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蘭州1月3日電 題: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郭剛、程楠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養羊歷史悠久。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羊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進程。「種草養羊走對路,『洋洋得意』奔小康。」如今,環縣老百姓的話道出了羊產業興旺帶來的幸福生活。

  有草有羊生活美

  43歲的曲子鎮西溝村脫貧戶孫志學靠養羊打了個「翻身仗」。

  革命老區環縣生態環境脆弱,綿延起伏的高山將窮山溝與外界隔離。貧窮把孫志學一家牢牢釘在大山裡。為給妻子治病,他的生活曾經陷入困境。

  近年來,環縣大力推動飼草種植和養羊產業。「種草養羊,本短利長」的發展計劃帶動了孫志學。2013年,他獲得了政府提供的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開始養羊。

  起初,市場波動、羊價下跌,孫志學賠了錢,但他咬咬牙,接著幹。

  當地政府投入3萬多元,扶持他修建標準化養殖暖棚和草棚,並為他提供養殖技術。他還購入鍘草機,將17畝地全部種上苜蓿、燕麥等飼草。2016年,羊終於賣上好價錢。2019年,他擴大養殖規模至300多隻羊,賺了10萬元。

  養羊改變了他的生活。去年8月,他第一次坐上了飛機,送女兒去新疆上大學。之後,他還去了西安旅遊。

  「種草省力,解決了羊的口糧,羊又給了我們吃穿花用的全部。」孫志學說。

  西溝村幾乎家家都養羊。村支書劉小兵介紹,2019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9363元,其中來自草羊產業的收入佔人均純收入的81.8%,在全縣排名第一位。村民們過上了「輕鬆種草、快樂養羊」的幸福生活。

  新的一年,西溝村有新夢想:到2022年,全村戶均養羊400隻、全村養羊10萬隻;戶均收入20萬元、全村產值過億元,打造成全省種草養羊億元專業村。

  環縣已形成了「眾口一詞念羊經、一心一意興羊業、千家萬戶發羊財」的良好氛圍。2020年,環縣農民人均來自羊產業收入達到5000元。

  羊產業的「啟示錄」

  小小羊羔為何能帶來如此大的變化?答案正是全產業鏈的精心打造。

  環縣畜牧獸醫局局長趙過存介紹,過去群眾種草養羊規模小,收入不高。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政府對草羊產業有了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龍頭企業,創建養殖合作社,引導群眾科學養殖。

  產業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支撐。2016年,環縣引進了甘肅中盛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實施百萬隻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全產業鏈項目,解決全縣每年100萬隻出欄肉羊加工和銷售的問題。

  「群眾放心養,企業敞開收」。環縣政府和保險公司等推出了價格指數保險。當羊肉市場價格與目標價格有偏差時,保險公司理賠,確保合作社、農戶養殖和企業加工等環節不虧損。

  政府「撐腰」,養羊底氣更足。環縣35萬人中有4.8萬戶養羊,全縣羊只飼養量達210萬隻。

  針對養殖技術不成熟、理念不先進等問題,環縣將有示範帶動能力的合作社建在群眾身邊,共打造了200多個千隻湖羊示範社,從飼草加工、防疫管理等方面引導群眾科學養殖。

  環縣縣委書記柴春介紹,2015年以來,全縣投入到羊產業的總資金為11餘億元,逐步實現了由傳統分散養殖到設施規模養殖,由小打小鬧到合作經營,由銷售活羊到精深加工的「三大轉變」,構建了集「引育繁推一體化、種養加銷一條龍」的肉羊產業發展模式。

  鄉村振興新希望

  產業興旺,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

  環縣實施「百千萬」人才引育工程,即引進「百名高端人才」、留住「千名大學生」、培養「萬名職業農民」,並計劃用三年時間培養1000名大學生「羊倌」。

  環縣扶貧辦主任白興時介紹,針對返鄉未就業大學生,政府拿出經費組織培訓,已吸引500名大學生當了「羊倌」。

  兩年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小夥盧小鵬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環縣德華澳美肉羊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當了一名「羊倌」。獸醫學出身的他在環縣找到了事業發展的平臺。

