GaWC的標準中,全球連通性扮演了關鍵角色。而成都的排名之所以最近幾年快速上升,就得益於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連接亞洲和歐洲的戰略通道,以及起到的樞紐作用——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成都才從區域中心城市躍升為國家中心城市,並具備了衝刺世界城市的特質。

這還不是全部。

2020年12月17日,另一家知名機構美國獨立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所,公布的最新《中國最佳表現城市》報告顯示,成都僅次於蘭州和深圳排名第三——這是米爾肯連續第六年發布該報告,也是成都連續第六年上榜TOP10,甚至還一度登頂。

米爾肯在2020年度報告中如是評價成都——「過去三年無論是投資力度還是投資佔比,成都都名列前茅,這意味著成都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持續性。」

而在國內,成都已多年領銜 「新一線城市」。

這也符合國內區域城市的演進路徑——從扮演改革開放先鋒角色的珠三角、到以浦東為核心的長三角,再到京津冀一體化,在這中間,穿插著以成都為代表的第四波核心城市能級躍升的浪潮。

尤其是過去的五年,成都更是經歷了滄桑巨變。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國家戰略,也為成都提供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重大戰略機遇。

2020年以來,成渝籤署合作協議75項,236個重大合作項目有序推進,並正式進入「1小時交通圈」。

成都天府新區、東部新區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也獲得了協同發展。東部新區總體方案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基礎設施和重大功能項目104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經濟發展之外,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也成了成都的名片。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在成為成都版的中央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正式運行;新建天府綠道650公裡,「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成為城市語言。

「世界城市」

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界點,未來五年的成都,會是什麼樣?

新型全球城市。

這意味著成都需要具備全球價值分配能力。

這就對核心要素的聚集,提出了高要求,也意味著需要吸引並整合全球資源,要成為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

就跟「大蘋果城」紐約一樣。作為美國的象徵,以及世界級都市,紐約是第一大港口,同時也是金融、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為歐洲移民的第一站,紐約也具備非常鮮明的城市特色,是全球遊客到達美國的必選之城。

成都也與之類似。在躍級之後,成都直接對接的是全球層面的價值需求,「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中歐班列的運行,讓成都的「橋頭堡」作用日益顯現;文化方面當然是成都的強項。

至於經濟——過去五年的人口淨流入已經說明了這個城市的活力——「十三五」期間,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01家,「十四五」將會更進一步。

新的城市目標要築造城市獨特的產業場、生活場,提升城市高端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集成能力和輻射能力,以場聚人、以場興城。

華為等知名企業落戶成都,還有超算中心這樣的高科技科創空間載體。

人造太陽、嫦娥五號等重大科技項目,成都都有深度參與。

這就像是矽谷扮演的高科技創新角色,法蘭克福是「會展之城」,巴黎以繁華、浪漫和歷史文化知名,新加坡有金融和航運特色,成都也正在形成自己獨特的城市標籤。

而且與北上廣深最大的不同在於,成都有著自己千年不變的城市語言和文化積澱,而且連續12年成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些軟硬體因素,都將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發揮長尾效應。

尤其是現在人口紅利效應逐漸減弱的情況下,「搶人大戰」背後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而成都顯然在這方面佔據了優勢——過去5年人口淨流入超過270萬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而且國家戰略也適時到來了。

除了一帶一路建設、雙循環的大戰略之外,成都疊加了川渝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多個國家級戰略帶來的發展紅利。

在此之上,成都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區域市場,中歐班列現在的火爆直接把成都推上了全球城市的前沿。而且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這個橋頭堡效應還將持續加強。

成都的遠景展望,是要在2050年建成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徵、成都特質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

而已經開啟的「十四五」規劃,則是要推進涉及十個領域的幸福美好工程,包括提升收入水平、保持生活成本競爭力、提升公共服務、建設營商環境標杆城市等等,最終是要達到世界城市的願景。

這中間有大量的投資興業機會。

智聯招聘報告其實已經意味著成都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至於投資方向,關注「十四五」規劃就不會跑偏。

機會在哪?

