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線12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振宇 通訊員 谷芹慶)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六批全國文明鄉鎮榜單中,湘潭縣中路鋪鎮赫然在列,成為我市唯一入選鄉鎮。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路鋪鎮,去領略全國文明鄉鎮風貌之美。
產業興
中路鋪鎮地處湘潭縣中東部,107國道貫穿南北。近年來,中路鋪鎮立足「工農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宜居新鎮」的戰略目標定位,以脫貧攻堅、文明創建、項目建設、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為抓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2019年,該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2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完成稅收1762萬元,同比增長10.6%。招商引資穩中有進,到位資金8980萬元,超出任務數79%。今年1-10月份,全鎮完成稅收收入1660萬元,非稅收入107.1萬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5億元;招商引資穩中有進,到位資金1.02億元,新引進企業3家。
以「五星」黨組織創建為抓手,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該鎮今年有竹衝村、柳橋村、金石村、鳳形社區獲評市級「五星黨支部」示範點,其中柳橋村被評為省級基層黨建示範點。在示範點的帶動下,全鎮基層黨組織戰鬥力提升明顯。基層黨建示範點的創建,帶動了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大大提升了基層黨員幹部隊伍的戰鬥力和為民服務的執行力。村(社區)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服務點和金融村官的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動力。在此基礎上,中路鋪鎮出臺了《中路鋪鎮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規劃》並全力推進,在這一長效機制推動下,鄉村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聚力「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近年來,中路鋪鎮按照打造「工農強鎮、商貿重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在穩定農業這一基礎產業的同時,狠抓工貿發展,大力招商引資,一批批工貿項目紛紛落戶中路鋪鎮。今年1-10月份,全鎮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6740萬元,立華牧業3500萬羽養雞項目、孵化廠、飼料廠、屠宰廠和萬盛園蛋雞生產基地等重點項目的建設,為全鎮「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該鎮以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現已形成柳橋村夏橙、小籽花生、南瓜、中藥材、小龍蝦養殖、湘蓮六大特色種植產業群;鳳形山村藥材、沃柑、苗木、茶葉種植產業群和潭湖村油菜、柱塘村稻魚種養、響鼓村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片區,共同構建起全鎮特色農業發展大格局。
環境美
中路鋪鎮這些年在人居環境方面發生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環境整治與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中路鋪鎮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原則,對鎮域環境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布局,該鎮在完成全部20個村和鎮區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全面鋪開了包括鎮區拓寬、配套設施建設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硬體設施建設。到目前為止,全鎮村主道硬化率達100%,組道硬化率超過70%;農戶安全飲水普及率達100%,自來水普及率82%,廣播電視網絡覆蓋率100%,4G網絡覆蓋率100%,家庭寬帶普及率45%;供電可靠率達到99.8%。人民享受到了更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
垃圾池、垃圾轉運站、汙水處理廠的改造,秸稈禁燒、汙染防治、廁所革命、門前三包,使鎮域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以「美麗庭院」為龍頭的環境治理評比、整改,使整個中路鋪鎮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鄉風好
近年來,中路鋪鎮大力開展「塑形鑄魂」行動,大力培育文明鄉風。為此,該鎮出臺了《中路鋪鎮「塑形鑄魂」三年行動計劃》。以此為藍圖,中路鋪鎮在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設方面作出了諸多努力。
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塑造優良黨風。繼前幾年該鎮嚴把入黨關口、打開淘汰不合格黨員退黨出口,對全鎮黨員實行計分制考核機制之後,又大力開展黨員創先爭當表率行動,在全體黨員中形成發揮作用、爭當先進、爭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正面宣傳引導,倡良好家風。開展文明家庭創建等一系列行動,用身邊的榜樣教育、感染、引導群眾,帶動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開展黨員帶頭做好家風建設行動,將幹部黨員家風建設納入作風建設和工作範圍,以組織關懷促進家風建設;開展優良家風培育行動,收集整理了以黎氏家風為主的家教故事、家風家訓並彙編成冊廣泛宣傳發放,培養倡導良好家風氛圍;開展家風文化藝術行動,利用文化牆、文化長廊、遵德守禮提示牌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嚴家規、正家風中落細落小落實。
發掘傳統文化,弘揚淳樸民風。該鎮結合文化資源豐富的特點,以傳統文化保護行動為抓手,通過「黎氏八駿」家風展覽、「中路鋪藥糖」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五龍山大傑寺景區提質改造、舉辦「龍文化節」等活動,提高全鎮人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弘揚淳樸民風。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