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啥意思?

2020-12-19 阿豪視界

農村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在古人天地人合一的理念指引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道,一直流傳至今,人們吃的、用的大都來源於自然界,因此,人們對於自然界也常懷有敬畏之心,就如這句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棗木凳

古往今來,民間流傳下來的古老房屋建築及家具,成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過去,人們常常會用棗木來製作木凳供人使用,因棗木木質堅硬結實,做出的家居用品就比通常的木頭要重很多,正是基於這個優點,用棗木製作的老物件,一般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損壞,在農村人們就常用棗樹木來製作棗木凳使用。

椿木床

每年的初春時節,是農村香椿樹發芽的季節,用新鮮採摘的香椿芽,粘上麵粉炸香椿魚兒吃,是小時候最為熟悉的鄉愁味道。而香椿樹樹木,本身就帶有芳香的味道,用它製作木床,可以有效防蟲腐蝕,且做出的木床結實耐用,這是其他木材所不能比得,因此,你會發現,在農村很多人家會使用香椿木製作木床。

秋天的野兔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野外生長的野兔,在這個時候就不會缺食物吃,它們除了每天可以在就近的莊稼地裡飽餐的同時,還不忘偷偷的往自己的窩裡儲存過冬糧食,而在秋天的時候,野兔也是一年中最為肥美的時候,這個季節的兔肉味道也是最好的,想吃野兔的話,不妨就在這個時候下手品嘗。

冬天的狼

北方的冬天,一般是比較寒冷的,尤其像新疆、內蒙、東北一帶,冬季的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在極度的嚴寒籠罩之下,人們要想抵禦風寒就必須想各種辦法,來製作過冬的衣物。而狼在冬季,狼的皮毛在冬天的時候,品質是最好的。在中國古代,用它製作禦寒的棉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如今狼已經是保護動物了,不能隨便傷害到它們的。

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用棗木做的凳子,香椿木做的木床,品嘗秋天的野兔無不透露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寥寥數語,卻包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智慧,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農村人的生活。在今天看來,一些俗語老話已經過時了,但是,我們對待這些俗語老話,一定要立足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裡去理解,不可以偏概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是啥寓意?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寓意呢?
  • 「棗木凳,椿木床,秋有野兔,冬有狼」,啥意思?老祖宗留的經驗
    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有野兔,冬有狼」是很有趣的俗語,一共涉及到了兩個職業:一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木匠,二是能彎弓射鵰的獵人。在現代社會,這兩個職業基本都很難見到,但這兩個行業所創造的經驗需要得到傳承和發展。
  • 俗語「棗木柱,榆木樑,沒有椿木不蓋房」,啥意思?槐木能用嗎?
    在木匠工作的時候根據各種木材的特性以及傳統文化,總結出了很多有趣的俗語。有的在現代人看來沒辦法理解,但其實有它內在的邏輯體系在。「棗木柱,榆木樑,沒有椿木不蓋房」這句俗語很有代表性,意思是說蓋房的時候要用棗木來做柱子,榆木來做房梁,椿木蓋房的時候必不可少的。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農村老話「棗木柱,榆木粱,沒有椿木不蓋房」,說的是什麼意思?
    過去農村的房子大多數都是木質頂的房子,從而在選擇木頭這件事情上會非常的講究。要知道這可是關係著房子的質量問題的,不能有一點的馬虎。並且提早就在院子裡面或是田埂上種上了一些樹木,在等到家裡要做家具或是蓋房子的時候就剛剛好可以用到。對此村裡的老人們也是常常念叨著「棗木柱,榆木粱,沒有椿木不蓋房」的說法。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死兔子這句俗語裡所說的「死兔子」是指野兔子,並不是指的家兔。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
  • 農村俗語:「槐木車,棗木犁,砍掉樺樹當坐騎」是啥意思?
    新風村的李大哥原來有一輛板車,但由於年久失修已經到了無法使用的地步,於是,便打算做一輛新的板車使用,但李大哥卻吃不準使用什麼木材做板車比較好,因此,李大哥便找到木匠孫大爺諮詢板車用材的問題,孫大爺說: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嘛!「槐木車,棗木犁,砍掉樺樹當坐騎」!從這句俗語裡你就應當知道做板車最好的用材自然是槐木了。
  • 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沒事的時候喜歡在農村裡走動一下,玩玩手機,聽聽農村老人間的談話,你還別說,農村老人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意味深長,我在那裡刷新聞,突然看到一個小夥為女朋友做「人肉板凳」的現象,老人思索了一下,然後就說出來了,原話是「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我倒覺得這句話很在理。
  • 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路邊兔,夜晚別披『生』白布」。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琢磨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清早莫撿路邊兔所謂的「路邊兔」是指死在路邊的野兔,活著的野兔人們是撿不到的。那麼,在大清早時,為什麼不能夠撿拾路邊上的死野兔呢?野兔是指兔子屬下的動物以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的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的腿和耳朵比家兔要長一些,奔跑速度非常快,身材十分靈活。
  • 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竟然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養狼別養狐狼,又名野狼,灰狼和豺狼,是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的一種動物。正常情況下,野狼能夠存活12~16年,如果是人工飼養,有一部分狼能夠活到二十年左右。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和老話,這些俗語都是前人總結的一些生產、生活經驗,一般用詞簡單,朗朗上口,很有趣味性,也很有時代的特徵。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堪稱金句,但一些俗語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成了一種對過去生活的回憶。那麼,農村俗語「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啥意思有何講究?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冬至又叫做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在過去還是十分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
  • 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你見過冬天打雷嗎?
    導語: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你見過冬天打雷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說的啥意思呢
    在我們的農村,對於天氣的變化尤其的敏感,大自然的發生的變化,在農村的俗語、老話之中都有很好的體現,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所演變成為大眾所熟知的俗語,在農村被廣為的流傳,根據季節、節氣的交換,什麼季節就應該出現什麼樣的天氣變化,但也有會偶爾出現一些例外,這種不正常的天氣變化,也被村民認為對於整個年景有直接的影響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立春中的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所以立春節氣有溫暖天氣開始的意思。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下雪對農業生產,對小麥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
    導讀: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是:吃餃子,餃子是冬至的必備食物,餃子的形狀很像是人的耳朵,所有農村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吃了餃子的話,整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雖然明知道這是一種說法而已,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並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