就像做投資需要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一樣,成都「十四五」規劃,也為未來5年的發展機會,進行了細緻的描述。

從協同層面看,還要看到與重慶聯動的機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把成渝地區打造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整體效率。

而且成都還提出了三大關鍵詞:開放、創新、消費——其中的任何一個都能衍生無數個機會——無論是對於投資者,還是期待能在這個城市找到歸屬感的年輕人來說。

成都是泛亞國際門戶樞紐,國際班列和國際航線客改貨等,保障了供應鏈,促進了國內市場循環。另外還有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加持,所以開放是成都的城市能級和綜合競爭力躍升的最大變量。

其中的成渝聯動實施樞紐協同,將為兩個城市提供共同的機遇。成渝通過統一組建中歐班列(成渝)號,在運營品牌、價格聯盟、共享海外場站方面優化統一,實現高質量開行,提質降本增效,推動兩地從內陸腹地向門戶樞紐和開放高地加快轉變。

天府國際機場2021年建成後,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運營兩個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這將帶動一大批具備全球運營能力的高能級企業入駐,從而形成帶動城市要素匯聚的國際平臺。

天府國際機場加上以世界級TOD綜合體為目標的東部新區鐵路樞紐站(先期落實10臺20線,預留16臺30線擴展空間,與上海虹橋樞紐站相同),將會極大地推動成都東部新區的高水平開放賦能效應。

創新層面,成都在全球創新指數排47位,布局了量子網際網路、合成生物等前沿技術,實現原創技術的引領性突破。

消費方面,成都具備巨大的消費潛力和資源優勢,也是休閒之城,「幸福美好十大工程」將把成都打造成高品質宜居生活地。

這兩年的一個關鍵舉措,就是把「首店經濟」做成了一個名片,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

消費本來就是成都這個世界級休閒城市的因子,而新消費將會讓成都機遇無限。

在常住人口方面,成都的計劃是在2035年把人口控制在2300萬,這與北京持平。目前成都的常住人口約為1600萬,這意味著在未來15年,成都還將增加700萬人,維持人口增量的趨勢。

700萬人會帶來什麼?

