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9月10日9時20分至11時10分
地點:重慶市雲陽縣檢察院七樓會議室
主持人:賀恆揚(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記錄人:龔雪梅 柯賢亮
申訴人:劉某寬 劉某容
委託代理人:沈婧
刑事申訴暨司法救助案件承辦人:陳璋劍(重慶市雲陽縣檢察院檢察長)
陳鳳(重慶市雲陽縣檢察院檢察六部副主任)
書記員:劉小燕
聽證員:朱建華(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趙明華(重慶市人大代表,雲陽縣發展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胡義松(重慶金牧錦揚(萬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譚向群(重慶市雲陽縣扶貧辦副主任)
杜凱(重慶市雲陽縣南溪鎮政法書記)
一、宣布參會人員名單及權利義務、會場紀律主持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張軍檢察長「通過邀請有關部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召開聽證會,共同答覆、化解,把化解糾紛、調處矛盾的工作做到極致」等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人民檢察院複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和《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程序規定》,今天,在這裡對劉某寬刑事申訴暨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希望能夠起到以公開審查促進公正處理的積極效果。
我是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恆揚,今天由我擔任本次聽證會的主持人。
因本案雙方當事人均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事情的發生可能導致申訴人一家因案返貧,矛盾激化,具有較大的信訪風險且可能影響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相關工作。雲陽縣檢察院向重慶市檢察院上報該案後,經研究,市檢察院把該案作為重點信訪案件交給雲陽縣檢察院辦理。同時我指派市檢察院檢察九部赴雲陽調閱相關卷宗材料、實地走訪申訴人,並指導雲陽縣檢察院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雲陽縣檢察院高度重視,積極向縣委政法委匯報,聯合當地政府開展矛盾化解和釋法說理工作。根據案件審查需要並徵得申訴人劉某寬、劉某容本人的同意,今天我們在這裡進行公開聽證。檢察機關將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全面客觀介紹案件事實及證據,充分聽取各方意見,以利於作出客觀公正的處理。
我宣布,聽證會現在開始。
首先宣布參加聽證會人員名單:(略)
衷心感謝各位聽證員能夠在百忙之中接受邀請出席今天的聽證會。
請問申訴人劉某寬、劉某容,以上受邀人員與你們是否存在影響公正的利害關係,如果有利害關係,你們可以提出迴避的申請,請問你們是否申請迴避?
申訴人(因劉某寬聽力不好,均由劉某容作答):不申請。
主持人:下面進行權利和義務告知,並宣布會場紀律。(略)
二、介紹案情及聽證會議題主持人:下面由案件承辦人介紹案情以及訴訟過程。
承辦人陳璋劍:申訴人劉某寬不服雲陽縣法院刑事判決書,以原判決量刑不當為由,於2020年8月4日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訴,並申請予以國家司法救助56846.95元。因該案涉及脫貧攻堅工作,對社會影響較大,市檢察院於2020年8月20日將該信訪案件交由我院辦理,要求依法公正處理好該案。