  產業升級賦能鄉村振興,而良種是羊產業提質的「晶片」。

  2018年,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落戶環縣,這是甘肅獨一家的集肉羊制種、科技研發、人才培育等為一體的肉羊技術集成綜合示範基地。

  企業總經理李國智聘請了澳大利亞專家團隊,從國外引進良種肉羊凍精,再利用人工授精,與當地湖羊良種雜交繁育。「優質良種基因大幅提升了肉羊產肉能力,提高了養殖經濟效益。我們有信心每年向全縣輸送肉羊良種1萬隻,推動優良產肉基因向產業快速擴散。」

  慶環公司技術總監、澳大利亞肉羊制種技術專家戴維德·奧斯本說:「我們育種技術國際領先,能幫助環縣打造肉羊良種供種基地。」

  藉助外國專家指導,慶環公司加大了本土技術人才培養力度,累計為全縣培養了12名可獨立操作腹腔鏡人工授精等核心技術人才。

  「國際隊」「國家隊」「地方隊」等力量助力環縣羊產業走上更大發展平臺。

  當地政府計劃到2021年底,全縣羊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農民人均來自羊產業收入突破6000元。

相關焦點

  •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上)  隴東報記者 丁豔 通訊員 李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遠看,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
  • 陝西橫山:羊產業蹚出致富路
    封山禁牧、舍飼養羊,不僅促進了植被恢復和生態環境改善,有效緩解農村剩餘勞力的就業問題,還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贏得了社會效益。曹陽灣、杜羊圈、酒房溝等村率先自發組織實施封山(沙)育林種草、舍飼養羊,養羊戶通過改良羊子品種、改善養羊基礎設施、種植飼草解決草畜矛盾等措施提高了養羊效益。
  •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環縣:新「羊倌」念羊經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凝心聚力抓落實】環縣:新「羊倌」念羊經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徐志昭  冬日的黃土高原,透著股股寒氣連日來,環縣大學生養羊產業協會會長姬永鋒等緊抓有利時機,向大學生「羊倌」和養殖戶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暢談家鄉產業發展,共話美好願景。  「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為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振了我們推動肉羊產業發展的信心。」技術員趙勇說,要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努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促進肉羊產業發展的生產力。
  •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全長22.7公裡的硬化路,讓當地群眾出行不再難。依託公路帶動,沿線各村發展起了一批特色產業基地。  截至目前,清水縣累計投資12.32億元,建成農村公路1300公裡,全縣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全部通了瀝青(水泥)路,1028個自然村硬化路或砂化路實現全覆蓋。  清水縣農村公路建設是我省農村公路大發展的縮影。  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而交通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先行官」的作用。
  • 環縣「棚改」圓了安居夢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環縣「棚改」圓了安居夢  通訊員 解天文  近日,走進環縣富潤小康家園梁永勤新入住的樓房裡,明亮的客廳
  •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連江蛟:生態養殖黑山羊 養羊路上喜「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連江蛟:生態養殖黑山羊 養羊路上喜「羊羊」 2020-12-04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窪鎮花蘆村第一書記馮貴元:找準產業路
    【彭陽縣王窪鎮花蘆村第一書記 馮貴元】(路)的確難走,就是三輪(摩託)走的路,壓了三道,也就是三輪(摩託)那麼寬,技術好了可以開過去,技術不好了開不過去 從2017年至今共修建了水泥硬化路,到村部的路9.8公裡,到組的砂化路是13.8公裡,戶戶通是35公裡,解決了老百姓的出行難的問題 【字幕
