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如此巨大,為何現在少有這樣的巨獸了?生物的體型由何決定?

2020-12-07 騰訊網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的數億年時間裡,地球處於一個巨獸橫行的時代,而這些主宰地球的巨獸有著一個統一的名字,那就是恐龍。

恐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有食草者,也有食肉者,有體型龐大者,也有體型小巧的傢伙,而在這個家族之中,體型最為龐大的恐怕就要數易碎雙腔龍了。

易碎雙腔龍是體型最為龐大的恐龍,那它是不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為龐大的生物呢?這還真是存有疑問,因為就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也有著一個龐然大物可以與易碎雙腔龍一較高下,它就是藍鯨。藍鯨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體型最為龐大的動物,它的身長可以達到30米,而體重則在150噸之上,當然也有記錄顯示曾經發現過體重在180噸,甚至是200噸的藍鯨。那麼藍鯨與易碎雙腔龍相比,誰勝勝負呢?

如果只是以體長論英雄,那麼易碎雙腔龍無疑要更勝一籌,因為易碎雙腔龍的體長可以達到60米以上,但這顯然有失公平,易碎雙腔龍的勝利完全得益於它超長的頸部和尾部。

所以要比較兩種生物的體型大小,最公平的方式還是看體重,而這就有些麻煩了。因為沒有人見過活著的易碎雙腔龍,我們有的只是它的化石,而且數量還極為有限,所以很難準確估計出易碎雙腔龍的體重,古生物學界對此也有很大的分歧,一些學者認為易碎雙腔龍的體重可以達到200噸以上,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它的體重也就在100噸左右,既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那麼也就無從比較了,我們姑且就認為二者並列第一吧。雖然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可以與易碎雙腔龍一較高下,但畢竟是個海洋生物,在陸地上,現在動物的體型實在無法與大型恐龍相提並論。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長不到恐龍那麼大了?有觀點認為是因為地球含氧量下降所導致的。

在地球歷史上,的確有過一段高含氧量導致生物體型瘋長的時代,那就是石炭紀。當今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大約為21%,而在石炭紀,氧氣含量則高達35%,所以在這一時期,翼展接近一米的巨脈蜻蜓以及體長在3米以上的蜈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的確,氧氣含量高的確會對生物的體型產生影響,但真正影響效果明顯的只是昆蟲而已,因為昆蟲的呼吸方式與其它生物截然不同,昆蟲沒有肺或者鰓一類的呼吸器官,它們是通過身體上的氣孔直接將氧氣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種呼吸方式的氧氣交換效率實際上是比較低的,所以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影響就很大,因此石炭紀才會出現一大堆體型巨大的昆蟲。

其它動物的呼吸方式與昆蟲截然不同,受氧氣含量的影響相對有限,並不會因為氧氣含量的高低就出現體型上的明顯變化。

那麼是什麼造就了三疊紀到白堊紀期間數億年的巨獸橫行時代呢?還是環境。凡事都有正反兩個方面,體型大,也是有利有弊。體型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在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同時有效地減少來自捕食者的生存威脅,就好比在當今的非洲草原之上,同樣都是食草動物,但沒有哪一個掠食者會把大象、河馬和犀牛當成自己的主菜,可見,增大體型還是很有用的。

當然了,有利就有弊,大體型的劣勢也是很明顯的,體型龐大就需要大量的資源來維持身體的機能,同時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相應變差。

在恐龍存活的數億年時間裡,地球處於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森林茂盛、資源豐富,大體型的弊端被很好的掩蓋了,於是恐龍們進入了一個體型競賽的階段,而體型競賽的最終結果就是巨獸橫行,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巨大的災難來襲之時,這些龐然大物在環境的突變中毫無懸念地滅絕了。

其實,滅絕的並不是恐龍,而是大體型恐龍,至於小體型的恐龍,由於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強,並沒有在災難中滅絕,它們反而通過不斷地進化而傳承至今,現在大多數的鳥類都是由獸腳目恐龍進化而來的,準確一點來說,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恐龍總目-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中的近鳥型恐龍,近鳥型恐龍並不包括我們常說的翼龍,翼龍其實根本就不是恐龍。當今的世界與恐龍時代並不相同,一方面生存資源相對有限,氣候變化較快,另一方面人類文明也對動物的生存空間產生了擠佔,所以大體型生物的生存優勢蕩然無存,所以生物自然不會選擇向體型巨大的方向演化,因此我們在陸地上也就見不到如恐龍一般的巨獸了。

