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版本的《獅子王》用了235套面具和偶丨揭秘

2021-01-09 新京報

由迪士尼戲劇集團監製,澳洲麥可爾集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及七幕人生音樂劇共同呈現的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宣布將於2020年開啟武漢、北京兩地駐場演出。從2020年2月19日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開始,《獅子王》將在兩地演出200場,演出時間持續超半年,其中北京保利劇院將於2020年5月6日開啟北京首演,為期三個月,這是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本次國際巡演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站。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來了!

Photo by Joan Marcus Disney

音樂劇《獅子王》故事改編自觀眾熟悉的同名動畫電影,舞臺版《獅子王》最大的魅力在於如何運用超過200套面具和偶呈現出非洲大草原25種動物。但比起動畫電影有後期製作,音樂劇如何即時展現這些大自然萬物的同時讓觀眾不出戲,完全相信自己在與一頭獅子、一隻山魈甚至一隻鳥對話,不是一件易事,新京報記者前往泰國曼谷演出後臺探班,並專訪駐團導演奧馬爾·羅德裡格斯、面具及木偶部門總監蒂姆·盧卡斯、服裝部門總監蘇茲·霍格、髮型及化妝部門總監希瑟·傑伊·羅斯及主演辛巴、刀疤、木法沙、娜娜、沙祖、拉菲奇的扮演者進行音樂劇《獅子王》製作揭秘。

理念:觀眾能清晰看到演員操控偶

走進《獅子王》後臺,大小道具及服裝擺滿了劇院副臺區的上下三層。晚上演出開始,當第一幕熟悉的《生生不息》主題曲響起,坐在觀眾席的觀眾熱淚盈眶,因為眼前的景象是,曾經在動畫電影裡才能看到的非洲大草原動物從劇院的各個角落湧出來,在演員的表演下,舞臺上漫步的是優雅傲慢的豹子,頭頂盤旋著聲聲鳴叫的飛鳥,當你驚訝於兩頭與真實動物等高的大象從你身邊經過時,不遠處又有4隻5.48米高的長頸鹿慢悠悠地踱步而來……臺前幕後的這一切,都由134人和235套偶、道具構建而成,而這套如精緻儀器一般嚴絲合縫運轉的體系已走過22年。

Photo by Joan Marcus Disney

曾獲託尼獎的女導演茱莉·泰莫是這部戲能持續高效運轉,且22年來複製常新的功臣,身為導演的她還兼任了服裝設計和面具聯合設計師,而服化道,是一個大眾熟知故事舞臺化呈現裡最大的看點。劇組向新京報記者提供了一組關於戲中「動物」的數據:25種動物裡出現了52隻羚羊、32隻鬣狗,母獅子14頭,瞪羚羊15 只,飛鳥12隻,以及3隻斑馬、2頭大象、4隻長頸鹿。再往細了說,舞臺上最大的動物是大象,長3.96米,寬2.74米,最小的動物則是大反派刀疤拐杖上的一隻小老鼠,僅12.7釐米,最「密集」的動物則是蟻冢女士衣服上的螞蟻,一共有100隻……這些動物中,大型動物的表演都靠演員在簡單的機械機關及隨身電機裝置的面具之下呈現。22年前,導演茱莉及面具木偶設計師麥可·科利考據了大量非洲原始部落的圖騰、動物生活習性等資料,組織工匠們製作出第一版偶和面具,當年花了17000小時。

在設計這些偶和面具時,泰莫的創作理念是想在舞臺上呈現「二元性」效果,那就是讓觀眾能清楚地看到臺上的演員如何表演一隻動物。比如表演沙祖鳥的演員,在說臺詞的同時手也通過操作偶類機關讓鳥偶的口一張一合,同時配合細緻的模仿鳥類的動作,雖然在觀劇之初你能清楚看到鳥是由人扮演,但由於演員訓練嫻熟,劇情進入到後半段時,觀眾會漸漸忘掉操控偶鳥背後的人,這時演員和動物融為了一體,駐團導演奧馬爾·羅德裡格斯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種舞臺表現方式也是音樂劇《獅子王》最大的魅力點:「這種敞開式的表演和不包裹的道具設計,是泰莫想讓觀眾有4D看戲的感覺。觀眾坐在臺下時不僅是在看戲,還需要散發想像力,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有參與感,所以不少觀眾都說《獅子王》讓人有沉浸感。」

