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突擊炮的繼承者:二戰德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2020-12-11 戰略論

二戰初期,無論是四號坦克還是三號突擊炮都安裝的是24倍徑的75毫米短管火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可是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德軍在東線面臨著空前的反坦克壓力,德軍不得不將所有可改裝的裝甲戰鬥車輛都投入到反坦克作戰中,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相繼都更換為長身管的75毫米火炮,更多地擔負起反坦克作戰任務,支援步兵作戰被置於次要的位置。而作戰經驗表明,為德軍步兵提供近距離的直接火力掩護是十分必要的,必須為德軍步兵裝備新的火力支援裝甲車,德軍試圖將替換下來的75mm短管火炮安裝到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上,最終研製出了一款新的突擊炮裝甲車: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德軍三號突擊炮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是在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取消了右側副駕駛室,更換了一個新的上部裝甲外殼,實際上就是將24倍短管火炮放置在了原來副駕駛室的位置上。後期出現了一種簡易型的版本,即不再對Sdkfz 251型裝甲車進行較大的改動,而是直接將75mm 火炮安裝到駕駛室的上方,這樣就大大簡化了改裝的工序,甚至野戰部隊也可以自行改裝。不過這種簡易版的Sdkfz 251/9型突擊炮車相比於原來的突擊炮車,正面投影顯得過高,不利於作戰的隱蔽性,戰術性能上有所降低,不過考慮到產量上的極大提升,這種犧牲也是值得的。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早期型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的標準載員4員,包括1名駕駛員、1名車長、1名炮手和1名裝填手,裝備1門24倍徑75毫米短管火炮,備彈52發,裝備高爆彈、高爆反坦克彈和被帽穿甲彈三種炮彈,使用被帽穿甲彈時,在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35毫米鋼板,500米39毫米,100米41毫米,可見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的反裝甲能力非常有限,加上自身裝甲厚度只能抵禦輕武器的射擊,不具備和坦克正面抗衡的能力,甚至連輕型坦克都可以很容易摧毀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因此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在反裝甲作戰中只能發揮次要的輔助作用。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後期型

戰術使用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主要用於替代原來的三號突擊炮的位置,鑑於東線愈發嚴重的蘇軍坦克威脅,換裝長身管火炮的德軍三號突擊炮基本都用於反坦克戰鬥,擔負了坦克殲擊車的角色,而突擊炮原來支援步兵作戰的任務就落到了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身上,德軍為每個裝甲擲彈兵連都配屬了一個重裝備排,其中就包括1輛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負責為裝甲擲彈兵提供直接炮火掩護。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在摧毀步兵掩體、反坦克陣地、碉堡等非裝甲目標上顯得非常高效,超過一般的迫擊炮和火箭炮(精確度很高)。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德軍一般禁止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和敵軍坦克等裝甲車輛直接交戰,主要就是由於該車裝甲過於薄弱,因此在作戰中,一旦遭遇敵軍裝甲單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都會選擇主動退避,以等待己方裝甲部隊的增援。只有在己方坦克的支援下,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才能投入和敵軍坦克的戰鬥中,主要負責為己方坦克提供火力掩護,如釋放煙霧彈掩護坦克的衝擊或者撤退。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掩護步兵作戰,為步兵提供及時的火炮支援,是中後期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最主要的近距離火力支援武器。

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評價

相比於三號突擊炮,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在支援步兵的作戰上是遠不如前者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的裝甲太薄弱了,無法像三號突擊炮那樣進行抵近直接射擊。不過在當時空前的反坦克壓力下,德軍幾乎所有的全履帶裝甲車輛都被用於反坦克作戰,支援步兵作戰的重任就只能落到這些半履帶裝甲車和輪式裝甲車的身上,為德軍裝甲擲彈兵提供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當時德軍裝備了大量的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保證能改裝出足夠的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使得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能夠普遍裝備這種半履帶突擊炮車,這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德軍裝甲擲彈兵的正常作戰能力,是德軍裝甲擲彈兵值得信賴的「戰場伴侶」。

