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臺灣畫家的「玫瑰人生」

2021-01-20 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趙博、彭培根)當東方道家哲學思想與西方文學經典的玫瑰意象「相遇」,將激發怎樣的藝術靈感?臺灣畫家黃騰輝的作品或許能給出答案。近日,記者來到黃騰輝位於臺中的畫室,聽他講述別具一格的「玫瑰人生」。

黃騰輝以畫玫瑰而成名。他的作品曾在島內多家大型美術館及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曾「登上」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在保利拍出高價,也曾成為VISA、萬事達、JCB信用卡的封面。

「玫瑰一直是我的創作主題,但人生第一次與它『相遇』卻已20歲。」黃騰輝說,那是一個夏日午後,剛從花蓮鄉下考進東海大學的青年,在圖書館偶得一本《小王子》,「我一口氣讀完,立刻被熾烈天真的感性世界所深深吸引」。

書裡那朵「獨一無二的玫瑰」,從此成為黃騰輝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精神符號。這個貿易專業的年輕人決定重拾少年時代塗塗畫畫的愛好,利用課餘時間到建築系學習素描和設計,也開始幫學校社團畫海報賺點生活費,走上藝術啟蒙之路。

「與很多畫家不同,我沒有一畢業就從事創作。」黃騰輝笑著說。他在房地產行業兜兜轉轉數年,趕上「臺灣錢淹腳目」的好光景攢下「第一桶金」,然後以「既可生活又可畫畫」的原則轉而創業英式下午茶店,很快開出幾十家分店。有了較為充裕的經濟條件後,年過而立的黃騰輝投入「隨心所欲不受拘束的創作」。

「我的繪畫歷程沒有特別辛苦的地方,就是喜歡畫,樂此不疲地畫,畫畫讓我感到幸福快樂。」黃騰輝說,起先每周抽出一天時間專門用來畫畫,被媒體戲稱為「1/7畫家」,後來慢慢變成了「1/3畫家」「2/3畫家」。

下午茶店需要大量鮮切花插瓶,黃騰輝又跑到南投埔裡,找了塊地搞起玫瑰種植。4000多平方米的花田種滿了紅白兩色玫瑰。「好的觀賞玫瑰,花冠漂亮、花瓣厚實、層次分明。玫瑰極其嬌貴,為保證質量,必須在清晨帶著露珠採摘,否則很快凋萎。」黃騰輝說,有了八年多花匠經歷,更能體會《小王子》所揭示的愛與付出的真諦。

這份領悟也體現在畫作裡。黃騰輝筆下的玫瑰,濃烈盛放又寧靜自矜,仿佛每一朵都自有一顆獨自安放希望與夢想的星球。

獨特的藝術風格讓黃騰輝贏得了地位和名氣,畫展、拍賣、商業合作接踵而來。黃騰輝卻覺得,太過熟稔的技法讓自己逐漸失去了好奇心與熱情。猶如玫瑰生長於荊棘,藝術家需要清醒的思考,

2012年,已是知天命的年齡,黃騰輝決定遠赴北京,來到清華大學哲學系,師從評論家肖鷹研習美學。「經過與良師益友的探討,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期間,道家著作、古代文人畫以充滿想像力和禪意的表現手法,啟發我投入更為自由與靈活的創作。」他說。

黃騰輝還在畫玫瑰,卻將玫瑰置入更為空曠的語境。一朵朵具象的鮮花不見了,星空、山林、海岸、雲霧乃至四季躍然紙上;細細品讀,依然能看到那朵玫瑰,遺世獨立於萬物喧囂間。

「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我有一條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探索人在宇宙中的孤獨感和生命存在之美。」黃騰輝說,星星是孤獨的,小王子是孤獨的,沙漠裡的蛇是孤獨的,那朵玫瑰也是孤獨的。莊子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道法自然方能求得解脫超越,「這是道家的美學境界,也是我作品中的美學體驗」。

如今,黃騰輝將下午茶店交給兒子打理,成為所有時間精力用來創作的「百分百畫家」。他說,藝術是痴迷者的事業,人一旦對藝術迷狂,必將終身相許。儘管走過巷陌縱橫的人生路,但最終最純粹的那一條,在瞥見玫瑰的夏日午後就已選定。(完)

