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許雄、胡旭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曾幾何時,這樣的標語布滿鄉村家家戶戶的院牆上,村民口口相傳,飽含著對修路致富的美好嚮往。

  如今,全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郵,沿著一條條連接十裡八鄉的農村公路,老百姓走在脫貧致富大道上。

  路通了,她高興地第一次穿上高跟鞋

  對金沙江大峽谷深處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村民來說,今年6月3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村子第一次迎來開往鎮上的客運班車,阿布洛哈通公路、通車了!

  這裡曾是一個不通公路的具備通硬化路條件的建制村,沿著羊腸小道出村要走3個多小時。

  2019年6月,通村公路開工。因地形複雜,前面3公裡加1個隧道竟耗時4個月。當地多方協調,用直升機空投大型施工設備進村。一年後,通村公路修通了,村民坐車10多分鐘可出村,2小時就到縣城。

  24歲的阿達麼友雜人生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踩在平展的柏油路上興奮得想哭,「比生完孩子還激動」。

  車路雙通,村裡產品的銷路廣了!花椒、蜂蜜等特色農產品可快遞出村,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的微信又增加了幾個客戶……

  阿布洛哈車路雙通是我國交通扶貧持續推進的一個縮影。

  在世界屋脊西藏,截至今年8月,西藏所有的縣城通瀝青路,86.4%的鄉(鎮)和61.4%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區公路建設累計吸納54.7萬名群眾轉移就業,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137.2億元。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對貧困地區優先安排項目、優先保障資金,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國農村公路總裡程超400萬公裡,絕大部分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路好了,他回村賣自釀高粱酒

  最近,山西大同市陽高縣鎮邊堡村遊人絡繹不絕。過去,這個偏僻的村莊,守著明古堡、烽火臺等獨特旅遊資源,卻忍受貧窮。

  「路修好後,村民能『走出去』,遊客也能『走進來』。村裡適時搞起了鄉村旅遊,隨之興起的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加上種養等收入,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6000元。」鎮邊堡村村支書渠啟說。

  渠啟提到的這條路是山西省近來重點建設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公路之一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截至目前,山西三大板塊旅遊公路累計開工3040公裡,建成2254公裡,有效帶動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

  鎮邊堡村村民張月文原先在大同市一家汽車裝潢店打工,兩年前回村開始賣自釀高粱酒。

  「主要是附近農家樂採購,遊客喜歡喝,還有人當紀念品帶回去。」張月文說,去年他家的酒坊賣了5萬多元錢,「比打工強多了」。

  老鄉富不富,基礎在公路。吳春耕介紹,近年來,交通扶貧大力支持「交通+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公路轉,老鄉們進城就業、返鄉創業更便捷,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致富門路。

  河北涉縣大力挖掘紅色文化、女媧文化等,全縣千裡鄉村路上鑲嵌了300餘處文化景點,旅遊公路變身公路旅遊;陝西千陽縣寶豐村盛產矮砧蘋果,當地修通通村路、通組路、園區路,「紅蘋果」變身增收致富的「金果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扶貧支持貧困地區新改建了5.9萬公裡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一條條路,就像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帶動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路美了,他自發清除路兩旁雜草

  「黨和政府花了那麼多錢為我們修好這條路,我們也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把這條路養護好。」烈日當頭,湖南寧鄉市道林鎮石金村村民劉湘正拿著柴刀,細心清除村道兩旁的雜草。

  去年4月石金村通村公路拓寬硬化以後,劉湘買了一臺農用車在當地跑運輸,日子越過越紅火。他說:「這條路載著我們的『活計』,養護好這條路,是我們的責任。」

  道林鎮鎮長姜曉告訴記者,當地已建立起路長制工作責任機制,積極引導村組、當地企業等共同參與公路建設和管理,努力把農村公路管好、護好、運營好,為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路好了,人心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幹勁更足了。

  貴州印發方案,鼓勵公路沿線群眾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參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甘肅將農村公路管養資金納入政府一般公共預算,健全完善農村公路專業養護、承包養護、群眾養護等多元化養護運行機制……各地正在積極行動,守衛好家門口的這條致富路。