這本身就是機會。

相關焦點

  • 下一個五年,將是武漢江北地區騰飛的機會,黃陂東西湖能抓住嗎?
    今年是十三五最後一年,還有十多天十四五就要開始實施了,面對接下來的五年,黃陂會如何發展呢?小編相信這絕對是百萬黃陂人最關心的議題,黃陂發展好了,大家的荷包才能更暖和,對吧。去年,武漢提出要建設三個城市副中心,黃陂宋家崗居然和光谷魯巷、經開沌口平起平坐,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黃陂人不相信,我們只是一個郊縣,如何能跟國家級開發區相提並論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臨空經濟非常重要,是未來武漢新的經濟增長點,這麼大的一個國際機場放在這裡,沒有道理不圍繞其發展相關的產業,對吧。
  • 【五年之變,關鍵詞】「能級」——成都: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五年乘風破浪,五年砥礪前行。我們看見成都的城市格局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跨越,我們記住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旗幟從義大利那不勒斯來到成都的一刻,在青龍湖的鳥叫聲中我們聽見公園城市的韻律,在家門口的網紅美食街上我們聞到了幸福城市的煙火氣。
  • 下一個5年,成都人將更幸福
    12月14日,成都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對成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建議。會上,成都首次提出,將在「十四五」期間聚焦10個領域加快實施一批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
  • 22城剛需族購房套均總價超百萬 北上深三城領跑
    【22城剛需族購房套均總價超百萬】10月29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首次盤點了主要城市「剛需上車基準線」。其中,一線城市北京(350萬)、深圳(345萬)和上海(295萬)剛需上車門檻最高,廈門總價266萬元緊隨其後;長沙、瀋陽、重慶等8城市剛需上車門檻稍低,平均購房總價在百萬以內。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解碼成都高新區五年區域經濟發展史
    1988年,從位於成都肖家河的一片農田起步。在「十三五」,成都高新區已過「而立」。以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名成長,成都高新區集多項重任於一身,是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在即將收官的「十三五」,成都高新區更是蹄疾而步穩。
  • 星河WORLD科創城落地成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蘇燕)基於深圳星河WORLD、南京星河WORLD、惠州星河IMC等項目的成功產城實踐經驗,秉承 「創智共融,聚業興城」的企業宗旨,星河持續運用產業之力,現成功拓子成都,落地產融聯盟新城!作為星河產業模式又一成功實踐,星河將以打造「成都科創新高地·溫江智慧新引擎」。區域產城標杆為目標,以產興城,助力區域產業升級新發展!
  • 成都買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怎麼樣?天府新區低密樓盤
    成都買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怎麼樣?想了解成都房價?想知道成都優質樓盤?歡迎關注成都吉屋網資訊,幫你客觀分析不同樓盤優劣、爭取額外購房優惠、給你專業購房參考意見。線下看房+ 網上看房雙模式選擇,詳情請撥打400-6390-223 轉112作為天府中心唯一的純低密洋房,保利天空之城泊院稀缺性凸顯。保利天空之城泊院的容積率低至1.5,這樣的土地有多稀缺?
  • 成都南拓機遇下,下一個潛力板塊浮出
    如今,成都南拓已取得卓越成果的同時,天府新區將在良好規劃下持續發力,衍生出巨大機會,由此催生出的不少熱點區域和板塊,將分享城市發展紅利。 這其中,作為城市中軸線的天府大道,沿線均以寫字樓及高端商務辦公為主,像投資達1110億的天府中央商務區、耗資80億的西部博覽城,以及擁有興隆湖且主打科技產業的成都科學城,同時,區域內不乏地標型建築,像正動工的成都第一高樓「一帶一路」大廈,世界第一大單體建築環球中心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也擇址於此。
  • 【商訊】這個秋天,專屬成都人的城市「機會清單」在這裡
    2018年開始,成都在全國首創提出《城市機會清單》,以場景提供的方式,將新經濟與城市發展需求有機連結,為全球投資者、企業提供在蓉發展的入口和機會。對於普通市民,城市「機會清單」隱藏哪裡?  隨著今年年底18號線全線貫通,成都雙機場格局正式形成,從城市場景,投資指標,變現清單三方面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重大線索:雙機場之間中心地帶或將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區域。
  • 四號線北延線開通,低成本上車,如何選擇?
    觀瀾會是龍華下一個紅山嗎?四號線北沿線即龍華線三期工程開通,該沿線由二期工程的終點站清湖開始,直達觀瀾的牛湖站。線路全長約10.7公裡,其中高架線1.7公裡,地下線8.8公裡,全線設車站8座。分別是:清湖北站 、竹村站 、茜坑站 、長湖站 、觀瀾站 、松元夏站 、觀瀾湖站 、牛湖站。
