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杏子鋪鎮更美了。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通訊員 周偉華 舒衛軍 婁底報導
初冬的杏子鋪鎮更美了。在水府廟溼地公園的河庫兩岸,霜葉金黃,層林盡染,五彩的大山倒映在碧波中,美不勝收。一條條村道寬敞明亮,一座座樓房錯落有致,小橋流水、山水相映、鄉愁甚濃。乾淨的村道連起整個村莊,沿途的農家小舍錯落有致,好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是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告訴紅網時刻記者,近年來杏子鋪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為導向,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出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五治」組合拳。如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全鎮42個村莊都完成了環境綜合整治,做到了垃圾無害化處理、汙水集中處理,獨創美麗鄉村的「杏子」特色。
環境整治 讓鄉村美起來
走進杏子鋪鎮雙源村,一條寬闊的馬路映入眼帘,村中的山鬥衝地下黨支部陳列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每逢周末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環境乾淨了,日子更美了,住在咱農村不比城裡差!」談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村民們不由地稱讚。這是村民們對鄉村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也是杏子鋪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的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通過垃圾分類、汙水治理等措施,現在雙源村的顏值越來越高。」雙源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良自豪地說,通過建立黨員包戶、幹部包片制度,推動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汙水處理行動。目前,全村420戶村民新建改造標準式一體化三格化糞池,並將尾水接入化糞池中,實現汙水淨化,成為杏子鋪鎮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根治頑症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每天早上,一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繁忙景象都是準時在杏子鋪鎮上演。來自各村的生活垃圾通過小型專運車到杏子鋪鎮垃圾轉運站「集合」,然後再通過大型專用轉用車送往蛇形山鎮的垃圾發電廠,從而實現由廢變寶。
垃圾發電廠的建設,不僅進一步改善了生態環境,緩解了杏子鋪鎮的生活垃圾處置壓力,還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出路問題,滿足生活垃圾處置的環境保護要求,為進一步打造生態、宜居、文明的杏子鋪鎮城鄉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以前生活垃圾堆在屋前房後,臭氣燻天,蚊子蒼蠅滿天飛。現在都收集轉運,清潔環保,群眾都滿意。」品端村負責轉運垃圾的彭清陽高興地說。
近年來,杏子鋪鎮為了環境衛生整治,不斷升級硬體和軟體。硬體方面,杏子鋪鎮投資500多萬元購買了2臺大型垃圾轉運車,一臺灑水車,配置垃圾箱(桶)15000個,保障了全鎮垃圾能及時轉運。同時,今年杏子鋪鎮又投資3500多萬元建了一座高標準汙水處理廠,讓集鎮區生活汚水全部進行淨化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軟體方面,杏子鋪鎮加大宣傳力度,上街下村入戶做村民的文明勸導工作;鎮委書記、鎮長親自帶頭,率先垂範,各個幹部分片分塊包幹負責,實行嚴格的獎懲措施;發動全鎮黨員,引導群眾,把良好的衛生習慣化為村民的自覺行為;擠出辦公經費,每年花費70萬聘請專業保潔公司對鎮區環境進行淸掃保潔。
經過三年的整治,杏子鋪鎮村民把環境衛生整治由原先的「要你搞」變成「我要搞」,形成了良好的風氣。
繪出美景 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惠及村民
杏子鋪鎮是國家級溼地公園——水府廟溼地公園的核心區域,風景旖旎,景色秀美;境內有山鬥衝地下黨支部陳列館、紅軍將領曹仰山烈士和抗日名將宋希濂舊址,人文底蘊深厚。
杏子鋪鎮將人居環境整治與文化、旅遊相結合,修建文化廣場、停車場,整修高標準旅遊公路,村莊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藉助在水府廟水庫到江囗桃花島修建的拓寬改造並黑化公路之際,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建設杏子紅色旅遊與秀美風景綜合體項目中,依託紅色和山水的獨特資源,發展研學旅遊,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動力之源;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修繕河道,建設生態產業,完善公共設施配套,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對於杏子鋪鎮來說,環境美了還遠遠不夠,美麗鄉村建設除了硬體,還要重視內涵,秀外更要慧中。
溪口村青年農民企業家、縣人大代表劉錫忠回鄉創業,投資5000萬元創辦湖湘溪硯和水府廟旅遊公司,吸納村民和城鎮失業人員200多人脫貧致富,他還牽頭籌建水府廟生態旅遊度假村,把溪硯做大做強,把旅遊項目打造成杏子鋪鎮的黃金名片。
「水府廟溼地公園是湘中的瑰寶,山美水美環境美,美麗的鄉村資源可不能浪費了。我對杏子人民能吃上『美麗飯』很有信心!」杏子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賀鐵堅說。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