設計:形狀中看出性格,細節中靠近自然

偶、道具和服裝的設計是音樂劇《獅子王》「獨一份」的特色,面具及木偶部門總監蒂姆·盧卡斯與服裝部門總監蘇茲·霍格不約而同地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獅子王》在用的設計方案都是22年前的初版,由於當初設計細節考究,所以這些年來除了因科技技術的發展而做了材質的升級外,其他的設計均未過時,沿用至今。「服化道」設計的大理念是追求「能從形狀中看出角色性格,細節中還原大自然的真實」,新京報記者挑選了幾位主演的服裝和道具做深度的設計揭秘,有趣的是,雖然在臺下看辛巴、木法沙、刀疤等這類主演的面具和道具非常的沉重和複雜,但其實它們柔軟和輕便,方便演員整場保留體力的使用,且面具上使用的羽毛都來自於動物身上真實的毛髮。

面具及偶類

木法沙

新京報記者 田偲妮 攝

劇組一共展示了四個主演的面具——辛巴的爸爸木法沙、媽媽沙拉碧、女友娜娜,及大反派刀疤。這四個面具的製作材料是一種新型塑料,所以佩戴起來十分輕便。四個面具在設計上有明顯的差別,其中木法沙面具的頭部形狀最為圓潤,盧卡斯解釋「因為木法沙在故事中代表著正義和領導力,他是正面形象的代表,所以他的臉型設計會偏圓形,顯示威嚴。同時也是為了呼應那首歌《circle of life》。」

刀疤

新京報記者 田偲妮 攝

大反派刀疤由於人物性格狡詐,所以刀疤面具的臉型類似「蛇」,同時左右臉不對稱,呼應壞人不完美的人格。特別的是,刀疤的面具裡裝有電機,這使得面具也成為一個偶,演員在臺上可以隨著劇情實時操控電機,表現反派人物陰險的扭頭、兇悍的示威等動作。

沙祖

新京報記者 田偲妮 攝

演員手上的偶鳥是在整場演出中出場時間最長,使用頻率最高的一隻偶,它的頭部被放大,為方便觀眾清晰看到沙祖鳥的每次眨眼和嘴巴的開合。沙祖的偶鳥能動的關節非常多,除眼睛、嘴巴外,頭部、身體、腳部及翅膀處都能靈活轉動,表演時,演員左手放在偶鳥身後控制翅膀的扇動,而右手處有一副連接杆,扣動連接杆的把手,演員就能實時控制鳥脖子的轉動、嘴巴開合及眨眼等。

母獅子

新京報記者 田偲妮 攝

作為母獅子角色中的代表沙拉碧和娜娜,在設計中臉部線條顯得溫柔許多,盧卡斯說這代表「女性溫柔的力量」。而娜娜的面具眼神比沙拉碧的更「目光如炬」,沙拉碧眼神則更顯慈愛和平靜,這是兩個女性角色年齡上的不同。

盧卡斯介紹,在一場國際巡演中,偶和面具組工作人員共三人,但工作量卻非常巨大,他們每天需消耗幾小時在235套偶和道具面具的維護上——填補在演出中顏色的耗損,維修壞的機關、電機裝置,檢查偶所有的關節是否能靈活使用等。

服裝類

拉菲奇

新京報記者 田偲妮 攝

山魈拉菲奇是《獅子王》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在音樂劇中她貫穿全場。在故事中,拉菲奇是一個智者的設定,她就是那個把辛巴舉起來,一路引導辛巴成長的角色,所以在拉菲奇的服裝設計中,除了保留原靈長類動物長手長腳和有一個圓屁股的體型外,她的衣服上還設置了很多「小配件」,這些小配件基本找不到原型,設計古怪,代表的是拉菲奇常年遊歷四方的收藏品。

刀疤

刀疤的服裝是最重、穿戴最複雜的一套,總重20公斤,由於要把面具的電機隱藏在服裝內,所以衣服穿戴全程需耗時15分鐘。設計上,由於刀疤體型並不像木法沙強壯,外強中乾,所以服裝整體呈高瘦體型。刀疤全身纏繞著如骨骼妝的枝杈,除凸顯人物外表強悍其實內裡空虛的特徵外,視覺也接近大草原中的植物。

娜娜(幼年、成年)

娜娜的服裝分兩個年齡段,是製作工序最複雜的一套。腰身至胸處纏繞著串聯的珠子,胸襟處是兩排對稱的白色貝殼,都是手工製作串聯。大、小娜娜衣服的區別在貝殼的大小,但數量保持一致。此外,娜娜珠串的顏色分層,靠近胸口處使用淺色近白的珠子,這個設計源於真實獅子肚子上的白毛。

