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待丨告別昨天,告別悲傷,告別去往了天堂的父親

2020-12-16 川觀新聞SCOL

本期主播:田珊 蔡逸萱

本期人物:二十四

手繪:蔡逸萱

無數的父母似乎都同樣邁著追趕兒女的腳步,只為努力贏得同他們相處得多一點點時間。已經記不清這一切從何時開始,也許是孩子遠離家鄉那一年,也許子女成家立室那一年,也許從他們開始害怕自己終將先一步離去的那一刻。

記憶流轉,剪影片片,我們也許要用一生才能學會告別。所以,在說出再見之前,珍惜吧,陪伴吧!

6月21日,即將迎來父親節。打一通電話或是回家看看吧!

2019年春節前夕,爸爸再次住進醫院。這次住院距離上次不過一兩個月,但情況看起來比之前更加糟糕——逐漸加重的呼吸窘迫,無法緩解的腸梗阻,發黃的皮膚和眼珠,一切都在指向一個事實——癌細胞已經無法遏止地全身擴散。

這個事實,醫生、家人,作為女兒的我很明白,甚至爸爸心裡也一清二楚,可是誰也不會說。死亡,向來是大部分人諱莫如深的話題,即便所有人都會在某一天跟它來個正面交鋒。

確診癌症已到中晚期

爸爸確診癌症是在2017年末,在此以前我從沒想過意外或重病會降臨到至親身上。

接到爸爸電話,是在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下午。爸爸說檢查結果不樂觀,可能要做最壞的打算,我下意識地阻止他說下去。就像在工作中遇到疏漏,我們只會想著接下來怎麼解決,也會寬慰自己說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於是,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聯繫醫院,儘快將手術排上日程。當時爸爸還像健康人一樣,獨自往返醫院,排隊幾小時做著各種術前檢查,神採奕奕地跟病友們聊天。他用輕鬆無畏的態度,安慰著身邊的家人和他自己。

手術進行得還算順利,病灶被儘量清除。「但是」,醫生說,「腫瘤不小,至少已經是中晚期」。當時我並不太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麼,也無暇多想,爸爸開始了讓人聞之色變的放化療。

復發被無情的「宣判」逼入絕境

整個化療過程我們都在完全遵照治療方案和對副作用的懼怕中猶疑,最後,在咬牙完成4次化療後,爸爸選擇暫時結束治療。等體力基本恢復後,他迫不及待去做了當時最想做的事——自駕旅遊。

最初兩三個月,爸爸狀態很好,幾乎回歸正常生活。但就在我們以為已經掙脫病魔鉗制的時候,癌細胞以更加猙獰的姿態猛撲回來。肺上的小結節迅速發展成難以忍受的背痛和呼吸困難,爸爸常常整夜無法入眠。到醫院複查,結果顯示肺部感染有積水,脊柱有陰影。

「復發」「擴散」,這些在腦海裡驅之不去的詞語把我們逼到了牆角,讓我們不得不去面對一個現實:爸爸已經承受不了新一輪的化療,所有治療都只能勉強緩解症狀。

最後一次入院前,我們跑了三家醫院。在最權威的那家醫院,經過專家會診後,急診科的醫生把我叫了進去。即使房內人聲鼎沸,他也沒有抬頭看我,迴避著我的眼睛,用低沉的語氣勸我放棄積極的治療。那一瞬間,我茫然不知所措,想拒絕聽清他的話,但這並不能改變現實。

告別攜手直面「死期將至」的歲月

到了最後一家醫院,爸爸告訴我,就這裡吧,環境不錯,他想好好休息了。於是,爸爸就在這家醫院住了下來。他精神好的時候,我們就長時間聊天——聊家裡人,聊他年輕的時候騎車去九寨溝……

讓我一直敬佩和驕傲的是,死亡的陰影和身體的疼痛從來不曾改變爸爸的冷靜和理智。他甚至毫不避忌地親口告訴我該怎麼聯繫殯儀館,怎麼處理他的骨灰。事無巨細的叮囑,仿佛他第一天送我上學一般。

唯一動容的一次是他告訴媽媽,以後只有辛苦她多多照顧我了。

最後的告別,是爸爸主動要求停了各種針藥,他對自己離開的狀態有清晰的想法。

也許爸爸很早之前就已經在開始思考,面對目前醫學已經無法治癒的病痛,冷靜去面對,珍惜所剩不多時間儘可能去實現更多的願望,會不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爸爸曾經跟我提過,如果再有一次的機會,他可能不會不經考慮就做出手術的選擇。

而我在爸爸離開以後也開始反思,面對生老病死,我們是想盡辦法戰勝它,還是承認現代醫學和人本身的局限性?面對像癌症這類無法治癒的疾病,作為親人我們比病人自己更難做出放棄積極治療的選擇。心頭那一份捨不得,讓我們常常一味把他們推上手術臺,卻忘了該冷靜下來傾聽他們對完整人生的期待,並和他們一起,在時日不多的情況下去完成一些心願?

