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銀潭留下「天使印記」的「大眼睛」護士

2020-12-24 中國文明網

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說星星漂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武漢金銀潭醫院病人眼裡的「大眼睛天使」,名叫陳貞。她是華東醫院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

  工作中,戴著口罩的她,一雙溫暖而剛毅的「大眼睛」給人印象深刻,讓許多一時還不知道她名字的病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大眼睛」護士長。

  兒子「獨享」年夜飯

  小年夜,當聽到醫院需要派員馳援武漢的消息,陳貞是護理人員中第一個報名的。大年夜,是預計的馳援武漢出發時間。但為了讓辛苦一年的其他護理姐妹踏踏實實在家過年,作為護士長的陳貞,並沒有因為可能要到來的馳援而換班。事實上,對於陳貞來說,她已記不清這是連續多少年的大年夜堅守在醫院。下午四點,當醫院領導看望慰問除夕在崗職工時,陳貞依舊奔波忙碌在病區,關注關心著ICU裡的每位患者。領導們詢問她有什麼困難時,她微笑著搖搖頭:「沒事,一切都安排好了……」

  暮色時分,陳貞匆匆趕回家中準備年夜飯。但第一批出徵的命令提前了,為一家人準備的年夜菜還燉在煤氣灶上。同是醫務人員的愛人也還在醫院值守,時間緊迫,顧不得猶豫。對正在備戰高考的兒子簡短叮囑了幾句,陳貞就拿起行李出發了。本應合家團圓的一頓年夜飯,只留下了兒子一人「獨享」。

  深夜的虹橋機場。進入安檢口的那剎那,陳貞回身向送行的領導和同事們揮手,微笑著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自己保重的!」大家站在原地,久久目送著她看似柔弱的背影逆行而去……

  子夜時分,援鄂醫療隊到達武漢。經過短暫又緊張的各項培訓,陳貞即刻投入武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此時此刻,她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第七黨支部書記。

  金銀潭有個「大眼睛」

  進駐後,陳貞所在的金銀潭醫院三樓ICU病區有6個病房。作為黨支部書記、護士長,她把挑戰留給了自己。一人負責2個病房6名患者,其中還包括了3名重症患者。這樣的護理量對於常規監護室配比都算一個極限的安排,更何況還是在傳染隔離監護病區裡。然而,陳貞需要面對的挑戰絕不止這一個,為防止院內感染和新冠病毒外洩,原本由護工承擔的工作,全部壓在了護士身上。除了做好醫療護理,還有繁重的生活護理。給病人餵水餵飯、更換尿不溼、處理便溺、剩菜剩飯等都必須按照流程嚴格處理。

  挑戰還在不斷考驗著陳貞和她的隊友們。為了防控消毒的需要,在武漢夜晚跌破冰點的溫度下,病區不能開啟空調暖風。為了儘可能節約使用防護服,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只能一等再等。面對病區中28名中重症確診患者,陳貞帶領護理團隊的姐妹每天從出門開展工作到進門休息,穿著層層防護服、隔離衣、佩戴緊緊貼合的防護口罩、護目鏡,一幹就是十多個小時。

  在忙個不停的同時,陳貞還要儘可能舒緩病人的情緒。有病人問:怎麼什麼活兒都是你們來啊?她卻微笑著淡然地說,可能因為過年,人手不太好找吧……陳貞說,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工作,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傳染性疾病。但她真的沒有覺得害怕,病人其實還蠻值得同情的,他們在裡面真的很孤獨,沒有家人親情的陪伴。重症病房有兩位病人比較清醒,還能和她聊聊天,她覺得蠻愉快。而對於後方的家人和同事的關心問候,忙碌的她只有在疲倦一天回到宿舍才短短回復一句「平安,勿念!」

