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讓作業提質增效的4大方法,老師必知!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要「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

作業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也是一種評價手段,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作業的優化創新是一項值得關注的研究課題。

隨著網絡手段的出現以及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大大加快,海量數據湧現,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知識更新迭代迅速。然而,在存儲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人才判斷的標準已不僅僅是掌握大量知識,能夠運用知識、創造知識才是資訊時代的育人目標。

信息化的發展一方面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重新的界定,對育人目標提出新的要求,倒逼師生「作業觀」的創新;另一方面,信息化賦能教育,在各類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支持下,促進了基於大數據的海量資源的產生,實現了基於網絡互聯的廣泛、快速的知識傳播與共享,教師也從大量繁雜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因此,藉助技術賦能,有力促進作業的多元優化創新,正當其時。

在作業改革方式上,可考慮以下途徑——

以問題解決為導向,轉變教師「作業觀」

早在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提出了基礎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作業的布置應該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導向。換言之,作業的設計不能僅僅以知識為導向、以應試為目標,一味強調對知識的積累與鞏固;而要以問題為導向,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為此,一方面,作業中包含的問題,不僅要真實,而且要易於理解,契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真實世界的欲望;

另一方面,要從激發學生綜合的甚至跨學科的知識學習與運用的角度設計探究問題,開展基於項目式的作業,從而創新作業形式,促進學習者創新創造能力、科學探究思維、工程設計素養等更為高階的素養培養;

此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業也是過程性評價的一種有效方法,應當視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以問題為導向的創新型作業模式,強調教師應轉變「死記硬背、知識鞏固」的作業觀,樹立面向「能力培養,素養提升」的作業觀,從而將作業由簡單課程延伸的功能,轉向實現「作業育人」和「過程評價」的雙重功能。

以優質資源為依託,促進作業多元性

信息化資源條件的不斷豐富為作業方式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條件。《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4G網絡建設進入優化提升階段,網絡覆蓋率已超全國98%的人口。教育部科技司發布的《2019年10月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月報》顯示,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98.4%,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出口帶寬達100M以上的比例達87.5%。兩項數據表明,目前我國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全面普及,學生具備在學校或家庭利用網絡完成作業的基本條件。

另一方面,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實施,在積極建設「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的趨勢下,我國網絡教育資源日趨豐富,有很多優質教育資源可供中小學生使用,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利用網絡完成作業,亦是培養其信息素養的必要和重要渠道。

基於上述條件,在海量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中,在廣泛覆蓋的網絡環境支撐下,作業的形式不止於書面紙張,也可以開發在線作業,線上線下相結合,供學習者隨時隨地、自定步調、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完成練習。

在VR、AR等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改變現有「設問—回答」的作業「作答模式」,而切換為生動的「體驗模式」,如設置網上「雲博物館」參觀、「雲展覽」欣賞、用「識花君」「形色」等工具走進公園辨草識花等。利用網絡資源創新作業形式,不僅可行、必要,而且有利於促進作業的多元化和豐富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以技術工具為助力,增強作業交互性

《學記》有雲,「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臧息相輔」,強調正式學習與課外練習同等重要。

在課堂教學中,隨著交互式視頻、交互式課件的出現,作業習題可以嵌入視頻或者課件中,便於學生邊學習邊練習。利用希沃白板、雨課堂、優芽互動電影等交互式課件製作工具,開發圖文並茂加動畫的交互式測試課件,給學生布置生動的互動式習題,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興趣,而且可以強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感知。

在非正式學習中,不僅可以利用上述交互式測試課件輔助課後練習,還可以利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和社交媒體發布作業通知,分享線上作業範例,提供實時作業在線反饋,圍繞作業任務實現教師、家長、學生的三方互動,使作業作答與作業支持輔導更具交互性,以提高教師對作業的監控效度和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

作為數字原住民,當今學生有多種渠道接觸各類電子媒體和數字遊戲,也面臨更多的誘惑,枯燥的作業難以吸引他們的投入,更談不上高質量完成。近年來,「作業盒子」「一起做作業」「阿凡題」等平臺或工具,以遊戲化、情境化的方式使枯燥的作業變得生動美觀,兼顧教育性和趣味性。當作業從一種讓人厭煩的「任務」或「負擔」轉變成一種讓人樂此不疲的「遊戲」或「獎賞」時,自然會受到師生和家長的歡迎與認可。

以精準評估為支撐,提升作業有效性

傳統作業的「批量生產」在追求作業「產量」的同時,難免忽視每一位學習者的特殊性。在同質習題、標準答案的長期「控制」下,人才培養也趨向千篇一律,不利於學習者創新創造思維的激發,難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實現百花齊放式的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精準教學已成為大勢所趨(如「E聽說」「翼課學生」「樂聽說」等App可為學生提供作業的個性化支持、開展智能評測,進行面向過程的精準評估,實現學習者學習特徵、能力水平等的「畫像」)。

在準確識別學習者個性特徵和學習者「畫像」的基礎上,可開展支持個性化培養的分層教學。如在作業設計時根據難度梯度、內容類別範圍等,設計與開發不同層次的作業,依託精準評估和學習者畫像將作業有針對性地推送給相匹配的學習者,並對其進行個性化支持與引導。這種分層次的個性化練習方式,將有利於學習者從題海戰術中抽離出來,按需分配合適的題目,進行「精準打擊」式練習,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作業作為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和教育評價的重要載體,對學生的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至關重要。資訊時代便捷的網絡、豐富的資源、多樣的工具,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關注作業內容的個性提升、作業形式的多樣創新、作業交互的生動便捷、作業結果的精準評估,在趣味性的促進中實現作業練習的持續投入,並及時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的作業支持服務,才能達到作業方式創新的持續有效發展。