相關焦點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同樣是地球「霸主」帝鱷為什麼能躲避環境的影響,一直活到現在?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現代動物為何都不如史前生物那般巨大,難道現代動物都縮水了?
    如果要說其體型巨大的生物,除了電影中像哥斯拉一樣的怪獸以外,相信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那些遠古時期的龐然大物,就拿恐龍來說,大部分的恐龍體型和現在的陸地生物相比都大得多,在我們眼裡它們毫無疑問就是身體巨大的「怪獸」。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人類的自我意識和高等智慧,在地球的動物中顯得如此特殊,這也讓我們經常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或許只有享受當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從人類不斷挖掘的化石來看,地球上有無數的生物滅絕,因為年代相差很遠,我們只能通過這些生物的遺骸來想像曾經這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樣子。
  • 為什麼史前生物長得都很巨大,而現代動物大多都縮水了?
    要說到巨型生物,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遠古時代的巨獸,比如說恐龍,恐龍的體型,相 比現在陸地上大多數的動物來說,無疑就是一個龐然大物,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是非洲象,非洲象的站立身高,已知最高的是4.1米,最重記錄有10噸,可是和史前最龐大 的恐龍-易碎雙腔龍相比,那就真的要迷你不少了
  • 史前動物大都高大威猛,為何現代生物,體型卻變小了呢?
    史前動物大都高大威猛,為何現代生物,體型卻變小了呢?隨著對於史前生物的了解變得越來越多,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史前生物不管是恐龍還是鱷魚,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巨大,傳聞中曾經地球在阜陽階段,昆蟲的翅膀在展開之後可以長達幾米,而現在的很多動物身邊的一些寵物貓貓狗狗,它們的體型都非常的小,即使是大型動物老虎和獅子,它們的體型也遠遠不及恐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史前動物的體型為何會如此巨大?
  • 史上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在整個生物的進化史上,能夠稱得上是「巨獸」的生物太多了,僅僅是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時代就有不下幾百種能稱得上是「巨獸」的恐龍,比如比如霸王龍、阿根廷龍、地震龍等等。那麼,除了恐龍時代的巨獸外,還有哪些遠古巨獸呢?我們一起來從「海陸空」三個空間維度盤點幾種。
  • 如今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長不到恐龍的體型了?環境只是其一!
    當我們在研究史前生物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史前動物體型都十分巨大,比如已經滅絕的恐龍和猛獁象等生物。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博物館都收藏著恐龍化石,當我們看到這些恐龍化石後,不免被它的高大身形所折服,在我們的認知中提起恐龍,高大威猛便成了它們的代名詞。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一、恐龍大還是藍鯨大?
  • 遠古時期的地球,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地球上才迎來了生命大爆發,這一次的生命大爆發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寒武紀生命的物種和數量有著非常大的提升,但是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化石來看,從生命誕生剛開始到石炭紀,地球上都沒有出現過大型的生物在地球的進化史上有很多史前巨獸。目前人類已知的史前巨獸有恐龍,那麼除了恐龍還有哪些遠古巨獸呢?我們先來盤點一下陸地上的遠古巨獸。
  • 恐龍之後的五大陸地巨型生物!這些怪獸你一定沒見過
    恐龍曾經是統治了地球近2億年的巨型生物,它們的種族十分龐大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繁榮、體型最龐大的種族之一。恐龍在距今6500萬年前滅絕,而在這之後哺乳動物逐漸成為地球的主宰。如此龐大的體型甚至比許多食草恐龍都大得多。第二:巨恐象恐象生存於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它是象形長鼻目中已經絕種的一類。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估計體重超過15.6噸,比猛獁象更為龐大。尤其是在地中海附近地區發現的巨恐象,僅頭顱骨就長達1.2米,闊0.9米,比現在最大的象還要大很多。