  工作的間隙,她還與隊友們共同前往武漢協和醫院,為上海醫療隊領取物資,雖然當地能夠給到醫療隊的物資還十分有限,為了讓大家平復心情,她不時給大家鼓勁:「只要渠道暢通,物資一定會跟上。現在沒有前方後方,每天都是在戰鬥的!」充滿溫情的微笑給了隊員們信心和力量。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當陳貞脫下穿防護服,摘下口罩,汗水和幾道深深的勒痕留在臉上,局部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壓傷破潰。但這位平時愛美的護士長絲毫沒在意,依然露出自信的笑容,這是最美的素顏。大家笑稱為這是「大眼睛」護士長的「天使印記」。

  「鋼鐵天使」這樣煉成

  陳貞在護校畢業時就獲得了該校唯一的「白衣天使」獎。來到華東醫院,她在內外科工作過,在東西樓輪轉過,在特護的崗位上實踐過。2002年,華東醫院外科組擬建重症監護室,護理部領導從培養鍛鍊新人的角度出發,將重擔壓在了剛做母親的陳貞身上。她內心非常矛盾,孩子才10個月,需要母親格外的關愛。但外科ICU的組建,需要她投入難以想像的精力。經過深思熟慮後,她還是以工作為重,勇敢接受了挑戰。

  剛組建的ICU中由7名護士組成的護理組中,業務能力參差不齊,ICU的工作經驗更是一窮二白。為了迅速扭轉這種局面,陳貞每月組織一次業務學習,請資深醫生編寫學習材料,從ICU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地教會大家最基本的操作,最重要的搶救措施,在實踐中不斷體會。每搶救一個危重病人,陳貞總是要求當班護士將治療過程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下來,組織大家討論,既要總結成功的地方,更要討論不足之處,力求做到少犯錯誤,更要杜絕低級錯誤。

  漸漸地,ICU護理小組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有一次,病人術後24小時發生心梗,從發現室速、室顫,病人發生阿-斯綜合症,到電擊除顫成功,整個過程僅僅花了3分多鐘。陳貞帶領著護理小組從容應對,就連心內科醫生也誇她們處理得非常專業。外科ICU成功搶救過手術中出血量達10000ml以上的病人共6人,包括101歲的中毒性休克的病人,嚴重的車禍複合傷的病人等。

  日夜守護「最美司機」

  還記得上海「最美司機」嗎?2013年7月4日早高峰,13路公交車司機劉銀寶在駕車途中突發腦溢血。危急時刻,他用盡最後的意識和力氣將公交車安全停在路邊,隨後倒在方向盤上,保住了一車乘客的安全。隨後被救護車送到華東醫院。

  搶救劉師傅的正是以陳貞護士長為首的護理團隊。腦幹出血損傷會造成中樞性高熱,劉師傅發病後體溫迅速躥升至41℃。護理團隊開始為其準備了冰帽和電冰毯,電冰毯溫度控制在16-18℃。為了不讓昏迷病人因體表受凍而產生褥瘡,重症監護室的護士每隔一小時為他翻身、叩背一次。兩個月內,劉師傅身上沒有出現過一處潰爛。而胃管留置後,食物是「進」了,大便就是「出」不來。陳貞就用手將糞塊一塊一塊地摳出來。痰液刺激肺部,就幫劉師傅吸痰,最多的一天吸了近40次。在昏迷近2個月後,劉師傅最終甦醒了。

  多少個雙休日、多少個節假日,甚至大年夜,陳貞總是讓同事們先輪休、與家人團聚,而自己卻默默與家人道抱歉:「今天我要加班!你們先吃飯吧,不用等我了。」為了病人們,這位「鋼鐵天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高強度工作中,始終以微笑面對這份神聖的事業,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中國文明網綜合東方網報導 責任編輯 陶恆)

