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銀:美麗鄉村提「顏值 」 富了百姓奔小康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nbsp&nbsp&nbsp&nbsp多彩白銀(白銀市委宣傳部提供)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大坪花海(資料圖)

&nbsp&nbsp&nbsp&nbsp從花為媒的花村到隴上「魚米之鄉」。近年來,甘肅白銀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休閒旅遊為支撐,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的綠色發展之路。

&nbsp&nbsp&nbsp&nbsp如今,越來越多的村莊搭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很多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滿懷信心邁向小康新生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花村·顧家善

&nbsp&nbsp&nbsp&nbsp「花村」裡的致富經

&nbsp&nbsp&nbsp&nbsp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花香四溢,勾畫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這裡便是位於白銀區水川鎮中西部黃河之濱的花村·顧家善。

&nbsp&nbsp&nbsp&nbsp走進顧家善村,道路乾淨整潔,村如其名,房前屋後,牆裡牆外,目之所及,繁花簇錦。這裡村民大多姓顧,據說是500多年前從江蘇遷移過來,因此保留了種植花木的傳統,「花村·顧家善」也因此得名。白牆青瓦的特色房屋建築,外加牆面上的「花語」,讓這裡多了一層藝術之意。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顧家善村打造花園式美麗鄉村,統籌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打造出「一帶、兩巷、四園、五區」的田園風貌景觀帶和精品景觀園,成為當地鄉村旅遊的靚麗名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花村·顧家善網紅雨傘街

&nbsp&nbsp&nbsp&nbsp白銀區文旅局副局長張愛琴介紹說,這裡曾經在改造之前,村裡到處是土路,一下雨就變成泥巴路,不利於群眾生活勞作不說,村民想把自己種的菜運出去賣也不方便。現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門口,村民家裡的蔬菜,花卉拿到外面去賣就很方便,再加上農家樂的開辦,收入也就多了。目前,村裡已經發展起3家農家樂,2家特色民宿。

&nbsp&nbsp&nbsp&nbsp「幾年前,我們家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大棚蔬菜和外出打工,現在家裡開起了農家樂,再加上水果的種植,收入渠道多了,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家住顧家善村的顧建忠如是說。

&nbsp&nbsp&nbsp&nbsp榮獲2018《魅力中國城》年度魅力鄉村旅遊目的地稱號的「花村·顧家善」已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顧家善村先後接待遊客35萬餘人,實現旅遊收入320多萬元,2019年,顧家善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餘元。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瓜園村

&nbsp&nbsp&nbsp&nbsp隴上「魚米之鄉」裡的幸福生活

&nbsp&nbsp&nbsp&nbsp秋分時節,水稻成熟,金黃色的稻田呈現出別樣的美景。在甘肅白銀靖遠縣瓜園村,這裡魚塘連片,稻穀飄香,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今年以來,瓜園村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以「稻香村——瓜園」為主題,以「留住鄉愁鄉韻、共享綠色發展」為理念,著力在基礎提升、產業富民、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方面聚焦發力、創新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

&nbsp&nbsp&nbsp&nbsp瓜園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讓特色產業在「融合」中提質增效。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引導支持群眾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如今,有機水稻、大棚蔬菜、水產養殖已成為全村三大主導產業,農業產業收入佔農民總收入的80%以上。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瓜園村的百姓在唱戲曲

&nbsp&nbsp&nbsp&nbsp據靖遠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村子變美麗了,節假日遊客也多了,現在不少村民利用自家的魚塘開辦了垂釣園,鄉村旅遊也成為了村民增收的新路子。2019年,全縣共接待遊客15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96億元,其中鄉村旅遊人數56.5萬人次,收入1.19億元。

&nbsp&nbsp&nbsp&nbsp產業發展的同時,瓜園村還依託自然山水和民居風貌,建設集「休閒垂釣、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特色民宿」等為一體的美麗鄉村。打造以成片魚塘為基礎的「漁空間」和以「稻草藝術」為載體的「稻空間」,綠化亮化美化村莊道路、襯砌渠道,建設精神堡壘廣場、農產品展銷中心、民俗展覽館(村史館)、文化長廊等建築,還原鄉愁鄉韻,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瓜園村一望無際的稻穗

&nbsp&nbsp&nbsp&nbsp駐足瓜園村,一望無際的秋黃展示著白銀人的熱情,也訴說著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nbsp&nbsp&nbsp&nbsp如今,行走在白銀市的鄉村裡,乾淨整潔的農家院外,碩果纍纍,村與村之間的水泥路、砂石路四通八達,到處彰顯著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喜人變化,白銀這座城市也實現了從資源型城市向美麗綠色生態城市的轉變。

