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鄉村振興之鄉風文明

2020-12-16 匯品生活萬三千

一、鄉風文明

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農村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離不開文明鄉風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當下,尊良俗、去低俗、廢惡俗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構建精神家園的熱切期盼,扮靚美麗鄉村的共同心聲。

(一)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

鄉風文明說的其實是兩個方面:鄉風,就是風俗民俗;文明,包括文化方面的內容。所以談鄉風文明首先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多種渠道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方面要開展好形勢政策教育。把農民群眾關心的各類問題搞明白,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增強信心、凝聚共識,引導農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另一方面要發揮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用農民群眾樂於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農民群眾增強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鄉村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二)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

思想道德建設是從宏觀上討論,具體到各地情況不同就要因地制宜地發展本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首先,保護鄉土文化的物質載體。簡單來說就是維護古鎮、古村落、古民居等歷史風貌,避免大拆大建,大力發展有歷史文化記憶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麗鄉村。其次,開展好節慶活動。用好各類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讓節日更富人文情懷、讓農村更具情感寄託。

(三)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

建設好鄉風,下面來談談文化。首先要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服務中心建設起來才能科學地指導地方具體落實。其次對於地區整體來說,公共文化資源要向鄉村傾斜。這兩點是從宏觀層面出發,從鄉村具體出發就要積極培育本土的人才,活躍繁榮農村的文化市場。

(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

所謂揚長避短,發揚了好的方面,就要糾正不好的部分了。一方面,對於長期沿襲下來的陋習、封建迷信活動要堅決杜絕。另一方面,組織好科技文化知識學習活動,注重專業和就業技能培養,幫助農民掌握實用技術,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移風易俗表面上改變的是行為習慣,實質上改變的是價值觀念。因此,轉變觀念是根本。移風易俗,黨員幹部是關鍵。要以黨風政風引領農村新風,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責任,充分發揮好農村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移風易俗的主體是群眾,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村民自治作用,以問題為導向,廣泛集納村民的意見,制定完善村規民約,使其得到村民廣泛認可,增強群眾基礎。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沁源縣李元鎮:以鄉風文明之「魂」引鄉村振興之「路」
    優秀鄉村文化是鄉風文明之「魂」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近年來,沁源縣李元鎮深化鄉村文明建設,把鄉村振興與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鄉村振興動力和活力,使鄉村振興穩步推進。一次次到鄉村購買,一回回跑收購站淘寶,不辭勞苦,苦中作樂。現在,他已經投資20餘萬元收藏各類文物逾萬件。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申學南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通訊員 寧偉 文/圖)走進河南省鹿邑縣玄武鎮橋北村,一種鄉村新時尚之風撲面而來,光滑平坦的通村路,整齊規劃的民居房,文明主題牆繪新穎多樣,文化廣場內大人陪著孩子閒適的玩耍。
  • 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結合農村實際,大力推進誠信教育,強化村民的社會責任意識、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提高鄉村群眾人文素養。結合新時代基層幹部群眾的理論需求,加強政策宣傳、知識傳授、價值傳播,提高鄉村群眾人文素養。組織社科專家基層行活動,推動鄉村黨的理論和社科知識普及。不斷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 靈山縣: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這是靈山縣將鄉村風貌提升與鄉風文明相融合取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靈山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作用,大力開展文化服務和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以「一約四會」推動移風易俗,提升基層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築「魂」提「質」。
  • 屯昌文明鄉風有活力 鄉村振興有動力
    賈明慧 攝12月8日,漫步在屯昌縣烏坡鎮青梯村整潔的環村道上,只見村民房前屋後花草掩映成趣,噴繪在民宅牆上的一幅幅壁畫既美觀又寓意美好,這般文明鄉風的氛圍著實讓人耳目一新。在青梯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賈明慧看來,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這要求駐村幹部從自身做起,努力引導村民塑造良好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文明鄉風,由此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讓更多的村民從中得到愉悅與實惠,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撐。
  • 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文明鄉風潤心田 鄉村振興譜新篇
    ,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之力。如今,一幅幅鄉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珠源大地徐徐展開。  村規民約塑鄉風 提升鄉村振興精氣神  走進德澤鄉老官營村,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在鄉間田野鋪展開來。
  • 唐山市豐潤區:探索文明實踐 引領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唐山市豐潤區:探索文明實踐 引領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5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郟縣黃道鎮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
    作為擁有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縣級廉潔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的村鎮,近年來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家風引領、7「好」評選 構建文明鄉風「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口中有德、目中有人」、「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在擁有418戶、1566口人的紙坊村,家家戶戶的大門旁,都掛著一個精美的扇形家風家訓牌,這些家規家訓內容涵蓋了個人修養、處世交友、品德要求等方方面面,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特色靚麗景觀。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涪陵區: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1月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天津市北辰區:鄉村走上振興路 文明鄉風吹進了百姓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街村按照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目標,大力推動黨的領導全面化、政治引領系統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治理服務精細化、應急管理智能化、產業發展高質化、鄉風文明品牌化、基礎保障標準化、村莊環境靚麗化,全方位惠及民生,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 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 普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系列報導 鄉風文明續寫美麗新篇章
    體驗製作古風團扇、糖葫蘆……一系列具有鄉村風情的活動在此舉行,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這裡的傳統味道,還有和諧文明的鄉風民風。 說到鄉風文明建設,就不能不提文化禮堂,這已成為鄉村文化的凝聚點、新地標。 每年,螺門村都會舉辦開捕祈福活動,這是村裡最熱鬧的日子之一。文化禮堂裡,村民們自導自演的文藝演出火熱上演。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鎮原 補足精神之「鈣」培育文明鄉風
    鎮原 補足精神之「鈣」 培育文明鄉風每日甘肅網12月14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張凡)近年來,鎮原縣在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文化建設,用精神扶貧引領精準扶貧。通過開展政策宣傳、輿論引導、價值引領、文明創建、文藝潤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將鄉村文化建設的大舞臺搬到田間地頭和農村院落,傳承優良家風,培育文化新風,以鄉風文明推動幸福美麗鄉村建設。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紅花崗區:創新文明實踐 助力鄉風文明
    電子閱覽室不僅是村民的閒暇學習之所,也是海龍鎮廣大黨員幹部的加油充電之地。  「工作之閒,我會到電子閱覽室來瀏覽書籍,學習其他地方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海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胡紀橋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要不斷學他人之長,提升自我,努力做大做強海龍鎮農業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百丈峰會——大家談」界水鄉鄉風文明建設座談會
    為加強新餘市界水鄉精神文明建設,探索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構建和實現我鄉農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有效載體和途徑,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近日,以「營造文明鄉風,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百丈峰會--大家談」活動在界水鄉政府舉行,界水鄉司法所所長鍾卉及宣傳戰線的幹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