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杏子鋪鎮:推進美麗鄉村戰略 村民吃上「美麗飯」

2020-12-05 瀟湘晨報

初冬的杏子鋪鎮更美了。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通訊員 周偉華 舒衛軍 婁底報導

初冬的杏子鋪鎮更美了。在水府廟溼地公園的河庫兩岸,霜葉金黃,層林盡染,五彩的大山倒映在碧波中,美不勝收。一條條村道寬敞明亮,一座座樓房錯落有致,小橋流水、山水相映、鄉愁甚濃。乾淨的村道連起整個村莊,沿途的農家小舍錯落有致,好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是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告訴紅網時刻記者,近年來杏子鋪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為導向,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出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五治」組合拳。如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全鎮42個村莊都完成了環境綜合整治,做到了垃圾無害化處理、汙水集中處理,獨創美麗鄉村的「杏子」特色。

環境整治 讓鄉村美起來

走進杏子鋪鎮雙源村,一條寬闊的馬路映入眼帘,村中的山鬥衝地下黨支部陳列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每逢周末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環境乾淨了,日子更美了,住在咱農村不比城裡差!」談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村民們不由地稱讚。這是村民們對鄉村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也是杏子鋪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的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通過垃圾分類、汙水治理等措施,現在雙源村的顏值越來越高。」雙源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良自豪地說,通過建立黨員包戶、幹部包片制度,推動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汙水處理行動。目前,全村420戶村民新建改造標準式一體化三格化糞池,並將尾水接入化糞池中,實現汙水淨化,成為杏子鋪鎮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根治頑症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每天早上,一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繁忙景象都是準時在杏子鋪鎮上演。來自各村的生活垃圾通過小型專運車到杏子鋪鎮垃圾轉運站「集合」,然後再通過大型專用轉用車送往蛇形山鎮的垃圾發電廠,從而實現由廢變寶。

垃圾發電廠的建設,不僅進一步改善了生態環境,緩解了杏子鋪鎮的生活垃圾處置壓力,還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出路問題,滿足生活垃圾處置的環境保護要求,為進一步打造生態、宜居、文明的杏子鋪鎮城鄉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以前生活垃圾堆在屋前房後,臭氣燻天,蚊子蒼蠅滿天飛。現在都收集轉運,清潔環保,群眾都滿意。」品端村負責轉運垃圾的彭清陽高興地說。

近年來,杏子鋪鎮為了環境衛生整治,不斷升級硬體和軟體。硬體方面,杏子鋪鎮投資500多萬元購買了2臺大型垃圾轉運車,一臺灑水車,配置垃圾箱(桶)15000個,保障了全鎮垃圾能及時轉運。同時,今年杏子鋪鎮又投資3500多萬元建了一座高標準汙水處理廠,讓集鎮區生活汚水全部進行淨化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軟體方面,杏子鋪鎮加大宣傳力度,上街下村入戶做村民的文明勸導工作;鎮委書記、鎮長親自帶頭,率先垂範,各個幹部分片分塊包幹負責,實行嚴格的獎懲措施;發動全鎮黨員,引導群眾,把良好的衛生習慣化為村民的自覺行為;擠出辦公經費,每年花費70萬聘請專業保潔公司對鎮區環境進行淸掃保潔。

經過三年的整治,杏子鋪鎮村民把環境衛生整治由原先的「要你搞」變成「我要搞」,形成了良好的風氣。

繪出美景 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惠及村民

杏子鋪鎮是國家級溼地公園——水府廟溼地公園的核心區域,風景旖旎,景色秀美;境內有山鬥衝地下黨支部陳列館、紅軍將領曹仰山烈士和抗日名將宋希濂舊址,人文底蘊深厚。

杏子鋪鎮將人居環境整治與文化、旅遊相結合,修建文化廣場、停車場,整修高標準旅遊公路,村莊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藉助在水府廟水庫到江囗桃花島修建的拓寬改造並黑化公路之際,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建設杏子紅色旅遊與秀美風景綜合體項目中,依託紅色和山水的獨特資源,發展研學旅遊,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動力之源;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修繕河道,建設生態產業,完善公共設施配套,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對於杏子鋪鎮來說,環境美了還遠遠不夠,美麗鄉村建設除了硬體,還要重視內涵,秀外更要慧中。