相關焦點

  • 德軍裝甲擲彈兵排長的座駕:Sdkfz 251/10型37毫米炮半履帶裝甲車
    為此,德軍試圖將當時的制式反坦克武器37毫米反坦克炮安裝到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上,使德軍摩託化步兵單位可以有效應付一般的坦克威脅,而無需過多的依賴坦克部隊或者反坦克炮兵單位,Sdkfz 251/10型37毫米炮半履帶裝甲車就是在這樣的戰術需求背景下生產出來的。
  • 德軍三號突擊炮的「裝甲彈藥手」:Sdkfz 252型裝甲彈藥運輸車
    當時的德軍的高級將領幾乎都是炮兵出身,因此他們非常支持炮兵也擁有自己的裝甲戰鬥車輛以便和步兵協同作戰。在這樣的戰術思想下,三號突擊炮被研製出來,德軍組建了專門支援步兵作戰的突擊炮營。德軍三號突擊炮Sdkfz 252型半履帶裝甲彈藥運輸車Sdkfz 252型半履帶裝甲車是在Sdkfz 250型輕型半履帶裝甲車的基礎上研製的
  • 二戰德國不止三號突擊炮,還有Sd.kfz.251突擊炮,硬著頭皮上戰場
    Sd.kfz.251半履帶車是二戰德國重要的裝甲載具,其各種型號總產量高達1.6萬輛,幾乎參與了二戰所有德軍大的行動。除了基本的裝甲運兵型,它還有一種突擊炮的變形,作用和早期三號突擊炮一樣。Sd.kfz.251/9半履帶突擊炮Sd.kfz.251/9半履帶突擊炮根據二戰初期的實戰經驗,德國在1940年開始裝備支援步兵的三號突擊炮
  •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二戰德軍非常注重戰鬥工兵的建設,意圖打造一支能夠伴隨裝甲兵作戰的機動工兵部隊,這些戰鬥工兵必須具備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和突擊能力,以期在敵人火力打擊下強行為坦克打開一條進攻通道,這樣為戰鬥工兵配屬裝甲戰鬥車輛也就顯得十分必要,二戰中德軍戰鬥工兵最重要的制式裝備就是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碉堡剋星」:Sdkfz 251/16型半履帶噴火裝甲車
    德軍是最早使用火焰噴射器的軍隊,在火焰噴射器的研發上一直處於前列,德軍也最早認識到帶有一定裝甲防護和機動能力的新型火焰噴射武器的重要性,二戰初期德軍先後將一號和二號坦克改裝為噴火坦克,後期又利用三號坦克和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改裝為噴火戰車,其中前者用於城市攻堅戰中的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後者則用於野戰中的攻堅和火力壓製作戰,是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 德軍裝甲步兵的「低空壁壘」: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
    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二戰初期,德軍利用一些半履帶牽引車改裝出了一些輕型自行防空高炮德軍曾利用儘管德軍利用一部分坦克底盤改裝出了一些全履帶的裝甲防空車,性能也非常不錯,但是德軍的坦克產量本來就不高,不可能將寶貴的坦克底盤大量用於防空用途,德軍只能尋找新的防空火炮搭載平臺。德軍摩託化步兵部隊裝備的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輸車進入了德軍的眼帘,這種中型裝甲車擁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完全可以搭載20毫米高射炮,並且該型裝甲車裝備數量較多,可以滿足數量上的需求。
  • 德軍二戰列裝最多的三號突擊炮,既是步兵的幫手又是坦克的獵手
    原本突擊車原型方案是打算開放式車頂,後來為保證乘員安全改為全封閉式,雖然該原型車最後由於用料不適合作戰而被放棄,但也為後來三號突擊車定型和量產定下了基調。 目睹步兵傷亡的德軍將領下決心將研製突擊炮的日程再一次提到了臺面。 1940年1月,在突擊火炮原型車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後的三號突擊炮A型版本正式量產出來。A型版本可以搭載4名乘員,19.6噸的重量也讓它在靈活性上有一定的優勢,1.95米的車體高度也適應大多數德軍士兵的身高;在武器方面,搭載是一門24倍75mm的StuK 37 L/24火炮,備彈44發。
  • 三號突擊炮的遠房表弟,匈牙利茲裡尼突擊炮,二戰小國的悲哀
    茲裡尼2突擊炮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匈牙利從盟友德軍那裡獲得了一些三號突擊炮早期型號,這些突擊炮在實戰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匈牙利渴望得到更多,但是德軍自身的裝備都緊巴巴的
  • 二戰德軍東線的坦克殺手三號突擊炮王牌弗裡茨·阿姆林軍士
