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說星星漂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武漢金銀潭醫院病人眼裡的「大眼睛天使」,名叫陳貞。她是華東醫院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
工作中,戴著口罩的她,一雙溫暖而剛毅的「大眼睛」給人印象深刻,讓許多一時還不知道她名字的病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大眼睛」護士長。
兒子「獨享」年夜飯
小年夜,當聽到醫院需要派員馳援武漢的消息,陳貞是護理人員中第一個報名的。大年夜,是預計的馳援武漢出發時間。但為了讓辛苦一年的其他護理姐妹踏踏實實在家過年,作為護士長的陳貞,並沒有因為可能要到來的馳援而換班。事實上,對於陳貞來說,她已記不清這是連續多少年的大年夜堅守在醫院。下午四點,當醫院領導看望慰問除夕在崗職工時,陳貞依舊奔波忙碌在病區,關注關心著ICU裡的每位患者。領導們詢問她有什麼困難時,她微笑著搖搖頭:「沒事,一切都安排好了……」
暮色時分,陳貞匆匆趕回家中準備年夜飯。但第一批出徵的命令提前了,為一家人準備的年夜菜還燉在煤氣灶上。同是醫務人員的愛人也還在醫院值守,時間緊迫,顧不得猶豫。對正在備戰高考的兒子簡短叮囑了幾句,陳貞就拿起行李出發了。本應合家團圓的一頓年夜飯,只留下了兒子一人「獨享」。
深夜的虹橋機場。進入安檢口的那剎那,陳貞回身向送行的領導和同事們揮手,微笑著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自己保重的!」大家站在原地,久久目送著她看似柔弱的背影逆行而去……
子夜時分,援鄂醫療隊到達武漢。經過短暫又緊張的各項培訓,陳貞即刻投入武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此時此刻,她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第七黨支部書記。
金銀潭有個「大眼睛」
進駐後,陳貞所在的金銀潭醫院三樓ICU病區有6個病房。作為黨支部書記、護士長,她把挑戰留給了自己。一人負責2個病房6名患者,其中還包括了3名重症患者。這樣的護理量對於常規監護室配比都算一個極限的安排,更何況還是在傳染隔離監護病區裡。然而,陳貞需要面對的挑戰絕不止這一個,為防止院內感染和新冠病毒外洩,原本由護工承擔的工作,全部壓在了護士身上。除了做好醫療護理,還有繁重的生活護理。給病人餵水餵飯、更換尿不溼、處理便溺、剩菜剩飯等都必須按照流程嚴格處理。
挑戰還在不斷考驗著陳貞和她的隊友們。為了防控消毒的需要,在武漢夜晚跌破冰點的溫度下,病區不能開啟空調暖風。為了儘可能節約使用防護服,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只能一等再等。面對病區中28名中重症確診患者,陳貞帶領護理團隊的姐妹每天從出門開展工作到進門休息,穿著層層防護服、隔離衣、佩戴緊緊貼合的防護口罩、護目鏡,一幹就是十多個小時。
在忙個不停的同時,陳貞還要儘可能舒緩病人的情緒。有病人問:怎麼什麼活兒都是你們來啊?她卻微笑著淡然地說,可能因為過年,人手不太好找吧……陳貞說,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工作,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傳染性疾病。但她真的沒有覺得害怕,病人其實還蠻值得同情的,他們在裡面真的很孤獨,沒有家人親情的陪伴。重症病房有兩位病人比較清醒,還能和她聊聊天,她覺得蠻愉快。而對於後方的家人和同事的關心問候,忙碌的她只有在疲倦一天回到宿舍才短短回復一句「平安,勿念!」
工作的間隙,她還與隊友們共同前往武漢協和醫院,為上海醫療隊領取物資,雖然當地能夠給到醫療隊的物資還十分有限,為了讓大家平復心情,她不時給大家鼓勁:「只要渠道暢通,物資一定會跟上。現在沒有前方後方,每天都是在戰鬥的!」充滿溫情的微笑給了隊員們信心和力量。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當陳貞脫下穿防護服,摘下口罩,汗水和幾道深深的勒痕留在臉上,局部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壓傷破潰。但這位平時愛美的護士長絲毫沒在意,依然露出自信的笑容,這是最美的素顏。大家笑稱為這是「大眼睛」護士長的「天使印記」。
「鋼鐵天使」這樣煉成
陳貞在護校畢業時就獲得了該校唯一的「白衣天使」獎。來到華東醫院,她在內外科工作過,在東西樓輪轉過,在特護的崗位上實踐過。2002年,華東醫院外科組擬建重症監護室,護理部領導從培養鍛鍊新人的角度出發,將重擔壓在了剛做母親的陳貞身上。她內心非常矛盾,孩子才10個月,需要母親格外的關愛。但外科ICU的組建,需要她投入難以想像的精力。經過深思熟慮後,她還是以工作為重,勇敢接受了挑戰。
剛組建的ICU中由7名護士組成的護理組中,業務能力參差不齊,ICU的工作經驗更是一窮二白。為了迅速扭轉這種局面,陳貞每月組織一次業務學習,請資深醫生編寫學習材料,從ICU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地教會大家最基本的操作,最重要的搶救措施,在實踐中不斷體會。每搶救一個危重病人,陳貞總是要求當班護士將治療過程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下來,組織大家討論,既要總結成功的地方,更要討論不足之處,力求做到少犯錯誤,更要杜絕低級錯誤。
漸漸地,ICU護理小組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有一次,病人術後24小時發生心梗,從發現室速、室顫,病人發生阿-斯綜合症,到電擊除顫成功,整個過程僅僅花了3分多鐘。陳貞帶領著護理小組從容應對,就連心內科醫生也誇她們處理得非常專業。外科ICU成功搶救過手術中出血量達10000ml以上的病人共6人,包括101歲的中毒性休克的病人,嚴重的車禍複合傷的病人等。
日夜守護「最美司機」
還記得上海「最美司機」嗎?2013年7月4日早高峰,13路公交車司機劉銀寶在駕車途中突發腦溢血。危急時刻,他用盡最後的意識和力氣將公交車安全停在路邊,隨後倒在方向盤上,保住了一車乘客的安全。隨後被救護車送到華東醫院。
搶救劉師傅的正是以陳貞護士長為首的護理團隊。腦幹出血損傷會造成中樞性高熱,劉師傅發病後體溫迅速躥升至41℃。護理團隊開始為其準備了冰帽和電冰毯,電冰毯溫度控制在16-18℃。為了不讓昏迷病人因體表受凍而產生褥瘡,重症監護室的護士每隔一小時為他翻身、叩背一次。兩個月內,劉師傅身上沒有出現過一處潰爛。而胃管留置後,食物是「進」了,大便就是「出」不來。陳貞就用手將糞塊一塊一塊地摳出來。痰液刺激肺部,就幫劉師傅吸痰,最多的一天吸了近40次。在昏迷近2個月後,劉師傅最終甦醒了。
多少個雙休日、多少個節假日,甚至大年夜,陳貞總是讓同事們先輪休、與家人團聚,而自己卻默默與家人道抱歉:「今天我要加班!你們先吃飯吧,不用等我了。」為了病人們,這位「鋼鐵天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高強度工作中,始終以微笑面對這份神聖的事業,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中國文明網綜合東方網報導 責任編輯 陶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