這是爸爸離開後的第二個父親節,該如何釋然心中那份久久無法平復的悲痛,該如何傾訴爸爸生前未能表達的牽掛,該如何說出那句已經太晚的「父親節快樂」?我想,我還沒找到出口。

不過,生活還在繼續,我終究需要好好去告別,告別昨天,告別悲傷,告別去往了天堂的父親。而告別之外,我更要學會的是珍惜,珍惜能夠相依相伴的時光,珍惜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歲月。

面對親人的離世,我們又該如何告別呢?

父愛的存在,不僅僅只是提供家庭的經濟支持,更重要的是父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從0—3歲,這時候影響最深的是媽媽,給予足夠的愛,關注,這樣,孩子的安全感、無條件被愛、自我價值感就會被建立好。

從3—7歲,父親的作用則會更大的體現,父親的形象是勇敢者、果斷者、擔當者、謀智者,所以孩子受父親影響,父親鼓勵著孩子去探索、好奇、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危險、界限、群體的規則。

從12—18歲,孩子開始獨立,父親的角色會慢慢退後,成為孩子堅實的後盾,放手讓孩子自己充分體驗世界,而父親們也會引導孩子如何思考問題,放手讓他們自己決定,更加完善自我的人格。

從18—25歲,父親越來越像孩子的知心朋友,父親讓孩子知道,無論未來發生什麼事,父親都在,父親只需要默默的理解孩子,讓孩子充分展現自己。

從25—33歲,孩子完全獨立了,要走自己的道路,父親能做的只是給予孩子人生的啟發和勸告,並祝福孩子幸福快樂。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講,父親的角色都不可或缺,可是,我們的人生,父母的人生,時間總是不停做減法。

面對親人的離世,我們又該如何告別呢?

1、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時候,是我們失去的時候

面對親人的去世,生離死別,就像失去了自己的鎧甲,失去伴隨著疼痛,感受最為強烈,生命的流逝告訴著我們: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

2、給失去的摯愛一次最好的告別儀式感吧

將未完的話語、未完的思念、未完的遺憾、未完的祝福,化作最深的信,最好的墓地、最正式的探望,送給我們的摯愛,以最好的告別話下句號,以最希望的方式讓我們不留遺憾。

3、負重前行,帶著摯愛的期盼好好活著

試想一天,你也老去,白髮蒼蒼,也許很難想像,卻是我們每個人必經之路,設想那些走到生命盡頭的靈魂,覺得這一生沒有白活,也就足夠了。有幸相聚,成為親人,更是莫大的緣分,帶著你摯愛的親人那一份點惦念吧,負重前行。

黃茜 (律動心理諮詢師)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兩性關係、婚戀諮詢師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LGBT(同性)心理援助

人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也有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亦步亦趨,也難也易。