被告人劉某貴與被害人劉某寬系同村村民。劉某貴家鋪設的魚塘到秧田進行灌溉的抽水管從劉某寬家的包穀地經過。2019年7月29日8時許,被告人劉某貴同其母親張某某趕場經過雲陽縣南溪鎮西林村5組的村級公路時,看見劉某寬將抽水管拆下,遂與劉某寬發生爭吵,隨後雙方發生打架。劉某貴見張某某鼻子被打出血,遂跑回家拿來一根扁擔,並用扁擔打了劉某寬左手手臂一下,後被張某某、何某某等人制止。經重慶市雲陽縣公安局物證鑑定室鑑定,被害人劉某寬左尺橈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損傷程度為輕傷一級。
因被告人劉某貴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當庭自願認罪認罰、取得被害人的諒解等,2020年6月28日,雲陽縣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劉某貴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
主持人:下面聽證會將主要圍繞申訴人提出的申訴事項展開。聽證的重點在於「聽」,說給聽證員「聽」,說給主持人「聽」,然後由聽證員進行評議,並發表評議意見,供辦案參考。就本案來說,申訴人對於原判決不服,那麼就請申訴人說明一下申訴的理由和依據是什麼;法院判決與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一致,均為緩刑,就請辦案人員說明一下審查時對原案建議判處緩刑的依據和理由是什麼;申訴案件承辦人還要說明申訴案件辦理及審查司法救助申請的情況;聽證員如有疑問還可以進行發問,對有的專業問題,我們邀請的法學專家也可以進行現場解答。
三、申訴人陳述事實、理由和依據主持人:下面由申訴人陳述案件事實,闡述申訴理由、依據和請求。
申訴人: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們家庭的關心。去年7月份,我父親被劉某貴用扁擔打傷,現在他的左手完全不能使力,經鑑定為十級傷殘,連穿衣服、洗澡都需要別人幫助。到醫院後,劉某貴沒有拿醫藥費,全靠我們借款,還是借的2分利,我希望各位領導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家也很貧困,我老公一個人掙錢養我們六七個人,也是打小工,掙不了多少錢。聽說這次是因為劉某貴家抽水的管子把我們家的包穀整死了,我父親不讓他們的抽水管子從我們家包穀地裡過,他們就和我父親吵起來,還打我父親,劉某貴還拿扁擔把我父親手打傷了。出事以後,劉某貴沒有來看過我父親,也沒有賠償醫療費,連道歉都沒有。
主持人:申訴人,我問你幾個問題,你父親受傷後,醫治花了多少錢?
申訴人:花了接近7萬元錢了,都是找親戚朋友借的,借的2分利。
主持人:你老公現在每個月工資多少?
申訴人:有活做有兩三千元,沒有活就千把元。
主持人:你現在上班沒有?
申訴人:以前上班,我爸爸受傷後就沒有上了,我要照顧他,還有我公公、孩子要照顧。
主持人:除了你老公掙的兩三千元錢,還有其他收入沒有?
申訴人:沒有了。
主持人:劉某貴賠償沒有?
申訴人:上次在南溪調解後,賠了2000元。
主持人:請代理人補充。
委託代理人:劉某寬被劉某貴打傷以後,醫療費是其子女找親友借錢自行承擔的。劉某寬家、劉某貴家均系建卡貧困戶,劉某寬的父親與劉某貴的爺爺是親兄弟,日常相處融洽。考慮到這些情況,開庭之前,雲陽縣法院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劉某貴表示願意當庭向劉某寬道歉,並盡其所能賠付部分醫療費,劉某寬亦表示願意諒解劉某貴。同時,考慮到劉某貴的家庭情況,劉某寬及其親屬願意先行撤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申請。但判決以後,劉某貴態度發生了變化,拒絕賠償劉某寬的部分醫療費。劉某寬認為,事發以後,劉某貴及其親屬從未主動上門慰問及道歉,也從未積極協商賠償,所以不應該判處劉某貴緩刑,於是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訴,我的補充完畢。