相關焦點

  • 一位旅比臺灣畫家的「中國記憶」
    一位旅比臺灣畫家的「中國記憶」 2018-01-11 14:13: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風景油畫 英國畫家-赫伯特·拉桑古:玫瑰、桑椹樹、羊群、日落
    A.D 19C-20C英國畫家_亨利·赫伯特·拉桑古-Henry Herbert La Thangue RA(生於1859年1月19日至1929年12月21日)是一位與紐林畫派有關的英國現實主義鄉村風景畫家。
  • 俄羅斯畫家Tati Shundeeva,用水彩打造的玫瑰伊甸園
    @Tati ShundeevaTati Shundeeva,是一位俄羅斯莫斯科的水彩畫家,她的繪畫題材涵蓋了水彩人物、風景、人物和水彩靜物各個方面,但她最擅長的是水彩花卉。她用水彩畫筆打造的玫瑰伊甸園,仿佛童話世界一般令人沉醉。Tati Shundeeva擁有深厚的美術功底,在花朵的塑造方面非常深入細緻。花卉的筋脈和質感,都被她表現得淋漓精緻。除此之外,Tati Shundeeva在氛圍感的表現上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她運用大面積的顏料暈染,表現出畫面的光線感,而適當的留白,又給畫面賦予了透氣感。
  • 臺灣畫家陳英偉展出系列作品「男人的背後」
    臺灣畫家陳英偉展出系列作品「男人的背後」     知名畫家陳英偉目前正展出他最新的油畫創作系列作品(作者提供)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知名畫家陳英偉目前正展出他最新的油畫創作系列作品《男人的背後》,以其細膩的人生體悟,所感同身受描述刻畫出來的全新系列作品。  據報導,陳英偉早期作品在社會議題上有過直接的陳述,對於臺灣歷史人文的關照也曾是他的創作領域之一。
  • 臺灣畫家吳繼濤水墨畫 探索臺灣地景
    華夏經緯網2月2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像一座島嶼,在社會的現實之外孤立著、在時間的流轉裡漂浮著,一度找不到方向。」臺灣實力派水墨畫家吳繼濤緩緩訴說著,鉤沉出藝術創作與生命經驗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結。吳繼濤於習靜山齋作畫。
  • 鮮花油畫 奧地利畫家-澤維爾·佩特:山茶花、天竺葵、牡丹、玫瑰
    美術作品名稱:玫瑰靜物 (Still Life with Roses) 美術作品作者:弗朗茲·澤維爾·佩特(Franz Xavier Petter)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無記錄(Unknown) 原作收藏方:未知的 Unknown 藝術家創作時間:1858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67
  • 「願戲如人生般圓滿」 臺灣霹靂布袋戲助身障女畫家圓夢
    華夏經緯網8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16日在三創生活園區舉辦「PILI SHOW:英雄時光」演唱會暨新片首映活動,霹靂經典歌舞表演串連全場。其中,有位身障畫家,也是伊甸基金會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的學員巧音,也來到現場,她更是個資深戲迷,深愛霹靂布袋戲的文化與藝術。今年41歲的巧音是位腦麻身障者,對於霹靂布袋戲相當著迷。
  • 日本寶冢歌劇團在臺灣上演《凡爾賽玫瑰》
    原標題:日本寶冢歌劇團在臺灣上演《凡爾賽玫瑰》 據共同社8月9日報導,受第13號颱風「蘇迪羅」影響,寶冢歌劇團第二次臺灣公演延期一天於9日在臺北市的「臺北國家戲劇院」開幕。身著華麗服飾的寶冢歌劇團成員上演了代表作《凡爾賽玫瑰》及歌舞短劇,俘獲了全場觀眾的心。
  • 著名臺灣畫家廖文潭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廖文潭,臺灣精筆山水畫創始人。1963年生於臺灣臺中市,祖籍福建詔安。室名綠竹堂,別號避世山人。擅中國山水畫、西畫、雕塑。自幼習畫,從1987年開始從事中國水墨畫創作及教授書畫,潛心於中國水墨畫的研究與創作。
  • 博斯(BOSS)玫瑰人生女士香水禮盒組(博斯玫瑰人生女士香水50ml+...
    博斯(BOSS)玫瑰人生女士香水禮盒組(博斯玫瑰人生女士香水50ml+ 玫瑰人生身體乳100ml) 博士香水禮盒 299元 2016年10月17日 12:03作者:價格網編輯:網絡
  • 臺灣畫家劉漢文畫筆捕捉動物靈魂
    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不論是《獨舞》中乘風起舞的白鷺鷥,還是《靈動》中伺機而動的銀色獵豹,抑或是《依偎》裡在冰天雪地中交頸相依的老虎。臺灣畫家劉漢文認為「每一種動物,都有獨一無二的靈魂。」劉漢文,《暖暖》,50×110cm,2018年。