  • 逝去的遠古巨獸:10大最著名恐龍盤點
    原標題:逝去的遠古巨獸:10大最著名恐龍盤點 如果我要列出恐龍的所有種類的話,那估計有數萬種,這個已經滅絕了的陸地爬行動物王國裡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
  • 《狂暴巨獸》後還有這麼多?恐龍哥斯拉排隊上映
    4月13日在內地上映的《狂暴巨獸》上映四天就收穫了3.61億元票房,再次令人看到這種與電影史一樣悠久的類型片的魅力。 《狂暴巨獸》並沒有突破傳統怪獸片的局限,由於人類實驗導致的基因異變,鱷魚、猩猩和郊狼變成了體型巨大的怪獸,違反自然規律釀下的苦果最終「反噬」人類。
  • 同樣是史前巨獸,為什麼鱷魚存活到了現在,而恐龍卻滅絕?
    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可以說是自然界的饋贈了,人類去動物園中可以看到很多體型巨大的珍貴動物,它們戰勝了殘酷的自然界演變,和人類一同成為了歷史的倖存者。在自然界的進化史中,很多史前生物都只留下了一抹傳奇的色彩,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恐龍,它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卻慘遭滅絕。
  • 遠古時期的動物體型巨大,如果人類回遠古時期,人類會成巨人嗎?
    再加上人類發現了許多恐龍化石,其中很多恐龍體型比今天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還要大得多,於是有人猜測,如果把人類放在遠古時期,是不是它們的體型也會非常巨大。遠古動物體型為什麼那麼大?動物在演化時,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演化路線,也不會按照動物的意志演化,而是具有較強的隨機性。
  • 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級生物,反而滅絕了呢?
    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級生物,反而滅絕了呢?在數億年前,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種體型極為龐大的生物,那就是恐龍。恐龍比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要早大約幾十億年。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為何沒有演變成像人類這樣的生物,反而在地球上消失了呢? 我們對恐龍的初印象是通過一些相關的電影,如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就高度還原了恐龍在當時的生活狀態,可以說那個年代距離我們現在十分久遠。
  •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生物體型龐大?與什麼因素有關?
    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幾乎每一個地質年代都有體型巨大的生物,比如奧陶紀體長接近10米的直殼鸚鵡螺、泥盆紀體長8米的恐魚、有著「巨蟲時代」之稱的石炭紀、有著「恐龍時代」之稱的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等等。那麼,為什麼遠古時代會有體型巨大的生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體型巨大讓人畏懼的史前生物藏身於南京博物院,因何都滅絕了呢
    走進展廳突然映入眼帘的這具史前生物化石,會令遊客大吃一驚,由於化石骨骸過於巨大,超出常識的認知,不由讓人心裡產生一種畏懼!這具猛獁象化石高近5米,長9米,門齒就達3米。猛獁象生活時代距今1萬至10萬年前。如此巨大史前生物由於氣候等未知原因,最後全部滅絕!圖為館藏的距今2萬年前的東北野牛化石。東北野牛同樣在地球上也早已滅絕。圖為館藏的海百合化石。
  • 6部巨獸電影,誰才是真正的狂暴巨獸?
    人類根據怪獸的體型大小,作戰能力將怪獸分為3、4、5級怪獸。而第二部結尾的合體怪獸甚至達到了6級,人類的戰爭機甲在它面前也顯得那麼不堪一擊。如果對戰哥斯拉,它的勝算最大。NO.2 《金剛》毫無以為,金剛的戰鬥力在目前已知的巨獸中,絕對是實力靠前的存在。
  • 地球每一個生命時期都存在「統治者」,恐龍之後的統治者都有誰?
    而生命的核心是進化演化,這些海洋簡單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越來越複雜,其中一部分還走向了陸地發展,形成了後來豐富多彩的陸地生物圈。地球整個生命史有著40億年的歲月,而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裡,不同的時期都有霸主級的生物出現,也就是當時的統治者。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統治地球是是現在在我們眼裡渺小的昆蟲。
  • 恐龍是由什麼進化來的?科學家:這種生物只有10釐米高
    但是,一塊最新發現的化石表明,恐龍的祖先可能是一種體型極小的動物。這種生物生活在2億3千萬年前。化石顯示,這種生物直立高度可能只有10釐米。科學家們認為,對於這種生物的研究有可能揭開飛行類恐龍的起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