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背景下,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賦能,構建依託多元化作業及其伴隨性數據的學習成效數據儲蓄池,逐步探索出一套面向多學科全過程、全學段的精準評估機制,以實現師生作業的「雙減負」和「雙重發展」,可謂恰逢其時。

— END —

來源 | 本文刊於《教育家》11月刊第二期,原標題《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的作業方式創新》

作者 | 詹澤慧 鍾柏昌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導

編輯 | 李香玉

設計 | 九月九

統籌 | 周彩麗

如需了解更多歡迎訂閱

相關焦點

  •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作者:子航 小鹽仔 發布時間: 2019-11-04 19:14
  • 教育現代化2035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學術年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南開大學民族研究中心聯合內蒙古師範大學和青海民族大學舉辦了以「教育現代化2035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專題會議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陳·巴特爾教授主持。
  • 惠濟區八堡小學英語教研組舉行學科作業評價標準教研會
    ( 張偉 張雪)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論、教學方法、課堂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實踐,但是有這樣一塊地方——學生的作業,是教師不容忽視的地方。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教師可以及時獲取教學的反饋信息,然而對於作業評價,卻經常成為英語教學過程中被很多老師忽視的環節。
  • 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31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  新華社記者胡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
  • 「一起教育」輔道老師課上打電話聊天 電子作業引發家長抵制
    不同與新東方、學而思、跟誰學等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玩家,「一起教育科技」(最初名為「一起作業網」)在創業之初,選擇了以小學生家庭作業為切入口,在學校老師的參與驅動下——老師在該網絡平臺上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學生在網上完成作業並自動獲得分數,作業還曾以遊戲闖關模式展現——「一起教育科技」近年來業務獲得長足發展。
  • 源匯區召開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培訓會
    原標題:源匯區召開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培訓會   12月10日,源匯區教育局召開教育系統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培訓會。
  • 如何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教育部11問答詳解
    《總體方案》出臺的背景、過程和意義是什麼? 答: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就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在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進行了集中論述,明確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強調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對學校、教師、學生、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要改,堅決改變簡單以考分排名評老師
  • 評價改革是真正意義的教育變革上
    教育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課程、教學、管理、人事制度等各項改革任務當中,評價改革是「卡脖子」難題。先進的理念、科學的制度、規範的管理,都不能脫離和超越評價「指揮棒」的制約。2020年10月《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首次系統提出教育評價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力圖破解教育改革的「卡脖子」難題。可以說,教育評價改革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變革,變革是否成功考驗著教育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的智慧、勇氣和魄力,需要我們站穩立場,拿出實招。
  •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要整體發力、上下銜接、相互呼應
    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新中國教育評價的一次重大突破與創新,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必將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評價制度,堅決改變簡單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的導向和做法,旨在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文件突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 作業幫宣布中國女排為代言人,按下在線教育品牌升級快進鍵
    「此刻起,中國女排,這一王者之師,正式成為作業幫代言人,為作業幫旗下所有產品代言」,2020年4月17日,作業幫CEO侯建彬發布內部全員信,正式宣布與中國女子排球隊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女排在教育領域全球獨家代言合作夥伴。在疫情倒逼在線教育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作業幫的這一最新動作成為當前教育行業市場競爭中的一大亮點。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教育部不斷深化改革,這4類老師注意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家長群」已經成為了老師和家長們主要溝通交流的平臺。家長可以在家長群裡相互溝通家庭教育方式,遇到疑惑也可以詢問老師。而老師也習慣在家長群裡向家長們發布通知或者督促學生寫作業。
  • 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 教育評價需要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區域教育評價體系建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改革系統構建分類績效評價機制。但是,如何細化績效評價指標、確立易於操作的觀測點以及採取什麼方式進行評價,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尤其是要創新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落實機制。一是改革地方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機制。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是地方黨委教育工作評價的總體內容。但如何完善考核內容及考核指標,仍然需要進一步細化。
  • 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行上海高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評價工作研討會時間:2020/11/6 17:03:23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 產品分析:K12在線教育流量王——作業幫
    以下通過PEST模型來做具體的討論1.1 政策(politics)層面2020年疫情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響應下,各地教育局陸續推出在線教學服務,讓廣大學子們「停課不停學」。教育是一個受政策影響明顯的行業,在2018~2019期間我國頒發了 針對在線教育行業相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方向。
  • 用表情包讓學生愛上寫作業,老師,您是否願意試一試!
    作業本上,老師們極具創意,充滿鼓勵和愛意的個性化作業評語,受到眾多網友和家長的點讚。 評語是對學生在校表現的一種濃縮的評價,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小結,其作用不能小覷。
  • 用表情包讓學生愛上寫作業,老師,您是否願意試一試?
    評語是老師寫給學生的作業評價與指導,每當發作業時,孩子們都十分地期待老師對他寫的評語會是什麼。 現在老師批改作業可謂是花樣百出,老師們挖空心思寫評語,家長們期待老師對自家孩子的評價。 然而,下面這些「表情包」評語絕對讓你腦洞大開——
  • 不能出現叉號,不能出現分數,小學老師:怎麼改作業,我說了不算
    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工作之一,然而,這個工作並不簡單,因為很多時候,並不是你認為對就畫對號,你認為錯就能畫錯號的。在教師的批改要求上,上級領導有關部門都會出臺一些詳細的批改方法,一旦和他們的要求不符,輕則通報批評,重則認定為教學事故,停發績效,取消評優樹先。
  • 「五破」「五立」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樹立正確辦學導向的指揮棒,也是提高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的關鍵點。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是指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 教育部負責人就《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答記者問
    《總體方案》出臺的背景、過程和意義是什麼?  答: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就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在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進行了集中論述,明確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強調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對學校、教師、學生、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要改,堅決改變簡單以考分排名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