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需要想像力。
有不少企業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靠的不是先進的技術,而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比如中國的元氣森林、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等,其中,泡泡瑪特市值上千億港元(數據截至2021年1月初)。在日本,充滿想像力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比如扭蛋品牌奇譚俱樂部。
扭蛋玩具起源於美國,發揚於日本。扭蛋的玩法本質上跟盲盒一樣,消費者不知道裡面有什麼玩具,為了集齊商家推出的某個系列的玩具,可能要把蛋扭無數遍。
日本的扭蛋市場非常發達,早在2017年市場規模便達到319億日元。雖然大部分市場份額被萬代和TAKARA TOMY兩大玩具巨頭佔據,但奇譚俱樂部憑藉出色的想像力,成為該領域的極具代表性的品牌。
1、日本扭蛋市場三次浪潮
從日本扭蛋行業的發展史可以了解到,上世紀60年代,扭蛋正式從美國被引入到日本。在此後的六十餘年間,扭蛋這種玩具曾在日本引起過三次浪潮。
1983年,一種可以玩又可以用來做文具的扭蛋商品「筋肉人橡皮擦」備受消費者青睞,推出4年便賣出1.8億個。
1994年,扭蛋行業在日本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受眾開始從孩子延伸至大人。這一年,塗裝人形玩具「High Grade Real Figure」系列上市發售,該系列產品包括奧特曼、哥斯拉、假面騎士等玩具,不僅受到孩子的歡迎,更是受到不少成年人的青睞。
前面兩個年度,便是扭蛋玩具在日本市場的其中兩次浪潮。第三次浪潮是在近十年來,更多極具趣味性、充滿想像力的扭蛋產品出現,再加上扭蛋機進入電子化時代,日本扭蛋市場規模達到數百億日元。
2、想像力的奇譚俱樂部
前文提到,日本扭蛋市場有三次浪潮。奇譚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誕生在第二次浪潮之後,並對推動扭蛋行業進入第三次浪潮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奇譚俱樂部主要開發面向成年人的扭蛋,比如其首個產品系列「土下座吊飾」掛件,一經推出便在日本掀起成人扭蛋風潮。
不過,真正讓奇譚俱樂部在競爭激烈的日本扭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是它在2012年推出的「杯緣子小姐」系列,該系列在推出7天之內售出10萬個,6年時間累計售出2000萬個,備受消費者青睞。
現在回頭去看,奇譚俱樂部的成功主要有三個原因,即出色的想像力、善於抓住成人的興趣點,以及走原創的差異化路線。
以「杯緣子小姐」系列為例,這款穿著藍色制服的小人,滿足了上班族對杯子飾品的需求。創意十足、抓住成人興趣點和原創三個特性,不僅是該產品成功的關鍵,亦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本邏輯。
在這一整套邏輯下,奇譚俱樂部只用了六年時間,就做到了年營收18億日元。最新數據顯示,企業年營收已達到40億日元。
筆者認為,奇譚俱樂部作為一家扭蛋玩具廠商,其成功最大的關鍵在於出色的想像力。而這樣的想像力,不僅在扭蛋玩具行業有著很大的作用,對其他產業來說同樣重要。
舉個例子,一家企業如果缺乏想像力,那便很難做原創產品,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發展會怎麼做?大概率會跟風市場上已有的產品,甚至於直接抄襲。這樣一來,市場競爭就會被擾亂,對行業的發展不利。
而如果企業想像力豐富,那麼便會推出源源不斷充滿想像力的原創產品,疊加針對消費者痛點的打法,便更容易發展壯大,取得成功。
如此可見,想像力對企業而言,是構築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