《獅子王》所有服裝製作的布料都是通過列印非洲圖騰印刷而成。一場演出服裝組共25人,分換裝組、維護組和清潔組,其中換裝組14人,他們最快的換裝會在10秒內完成,這25人一周花在衣服上的工作時間為30個小時。

表演:讓動物「活」起來先從演花草練起

儘管服化道精細,但如果沒有演員的嫻熟表演,觀眾仍免不了「跳戲」。為追求讓觀眾即便看到演員在操控偶,也能相信他們就是那隻記憶中的動物,《獅子王》的演員甚至群演都需要戴上面具和道具練習兩個月以上。

由於《獅子王》故事發生在非洲,所以劇組在南非長期設置演員海選組,飾演木法沙的演員穆特胡爾可滋西·埃凱姆·坎亞伊樂就是從南非演員庫裡挑選而來。這些來自南非的演員對導演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為接近非洲大草原的生存狀態,臺詞中有許多需要用非洲本地土著語來敘述,比如飾演拉菲奇的演員納塔西婭帕·博欽,出生於南非的她在上場時會固定說一段土著語言做開場白,而這段土著臺詞其實每場都不一樣,博欽告訴新京報記者,她有時會分好幾場來講完她自己才聽過的一個盜賊的故事。

Photo by Joan Marcus Disney

像這樣具有特色的演員代表著《獅子王》劇組選角的標準——他們身上不約而同地會自帶角色特質,或接近故事背景,比如飾演刀疤的演員安東尼·勞倫斯,有著刀疤高瘦的體型和凌厲的外觀,而飾演沙祖的安德烈·朱森,則體型相對矮小,方便隱藏在偶鳥之後,木法沙和辛巴則統一身材健碩肌肉明顯。肢體語言是《獅子王》表演訓練中的重點,由於表演的都是動物,所以最基本的動物習性、常做的動作是演員接到角色時需要做的基本功課。

飾演辛巴的演員喬登·肖告訴新京報記者,他覺得自己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此前演過音樂劇《貓》,他很熟悉貓科動物的肢體動作,所以在日常練習時他經常會呈現踮腳走路和舔爪的動作。但如何在面具和偶的束縛下做好肢體表達,是表演中的難點,如刀疤甩尾巴,成為他的標誌性動作之一,但這條由粗繩製作的尾巴非常沉重,如何甩出漂亮的動線,以及甩動時不殃及對戲的演員,是勞倫斯每天重複練習的難點。

Photo by Joan Marcus Disney

同時為做到表演中「人和動物合一」,賦予這些動物角色以人格是演員們基本功訓練完成後的第二輪功課,飾演沙祖的朱森介紹,由於他全場都通過偶來表達,所以他會設計自己獨有的關於沙祖偶鳥的動作,比如小聲說話時,朱森會用翅膀捂住鳥嘴,將表演擬人化……這些表演訓練都在高密度排練中完成,日常訓練時間超8小時,大多數主角都是從群演角色的「一株草」「一朵花」開始練起。能讓亞洲觀眾感到驚喜的是,在音樂劇《獅子王》的表演中你還能看到亞洲其他門類的表演藝術,如中國的皮影戲,還有日本文樂木偶戲。

Q&A

新京報:在舞臺上能看到非常多亞洲的舞臺藝術,這種設計是巧合還是特意為亞洲觀眾定製的?

費利佩·岡巴(迪士尼劇場製作國際製作部總監):其實舞臺上不止涵蓋亞洲的表演藝術,也有維多利亞式的表演,《獅子王》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這兒,它之所以長演不衰成為經典,是因為在創作之初,這部劇裡用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文化,這樣全球每個地方的觀眾看完都會覺得,它是在說自己文化語境裡的故事。

新京報:來到中國後,是否會做一些本土化的改編?

奧馬爾·羅德裡格斯(駐團導演):臺詞上會做設計,比如一些問候語會用中文說,還有我們也在做調研,看看有沒有獨屬演出地的有趣的生活場景,比如曼谷場演出,我們引入了夜市的概念。

新京報:《獅子王》有特殊的表演區域,劇院會進行改造嗎?

王勝男(保利劇院業務總監):北京保利劇院將於明年2 月對劇院內部進行改造,將耗時20天拆除劇院使用近20年的反音板,演出結束後會再進行為期兩周的舞臺維護重建,預計總成本近500萬。

新京報:如今北京市場上引進的百老匯、倫敦西區的音樂劇數目繁多,為何在這個時候選擇高成本引進《獅子王》,你有信心吸引審美越來越高的觀眾嗎?