主持人:我歸納一下申訴人和代理人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不服法院判決。申訴人因劉某貴故意傷害造成申訴人傷殘,案發後沒有主動上門慰問、賠禮道歉,也沒有積極賠償,所以不應該判處劉某貴緩刑。二是申請司法救助。因為申訴人的受傷住院,造成將近7萬元的債務,家庭非常困難,申請司法救助。
四、案件承辦人介紹申訴案件辦理情況主持人:下面由案件承辦人簡要介紹一下申訴案件辦理和矛盾化解情況。
承辦人陳鳳:市檢察院將該案交辦給我院後,我們高度重視,認真辦理。同時按照賀檢的安排,市檢察院九部宋能君主任和廖偉副主任對矛盾化解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我們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調查了解雙方當事人家庭狀況及矛盾情況
經三次實地走訪,了解到劉某寬前期治療已花費近4萬元,後續治療還需要近萬元。劉某寬系建卡貧困戶,劉某貴及其親屬也拒絕賠償,醫療費均系其女兒劉某容找親朋借錢自行承擔的。案發以前,劉某寬雖年歲已高,但仍種地、養雞鴨等,年收入萬餘元,已成功脫貧。案發後,劉某寬前左前臂旋轉功能喪失,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失去生活來源,且因此案欠下巨額債務,有返貧的風險。
劉某寬的女兒劉某容,上有近九旬的公婆,下有讀初中的兒女。案發以前,劉某容在江口場鎮工作,案發以後,劉某容因要照顧受傷的父親,不能繼續工作,全家只能靠其丈夫李某某在外務工維持生活,家庭經濟不寬裕。劉某寬兒子劉某康年滿三十,因家庭困難,至今未成家,現在外務工。
申訴人劉某寬與劉某貴系堂叔侄關係,日常相處較融洽,但劉某貴家也是建卡貧困戶,靠務農為生,無能力賠付醫療費,也無可供強制執行的財產。劉某貴輕度精神發育遲滯,並患有癲癇病,無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和父母務農。劉某貴之所以打劉某寬,是因為劉某寬將自己母親張某某的鼻子打出血,才心生怨氣,拿扁擔打劉某寬。
(二)矛盾糾紛前期化解情況
8月20日,我院與南溪鎮政府、司法所和西林村村委會召開聯席會議,商定了如何化解劉某寬家和劉某貴家的矛盾糾紛、如何幫助劉某寬解決前期醫療費和後續治療費的問題。會後,村幹部兩次到劉某貴家做工作,劉某貴家仍然態度強硬。後我院聯合南溪鎮政府等工作人員共同去做劉某貴家的思想工作,最終其父親劉某丙表示願意讓劉某貴向劉某寬賠禮道歉,但因家庭實在困難,願意借錢賠償劉某寬醫療費2000元。
8月27日,由我院主持,南溪鎮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委會參與,主持雙方到場調解。現場,劉某貴向劉某寬鞠躬賠禮道歉,劉某丙拿出借來的2000元現金賠付給劉某寬家,劉某寬兒子劉某康代表其父親表示願意諒解劉某貴,與劉某貴握手言和,並表示自願放棄其他賠償請求。同時雙方均表示不再因此事發生糾紛。請大家看屏幕,是當時調解的視頻。這是當時籤署的諒解書以及2000元收條。
(三)司法救助申請審查情況
經審查,我們認為劉某寬系劉某貴故意傷害案的被害人,因劉某貴家庭困難,沒有賠償能力,劉某寬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且因此案欠下的大額債務急需歸還,劉某寬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標準。根據劉某寬提交的相關票據,同時考慮到劉某寬受傷左手短期不能恢復,沒有經濟來源,僅靠子女贍養,其子女家庭經濟也十分困難,根據《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試行)》《重慶市司法救助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我們將綜合考慮司法救助金額。
五、提問、辯論環節主持人:下面進入提問和辯論環節,主要圍繞法院判處緩刑的看法,以及是否應該提供司法救助進行。
申訴人以及代理人、申訴案件承辦人,你們可以相互發問或者作補充發言。對有爭議的問題,可以進行辯論。
承辦人陳璋劍:請問代理人,庭審前,你們是否與被告人劉某貴一方達成調解協議,並表示願意諒解劉某貴?