相關焦點

  • 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下周首播 帶你聆聽逆行護士的心聲
    圖說:《金銀潭24小時》海報 官方圖 下同5月20日起,以上海援鄂醫療隊群體為原型創作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將正式播出。90後護士的心聲若把新冠疫情比作一場超級颱風,武漢金銀潭醫院無疑就是這場颱風的暴風之眼,金銀潭是全國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也最早面對大量危重症患者,而陷入困境的醫院。這部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武漢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聯合錄製的廣播劇,獲得了上海中山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大力支持。
  • 封城之後,金銀潭醫院的晝與夜
    在金銀潭醫院,這樣的治療和搶救每天都在進行。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第一批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金銀潭醫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新冠肺炎的治療走向。坊間流傳: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武漢金銀潭醫院。
  • 凌晨4點的金銀潭醫院,福建護士拍下這穿越時空的溫暖一幕
    在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 今天下午,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朱琥 代表醫院向福建醫療隊 全體同仁送上一封感謝信, 感謝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一個多月的鏖戰。
  • 對話金銀潭醫院ICU「救火隊長」
    濟南人房明浩剛剛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危險的ICU裡,領軍跟死神真刀真槍拼殺了42天。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在這裡,發生了許許多多與疫情相關的故事,有悲傷,有感動,有驚險,有遺憾……房明浩今年48歲,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 【你有多美】堅守ICU三個月,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年輕的護士挑大梁
    21歲的梁順是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年輕的護士,這個一直被前輩們呵護的大男孩從去年12月29日開始到現在,已經在ICU病房堅守抗疫3個多月。因為在科室裡年紀最小,在新冠肺炎疫情到來之前,梁順一般在ICU病房負責照顧病情最輕的患者,遇到什麼事情也會有別人幫他頂著。大家對他的評價是,「得時不時給他緊一緊螺絲,要不就鬆了」。
  • 「上海出品」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緣何吸引人
    劇組在金銀潭醫院現場採音   「開車聽到一半,忍不住把車停靠在路旁,靜靜聽完這部《金銀潭24小時》。」這是一位武漢的聽眾留言。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自5月20日起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在滬漢兩地首播以來,無論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鐘鳴醫生,還是普通的聽眾,都忍不住為之落淚。昨天,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研討會在上海召開,與會者一起回顧這部疫情中的「戰時日記」,是如何譜寫出和平年代英雄兒女讚歌的。
  • 用聲音譜寫英雄兒女「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引發...
    圖說:《金銀潭24小時》海報 官方圖 下同「開車聽到一半,忍不住把車停在路旁,靜靜聽完這部《金銀潭24小時》。」這是一位武漢聽眾的留言。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自「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與5月20日在滬漢兩地首播後,無論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鐘鳴醫生,還是普通的聽眾,都忍不住為之落淚。今天上午,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共同回顧這部疫情中的戰時日記,是如何譜寫出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
  • 用聲音譜寫英雄兒女 「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引發...
    圖說:《金銀潭24小時》海報 官方圖 下同「開車聽到一半,忍不住把車停在路旁,靜靜聽完這部《金銀潭24小時》。」這是一位武漢聽眾的留言。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自「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與5月20日在滬漢兩地首播後,無論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鐘鳴醫生,還是普通的聽眾,都忍不住為之落淚。今天上午,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共同回顧這部疫情中的戰時日記,是如何譜寫出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
  • 金銀潭醫院的早櫻開了,南樓七層走出最艱難的日子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子裡盛開的花,已經從上一年12月底的梅花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櫻花。兩棵櫻花樹最早冒出了白粉的花朵。南樓7層ICU病房正逐漸走出最艱難的日子。3月5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醫護人員在查看一位患者情況。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據了解,截至當日上午9時,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40多例,治癒出院1500多例。