溪口村青年農民企業家、縣人大代表劉錫忠回鄉創業,投資5000萬元創辦湖湘溪硯和水府廟旅遊公司,吸納村民和城鎮失業人員200多人脫貧致富,他還牽頭籌建水府廟生態旅遊度假村,把溪硯做大做強,把旅遊項目打造成杏子鋪鎮的黃金名片。

「水府廟溼地公園是湘中的瑰寶,山美水美環境美,美麗的鄉村資源可不能浪費了。我對杏子人民能吃上『美麗飯』很有信心!」杏子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賀鐵堅說。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婁底市杏子鋪鎮:推進美麗鄉村戰略,村民吃上「美麗飯」
    乾淨的村道連起整個村莊,沿途的農家小舍錯落有致,好一幅美麗鄉村畫卷。這是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這是村民們對鄉村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也是杏子鋪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的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通過垃圾分類、汙水治理等措施,現在雙源村的顏值越來越高。」雙源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良自豪地說,通過建立黨員包戶、幹部包片制度,推動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汙水處理行動。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
  • 杏子旅遊跨大步 村民歌舞話喜慶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偉華 陳武衛)大雪時節的冬天寒風刺骨,雙峰縣杏子鋪鎮雙源村的村民卻是熱情奔放,她們背著腰鼓在剛剛修好的高標準旅遊公路上唱著歌跳著舞,熱烈慶祝家門口的旅遊公路剛剛攤鋪完工。(村民自發唱歌跳舞慶賀旅遊公路攤鋪完工)12月7日下午,忙碌了一周的攤鋪機械在溪口大橋旁緩緩停下了腳步,這標誌著杏子鋪鎮溪口大橋到水府廟水庫大壩6公裡6米寬第一標段的炒砂旅遊公路攤鋪完成,這是杏子鋪鎮第一條炒砂旅遊公裡,也是今年杏子鋪鎮投資6500多萬元修建的三條旅遊公路之一。
  • 湖南婁底百年老礦迎新生 採空區變美麗屋場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持續推進,作為中部地區工業重鎮的婁底各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該市中心城區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7.9%,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25%,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百年錫礦山迎綠色新生隆冬時節,在婁底冷水江百年老礦錫礦山上,一排排新綠正被植入。
  • 「美麗鄉村展播」詩情畫意香襲人——樂亭鎮美麗鄉村示範村別樣的...
    你眼中的鄉村是什麼樣的?是熱鬧的,是樸實的,是七彩的,是宜居的……鄉村正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勤勞的人民在美麗鄉村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為此,「樂亭發布」推出《美麗鄉村展播》專題,帶你走進樂亭縣的美麗鄉村,一起領略鄉村魅力!
  • 南澗杏子山村:按下美麗鄉村「加速鍵」
    □通訊員 李潤花每天清晨,在南澗縣碧溪鄉杏子山村五一村民小組的進村道路上,總能看到一位老人手拄拐杖在散步。「自從我們村水泥路修通以後,進村道路變寬了,家家門口還鋪上了青石板,非常好走。杏子山村「兩委」從2014年開始,就將村組通硬化路作為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重要事項來抓,通過努力爭取項目資金、發動群眾積極支持,進村組道路、村內道路得到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全村共硬化農村公路24公裡,14個村民小組全部實現村村通硬化路,12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村內衛生路面硬化工程。
  • 綠色田園留鄉愁——射陽縣合德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見聞
    近年來,射陽縣合德鎮按照「水清、岸綠、田美、路硬、村潔」的要求,根據居住人口結構現狀和變化趨勢,以富民為抓手,結合基礎硬體、人文特色、產業發展等內容,注重規劃引領,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化環境配套設施,形成獨居特色的美麗鄉村,力求把美麗鄉村建成百姓心坎上的民生工程。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P-M-C-D」模式:推進隴南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分論壇在隴南舉行。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介紹隴南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  孫雪濤介紹,隴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體推進,讓2000多個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可總結為「P-M-C-D」(也就是「一保二修三建四拆」)。
  • 「世遺文化」「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鄉村燈光秀」「世遺文化」「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網紅旅遊廁所」……這些都是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的特色品牌。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各大平臺,紛紛將鏡頭聚焦強亞村,探尋其順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旅遊卓有成效的「秘訣」。