  •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2014-08-21 22:0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惠州8月21日電 題: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作者 宋秀傑 李春鳳  8月17日至20日,臺灣中華工筆畫學會榮譽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畫系講師、教授,臺灣畫院副院長張克齊從臺灣專程到廣東惠州,參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惠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名家採風活動
  • 臺灣著名畫家劉國松作品欣賞
    劉國松 ,祖籍山東青州,1949年定居臺灣。14歲在武昌讀初中時開始學畫。20歲轉習西畫。1956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並於同年創立五月畫會,領導一代改革創新的藝術潮流,通過幾十年的創作教學實踐,完成了一系列令世人振聾發聵的大作,培育了兩岸三地乃至於東西方數不勝數的高足,在藝術觀念、表現領域、手法技巧上都做出了革命性貢獻。
  • 臺灣畫家李沃源:一生願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
    中新社石家莊5月22日電 題:臺灣畫家李沃源:一生願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作者 黃歆堯 李曉偉「中國畫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承載者,臺灣畫不能孤立出來,要融入整個中國藝術氛圍。」近日,62歲的臺灣畫家李沃源攜其作品來到第十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參展現場。
  • 大陸著名畫家石齊首次在臺灣舉辦個人畫展(圖)
    大陸著名畫家石齊首次在臺灣舉辦個人畫展(圖) 2016-10-08 21:42: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港澳臺魯畫家臺灣聯展
    圖:港澳臺美協主席蔡豪傑(左)二○一五年五月二日在臺北為李沃源頒發「臺灣港澳臺美協主席」證書  【大公報訊】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及港澳臺美協為加強與山東省的文化藝術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四地「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發展新格局,一項由山東省文化廳、省文聯、山東美術館、港澳臺美協在中國美協的指導和長流美術館的合作下,即日起至十四日在臺灣長流美術館臺北館舉辦畫展,並於十二日舉行開幕式,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義高素質的文化藝術交流。
  • 因出演《玫瑰人生》的瑪麗昂·歌迪亞,被稱為「法蘭西玫瑰」
    2008年,瑪麗昂·歌迪亞憑藉《玫瑰人生》中的表演獲得了金球獎、英國學院獎、愷撒獎和奧斯卡獎的最佳女主角獎項。許多影迷認識瑪麗昂都是從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兩小無猜》開始的,那是的瑪麗昂只有28歲,就像電影中那個激情大膽,勇敢好勝的蘇菲。她還是《盜夢空間》中讓柯布深深迷戀的「鬼妻」梅爾,也是諜戰電影《間諜同盟》中聰慧過人又冷靜狠辣的間諜瑪麗安。
  • 世界名曲《玫瑰人生》,原唱永遠最經典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是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的代表作,也是一首世界名曲。《玫瑰人生》的歌詞由Piaf親自填寫,旋律則由路易·古格利米(Louis Gugliemi)創作。 1946年,Piaf 首次演唱《玫瑰人生》。
  • 《浮世畫家》:人生不止浮世繪,還有必須面對的現實
    《浮世畫家》是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講述一位顯赫一時的浮世繪畫家當下的生活與對過去的追憶。與石黑一雄多數作品一樣,這部小說同樣以主人公的回憶為基調,回憶的內容跨越「二戰」前後,而講述的時間則從1948年10月到1950年6月。
  • 玫瑰與月季
    她不是叫羅絲的女孩,她是玫瑰和月季的本名。Rose,即是浪漫與愛之本體。切花店裡永遠不缺玫瑰。花園裡也不缺,儘管在寒冷的冬天,它們收斂鋒芒,沒有表現。但是,我還是要誇一誇陽臺上那朵獨開的「克勞德·莫奈」。一朵花,便明媚了一整個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