楊嘉敏(七幕人生創始人、CEO):首先這個故事普及度高,而且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兒童向故事,這裡面有成長和成年人的情懷。其次我們這次是用駐演的方式來引進,這種方式與短期巡演不同,駐演要求每一個道具、表演、技術細節都百分百平移原版的製作,所以我們挑選《獅子王》這樣一個故事普及度高的經典音樂劇,是想藉此能讓中國的音樂劇演出進入一個駐演時代。

新京報記者/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原版音樂劇引進至中國內地 百老匯《獅子王》235套面具和偶
    原版音樂劇引進至中國內地,2020年武漢、北京開兩地駐演,超百人演出團隊,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道具、服裝、製作總監和主演,首次揭秘後臺 百老匯《獅子王》 235套面具和偶演「活」25種動物  由迪士尼戲劇集團監製,澳洲麥可爾集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及七幕人生音樂劇共同呈現的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宣布將於2020年開啟武漢、北京兩地駐場演出。
  • 全球最高票房音樂劇《獅子王》首登香港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文浩)新版《獅子王》電影無疑是許多人暑期檔的期待,而今喜歡這個故事的觀眾又多了一個盼頭:今年12月18日起,迪斯尼經典音樂劇《獅子王》將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首度上演。熟悉音樂劇的觀眾都知道,這部音樂劇首演20餘年至今,已經超越了《劇院魅影》,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音樂劇。
  • 全球首個中文版本音樂劇《獅子王》獻演華特迪士尼大劇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上海6月14日電(屠知力 葛俊俊) 6月14日晚7:30,迪士尼經典音樂劇《獅子王》的全球首個中文版本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上演
  • 全球最賣座音樂劇《獅子王》是怎麼誕生的?
    中文版《獅子王》是該劇第9個語言版本。隨著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獅子王》也在華特迪士尼大劇院開門迎客,作為駐場劇目,每周二至周五每天演一場,周末每天演兩場。《獅子王》在全球上演的新版本,均得到朱麗的親自指導,中文版亦如是。進場看獅子前,不妨先做一些功課。中文版《獅子王》,辛巴。
  • 迪士尼中文版音樂劇《獅子王》昨晚首演
    1.7萬小時打造面具和木偶  充滿想像力的布景、舞姿和律動,大量非洲文化元素的運用,「半人半獸」在舞臺上的雙重呈現——導演茱莉·泰默運用了木偶、面具、皮影等各種方式,製造出一個原汁原味的非洲「動物樂園」。  整部音樂劇一開場,表演者並沒有隱藏身形,而是透過與之相連的木偶,讓觀眾聯想到草原上不同的動物。
  • 上海迪士尼音樂劇《獅子王》的日常
    全球票房72億美元,逾8500萬觀眾,24個製作版本,首演於1997年的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堪稱當今最成功、最賣座的音樂劇。今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中文版《獅子王》作為華特迪士尼大劇院的駐場劇目亦開門迎客,一周最多演出8場。
  • 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為何長盛不衰
    《獅子王》於1997年11月在百老匯首演,17年來長盛不衰,已成為百老匯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以10多億美元的票房總收入位居百老匯票房榜第一,在連續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中排名第四;被翻譯成中、德、法、日、韓等7種語言,在全球先後有21個版本上演,目前同時有8個版本在演出……  百老匯音樂劇之所以成功,共同要素是
  • 獅子王結尾彩蛋揭秘!電影獅子王劇情介紹 獅子王真人電影在線觀看(6)
    7月12日,迪士尼經典史詩巨製《獅子王》在我國終於上映了!1994年上映的動畫版《獅子王》是中國引進的首部好萊塢動畫電影,更是深植在一代觀眾內心最美好的回憶。該片講述了主角小獅子辛巴在動物朋友們的幫助和鼓勵下,最終成為了森林王者的故事。以原版動畫為基礎,進行了真實CG改編,《獅子王》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關注。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明年將在華巡演超200場
    11月13日,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在北京舉辦媒體見面會,宣布《獅子王》將於2020年登陸武漢和北京兩座城市,開啟持續超過半年的巡演。這是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本次國際巡演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站,同時也創下了國際音樂劇在中國巡演的最高場次紀錄。於1997年首演的音樂劇《獅子王》有「音樂劇之王」之稱,演出的22年間,該劇已有25個國際製作版本,並被翻譯成8種語言,吸引了全球超1億觀眾觀看,票房收入已超72億美元,是史上唯一一部巡演超過16年的演出。