相關焦點

  • 甘肅白銀:綠色發展激活「美麗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白銀地處黃河上遊、甘肅中部,素以「銅城」聞名。近年來,白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構建金溝河生態示範帶、沿黃休閒旅遊經濟帶和美麗鄉村建設,憑美麗鄉村激活「美麗經濟」,憑綠色發展提升「綠色價值」,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面小康注入生機和活力。記憶金溝 悅然綠谷2017年,白銀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策劃推出金溝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㉞】詩詠江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中國陽山:繪就鄉村新藍圖 「桃花源」裡奔小康
    美麗鄉村建設的背後,是陽山鎮踐行新發展理念,建設更加均衡、協調、可持續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決心。近年來,陽山鎮以項目為抓手、以載體為支撐、以改革為突破,以發展高質量不斷厚植鄉村振興發展優勢,在可知可感的民生實事上苦下功夫,使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和進步。「桃花源」裡奔小康,成為陽山鎮交上的一份滿意答卷。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⑭】詩詠湖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甘肅白銀:摘掉貧困「帽子」 拉開鄉村振興架勢
    白銀市委書記蘇君在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說。 白銀市是甘肅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所轄會寧縣、靖遠縣、景泰縣、白銀區、平川區5個縣區均為「三西」農業建設縣,會寧、靖遠、景泰3縣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縣,平川區和白銀區為省定插花型扶持縣區。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⑥】詩詠廣東翁源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⑱】詩詠山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輯推出由山西省詩詞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 「絲路夥伴」甘肅共謀鄉村「美麗經濟」
    中新社甘肅隴南12月22日電 (閆姣 劉玉桃)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22日在甘肅隴南市啟幕。論壇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來自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絲路夥伴」,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謀鄉村「美麗經濟」發展新機遇。
  • 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蘭州1月3日電 題: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郭剛、程楠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養羊歷史悠久。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羊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進程。「種草養羊走對路,『洋洋得意』奔小康。」
  • 這些鄉村帶著「顏值」和「內涵」回歸|棗陽鄉村振興紀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棗陽市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整合資源,高起點謀劃,全方位建設。如今,穿行於棗陽鄉村,一幅生機勃勃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留了鄉愁,醉了遊人,富了鄉親。
  • 百姓農桑事 家國小康路
    鄉村新圖景,百姓新生活□本報記者毛鑫鑫7月下旬,跟隨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記者在齊魯大地的沃野鄉間記錄著百姓小康生活的模樣。一排排樓房鱗次櫛比,一條條馬路乾淨整潔,一個個產業蓬勃發展……走村入戶,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鋪陳開來。
  •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見成效「巴彥大豆」訂單排到明年。近日,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的一段MV「火」了。在碧浪翻滾的青紗帳和滿眼金黃的豐收場景中,一曲村歌唱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的成效,唱出了鄉親們增收奔富的美好生活。這段MV全長3分30秒,鏡頭從地理標誌農產品「巴彥大豆」幼苗破土而出,到飽滿的豆粒堆起「金山」,再到基層黨建凝聚人心、有力引領……豐裕村因「豐」而「裕」,村子更美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廣東的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而為了充分展示廣東在脫貧奔康一線的成功經驗《飛越廣東》將在冬季再次「起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美麗宜居新南京 讓全面小康有顏值有品質
    小康全面不全面《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南京,看看這裡如何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用綠色堅守呵護城市,夯實生態宜居之本,築牢幸福生活之基,把一個囊括「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的美麗古都留給未來。
  • 新疆墨玉庫特來木村:村美人和奔小康
    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人人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垃圾丟棄地被修建成小遊園,四周種上梧桐樹和花草;寬敞的村委會大院搭起葡萄架,種上花草樹木;鄉間小道圍上一圈木柵欄,再粉刷一番,田園氣息撲面而來。硬化路面、修繕房屋、建公共設施,庫特來木村煥然一新。
  • 白銀:強產業 促振興 摘窮帽
    白銀:強產業 促振興 摘窮帽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侯小寶「全市37.0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80萬白銀人民將以昂揚的姿態步入全面小康社會12月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白銀市委書記蘇君如是說。近年來,白銀市堅持把精準脫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鄉村振興,徹底甩掉了「窮帽子」。聚焦重點 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 甘肅「鄉村文創」撞上「美麗機遇」:「布老虎」探國際化
    22日至23日,甘肅省政府聯合中國農業農村部、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在隴南市康縣,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系列活動。在「文旅康養賦能美麗鄉村論壇」上,部分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和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國內美麗鄉村聯盟省區市代表,聚焦甘肅美麗鄉村結合文創產品的發展之路,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建言獻策。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樣。
  • 徐州豐縣梁寨鎮:要鄉村振興 更要環境美百姓富
    今年是小康社會創建收官之年,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正確領導下,梁寨鎮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紮實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攻堅克難、順勢而為,在應對挑戰時改革創新,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奮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奔向「綠富美」!浙江基層「領頭雁」分享小康故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多年來,浙江大地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背後,又凝聚著全省人民怎樣的心血和汗水?11月27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記者見面會,邀請六位基層「領頭雁」,分享了他們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的奮鬥足跡、暖心故事和熾熱情懷。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記者趙超、康淼、侯雪靜、楊靜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火熱的生活,記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脫貧攻堅帶來的山鄉巨變,聆聽廣大人民群眾自強奮鬥、團結攜手奔小康的時代交響。 小康,飽含著中華民族對幸福的憧憬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