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含有眾生性,也含有佛性,而人又有人的特性。關於人的人性、眾生性、佛性,先泛說世間一般的相似的見解。一般以為,人有神性,也有獸性,這是浸淫於神教的西洋學者所說。 —— 印順導師
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從傳統的觀念上,人類的認知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從現代的理解上,種種行為卻也提醒我們「人類最初的想法是私念。」
到底是理想主義重要,還是現實的生活更重要,我們都在不斷的摸索,不停地追尋,從最初的善良,經過時代的演變,人性的考驗,世俗的參與,一步一步讓自己墜入萬惡的深淵,美其名曰「保護自己」,不受外物所困頓。
其實,無論是夢想的世界,還是現實的醜陋,都必須有正確的見解和超脫的執念,可能我們這個時代無法企及,但是在前進的步伐中,如何脫離於現在,向未來邁進,甚至未來都可以是融入我們的「古今未」中,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已經看了無數次,卻依然喜歡《超體》的原因。
那種在現實中可能永遠不會實現,但是我們又期盼實現的功能,不僅僅從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當人類科技進步到可以拍畫面的時候,許多大片也被搬上了熒幕。
科技類大片始於歐美,在全國市場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這種視覺藝術把我們的夢想呈現在眼前,同時也把人性的醜惡展示在世人面前,但是最終走向是回歸美好,寄翼未來。
我想,露西從起初的拒絕到被逼無奈,從未知的恐懼到超凡的思維,從無所適從到無所不在,她不願丟掉的是人性。
正如,當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和其他人不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打電話給媽媽。話語中,小時候的調皮和記憶,她不願忘記;媽媽對她的叮囑,她不願忘記;想把過去的生活(這裡可以理解為人性的一點一滴)全部留存的想法一定在她的腦海裡徘徊。
面對黑幫老大,挾持露西充當運輸毒品的「肉體容器」的始作俑者,她依然不願捨棄人性,在最初用匕首刺穿黑幫老大雙手的時候,好多人暗暗心想,這種醜陋的人就應該直接斃命。但是,露西起初的人性是理智的,當然也會有電影的反面人物設定需要。
而諾曼博士和皮埃爾警官的貫穿始終,也正如露西自己所說的那樣「我在提醒自己」,我想,她要提醒自己的是保持人性,即使她的超能力達到了百分之百,即使她可能不會屬於任何一個時代,即使有可能她會消失,她依然需要人性,人性的好惡已無關緊要,她要留存的就是作為人類最初,也許是最終的那一絲眷戀。
01.知識暨未來
《超體》這部電影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從《碧海藍天》永恆的寂寞到《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的真諦,再到《第五元素》永恆的故事,呂克·貝松的電影在畫面風格上都一直延續了「新巴洛克」電影的風格;在敘事方式上通過法蘭西式的浪漫幽默和精心設計的道具,構建出了探尋生命意義的電影主題,詮釋出對於人性的思考和靈魂的探究。這也是他的電影吸引觀眾的獨特風格。
影片在導演的眼中和手中,以露西一個普通人的視角,開始講述成為超體之路,一環扣一環,情節十分緊湊,故事的整體性很完美。超能力從10%到20%、30%,一步步升級到90%、100%,中間經過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和敘事進展,直到黑幫老大拿槍指著露西的頭,扣動扳機的一瞬間,露西最終消失不見。
從最初的猿,到文明的出現,到人類對世界的探究,再到科技的進步,正當人們沉浸在如何繼續推進後期的想法時,整個影片扭頭一轉,以主人公的視角,又一步步把故事退了回去。從科技發達、高樓聳立的國家退回到只有少許建築、文明稀少的時代,再到原始社會、恐龍時代,直至和人類的鼻祖——猿,觸碰手指。
也許,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種循環,也許我們所認為的混沌其實是人性在完全被開發後,找尋最初人性的一個開始,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周而復始,九九歸一。
露西本來就是一個平凡之人,只是無意中被捲入了人性醜惡的一面——無節操的金錢賺取交易中。影片一開始其實也透漏出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得無厭、兇狠、唯利是圖等等特點,而露西在經歷疑惑、被逼、恐嚇、暴打以及差點被侵犯之後,超能力無意中的爆發,也讓她從一個平凡之人開啟了超體之旅。
有人會從這部電影裡面感受到荒誕可笑,如果對照古代文明,人類已經是最頂級的生物。而且人類智力開發的數值也是天方夜譚。但是,我想這也是正是人性的一面,神性、獸性、眾生性,即使抵達最高峰,即使沒有了最初的肉體,即使已經超凡脫俗,能依然保留最初的一點信仰,那也是值得的。
影片中,露西與諾曼博士和皮埃爾警官的相處,目的性非常明確,前者留下知識,後者留下人性。24小時的升級提檔過程中,露西不僅秉持了對人類對夢想的敬仰,而且對人類未來期盼的方向也製造了一個閃盤。
當然,人性中,即使有男友和黑幫老大那樣醜陋的一面,但是依然抵擋不住我們對眾生性和佛性的認知,致敬知識,唯有知識可以看透一切,知識暨未來。
02.時間才能主宰一切
在影片中,其實有一條隱藏的主題,那就是關於意識形態中時間的概念,人類的發展和未來的一切都是以時間為計量單位。
即使故事的主線是以超能力一步步接近100%也是時間的一個縮寫。我們所認為的時間和空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影片中,衡量空間的唯一計量是時間,這種脫離了狹義相對論中,光速是測量時、空的共同尺子,時、空的變化在此共尺上表現依存規律,即遵從洛倫茲變換的定律,將兩者對事物的演化秩序進行了徹底的輪換。
露西已經完全意識到時間可以是主宰一切的時候,從最初打電話給媽媽,把她不可能還記得的小時候事情講述給媽媽聽,並且哽咽地不願離開的情緒都展示給媽媽的那一刻,人性的回歸已經開啟了,那是對親情的眷戀和不舍,但是理智也同樣告訴她,時間緊迫,在她能力範圍內,要儘可能的對現在的人類留下可以破解的知識。
於是,她聯繫了諾曼教授,可以直接接受她的想法和念頭,並且願意支持她的科學家。而她也願意相信這些知識可以在教授的團隊裡得到最好的使用。
相比於諾曼教授,皮埃爾警官就是為了把握時間和爭取時間的一個催化劑了,但是這樣的角色同樣不可或缺,從這一方面也警示了人類的行為不是單一的,只有相互社交、相互協同才能達到收穫最大化。
在最後露西需要保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也就是她要穿越所有時空的那一段,在實驗室外,激烈的打鬥,完全暴露了人性中最為醜陋的一面,就是為了復仇,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在實驗室內,縝密的思維,也完全展現出在即將脫離現實的超體意識下,把最後一絲人性,即對知識的認知留給人類。
這樣的對比,其實也是考驗人性的最終時刻,yes or no。我們面臨的大是大非,選擇成就什麼樣的人性才是關鍵。而唯一衡量的標準——時間,只有它可以把控一切。
也許,超體本身只是一個概念,但是致敬知識,延續人性,是每一個人類都應該敬畏的,即使有醜陋的一面存在也絲毫抵擋不住對未來發展的期盼。
無盡永前、無界永在,以愛為名的人性無處不在,它可以助推知識的領導力,帶領人類衝上至高無上的尊榮,也可以融合與萬物中,猶如葉落歸根般,用時間考驗一切。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