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攝影師和影友來到晉南黃河岸邊的農村拍攝地坑院子,我們在村子聽幾位閒聊的老人告訴我們說,本村還有一位丁姓大叔還堅守在自己的地坑院子裡,他家地坑院子裡藏著龍脈,還有一頭飼養10年的「功臣豬」,聽到這樣的消息,大家都覺得有點好奇,便在尋到了這個充滿傳奇的地坑院子。
來到地坑院在上邊聽到下邊傳出一陣狗叫聲,大家誰也不敢第一個下去,過了一下會看到丁大叔慢悠悠的走了上來,也許是看到我們拿著照相機,他明白了我們的意圖,熱情的招呼我們去拍他家的地坑院子。
丁大叔今年76歲,他說自家的地坑院子建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當年自己結婚成家就僱河南人前來建院子,說好是8個人,結果來了20多個,那個年代國家正是困難時期農民都吃不飽肚子,河南人要求很低管飽肚子就行,10多天後建成這個7數地坑院子,總共花了不到200元錢,當時就算是花了大錢的,所以儘管現在院子破舊,但是在自己的眼裡它就是寶貝。
說起他家的2大寶貝,丁大叔笑了笑說,雖是村民們的傳說但是很有道理,我年輕的時候一直在村子裡當幹部,3個女兒出嫁後兒子也成了家,也算是完成了任務,就和老伴一直住在地坑院子裡生活,農民嘛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在家裡養豬養羊,我家的習慣就是養豬,一頭老母豬讓我養了10多年,在別人眼裡都覺得很奇怪,但是這裡邊有個小秘密,就是它很能生小豬,是我家一年零花錢的來源。
這頭老母豬每年能產兩窩小豬,一般一窩就是12頭左右,最多的一次是16頭,一年下來20多頭小豬,10年生了2000多頭。去年小豬一頭的價格比較高能賣到800元,是生意最好的一年。村民們都很羨慕我家有一頭繁殖很強的老母豬,所以都說老母豬給我家立了大功,應該給它叫做「功臣豬」。
丁大叔把老母豬一直當做他家的寶貝,為了安全起見特地在下邊還養著一直「虎豹獵犬」來保護。大叔說自己和老伴現在有農村老人的退休金,還有他當了幾十年村幹部國家給的補貼錢,加上賣小豬的錢基本生活沒有問題,孩子們也很孝順,吃喝都是他們管,平時不需要啥錢,地坑院子冬暖夏涼是個養老的好地方,當然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家的另一個秘密。
大叔將我們帶到了地坑院子上邊的出入口,指著一條冒出地面的黑樹根讓我們看,他說這條樹根像一條龍脊梁,當地三四個陰陽先生都來看過,一直認為是一條龍脈,在農村大家認為這是個吉祥的事情,會給家族甚至整個村子帶來好運。
大叔家的這條樹根是一棵生長了50年的椿樹根,他說當年自己建好地坑院子後,搬進去的第二年地坑入口的北側就生長出來一棵小椿樹,它在這裡慢慢長到了今天的模樣,樹身現在周長在1米以上,高達10多米,這幾年農村經常有人來收大樹,曾經有人出10萬元他都不賣,就是因為有龍形樹根,椿樹民間傳說就是樹王,誰也不敢動的。
大叔說這個椿樹根也記不清是那一年冒出地面的,現在它橫跨整個地坑入口,足足有1.8米左右,裸露出地面20多釐米,疙疙瘩瘩的黑色模樣真像一條龍背。前幾年消息被風水先生說破,消息傳的很廣,吸引了很多人來觀看,大家都認為很神奇,並且有人說我家老母豬能成「功臣豬」也和這條龍脈有關係。
現在當地農村地坑院子完整保留下來的已經很少了,村子裡地坑院現在可以住人的就是丁大叔家的,這些年三門峽市和運城市的城裡有錢人都往農村跑,他們在當地農村購買地坑院子作為休閒度假之地,丁大叔家的地坑院子自然也成了熱點,特別是有「龍脈」讓院子增值很高,他說去年一個鄭州老闆曾經出價90萬想買下院子,但是大叔說啥也不賣。
大叔說地坑院子自己生活了一輩子,對它有深深地感情,現在都知道農村以後是發展方向,地坑裡冬暖夏涼很接地氣又養人,現在少之又少自然要值錢,自己要和老伴在裡邊養老,更不要說還有龍脈的傳說將來能給子孫們帶來好運氣。每天下午大叔家的椿樹下就是老年人聚齊聊天的好地方。
老人的地坑院子上邊椿樹根被傳說有龍脈,有一點迷信的色彩,不過您當做一個故事傳說來聽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把它當做飯後的談資也未嘗不可。我國民間對大樹的崇拜很有歷史,這不過是寄託人們美好願望而已,也不必大驚小怪,您說呢?
丁大叔人很善良,臨走的時候他拿出一些核桃非要送給我們,影友感謝過老人家後,好心的建議他可以90萬賣掉地坑院子,然後再買個好房子還能結餘一些養老錢,這樣也可以提高他的生活質量,但是老人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多錢也不會賣,要一直守在這裡。各位,您覺得影友和大叔誰的想法會更好一些呢?【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