委託代理人:庭審前,雲陽縣法院組織雙方進行調解,達成初步調解協議,劉某貴當庭向劉某寬賠禮道歉,劉某寬當庭表示願意諒解劉某貴。
承辦人陳璋劍:庭審時,劉某寬為什麼自願撤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委託代理人:庭審時,劉某貴當庭向劉某寬賠禮道歉,並表示要盡其所能賠付部分醫療費。劉某寬考慮到劉某貴的家庭情況,的確無力賠償,以及兩家的關係,就和其女兒商量後先行撤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申請。
主持人:各位聽證員,你們如對案件有什麼疑問,可以向申訴人、案件承辦人發問。
聽證員胡義松:本案是因鄰裡糾紛發生的打架事件,案發以後,原審被告人劉某貴從未主動上門慰問申訴人並進行賠禮道歉,也從未找申訴人家協商賠償進行民事賠償,請問案件承辦人,檢察機關建議判處劉某貴緩刑、法院判處劉某貴緩刑的理由是什麼?
承辦人陳璋劍:本案中,原審被告人劉某貴故意傷害他人致其輕傷,構成故意傷害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其法定刑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符合緩刑適用的前提條件。同時本案判處緩刑還符合以下條件:
(一)劉某貴犯罪情節較輕。第一,具有坦白情節。劉某貴到案後一直如實供述其用扁擔打傷劉某寬的犯罪事實,系坦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第二,劉某貴當庭表示認罪認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第三,本案系因鄰裡糾紛產生。劉某貴與被害人之間既是親戚,又是鄰居,此次傷害行為系鄰裡之間偶發矛盾產生,劉某貴系初犯、偶犯,主觀惡性不重。
(二)劉某貴有悔罪表現。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劉某貴均表示願意認罪,願意對被害人進行力所能及的賠償,並當庭向劉某寬道歉,取得了劉某寬的諒解,劉某寬於2020年6月16日出具諒解書並主動撤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三)劉某貴無再犯罪危險。劉某貴無犯罪前科,平時表現良好,與村民鄉民相處融洽。此次犯罪因矛盾糾紛引發,系偶然衝動犯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四)劉某貴本身和家庭情況特殊。劉某貴家系建卡貧困戶,劉某貴在家幫助父母務農,若判處實刑,可能會造成其家庭返貧。劉某貴系精神二級殘疾,並患有癲癇病,在偵查訊問和庭審期間,劉某貴癲癇病多次發作。雖經鑑定,劉某貴在作案時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但其認知與同齡人相比有一定差距。
當前,我國施行的是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核心在於庭審的實質化,意味著案件事實認定、證據採信、定罪量刑等均通過庭審來確定。本案中被告人當庭認罪認罰,賠禮道歉,申訴人當庭表示諒解,相關證據都經過了法庭的質證,程序正當合法。因此,對原審被告人劉某貴適用緩刑既符合法律規定,也符合本案具體情形,並無不當。
聽證員胡義松:請問緩刑考驗期間,劉某貴的表現怎麼樣?
承辦人陳鳳:經了解,劉某貴在緩刑考驗期間表現良好,依法參加社區矯正。通過與劉某貴接觸,感受到劉某貴的年齡與實際表現的確是不相符的。因劉某貴輕度精神發育遲滯,不便單獨行動,其父親劉某丙每月都按時陪同劉某貴到司法所報到、學習。
主持人:還有哪位聽證員需要提問?
聽證員趙明華:我想請問劉某容,經過前期治療,你父親劉某寬左手的恢復情況?
申訴人:我父親連飯都不能自己吃,手上裝的鋼板,如果恢復得好,要四五年才能取鋼板,恢復不好,可能要六七年才能取鋼板。
聽證員趙明華:你感覺你父親的左手是否能痊癒?
申訴人:不能,醫生已經下了診斷,從此以後他不能勞動。
聽證員杜凱:8月27日,在南溪鎮司法所會議室,劉某寬家與劉某貴家達成調解協議,雙方握手言和,並表示不再因此事發生糾紛。今天,在聽證會現場,請問申訴人,你們家是否自願與劉某貴達成調解協議?
申訴人:願意。
聽證員杜凱:是否願意諒解劉某貴?
申訴人:願意。
聽證員杜凱:是否願意息訴罷訪?
