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都有過這種經歷,自己一轉身的功夫,就發現孩子已經在牆上畫滿了塗鴉,有的你根本就看不出孩子畫的是什麼,孩子們對此十分熱衷,可父母卻很頭疼,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制止孩子的行為。
孫儷家兩個寶貝就非常喜歡在牆上塗鴉,而她卻並不說什麼,反而放任孩子在家隨意塗鴉,他們家的牆面已經成了孩子們的畫板,到處都是孩子們的大作。
很多的父母看到孩子亂寫亂畫都會阻止孩子,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畫的不好,也會破壞家裡的牆面壁紙和家具。但是家具可以換,牆可以從新粉刷,但是孩子的藝術靈感也或許會因此被破壞!
有資料顯示:喜歡塗鴉的寶寶,往往具有超過同齡人的想像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將來可能在文學、藝術領域大有作為。
塗鴉對孩子的好處
1歲半到2歲的寶寶,手部小肌肉還不能控制自如,在「亂塗亂畫」的過程中,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從歪歪扭扭畫出紙外的一條直線到封口的一個圓圈,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會有大大的提升。
孩子在進行創作前,他會先仔細觀察要畫的東西,所以這樣也會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可以讓孩子更有耐心。
並且孩子在塗鴉的過程中,大腦是在非常快速的運轉的,也會找到創作的靈感,他會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展現出來,父母也可以以此來了解寶寶的內心世界。
塗鴉是幼兒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幼兒從來都是主動探索世界並主動地與外界交流信息,孩子最新發育的是視覺神經處理網絡,能夠處理大量的視覺信息。雖然年幼的他們不能寫字,但是可以通過畫筆和色彩表達所思所想。
其實每一個寶寶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在寶寶的塗鴉世界裡面我們是能夠看到很多美好的事物的,而這些都來源於寶寶對整個世界的理解。
因為喜歡塗鴉,寶寶會有意識的留意身邊美好的東西,並且會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塗鴉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寶寶的審美意識也得到提升。
如何解讀孩子的塗鴉?
第一、顏色的選取
酷愛黃色的孩子依賴性較強,獨立性不足;愛好藍色的孩子則有自私的傾向;紅色意味著性格剛烈,調皮而感情豐富;粉色除了象徵著充滿愛心以外,也意味著具有高度的審美觀,優雅,溫柔,體貼。
第二、細節的描繪
模糊的描繪暗示了兒童內在空虛、低活力、沮喪和內向型的個性;過多的細節描繪,則呈現著一種不正常的強烈控制環境的需要。
第三、圖形的描繪
圖畫可作為生活環境的反射,它反映了寶寶對世界的興趣和印象,對這個世界的接受程度。
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將兒童繪畫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塗鴉期(2-4歲)
孩子喜歡無序亂塗亂畫,沒有任何主題,也不拘泥於在紙上。拿著筆,只要高興,什麼地方都可以「作畫」,最常見的就是雪白的牆壁上隨心所欲。
前圖示期(4-7歲)
孩子可以畫出人的基本框架,並開始對事物進行象徵性描繪,例如用圓圈代表人的頭等等。
圖示期(7-9歲)
可以精細表現人物、事物,突出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有空間感,開始靈活運用色彩。這個時期的孩子有非常強的創造力,思維不受約束,是美術發展的黃金期。
寫實期(9-15歲)
孩子開始由抽象畫轉向對事物進行寫實,體現事物的立體空間感,表現出一定的透視關係,出現重疊形式。繪畫中運用了更多理性思維,創造性的發散式思維開始削弱,表現形式較為刻板。
繪畫作為孩子的另一種語言,可以幫助我們在孩子不善語言表達時,更準確地讀懂孩子的內心,理解他的情緒,運用繪畫作為媒介,來建立信任關係。
我是芯田,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如果你遇到了問題,可以來諮詢我,希望我的一些建議,可以幫你輕鬆度過養育寶寶的難關,讓我們帶娃的生活更精彩!
更多養育寶寶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