搜索「律動心理訂閱號」,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調整出一個最好的自己。

合作單位:律動心理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8.0,一部溫馨的家庭電影,一段不想告別的告別
    回到家四人坐在一起,年邁的父親將大女兒錯認成了二女兒,然後母親才告訴女兒們才半年前父親就得了阿爾茲海默症,經常忘事兒。兩個女兒想起過去的林林總總,聽了心裡挺不是滋味。於是對父親的告別也從此開始了。在這七年裡,父親越來越忘事,越來越不記得自己的女兒們了。
  • 蒼井優對父親的愛好治癒 《漫長的告別》8.28上映
    蒼井優對父親的愛好治癒 《漫長的告別》8.28上映 《漫長的告別》改編自日本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之後,在記憶逐漸消失中一家人共同度過7年的漫長時光。
  • 懺悔錄 告別昨天
    在丈夫告訴他是媽媽後,兒子突然爆發出撕心裂肺般的哭聲徹底讓我從噩夢中驚醒:我還有太多的責任沒有履行,我不能再這樣一直萎靡下去,我必須為了責任和家人重新站起來,去承擔我該承擔的一切。 親人的關心和等待,監獄警官們的教育陪伴和悉心教誨給我增添了無窮的動力,我已經明白昨天的行為是多麼可恥和愚蠢,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只有徹底改掉惡習,清除靈魂上的汙垢,樹立重新做人的勇氣,才能對得起關心幫助我的人們,才能最終告別昨天,迎來嶄新的未來。
  • 上遊•互動丨都市熱報丨人生就是不斷告別昨天 - 馬亞偉
    人生就是不斷告別昨天馬亞偉偶然翻開一本學生時代的日記本。那時候的我,青澀單純,喜歡用文字記錄心路歷程,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即使平淡的日子,也有千迴百轉的曲折。昨天的你,找不到今天起航的碼頭;今天的你,早已忘卻了昨天熱鬧的站臺。有多少人能夠記得曾經的心願?我們經歷了太多的事,改變了太多。這種改變,有的是蛻變,有的是悄無聲息的變化。或許是因為一個人、一件事,讓我們突然間脫胎換骨,頓悟了人生的真諦。或許沒有什麼理由,只是歲月讓我們慢慢收斂了張揚之心,漸漸安穩下來,活成了歲月靜好的模樣。
  •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這裡也把劇情往前推動,讓我們知道,父親,其實一直都是在尋找過去的經歷。他自己的時間線,停留在了過去,而不是現在。父親也在告別,向自己的過去告別。(2)父親要去給家人送傘!時間又過去了兩年,父親又一次失蹤了。吸取以前的教訓,父親的手機被裝了GPS定位。母女三人發現,父親一個人去了一個遊樂場。父親在遊樂場騎木馬。看到父親帶著三把傘,媽媽突然想明白,原來,父親這是要去給她們母女三個人送傘。姐妹倆小的時候,父親曾經來遊樂場給她們三個人送傘。
  • 一切都會過去,我們終將學會告別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分分離離,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之後我們又相互離開,終將與自己告別。想想以前那些傷心的,開心的事,當時自己還是那麼的傷痛與悲傷,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也淡然了。總有一些人和事,已經遠去,再也不會回來。
  • 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
    「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場離別,是和父母。先是生離,後是死別。從認識到生命的那一刻我們就知道生命有終點,但真正認識死亡是從親人的離世開始的。人的第二次生命開始於接受死亡。成長最大的煩惱應該就是學會告別。人的一生乍一看好像很漫長,如果用漫畫裡的方法用二十年來告別,拆開來看,也不過幾千天。現實裡我們沒有這種法力,當親人離世的時候我們把他變成殘相,還不如在我們三四十歲的時候,把每一天當做告別來過。」
  • 這場告別並不悲傷,但看得我滿眼是淚
    這場告別並不悲傷,但看得我滿眼是淚
  • 蒼井優《漫長的告別》內地定檔曝預告
    我們永遠在一起 定格父親記憶美好畫面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之後,七年間如何與家人在逐漸消失的記憶中慢慢告別的溫情故事。  此次發布的海報中,一家人在夢幻的旋轉木馬前,定格父親記憶中一段美好的畫面。記憶會消失,但幸好愛不會,電影中總是出現的三把雨傘,代表著父親心裡一直牽掛的妻子和孩子們。
  • 告別記憶的歲月,面對生活,叫自己慢慢成熟起來
    第一次記得初中時候,告別了自己初中的時光,當上高中時候,我就要遠離家鄉了。記得我離開的那天,媽媽半夜起床幫我整理東西,當時我正在睡覺,她沒有通知我,早上去我房間,媽媽輕輕地叫醒我,讓我起床。吃飯洗漱出門上車,生活程序是每天一樣的程序。上車前她把手遞給我,給我一些零用錢。