  • 劉備臨終託孤,為什麼要在白帝城,而不是成都
    劉備率殘兵退到白帝城以後,並沒有返回成都,而是留在了白帝城。劉備之所以沒有回成都,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這是為了防止東吳乘勝追擊。吳軍大勝以後,並沒有像《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遇到趙雲接應就馬上撤軍。實際上根據《三國志》記載,東吳派遣李異、劉阿等人率軍一直追到了白帝城下,屯駐於南山,直到八月才撤軍。吳軍一直追到白帝城自然不是來遊山玩水。夷陵之戰蜀軍損失慘重,東吳自然有乘勝追擊,想趁機撈一把的打算。此時蜀軍新敗,士氣低落,如果應對不當,很可能會吃大虧。
  • 久石讓宮崎駿「天空之城」成都作品音樂會來了!
    日本的動畫是全球頂尖的,而宮崎駿就是站在動畫行業高峰的大師,提起宮崎駿往往避免不了久石讓這位音樂大師,2020久石讓宮崎駿天空之城音樂會成都站,由愛樂匯輕音樂團為大家帶來久石讓的音樂作品。
  • 獵鷹看盤:周末牛聲鼎沸 指數巨震或調整都是上車機會
    由於上周四和上周五兩個交易日,券商的動作很大,市場的增量資金入場也非常明顯,剛剛過去的周末討論牛市的聲音可謂是「人聲鼎沸」,不管這波行情最終是小牛還是演變成大牛,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近期來說不管是整個市場的情緒,還是風險偏好,都已經迅速的抬升上去了,正如獵鷹所言有量就能任性,接下來的指數如果能夠首次出現巨震甚至調整,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應該再是擔憂,而是感謝調整給予的加碼上車機會
  • 成都買房:奧山府九重錦值不值得買?奧山成都澎湃城樓盤詳情
    奧山控股依託國家戰略指導下全力發掘「白色經濟」,踐行「北冰南移」,打造出了多個奧山獨有的「冰雪+運動+品質住宅」的城市綜合體項目,而此類項目統稱為奧山澎湃城系列。基本信息奧山成都澎湃城又名:奧山府九重錦,位於東三環成南立交東側,由成都奧山置業有限公司開發。
  • 彰顯夜間消費成都範 成都融創文旅城「萬聖節」有名堂
    從10月25日起至11月1日,成都融創樂園打造了「萬聖潮玩季,異裝狂歡節」主題活動,從白天到黑夜,用千變萬化的體驗場景展示萬聖節主題下的融創文旅魅力。據成都融創文旅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萬聖節系列表演活動觀眾只需在「成都融創文旅城官微」預約就可免費觀看;同時在微信小程序「融創文旅文旅俱樂部」註冊成為新會員即可享受三項免費票,更多的明星設備和特惠票遊客都能在「融創文旅俱樂部」小程序上找到。
  • 風雨三千載:古代成都的建城簡史
    因此,少城的修築與其說開創了兩千多年的成都商業歷史,不如說是古蜀國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這種大城之側接少城的布局也成為成都城的一大特點,漢代以後長期沿襲,以致於「少城」逐漸成為成都的代稱。例如南宋時曾經長期在成都為官的詩人範成大在《三月二日北門馬上》一詩中就有「十裡珠簾都卷上,少城風物似揚州」的名句。
  • 成都地鐵6、8、9、17、18號線5線齊發,快上車!
    成都地鐵6、8、9、17、18號線5線齊發,快上車!至此,成都軌道交通線網裡程正式突破500公裡,達到558公裡,線網規模躍升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四城」。在學校?首次啟動望叢祠-蘭家溝、望叢祠-張家寺、尚錦路-張家寺,三交路按照2:1:1的比例模式開行,這下子
  • 疫情以來成都首場展會開幕,發布首份會展機會清單
    29日上午,2020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會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和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同時拉開帷幕。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成都市舉辦的標誌性首展,本屆展會以「會展,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採用「雙線會展」新模式,並在全市選取重點零售企業、餐飲企業、景區景點設立17個「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活動分會場」。
  • 萬朵城龍缸暨成都萬朵城·生活體驗館面世
    龍缸揭幕日 龍聚首;天府北綻放 萬抬頭七月伊始,成都的夏天進入持續的高溫。但有一群人卻正冒著酷熱的戶外高溫,為成都噴塗一張全新的文創潮流名片,這張名為「萬朵城龍缸」的名片,將在2020年7月11日迎來它令人震撼的首秀。
  • 《哪吒》之後:產業資本左側布局動畫的「最後上車機會」
    從左側交易的思維考慮,現在是產業資本布局動畫產業鏈的「最後上車機會」。 當前,兩大關鍵能力的基礎條件已俱備,因為產業鏈整體上仍在調整和洗牌中,一旦形勢扭轉,資產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4. 產業政策不是單向線性發展,而是周期性變動,不能以線性思維看產業政策的鬆緊。」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票房離40億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