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在古人天地人合一的理念指引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道,一直流傳至今,人們吃的、用的大都來源於自然界,因此,人們對於自然界也常懷有敬畏之心,就如這句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棗木凳
古往今來,民間流傳下來的古老房屋建築及家具,成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過去,人們常常會用棗木來製作木凳供人使用,因棗木木質堅硬結實,做出的家居用品就比通常的木頭要重很多,正是基於這個優點,用棗木製作的老物件,一般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損壞,在農村人們就常用棗樹木來製作棗木凳使用。
椿木床
每年的初春時節,是農村香椿樹發芽的季節,用新鮮採摘的香椿芽,粘上麵粉炸香椿魚兒吃,是小時候最為熟悉的鄉愁味道。而香椿樹樹木,本身就帶有芳香的味道,用它製作木床,可以有效防蟲腐蝕,且做出的木床結實耐用,這是其他木材所不能比得,因此,你會發現,在農村很多人家會使用香椿木製作木床。
秋天的野兔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野外生長的野兔,在這個時候就不會缺食物吃,它們除了每天可以在就近的莊稼地裡飽餐的同時,還不忘偷偷的往自己的窩裡儲存過冬糧食,而在秋天的時候,野兔也是一年中最為肥美的時候,這個季節的兔肉味道也是最好的,想吃野兔的話,不妨就在這個時候下手品嘗。
冬天的狼
北方的冬天,一般是比較寒冷的,尤其像新疆、內蒙、東北一帶,冬季的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在極度的嚴寒籠罩之下,人們要想抵禦風寒就必須想各種辦法,來製作過冬的衣物。而狼在冬季,狼的皮毛在冬天的時候,品質是最好的。在中國古代,用它製作禦寒的棉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如今狼已經是保護動物了,不能隨便傷害到它們的。
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用棗木做的凳子,香椿木做的木床,品嘗秋天的野兔無不透露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寥寥數語,卻包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智慧,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農村人的生活。在今天看來,一些俗語老話已經過時了,但是,我們對待這些俗語老話,一定要立足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裡去理解,不可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