  • 上海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的第一個夜晚:防護服足足脫了半小時
    作為一名呼吸科的護士,我通過網絡關注了相關消息。龐雜的信息讓人十分揪心,作為醫護人員,我感同身受,因為人都是有求生欲的,誰都想好好活著。農曆臘月二十九,我接到了醫院護理部金主任的電話,要我徵集下有沒有護理人員自願參加上海援鄂醫療隊支援疫區?金主任給我羅列了幾個標準,我自認為都很符合。不過從一些硬性的門檻來看,比如入職年限等,科室裡還有比我更有資歷的。
  • 醫護日記|病區關門大吉,未使用完的物資捐贈給金銀潭醫院
    這面錦旗,表達了醫患之間的深情厚誼,見證了我們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的光榮歷史。很快,這面錦旗就成了拍照的「網紅」之地,大家聞訊後紛紛趕來合影留念。今天的工作內容有兩個,第一個是把剩下的最後5個普通病人轉到其他病區,第二個是大掃除,對整個病區進行徹底的消毒殺菌。按照規定,為了避免病毒播散,病房裡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用兩層醫用垃圾袋打包後才能運走。
  • 「最美科技工作者」鄭軍華:帶領135名白衣戰士奮戰金銀潭67天,逆行...
    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整整奮戰67天,回到上海結束隔離又馬不停蹄投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沒閒過。 鄭軍華說習慣了忙碌的生活,但老友拍著他的肩膀卻心疼不已,「武漢回來後,黑了很多,瘦了整整八公斤。」黑,是因為腎上腺素分泌過多;瘦,自不必多說。作為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領隊,他帶領135名戰士進駐金銀潭,拯救患者最重、奮戰時間最長。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是漸凍症患者,妻子確診感染……
    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託起信心與希望。其中,陸軍軍醫大學150人醫療隊將奔赴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和團隊受到極大鼓舞。「近一個月,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日常狀態下,護士2小時交接班一次,現在則需拉長至4至5小時,醫生就更辛苦,嚴重的體力透支也會增大感染風險。」他說,解放軍來了,壓力將減輕不少。晚10時許,張定宇再次接到電話,上海醫療隊136名醫護人員凌晨2點抵達武漢,並進駐金銀潭醫院。
  • 「轉戰」金銀潭!省人醫26位隊員進駐「風暴中心」
    3月22日下午,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湖北武漢醫療隊與該院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共209名隊員在武漢駐地會師,3月23日上午首批26位勇士進駐金銀潭醫院危重症病區,在「風暴中心」與疫情展開較量。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新冠疫情最後決戰地之一,共有三個危重症ICU病區。
  • 金銀潭院長送別援鄂醫療隊:你們都是超人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金銀潭院長送別援鄂醫療隊
  • 「我解剖了同班同學」,醫生在紀錄片「金銀潭實拍80天」裡哽咽
    豆瓣截圖「金銀潭實拍80天」是國內唯一一部在疫情最嚴重時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紅區(隔離區)拍攝的紀錄片。9個月前,金銀潭醫院第一次病案討論會召開。每一個病理解剖結果後面,都是一個遽然離去的生命和失去完整的家庭。
  • 《金銀潭實拍80天》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評委會大獎
    《金銀潭實拍80天》獲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攝影獎,該片真實記錄了 2020年新冠疫情中生死一線的80天。創作者進入疫情肆虐的風暴眼武漢金銀潭醫院,以生命記錄生命,通過一個個感人的中國抗疫故事,弘揚英雄主義、家國情懷和理想主義等主流價值,不僅為歷史留下寶貴的記憶,也深刻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建構起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中國國家形象。《棒!
  • 武漢一線護士自述:職責所在 無畏辛苦
    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護士張霖,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一個班次六名護士,在隔離病區工作四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等準備時間,總共要工作近八小時。一周休息一天。這兩天,張霖給一直擔心自己的家人發來了幾段視頻,講述了自己在一線的工作。
  • 戰重症|支援武漢金銀潭近兩月,鐘鳴:找到特效方法前仍很難
    而此時,在金銀潭醫院的ICU工作了50多天的醫生鐘鳴,還要站好他的「最後一班崗」。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3月16日,在院的新冠患者還有8200多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共有2800多人。金銀潭是武漢最早救治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這裡的ICU收的都是最危重的病人,「經過種種治療,不行了,再送到這裡」。
  •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赴武漢金銀潭醫院,看望慰問醫務工作者
    據湖北日報報導,1月23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看望慰問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關切了解ICU負壓病房患者救治情況,並向醫務工作者表示慰問和敬意。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了解現階段疫情防治情況並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