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2020-12-04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

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2000年,公公因病癱瘓在床,婆婆身上長有肌瘤,子宮下垂, 走路都很困難,丈夫在外打工,兩個兒女當時還在讀書,照顧公公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在黃木嫦肩上。洗衣服,餵飯,餵藥,洗面,洗腳,甚至公公洗澡都是她操勞。

「木嫦,你比親閨女還親,不曉得上輩子我修了什麼徳招了你這麼好的兒媳。」公公常常感動得流淚。「我們是一家人,照顧您是應該的,我就是您的閨女。」黃木嫦對公公說。

到2010年公公過世,總算鬆了一口氣的黃木嫦,又給自己找來麻煩事:丈夫的舅舅劉太平是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漣水村人, 今年80歲,五保老人,孤身在家,身體多病,高血壓冠心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等,生活難以自理。婆婆掛念舅舅,常常唉聲嘆氣,暗自流淚。黃木嫦頓生憐憫之心,她主動向婆婆提出,要接舅舅來家養老,她來侍候舅舅,給舅舅養老送終。丈夫心庝她,心裡很猶豫, 但黃木嫦堅決要把舅舅接過來。「舅舅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萬一出現意外怎麼辦?」黃木嫦對丈夫說。 丈夫撫摸著黃木嫦微駝的後背, 動情地說:「你本來也腰痛, 現在要照顧媽媽和舅舅, 你會更累了。」

接舅舅來家已住十年了,吃飯穿衣看病,一切花費都是黃木嫦出錢。舅舅來她家的這些日子,政府發給舅舅的五保戶補助,扶貧幹部送來的慰問金等等,全是舅舅保管,黃木嫦從沒有要過他一分錢。她知道舅舅喜歡吃燉雞燉豬腳, 她就隔三岔五給舅舅做。 年紀大了, 身體有病,心情就會煩躁,就會莫名其發脾氣,舅舅常常陰晴不定,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黃木嫦委屈得流淚,但她轉過身去擦去眼淚,對舅舅裝著笑臉。

從三十歲到五十歲,黃木嫦在這二十年裡照顧了公公、婆婆、舅舅三位老人,她從俏媳婦也熬成了黃臉婆。現在她身體也有病,患有高血壓、脊椎病、坐股神經痛,常年要熬藥調養身子。現在她既要帶孫子,又要照顧老人,但她仍堅持著,無怨無悔。

有人說她傻,她笑著回答:「我當傻子我快樂。」

水府廟村婦女朱躍南,在這十多年裡,先後照顧三個家庭四位親人。一個是癱瘓的婆婆, 一個是患病的哥哥,還撫育了兩個侄子18年。

水府廟村朱躍南給婆婆蓋被子。

孝德文化宣傳欄。

床石村退休的原黨支隊書記楊聖坤,他也同時照顧著三個老人。一個是他的母親,身患老年痴呆症,一個是80歲的鄰居五保戶朱德田,身體多病,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個是身患血管癌不能行走的65歲婦女朱伏連。在農忙時,楊聖坤還要給村上的六七個留守婦女犁田。

「我是共產黨員,我要模範帶頭,鄉風文明從我做起。」楊聖坤常常對人說。

杏子鋪鎮不僅孝德之風盛行,愛心捐贈也蔚然成風.

品端村9歲孤兒肖霞,水府廟村患癌病的前民辦教師劉志陽,都是村民自發捐款一萬多元,每年愛心人士結對幫扶捐款給貧困學生的超過100萬,今年疫情襲來,大家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總金額超過150萬元,僅縣政協委員,五色米公司董亊長劉科良捐獻的口罩防護服價值18萬元。

這些孝德愛心之人,數不勝數,他們溫暖著杏子人民,成為村民爭相效仿的明星。

近年來, 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杏子鋪鎮人民逐漸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富裕起來的人們,要保持持久的奮鬥精神和積極上進的思想狀態,那就需要鄉風文明來浸潤。如何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成為杏子鋪鎮創建美麗鄉村所面臨的新問題。

杏子鋪鎮牢牢扭住鄉風文明建設的「魂」,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根」, 以黨建引領,倡導新風,掃黑除惡,匡扶正義。通過文化長廊, 鄉土藝朮,評比獎勵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各村建立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志願服務隊,以「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兒媳」「好孝子」等好人評選、新鄉賢評選、星級文明戶評選,利用民間花鼓戲 、西樂隊 、舞龍舞獅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為手段,提升村民素質,倡導文明新風尚。

每到夜晚,村民在各村的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引吭高歌,他們唱出生活的美好,他們舞出心中的喜悅。村民有了豐富的文化娛樂項目。品端村村主任曾小敏激動地說:「現在一到晚上,村民都到廣場跳舞,有幾百人,真熱鬧。村民參與的積極性高,鄉風文明自然也就改善了。」