    二戰初期德軍三號A型和B型突擊炮在波蘭戰役中,發揮出色,讓德軍看到三號坦克底盤二次改造的優點之處,德軍把75毫米24倍徑炮安裝在三號坦克底盤上面,既能掩護前線步兵的進攻,又能提供強大又高效的火力支援,於是在波蘭戰役結束後,德國開始正式成立多個獨立的突擊炮營,作為戰線上獨立單位,起初德軍軍工部門並沒有料想到
  • 德軍的多用途利器,三號坦克改裝的三號突擊炮,性能與表現如何?
    玩過坦克世界的人一定對於德軍科技線的三號突擊炮不陌生,這種由三號中型坦克發展而成的,有著封閉固定戰鬥室和低矮車身的裝甲載具,是遊戲裡典型的坦克殺手。而在現實裡,它也是德國陸軍追捧的對象,很多德國將軍表示,相比於一個裝甲師,更希望得到一個突擊炮營。在德軍的一線部隊裡,也有'兩輛突擊炮勝過十輛坦克'的說法。那麼這種與坦克截然不同的裝甲載具,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回顧二戰德軍步兵和突擊炮的協同進攻戰術
    德軍步兵和突擊炮協同作戰德軍步兵和突擊炮單位的編制情況德軍突擊炮單位一般是以獨立營的編制而存在,平時隸屬於集團軍群或集團軍等高級司令部,根據作戰任務臨時轉隸給轄下的步兵師,執行進攻或防禦任務。在突擊炮營中突擊炮排是最小的戰術單位,不過最常見的還是由突擊炮連來遂行各種作戰任務。
  • 裝甲先鋒——三號突擊炮
    圖為:三號坦克。等二戰爆發,納粹德國閃擊波蘭之後,德國指揮官們越發覺得步兵缺少火炮支援,尤其是在攻打碉堡和據點時,還要靠傳統火炮或者抽調坦克進行支援,所以在1940年,為了配合步兵進行戰鬥,第一批三號突擊炮被量產,並在進攻法國的戰役中使用。
  • 二戰德軍神秘四號坦克殲擊車西線諾曼第戰役
    說到二戰時期德國坦克殲擊車,德國和蘇聯殲擊車對比英國和美國的坦克殲擊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蘇聯和德國坦克殲擊車都統一都沒有炮塔,而是直接把主炮安裝在了底盤上面,然後在增加的附加的裝甲提高防護力,起初德國就把三號坦克的底盤改成突擊炮,突擊炮東線戰場早期殲擊車的名稱,包括蘇聯SU系列突擊炮和自行火炮期初設計都是為了掩護步兵進行戰場進攻而設計的
  • 二戰德軍重武器:「一發入魂」 虎式突擊炮(突擊虎)
    大約20年前,在玩即時戰略遊戲「突襲」時,對德軍的「突擊虎」留下很深的印象,當在遊戲中聽到它炮彈出膛的巨大轟鳴聲,看見帶著弧線的炮彈軌跡,就知道對手的陣地要「遭殃「了。在寸土必爭的史達林格勒殘酷巷戰中,蘇軍隱藏在城市各處經過加固強化的鋼筋混泥土建築和堡壘中頑強抗擊,德軍裝備的各型火炮很難有效和徹底的消滅建築內的蘇軍。
  • 二戰德國百戰王牌之約瑟夫·布蘭德中校德軍第912突擊炮旅
    1943年隨著德國庫爾斯克戰役的戰敗,其德國的資源的也在日益枯竭,德軍三號坦克其作戰能力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當時擺在德軍面前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三號坦克底盤數量還是非常多,第二是德軍三號坦克已經不具備可以跟蘇聯T34坦克抗衡的能力,於是1943年後德軍針對這個問題對三號坦克底盤進行大批量的改裝
  • 二戰東線德軍裝甲兵影像紀實第十三輯
    上圖:三名車組成員合力清理三號突擊炮炮管。該型火炮由PAK 40基本型改進而來,1943年時對蘇聯坦克構成較大威脅,並持續經年。 上圖:三號G型突擊炮成員在炮口制退器上用繩子吊起帳篷。空閒時候總有從第三帝國傳來的新聞可以消磨時光。注意炮管下方的支柱,這很少見。
  • 二戰灰熊突擊炮進化史:德軍生不逢時的巷戰利器
    ▲德軍SIG33(sf)型150毫米自行步兵炮和2號150毫米自行步兵炮,這些武器原本是為了應對德軍重型步兵炮機動不足的產物,後來發現其非常適合前線步兵使用,在功能上多多少少和突擊炮有些類似
  • 二戰東線德軍裝甲兵影像紀實第十二輯
    圖九,三號G型突擊炮,1943年冬季,它仍噴塗著冬季偽裝,車組成員在上部結構加掛了履帶以增強防護性。 圖十,最新型號三號G型突擊炮的最明顯變化是圓形車長艙口蓋,戰鬥時可以為車長提供防護。
  •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殲擊車有什麼區別?德軍為何要裝備這兩款武器?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殲擊車是二戰德軍同時裝備的裝甲武器,它們都是以四號坦克底盤為基礎,安裝一門前向火炮製成,兩者形制和性能都差不多,為何德軍要不嫌麻煩的安裝這兩款裝備呢?三號突擊炮的作戰效率高於四號坦克,為此元首決定將中型坦克的重擔交給五號黑豹中型坦克,而現有的四號坦克生產線則改成四號突擊炮,用以彌補三號突擊炮數量上的不足。
  • 二戰三號突擊炮的孿生兄弟,蘇軍用繳獲三號坦克自產的SU-76i
    三號突擊炮作為二戰德軍使用最廣的裝甲武器之一,它的作戰能力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交戰雙方都對這種造型低矮的武器有著較高的評價。不僅德軍自己大量使用,三號突擊炮也被用於援助給德國的盟友,當然在戰爭中也有一些會被繳獲,蘇軍就在戰爭中繳獲了一些,並且還用繳獲的三號坦克有模有樣的生產了一批蘇軍版本的三號突擊炮--SU-7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