  鄉村因路而興,也因路更美。

  近年來,各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農村公路尤其是「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和諧共生,與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協同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

  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將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因地制宜推動交通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促進交通運輸、郵政快遞、商貿供銷等農村物流資源整合,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

相關焦點

  • 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幸福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從昔日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AAA級景區,三家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司莫拉」佤語意為幸福的地方。今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司莫拉佤族村看望鄉親們時指出,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 駐村工作隊讓村民脫貧路越走越寬廣
    5年扶貧工作作為黃州區委辦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的方華,他始終把貧困戶記在腦中、掛在心上,因村制宜,因戶施策,加強脫貧戶後續幫扶,助力貧困戶的脫貧路,越走越寬廣。    從過去養殖800多鴿子,發展到如今的6000多隻,鄭志兵的基地規模製約了發展,同時,因交通不便,也無法跟上發展的節奏,這些困難成了他的煩心事。
  • 青海農牧民:綠色小康路 越走越帶勁
    青海農牧民:綠色小康路 越走越帶勁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豪  2020-09-16 對草原有特殊情感的索成第一時間報名,負責鬥江村周邊
  • 暢通「四條」扶貧路,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
    (11月26日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一步跨千年」,這是歷史的偉績,也是我們這一代的榮譽,在這一條脫貧致富的路上,有無數拼搏奮鬥的扶貧幹部,有無數堪稱奇蹟的扶貧故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交通巨變,見證幸福小康生活
    放眼神州大地,我們除了日行千裡的高鐵,還有翱翔藍天的飛機、翻山越嶺的高速、通村達戶的鄉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這些各具特色風採的大路小路,不僅標註著交通出行發展的速度,也在不斷串聯起人們的小康、幸福與希望。交通是基礎性、服務性、引領性、戰略性產業,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時間鏡頭回溯至1949年,彼時我國交通運輸面貌十分落後。
  • 南京江北新區官塘河村:通往幸福生活的路越走越寬
    交匯點訊 驅車從南京江北大道葛關路出口下快速路,一路向西北,前往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官塘河村。道路兩側,景色一直在變,從高樓林立到民房排排,從城市商業體到鄉村採摘園……唯有一點沒變——道路整潔、寬敞,車流不息。「從城裡可以這麼順暢開車到村裡,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村民感慨。「過去不敢想」是官塘河村民嘴裡的高頻詞彙,然而,許多「不敢想」的生活已在今天成為了現實。
  • 新華訪談丨阿土列爾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把村民脫貧奔小康的路越走...
    今年我們84戶貧困戶全部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從鋼梯到樓梯的轉換。雖然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但從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轉變,思想的接受程度以及生活習慣方方面面,怎樣能更好地適應角色的轉換,我們現在也在重點做引導。
  • 雲南9個「直過民族」宣告整族脫貧 致富之路越走越通暢
    依託四通八達的硬化路,藏在大山密林之中的山珍銷往全國,村民們日子越來越好,致富之路越走越實。3月19日,雲南省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宣布,雲南獨龍、基諾、德昂、阿昌、布朗、普米、景頗、佤、拉祜9個「直過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這背後,是交通力量的堅強保障。
  • 與「老康」一起走小康路
    ▲辛雲祥(右一)走訪困難群眾我叫辛雲祥,是七星關區普宜鎮一名扶貧幹部。雙河村是我走訪最頻繁的村子,這裡山荒水惡、交通閉塞、產業發展滯後、貧困人口多、經濟發展困難。在這個「山窩窩」裡,我親身體會到了發展的困難,感受到了群眾脫貧的迫切願望。
  • 【最美家庭展播】雙手開啟幸福路 越闖路越寬 ——何葉 逯光龍家庭...
