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你的印象中,瑞士出名的只有鐘錶、多功能刀、滑雪場和銀行的話,那可是有些大錯特錯了。瑞士的武器製造一向有可取之處 ,早在騎士和劍的那陣子,赫赫有名的冷兵器巔峰之作~瑞士戟,就出自於這個一度中立的國度,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劉易斯、布朗寧一類的輕便型自動武器在戰爭中的大放異彩,所以瑞士有也打算研究製造自己輕機槍,於是乎LMG25輕機槍應運而生。
這款後來者二戰中成了瑞軍主力輕機槍的LMG25,還有一個比較常用的名字叫做富雷爾M25手提機槍,富雷爾之名取自該槍的設計師阿道夫·富雷爾,(雖然也叫阿道夫,不過和元首可沒有什麼關係),這位設計師是瑞士伯尼爾兵工廠的首席武器設計師,加上該槍定型年份1925年,所以型號為LMG25。
這款輕機槍的口徑為7.5×55mm,整槍重量8.65千克,全槍長1163mm,槍管長585mm,理論射速500發/分,初速760m/s,有效射程800米,表尺射程100-2000米,最大射程3500米。(不過一般都不會打到那麼遠)供彈方式採用30發盒式彈匣,該槍在定型的同一年就開始裝備瑞士軍隊。此槍一直生產到1946年,在瑞士軍中也一直服役到1950年左右的時候。
LMG-25輕機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供彈具為裝在機匣左側的彈匣。裝有木質槍託與小握把,槍管外有氣冷散熱套筒。其工作原理與馬克沁機槍有很多類似之處。該槍的槍管和槍機是一體的,開槍時一同後坐到底。
這種機槍的而肘節閉鎖裝置在機框內完成開閉鎖,這種結構和魯格P08手槍非常相似,而採用如此設計的好處就在於整個後坐衝量非常大,槍機運行的可靠性也比較非高,然而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整根槍管+槍機來回往復運動,導致了其射速並不是非常理想,理論上,該槍射速只有500發/分鐘。
這種LMG-25輕機槍有一處比較特別也可以說是奇葩的地方,就是設計有多用途的兩腳架。不過當時不少同類武器機槍都有這種設計,它的作用是不需要調整高低射界時,讓槍有更好的穩定性,從而提高射擊的精度。這個槍架之所以被稱為多功能,主要是因為LMG25的後腳架還能拆下來裝在槍身前部當前握把使,方便士兵站姿射擊,同時該槍也可以裝在三腳架上當重機槍使用。
這種輕機槍的槍管採用普通鋼製造,槍管外面設計有縱向肋條,提高了槍管強度,並且使槍管容易散熱。測試表明,發射18000發彈後,射擊精度不變。發射25000發彈後,仍能保持較好的精度。這種7.5mm輕機槍在二戰期間,以高精度著稱yy於西方,即使在今天,該槍的一些優點仍然值得輕武器設計者拿來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