申訴人:願意。
聽證員譚向群:作為扶貧工作者,我想請問申訴人,你們家作為建卡貧困戶,是什麼原因致貧?
申訴人:我們是困難家庭,我3歲時就沒有媽媽,我弟弟當時1歲,因為家庭條件困難,只能靠我父親下點苦力,種點莊稼,一個人撫養我跟我弟弟。我父親身體也挺差的。
聽證員譚向群:你們享受了哪些扶貧政策?
申訴人:扶貧政策該享受的都享受了的,比如2.1萬元的補助,醫療保險,保護育苗這些都做了的,我爸爸手能動的時候,豬牛雞鴨什麼都養的了。
聽證員譚向群:你們家現在有哪些困難?
申訴人:現在我們家很困難,以前全靠我爸爸一個人扶持自己和弟弟,現在他自己生活都很困難,我們作為兒女的也很困難,向各位領導申請,想得到幫助。
聽證員朱建華:請問代理人,劉某貴家是無能力賠償還是不願意賠償?
委託代理人:無能力賠償。
聽證員朱建華:為什麼不是在一審判決以後提出申訴,而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訴?
委託代理人:因為判決生效後,劉某貴態度發生了變化,拒絕賠償,他開庭調解時,承諾願意竭盡所能地賠償部分醫療費用的。
聽證員朱建華: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請問主持人,面對一方面無力賠償,另一方面因加害人的加害行為造成另一方致貧風險的情況,檢察機關可以從哪些方面化解這樣的困難?
主持人:剛才幾位聽證員提的問題都非常好,都具有針對性,特別是朱教授提出的問題,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剛才經過承辦人介紹案情,申訴人和代理人發表意見,以及聽證員提問,我們現在對整個案件的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我結合幾位聽證員特別是朱建華教授提出的問題,談一點我的想法。這個案情之所以引起檢察機關的高度重視,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這是鄰裡之間引起的傷害,雖然引發的原因很簡單,但是造成了一定的後果,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嚴重影響鄰裡之間的關係,進而影響家庭、社會的穩定。第二,這個案件雖然案結了,但是案結事未了。我們檢察機關曾經提出辦案要做到三重境界:一是明辨是非、定分止爭,二是案結事了、息訴罷訪,三是促進管理、創新治理。這個案件雖然做到了明辨是非、定分止爭,但是沒有做到案結事了。一審判決後,劉某貴態度發生變化,申訴人不滿意,加上醫療救助費用沒有落實,自己家裡又是建卡貧困戶,所以一直在申訴,這個案件實際上是案結事未了。從我們的辦案三重境界來講,還沒有達到完全結案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第三,案件雙方都是建卡貧困戶,如果案件處理不好,有可能因案返貧、因案致貧。
基於以上三點,重慶市三級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協助縣政法委、村鎮做了大量的矛盾調解糾紛化解工作,但是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知道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加之疫情、汛情影響,實現脫貧目標難度更大、任務更重,尤其是雲陽。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重慶市委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自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主動將檢察機關的工作特別是司法救助工作融入脫貧攻堅大局,不斷增大對因案返貧、因案致貧等困難群眾司法救助工作的覆蓋面,傳遞檢察機關的溫度。
2019年至今,全市檢察機關救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等貧困對象28戶34人,發放救助金90.5萬元。近期,最高檢在通報中對我市檢察機關司法救助工作在辦案規模、工作質效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市檢察院也發布了一批司法救助典型案例,引導全市檢察機關進一步強化司法為民意識,加大救助力度,不斷推進服務脫貧攻堅工作。近日,市檢察院與市扶貧開發辦聯合出臺了《關於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實施細則》,強化貧困身份識別和情況對接,確保司法救助與精準扶貧無縫銜接。今天這個案件的當事人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想通過這個案件,將依據法律和政策對是否開展司法救助、如何救助進行認真審查,以期起到典型示範作用,同時也是對全市檢察機關這項工作的一個指導。