  • 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許雄、胡旭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曾幾何時,這樣的標語布滿鄉村家家戶戶的院牆上,村民口口相傳,飽含著對修路致富的美好嚮往
  • 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
    原標題: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
  • 尹建敏:產業幫扶助力東鄉縣脫貧
    「既然說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那我們就去啃啃這塊硬骨頭!」甘肅省人大代表、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對記者說。尹建敏的公司在蘭州,在深入了解東鄉縣後,她把公司的產業鏈做到了這裡,並結對幫扶東鄉縣的5個國家掛牌督戰貧困村,在東鄉縣開展產業扶貧。「下定決心了,就要動起來,就要見成效。」尹建敏說。
  • 甘肅慶陽「洋奶」飄香 「羊倌」大學生引鄉鄰謀「羊財」
    甘肅慶陽「洋奶」飄香 「羊倌」大學生引鄉鄰謀「羊財」 2020-04-01 16:18:57「羊倌」,細心學習養殖技術 王娜 攝   中新網甘肅慶陽4月1日電 (高展 萬婷 王娜)3月底,走進位於甘肅慶陽市西峰區溫泉鎮優樂福奶山羊養殖基地,飼料加工庫棚、青貯窖、擠奶房、消毒通道、消毒室等現代化功能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排列整齊的羊舍內,工人們正忙著餵羊、擠奶、加工鮮奶。
  • 小康路上見「薯」光——產業扶貧看甘肅系列報導之五
    一屆接著一屆幹,從自給自足到規模擴張、再到產業培育,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經過多年的努力,甘肅省成為全國馬鈴薯生產大省,種植面積和產量始終穩定在1000萬畝和1000萬噸以上,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逐步走上了集良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的路子,實現了從曾經的「救命薯」「溫飽薯」到「致富薯」「小康薯」的跨越。
  • 一名司法幹部的扶貧日記:我幫農戶攔羊,再將養羊做成公司!
    其居住的山彎,十分的開闊,新箍的窯洞寬敞明亮,走進去,涼意撲面,身上的熱浪頓然消失了。羊圈不遠,就在他們居住的窯洞旁邊。羊見了不很面熟的我們,停了吃草,眼神很是專注地望著面孔陌生的我們。羊只要站著不動,清點起來就省事。我問張組長:「你這三十幾隻羊,一年能收入多少錢?」他說:「大約就是三萬多塊錢的樣子!」這個數字,讓我的內心也不由自主地激蕩起了養羊的欲望。
  • 吳興青川共走小康路⑥丨「湖羊入川」拓展產業扶貧路
    本端推出《吳興青川共走小康路》,全景記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舉措、新作為和新面貌,今日推出第六篇《「湖羊入川」拓展產業扶貧路》。走進位於四川省青川縣竹園鎮三郎村湖羊養殖基地內,只見小山坡上牧草鬱鬱蔥蔥,在微風中掀起一片片綠浪;一幢幢整齊的藍頂房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在陽光照射下泛出各色光彩。
  • 牧嶺村:產業發展鋪就小康幸福路
    「現在村子經濟發展得好,環境優化了,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還有了跳舞健身談天的地方!」見證了家門口發生的巨大變化,75歲的村民查經中特別高興。牧嶺村位於郊區安慶礦區辦事處西北部,總面積4.4平方公裡,轄18個村民小組,417戶,常住人口1398人。
  • 西靖鎮:養羊助農奔小康
    今年以來,西靖鎮為進一步加快羊產業良種化進程,依託古浪縣興盛種羊繁育有限公司,選育改良生產性能高、適應性強、深受養殖戶歡迎的肉羊品種,做大做強羊產業。同時,通過組建成立古浪縣西靖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緊抓羊產業持續向好發展的市場機遇,統籌整合各類資金4621.24萬元,在惠民新村、高峰村、圓夢新村建成3個萬隻肉羊養殖基地,同步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其中能繁母羊5000隻、育肥羊25000隻。
  • 趕著「喜羊羊」奔上致富路
    講述人:文定村脫貧戶許道清妻子 張金珠我們一家是靠著養羊富起來。前陣子,我家的羊又生了3隻小羊羔,現在共有十多隻了。今年光賣羊,估計又能賺不少。就在四五年前,日子還遠沒有現在好。他們幫老許申請了補助金,還給我們送來兩隻本地高山羊,讓我們試著靠養羊賺錢。我們當時沒有技術,他們幫忙聯繫畜牧站指導;我們怕羊賣不出去,他們就讓村流水席大廚幫忙包銷;我們碰上生活上的難題,他們也常上門給我們出主意,即便我們脫貧後還是這樣,感覺他們成了我的家人。有了他們的支持,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