  • 記住今天,記住此刻,告別昨天!
    回望一整夜的思緒,重新啟航,告別昨日之日不可留,揮手昨天,古已不在。感情事業同樣重要,失去那一件都是心口上永遠的痛,工作失去了還可以重來,就像有句話說得好,金錢散盡還復來,情緣兩斷失之痛。
  • 電影《漫長的告別》上映 蒼井優出演治癒系佳作
    與親人的告別,比世界上任何一種告別都要漫長,一起走入影院感受這場動人的告別。 交織著笑與淚的感人親情 溫馨治癒獲好評「記憶會消失,幸好愛還在」《漫長的告別》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後,7年間與家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 漫長的告別
    隨著湖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逆行的白衣戰士陸續踏上歸程告別荊楚,他們把汗水和光榮溶入江河大地告別稚嫩,他們用年輕的肩膀扛起擔當告別戰友,請銘記我們之間的美好約定告別陰霾,他們背負使命走向新的戰場……這是一次漫長的告別為了更美的重逢為了永恆的榮光
  • 厲娜新歌《SAYONARA》MV出演不悲傷的告別
    12月29日,厲娜發行全新單曲《SAYONARA》,歌曲由URU、金貴晟、吳夢奇擔任詞曲,由厲娜溫暖聲線演唱告別舊日過往,傳遞冬日溫暖的心意,感受輕柔旋律裡的釋懷淡然。同時,《SAYONARA》MV上線,厲娜出鏡表達對過往的告別和對未來的憧憬,釋懷不悲傷的告別。厲娜溫暖聲線編織舒適循環曲  《SAYONARA》療愈身心《SAYONARA》是一首旋律好記,好聽又不俗氣的歌曲,給人一種可以循環播放也不厭倦的舒服感。整首歌曲的編曲結構和樂器錄製,是簡約主義的概念,少而精,一切以聽感舒適為基礎來添加素材。
  • 《漫長的告別》將於8.28上映 蒼井優出演治癒佳作
    母女三人與父親告別 1905電影網訊 由中野量太執導,蒼井優、竹內結子、松原智惠子、山崎努等人氣實力派演員傾情出演的治癒佳作《漫長的告別》將於8月28日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之後如何與家人在7年間漫漫告別的溫馨故事,日本公映及電影節展映時以觸動內心的感人情節和詼諧而暖心的風格,收穫現場觀眾的好評點讚。
  • 《漫長的告別》定檔8月28日 笑淚交織溫情滿滿
    我們永遠在一起定格父親記憶美好畫面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之後,七年間如何與家人在逐漸消失的記憶中慢慢告別的溫情故事。此次發布的海報中,一家人在夢幻的旋轉木馬前,定格父親記憶中一段美好的畫面。
  • 蒼井優《漫長的告別》上映 暖心治癒收穫好評引共鳴
    與親人的告別,比世界上任何一種告別都要漫長,一起走入影院感受這場動人的告別。交織著笑與淚的感人親情 溫馨治癒獲好評「記憶會消失,幸好愛還在」《漫長的告別》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後,7年間與家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 蒼井優佳作《漫長的告別》上映 暖心治癒引共鳴
    交織著笑與淚的感人親情溫馨治癒獲好評「記憶會消失,幸好愛還在」《漫長的告別》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中島京子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後,7年間與家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談到被電影感動的情節時,有些觀眾更是哽咽落淚「母親眼睛看不見也要摸著床邊找父親」影片中父親和母親的愛情令觀眾動容。
  • 終結者:很簡單的告別,但絕不敷衍。
    昨天剛刷了一遍,還是那些老元素:多重時空,無限未來可能,時空穿梭,AI崛起與人類對抗……這樣的科幻元素在如今而言,真的沒有什麼新意。但卡大爺終結者系列的所有要素就是這些,不能奢求太多。剛看了十幾分鐘,就有一點點心驚肉跳:卡大爺為琳達漢密爾頓開了新坑啊,這一部電影與終結者創世紀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相似的未來,相似的穿越殺手,相似的保護者。
  • DSC大碼女裝:「讓每一個胖妹妹都告別昨天,遇見明天最美的自己!」
    而這一點與DSC大碼女裝品牌尊重每種身材,「讓每一個胖妹妹都告別昨天,遇見明天最美的自己!」的品牌訴求不謀而合。從那句擲地有聲的「讓每一個胖妹妹都告別昨天,遇見明天最美的自己!」誓言,到DSC品牌的商業版圖擴展至全國,時間印證了DSC品牌的初心,也印證了每位DSC人的用心,這些努力被深深鐫刻進過往歲月中,蛻變成一份份擲地有聲的榮譽!未來DSC品牌將繼續以專業嚴謹的態度,至臻至美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斷砥礪,「讓更多胖妹妹都告別昨天,遇見明天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