對於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檢察機關清醒地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性,我們會認真把握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運用檢察職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天這個案件的聽證會實際上也是檢察機關服務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六、聽證員對案件進行評議主持人:剛才申訴人陳述了申訴理由和依據,代理人作了補充發言,案件承辦人對案件情況進行了充分說明,聽證員進行了提問。現在進入評議階段。
休會15分鐘,請聽證員離席到旁邊的評議室對案件進行評議。
七、聽證員代表宣布聽證評議意見主持人:現在聽證會繼續進行。剛才,聽證員進行了充分的評議,形成了聽證的評議意見。下面請聽證員代表朱建華教授發表聽證評議意見。
聽證員朱建華:我們聽取了辦案檢察官對案件情況的介紹,聽取了申訴人對案件的意見,分析了案件證據材料及申訴人和被申訴人的家庭情況,我們認為:第一,雲陽縣法院對劉某貴判處緩刑是適當的。本案是鄰裡糾紛,因澆水事情造成打架,同時劉某貴本身也沒有特別大的惡意,雙方家庭關係以前不錯,本質上是一家人,庭審前劉某貴當庭道歉、表示認罰,因此適用緩刑是適當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第二,根據重慶市檢察院和扶貧辦出臺的《關於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實施細則》第四條第四款的規定,該案中劉某寬受到犯罪侵害,造成財產損失,加害人完全沒有賠償能力,劉某寬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因此符合司法救助的條件。第三,檢察機關今天舉辦這樣一個聽證會,我們能感受到檢察機關司法為民,做了大量工作,體現檢察機關良苦用心。第四,希望申訴人考慮到對方的情況,考慮到血緣關係,今後儘可能的進一步寬容原諒劉某貴,雖然說劉某貴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但是他跟正常人畢竟不一樣,希望申訴人能做到罷訪息訴,搞好鄰裡關係。
八、申訴人最後陳述意見主持人:對聽證員最後的評議意見,請問申訴人還有什麼要說的,是否同意?
申訴人:同意。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們家的幫助,多次到我們家去看望我們。這幾萬元錢我實在拿不出來,我都是借的親朋好友的,希望早日得到司法救助,我們家庭也能靠自己生活下去,我們會把生活過下去、過好的。
主持人:請問代理人有無補充?
委託代理人:沒有了。
九、主持人宣布聽證會結束主持人:今天的聽證會議程全部進行完了。案件雙方當事人是堂叔侄關係,同在一個大家庭,毗鄰而居,日常相處較融洽,卻因為抽水管子問題引發爭吵,進而發生傷害的後果,走上了訴訟之路。雙方當事人都是建卡貧困戶,一方欠下大額債務,一方受到了傷痛。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雲陽縣檢察院切實踐行「楓橋經驗」,積極化解矛盾,促成雙方重修舊好。
本案既是信訪案件,也是符合司法救助受理條件的案件。在今天的聽證會上,申訴人充分表達了申訴主張,承辦人闡明了案件事實、法律適用,各位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礎上,向辦案人員進行了提問,並對案件進行了充分的評議,形成了聽證評議意見,受邀專家也在現場進行了答疑解惑,申訴人剛才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表示願意息訴。按照《人民檢察院複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我們將根據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證據,結合今天的聽證評議意見和專家意見,依法提出對案件的處理意見,案件處理結果將另行通知。
關於申訴人提出因該案致貧申請司法救助的問題,檢察機關將會綜合考慮案件情況、實際損失等,在法律政策範圍內,盡最大可能對申訴人開展司法救助。在這裡,我也希望申訴人一家和劉某貴一家重歸於好,和好如初,共同努力脫貧致富,在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一家也不掉隊,申訴人能不能做到?
申訴人:能做到。
主持人:謝謝大家,今天的聽證會到此結束!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