  • 普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系列報導 鄉風文明續寫美麗新篇章
    體驗製作古風團扇、糖葫蘆……一系列具有鄉村風情的活動在此舉行,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這裡的傳統味道,還有和諧文明的鄉風民風。 說到鄉風文明建設,就不能不提文化禮堂,這已成為鄉村文化的凝聚點、新地標。 每年,螺門村都會舉辦開捕祈福活動,這是村裡最熱鬧的日子之一。文化禮堂裡,村民們自導自演的文藝演出火熱上演。
  • 羅坊:美麗鄉村實現「鳳凰涅槃」
    然而,如今的大港亭村,卻以如此美麗宜居的新顏刷新了人們的視線。大港亭村美麗鄉村建設,只是羅坊鎮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環境優化美「面子」「以前村裡沒有路燈,也沒玩的地方,晚上吃完飯就睡覺。現在不一樣了,村裡黃土路成了水泥路,還修了文化廣場,晚上可以散散步跳跳舞,真好。」
  • 甘肅白銀:美麗鄉村提「顏值 」 富了百姓奔小康
    近年來,甘肅白銀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休閒旅遊為支撐,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的綠色發展之路。&nbsp&nbsp&nbsp&nbsp如今,越來越多的村莊搭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很多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滿懷信心邁向小康新生活。
  • 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來源標題: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清除垃圾、剷除積垢,壘砌花牆、栽樹種花,改廁、汙水治理……如今的河北省赤城縣,鄉村面貌越來越整潔美麗。這得益於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
  • 雙峰縣杏子鋪鎮:傳承好家風 築路為鄉鄰
    11月25日,談起家門口的這條路,雙峰縣杏子鋪鎮萬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謝新海滿是謝意。 今年57歲的龍星初,是土生土長的萬年村人。1985年,他南下打拼,拼出了一家建築公司。「離鄉越久,思鄉情結越重。總是心心念念想為父老鄉親做點事。」龍星初說。 在萬年村沙子組,有一段長約300米、涉及8戶村民的土路。「這條土路不足半米寬,以前運送物資都靠肩挑手提。」
  • 杏子鋪鎮全面完成村級財務清查審計工作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姝 龔應春)11月17日,歷時兩個多月,雙峰縣杏子鋪鎮42個村和1個社區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的財務清查和村(社區)組織成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圓滿完成。並將審計報告送達至各村,進一步強化督促落實整改,由村支兩委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本次財務清理情況作出說明。同時在各村人流密集區、村(居)務信息公開欄等地方依法公示了審計報告,接受群眾監督,最大程度地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美麗鄉村,三水先行。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2018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廣州一嶺南特色美麗鄉村即將開建
    大洋網訊 11月24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獲悉,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嶺南特色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項目近日在交易中心完成招商工作。經成員代表會議公開表決,成功引入廣東恆廣投資有限公司為合作企業。該項目改造總用地面積為258.12公頃,總投資額約21.6億元人民幣。
  • 日照高新區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幸福家園
    「進則享有完善配套、創業環境,出則擁有青山綠水、鄉村田園。」坐擁經濟園區和美麗山區的日照高新區,把人們對生活的嚮往,落腳到人們生產工作中,滲透進日常生活點滴中,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保護生態,努力探索綠色發展模式,使村民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中實現幸福生活。
  • 湘西:美麗鄉村的「洞坎實踐」
    近年來,洞坎村在湘西州市場監管局的幫扶下,依託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榮獲全州「最美鄉村」稱號。環境整治全民參與。村民造紙勤勞致富。同時,開展村莊風貌整治行動,對長期無人居住的危舊房及時進行拆除,推進特色民居改造,強化對傳統古建築、古遺址、古村落的保護,使村莊整潔衛生,風貌協調統一。爭取環保部門支持,建設村民集中造紙和排汙設施,日常保潔與集中整治相結合,推進農村清潔廁所改造、黑臭水體和「牛皮癬」等頑瘴痼疾整治,使全村環境衛生面貌大為改善。
  • 垃圾日產日清 美麗鄉村更具氣質
    為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美麗新村建設,回應人民群眾對建設美好家園、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熱切期盼,中江縣委書記蘇剛指出:要高度重視農村垃圾治理工作,堅持把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工作作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當作重要民生實事工程來抓,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切實提高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