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說,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在「鑄魂強根」上精準發力,不斷繁榮鄉村文化,傳承鄉風文明,為杏子鋪鎮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築起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婁底市杏子鋪鎮:推進美麗鄉村戰略,村民吃上「美麗飯」
    這是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告訴紅網時刻記者,近年來杏子鋪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為導向,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出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五治」組合拳。
  • 婁底市杏子鋪鎮:推進美麗鄉村戰略 村民吃上「美麗飯」
    這是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告訴紅網時刻記者,近年來杏子鋪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為導向,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出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五治」組合拳。
  • 雙峰交警走入杏子鋪鎮開展安全知識教育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校園安全宣傳工作,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11月17日,杏子鋪鎮測水片校邀請雙峰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肖銀鋤,入校作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專題講座,片校中小學師生共700餘人齊聚測水中學操場,共同聆聽這堂精彩的交通安全教育課。
  • 產業興 環境美 鄉風好——走進全國文明鄉鎮湘潭縣中路鋪鎮
    湘潭在線12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振宇 通訊員 谷芹慶)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六批全國文明鄉鎮榜單中,湘潭縣中路鋪鎮赫然在列,成為我市唯一入選鄉鎮。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路鋪鎮,去領略全國文明鄉鎮風貌之美。
  • 杏子鋪鎮全面完成村級財務清查審計工作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姝 龔應春)11月17日,歷時兩個多月,雙峰縣杏子鋪鎮42個村和1個社區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的財務清查和村(社區)組織成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圓滿完成。本次清查進一步規範了杏子鋪鎮鎮村級財務管理,提高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增強了村級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切實為下一屆村級換屆選舉和離任幹部財務移交等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 雙峰縣杏子鋪鎮:傳承好家風 築路為鄉鄰
    11月25日,談起家門口的這條路,雙峰縣杏子鋪鎮萬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謝新海滿是謝意。 今年57歲的龍星初,是土生土長的萬年村人。1985年,他南下打拼,拼出了一家建築公司。「離鄉越久,思鄉情結越重。總是心心念念想為父老鄉親做點事。」龍星初說。 在萬年村沙子組,有一段長約300米、涉及8戶村民的土路。「這條土路不足半米寬,以前運送物資都靠肩挑手提。」
  • 杏子旅遊跨大步 村民歌舞話喜慶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偉華 陳武衛)大雪時節的冬天寒風刺骨,雙峰縣杏子鋪鎮雙源村的村民卻是熱情奔放,她們背著腰鼓在剛剛修好的高標準旅遊公路上唱著歌跳著舞,熱烈慶祝家門口的旅遊公路剛剛攤鋪完工。(村民自發唱歌跳舞慶賀旅遊公路攤鋪完工)12月7日下午,忙碌了一周的攤鋪機械在溪口大橋旁緩緩停下了腳步,這標誌著杏子鋪鎮溪口大橋到水府廟水庫大壩6公裡6米寬第一標段的炒砂旅遊公路攤鋪完成,這是杏子鋪鎮第一條炒砂旅遊公裡,也是今年杏子鋪鎮投資6500多萬元修建的三條旅遊公路之一。
  • 杏子鋪鎮嚴把徵兵質量關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肖展發 徐志強 李海英 李建傑)12月17日下午,火箭軍某部政治處向幹事從部隊駐地千裡迢迢來到雙峰縣,在該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杏子鋪鎮人民武裝部、退役軍人事務所等單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杏子鋪鎮必家村向秋禮家,將一份現役軍人向豪2020年榮立個人三等功的喜報與獎勵證書交到向老手中
  • 河南村:文明鄉風浸潤百姓心田
    這幾天,賽罕區榆林鎮河南村的村民們比過年都高興,得知本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村民的幸福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有感而發自編自演二人臺,用歌聲表達喜悅之情。「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這份榮譽來之不易,也更加振奮人心。
  • 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充分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提升服務效能。深入推進文化惠民,為村民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支持「三農」題材文藝創作,鼓勵文藝工作者不斷推出反映農民生產生活,尤其是鄉風文明,提振鄉村振興的優秀文藝作品,充分展示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民的精神面貌。
  •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文明鄉風助力小康生活 2020-12-15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點,鄉村振興之鄉風文明
    一、鄉風文明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農村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離不開文明鄉風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當下,尊良俗、去低俗、廢惡俗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構建精神家園的熱切期盼,扮靚美麗鄉村的共同心聲。
  • 潛山:精神扶貧引領鄉風文明
    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潛山市全力播撒精神文明的種子,讓「鄉風文明」的美麗之花盛開在潛陽大地,在精神扶貧中築起「鄉風文明」建設的新高地,實現物質富有和精神富足聯動推進、同頻共振。    精準扶貧,側重實在效果;鄉風文明,側重精神的鼓舞。這兩者,如何相融?「脫貧路上,無論我們如何連拉帶拽,總有個別貧困戶不上路,村干著急也沒什麼辦法!
  • 涪陵區: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1月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文明實踐】 小平陽鎮:多舉措推進移風易俗,全方位樹立文明鄉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 小平陽鎮:多舉措推進移風易俗,全方位樹立文明鄉風 2020-12-01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吳珊 楊夢菲 柳戀雯)12日上午,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湖南油溪橋村:文明鄉風就是生產力
    新華社長沙8月18日電(記者陳宇簫)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首批21個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油溪橋村入選。從惡臭難聞到環境宜人、從民風剽悍到文明示範、從一窮二白到產業興旺……油溪橋村十多年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組織振興擺在突出位置,以民主協商推動村民自治為發展基礎,以產業發展壯大為經濟保障,在治理舉措和發展模式上發力,走出了一條鄉風文明建設的新路子。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