  • 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將落上海
    原標題: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將落滬 演員選拔更重本報訊 (記者 倫兵)迪士尼標誌性音樂劇《獅子王》是世界著名的經典音樂劇,1997年首演以來已經被譯成8種不同的語言在世界各地演出,有超過7000萬觀眾欣賞過22個不同版本的製作。
  • 早報超有料丨奧斯卡最大贏家《綠皮書》 《獅子王》曝新預告
    早報超有料丨奧斯卡最大贏家《綠皮書》 《獅子王》曝新預告 時間:2019.02.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有料妹 分享到:
  • 音樂劇經典《獅子王》中文版將啟動第二輪選角
    自1997年11月13日在百老匯首演以來,《獅子王》已經在全球擁有了22個製作版本,共計7000萬觀眾觀看,累積演出時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106年。  音樂劇《獅子王》是全球第二部擁有5個上演時間超過10年的製作版本的劇目,已被譯為日語、德語、韓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7種語言,並在百老匯、倫敦西區、漢堡、東京、馬德裡、聖保羅、雪梨、澳大利亞常駐演出,在北美、英國和日本三地常年巡演。澳洲版是《獅子王》在全球同期上演的第10個版本,創造了演出史上同一時間上演版本數最多的記錄。
  • 音樂劇《獅子王》緣何成就改編經典?
    這是《獅子王》製作之初的困難點。 該劇的導演、服裝設計師和面具聯合設計師朱莉·泰默(Julie Taymor),選擇了結合非洲面具、日本文樂木偶戲、皮影戲等藝術元素,結合舞臺布景與燈光,打造出奇妙的非洲大陸場景。角色同時被真人和木偶所創造,這是屬於戲劇家們的智慧。
  • 代售|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王者歸來!2020年登陸中國!
    22年來音樂劇《獅子王》長盛不衰,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之一,已被翻譯成8種語言,有25個國際製作版本,吸引超過1億人觀賞。全球票房收入逾90億美元(約合640億人民幣),超過了任何一部電影、音樂劇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娛樂產品。Photo by Joan Marcus Disney.
  • 《爐石傳說》外域的灰燼攻略 偶龍術卡組構築
    爐石傳說新版本巨龍降臨已經上線,很多玩家都好奇新版本有哪些高勝率T1級別卡組推薦?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爐石傳說外域的灰燼偶龍術卡組構築,一起來了解下吧! 偶龍術 卡... 爐石傳說2020偶龍術怎麼玩?爐石傳說新版本巨龍降臨已經上線,很多玩家都好奇新版本有哪些高勝率T1級別卡組推薦?
  • 235和636功能詳解!
    ————————這個之前沒人解讀過我這個算是獨家原創和上面的冰洗一樣先收藏,用時再看吧————————2、程序數量和程序組所以,如果你問我235和636怎麼選……我肯定更推薦235,而我實際選的也是235。
  • 面具Magisk如何從穩定版切換到測試版,面具版本切換教程
    Magisk作者的維護目前主要有三個版本,分別為穩定版和測試版以及自定義通道版本。三個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穩定版更新周期慢,主打穩定特徵,測試版屬於目前更新最快的版本已兼容安卓11最新版系統的root啦,而自定義版本,屬於開發者給用戶開設的另外1項選擇。
  • 重磅官宣丨會員預售——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原版來了!
    Musical重新定義你對劇場的期待託尼獎「最佳音樂劇」、 「最佳音樂劇導演」、 「最佳編舞」「最佳場景設計」 、「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燈光設計」2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Tour席捲全球的文化奇蹟,20年來首次國際巡演成長、責任、勇氣,誕生、死亡、再生英國、美國、澳洲等地版本原卡回歸
  •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獅子王》將於2020年登陸中國
    音樂劇《獅子王》不僅是場藝術盛宴,也是一場智慧的博弈。場景設計師查理·哈德森結合現代科技,讓道具「動」了起來。動物被畫在畫布上,每個捲軸都配以動物的雕塑畫像,通過電動的形式滾動捲軸與畫布,實現獸群狂奔的幻象。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 官方供圖「如何在動畫角色和真人演員之間尋找平衡點」,是打造音樂劇《獅子王》所面臨的第一個困難。
  • 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臺灣演出受熱捧
    新華社臺北7月23日電(記者王愛華 何自力)真人扮演的巨型「大象」「犀牛」從觀眾席旁次第走上舞臺,戴著面具的「辛巴」和「娜娜」深情對視,現場迴響著經典的主題曲《生生不息》《今夜愛無限》……美國紐約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近日登陸臺灣,吸引眾多觀眾到現場感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