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美麗宜居新南京 讓全面小康有顏值有品質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南京,看看這裡如何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用綠色堅守呵護城市,夯實生態宜居之本,築牢幸福生活之基,把一個囊括「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的美麗古都留給未來。 

【科學治水 碧波古韻今猶在】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西鄰明城牆,北依紫金山,南接秦淮河,49.7公頃的月牙湖是南京重要的景觀水體,漫步湖畔,微風拂面、樹影婆娑、波光粼粼,月牙湖名副其實如月亮般清麗怡人。但在治理前,這裡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一位南京市民告訴記者,以前月牙湖的水很渾很臭,整治之後乾淨多了,水也變清了。平常大家早晚都在這邊散步,下午來湖邊坐坐,都很悠閒的,很開心。

  2016年,月牙湖作為南京市首批黑臭水體展開持續整治。按照「拆、截、清、修、引、測、管、景」8字法指導,整治排汙口,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消除內源汙染。

  南京市秦淮區水務局副局長徐連奎介紹,針對月牙湖實施了生態修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水生動物的放養,構建了水下森林,構築了一個生態島,好多野鴨子等水鳥都在這兒安家落戶。

  為進一步做優宜居生活環境,南京用好城市管理「繡花針」,健全長效常態機制,設立3011名河長湖長,利用「南京河長」手機APP,實時跟蹤各級河長的巡河報告、巡河問題處置等情況,讓150條城市黑臭水體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景。

【留住鄉愁 不負青山不負人】

  距離主城區30公裡的江寧區錢家渡村,也通過治水換回江南水鄉。錢家渡村通過水系梳理、雨汙分流與日常水域保潔,有效地改善了當地水環境。「借水行舟」做出一篇濃墨重彩「水文章」:一條3.8公裡的水上遊線,將周邊的江南水利文化園、現代農業展示館、漁趣園等多個旅遊景點串珠成鏈,讓遊客體驗「悠然水鄉,農漁天堂」的現實模樣。

  一位遊客說,這邊還是蠻漂亮的,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非常適合過來放鬆放鬆。

  水清岸綠的鄉村美景吸引遊客紛至踏來,錢家渡村民的日子也跟著美了起來。一排排粉牆黛瓦的民居就是當地老百姓的民宅,這裡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礎上進行微改造,發展餐飲住宿,真正富了老百姓的口袋。村民陳益青原先在外地打工,後來回鄉經營民宿,現在生意特別好,周末入住的房間都要提前一個月才能預定。

  南京在擘畫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一方面充分挖掘鄉村文化,各美其美,留住鄉愁;另一方面,盤活土地資源,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吸引村民家門口就業。百姓腰包鼓了,精氣神更足了。

  村民黃連寶算了一筆帳:土地流轉後,每年每畝能拿700塊錢,平時還在合作社打工,一個月有4000多塊錢,一年的收入能有5萬塊錢。

  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和平社區黨委副書記朱偉說:「村莊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收入從前兩年的17.8萬元增加到現在的400多萬元。老百姓從前兩年的1.8萬元的人均收入增加到現在的3.1萬元,老百姓的生活更有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楊帆 張正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創新,南京最鮮明的氣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小康路上,南京隨處可以感受到創新的溫度和味道。《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這座創新名城,看看南京如何描繪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圖譜。  【古城蛻變 創新就在「轉角處」】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說:「老廠房改造成科創載體,老街巷變身眾創空間……南京老城核心區的秦淮矽巷,將新產業與老空間進行重疊,激發老城區創新活力,吸引創新創業人才紛至沓來。」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㉞】詩詠江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③】詩詠浙江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④】詩詠吉林四平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⑤】詩詠河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⑥】詩詠廣東翁源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⑱】詩詠山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②】詩詠四川省南充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③】詩詠浙江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④】詩詠吉林四平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⑤】詩詠河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⑭】詩詠湖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幸福的日子裡曬「小康」——「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隨手拍大賽...
    共享小康生活的甜蜜。 蘭新天 攝民族團結氛圍濃。 趙睿 攝雙手摘掉「貧困帽」。 張洪旭 攝草原上的格桑花。……平凡的日子裡,每一個表情都在訴說著滿滿的幸福,每一個場景都在展現小康生活的美麗畫卷。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讓我們一起傾聽來自他們心靈深處的聲音,感受他們的「小康生活」。來源:青海日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菜籃子」裡的小康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來看「菜籃子」裡的小康夢。地鐵一號線站外,就是原來的紅橋區佳園裡社區商業街。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周邊佳園北裡、佳園東裡等5個小區,有近3萬名居民要買菜,這裡逐漸形成了佔路市場。許愛順,1994年從山東德州來到天津做小本生意,賣雜糧、賣蔬菜。雖然天天起早貪黑、吃苦受累,但跟在老家打工相比,能賺到的錢多了。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題: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20世紀80年代初,向小康奔跑的目標悄然和蘇州這座千年古城結緣。江蘇省蘇州市區一景(2017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歷經40多年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行者」蘇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殷切期望,經濟逆勢飄紅、城鄉日新月異、百姓安居樂業,奮力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漫步姑蘇大地,幸福更有保障、惠及群體更廣,小康偉業起筆處描繪著人間新天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橙子姐姐」與她的轉場人生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調研手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長期以來,許多老區交通閉塞,發展比較滯後,但思路一開天地寬,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灣村積極探索、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託青山綠水和紅色文化,因地制宜發展茶葉、旅遊業等支柱產業,蹚出了一條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路子。實踐證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老區希望無限!
  • 走在前列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這五年,「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願景,正在江蘇呈現為一幅幅小康生活的現實圖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作出的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對江蘇來說,不僅要率先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建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有盟,魯渝攜手奔小康
    「去外省參展,別人的蓮子能賣到43元一斤,我們最貴的蓮子也只能賣到39元一斤。」裡仁鎮副鎮長楊光華回憶說。打不開銷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產品標準認證。2019年12月,山東省德州市援助408.99萬元,在裡仁鎮建設了太空蓮標準化加工廠房和倉儲基地,實現了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加工。今年,太空蓮蓮子還被列入德州市扶貧採購目錄,銷售有了一定保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太原市美術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美術作品100幅,美術有國畫寫意畫、工筆畫,油畫、版畫、水粉畫,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作品通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鮮明主題,呈現了新時代勞動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描繪出太原市的風景名勝、人文歷史
  • 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採風行走進谷裡
    &nbsp&nbsp&nbsp&nbsp10月17日—18日,「致敬豐收 決勝小康」——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大咖採風行走進江寧谷裡,來自央媒、省媒以及省內主流黨報的攝影大咖用相機記錄谷裡決勝小康的精彩畫面,用鏡頭定格谷裡樂享豐收的動人瞬間。
  • 繪就幸福底色 「全面小康百家談」走進鼓樓
    為了展現和總結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經驗,12月24日,由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宣傳部、鼓樓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協辦,龍虎網承辦的南京市「全面小康百家談」第八站活動走進鼓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窗明几淨新生活。我們在房間裡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他說:「2005年,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沒有移民搬遷,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⑥】詩詠廣東翁源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黃牛哞哞叫,農民奔小康
    「你眼中的小康生活什麼樣?」面對這個問題,王俊想了半天,他說他的「小康生活」就是腳踏實地去創造財富,吃飯香、睡覺香,生活有奔頭,給家人以安寧幸福!孫麗霞眼中的「小康生活」是有形有色的——再買兩頭好牛;用了十八 九年的電視該換新啦;考車票、買輛車;再給女兒攢一份體面的嫁妝……生活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