    【最美家庭展播】雙手開啟幸福路 越闖路越寬 ——何葉 逯光龍家庭事跡 2020-05-16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富路,越走越寬
    改善生態,發展產業,貴州畢節海雀村——  致富路,越走越寬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地是種到了山尖尖,但卻廣種薄收:一個村民組50餘人挖一天土豆,兩個人一次全抬走。  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提出造林: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糧。「國家幫我們,我們也要爭氣!」文朝榮的兒子文正友回憶,當一批批救濟糧湧向海雀時,父親坐不住了,開始動員大家上山種樹。
  • 廣安市鄰水縣:鋪就「四好農村路」描畫鄉村振興圖
    鄰水地理位置優越,是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區(縣),這給鄰水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定優勢。但由於「三山夾兩槽」的特殊地貌,過去交通不便,村民增收難。「以前把產品從鄉村經縣城再運到重慶,最快也要近3個小時。」彭志德說。交通的滯後,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些年齡較長的村民沒進過城,找不到致富門路。」鄰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加林說。
  • 「濟寧看點」汶上縣交通杯「我家門前那條路」主題徵文大賽評選揭曉
    (《濟寧看點》汶上訊:毛家坤)「四好公路正收官,以路為題譜新篇。」7月18日上午,汶上縣交通杯「我家門前那條路」主題徵文大賽評審會在縣交通運輸局召開。評審會由汶上縣文聯、縣交通運輸局和縣作家協會共同舉辦,濟寧市作家協會主席張建魯主持評審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帶領全縣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呢?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什麼是「四好農村路「呢小編這就來科普一下四好農村路「四好」是指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沙洲壩鎮群峰村「四好農村路」記者當天所到的這條「四好農村路」起點位於太坊村,終點在龍湖村,於2018年開始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全程3.245千米,瀝青路面寬6米,是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的一條重要對外聯絡道路。
  • 「我們的小康路」——宿遷「四好農村路」發展巡禮泗洪篇
    從空中俯瞰,一條條「暢安舒美」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串起一個個美麗鄉村,構成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要想富,先修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泗洪縣投入16.6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爭取省補資金7.6億元,縣、鄉配套資金近9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61條968公裡、橋梁217座。隨著農村公路裡程越來越長、質量越來越高,其「職責」也不再僅僅局限於「路」。
  • 從「羊不走」到「希望之路」:扶貧幹部打通南塘村脫貧致富路
    南都訊 清遠市陽山縣青蓮鎮南塘村下轄的孫屋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是一條羊腸小道,人稱「羊不走」。羊都不走,人卻要走。進出繞行28公裡,看病難、上學難,小康更是難上難。黃埔區扶貧工作隊進駐南塘村後,便致力於為村裡修路。2018年8月,在黃埔區相關部門的幫扶下,5米多寬的連洲坪公路正式通車。
  • 時常保持寬容的心態,你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之後,他完全按照這位遊客的意見把這幅畫臨摹了出來,簡直能以假亂真。「非常感謝您的指導,現在這幅畫一定能賣個好價錢!」麥德盧說。「是的,這樣既不會太糟蹋我的聲譽,又能給你帶來很高的收益。」遊客說。「您的聲譽?」
  • 【雲嶺戰貧】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鋪就全面小康幸福路
    積分兌換活動 為了激發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雲南省向貧困村派出成千上萬的駐村幹部,深入開展 「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為貧困群眾量身定製扶貧措施,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黨的聲音傳遞下去,把黨的扶貧政策落實下去,把脫貧致富奔小康轉化為貧困群眾的自覺行動,靠努力奮鬥實現幸福生活。
  • 查理·芒格震撼演講:走正道,路越走越寬
    他受人尊敬,有個大家庭,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他剛在愛荷華州定居的時候,一英畝土地還不到一美元,他一直住在愛荷華州,親眼看到了富足的現代文明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興起。我太姥爺說,他趕上了好時候,一輩子活到90歲,老天能給他幾個大機會。他這一生幸福長壽,主要是老天給他的那幾個機會來臨時,他抓住了。每年夏天,當孫子輩的孩子們圍繞在他膝下時,我太姥爺總是一遍一遍地講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