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能再次登上月球的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2020-12-16 火腿肉丁之未解之謎

今天咱們扒一扒人類登月。

1969年的7月20號,阿波羅11號的船長阿姆斯特朗走下宇航船,踏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1次踏上月球計劃。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但是卻引起了大眾對其真實性的質疑。今天咱們就來扒一下真相。

最早在1974年的時候,就有人懷疑美國登月是騙局,那個時候有一本很著名的書《我們從來沒去過月球》。

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覺得美國登月是個騙局,而且有人說美國整個登月的過程就是提前在攝影棚內拍攝好了,再在電視上播放。拍攝這個騙局的是美國當時非常著名的導演史丹利庫伯利克。

在1978年的時候一部名叫《摩羯星1號》的電影上映,講述的是人類準備登陸火星結果的失敗,於是就設計拍攝了一個假的登陸火星的過程來欺騙全世界的一個電影。這個電影多多少少是有點影射的——美國登月是一個謊言。

那麼除了懷疑,有沒有什麼證據呢?

在登月的時候是插了一根美國國旗在月球上,國旗迎風飄揚。其實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月球表面是沒有空氣的,也就沒有風,怎麼可能迎風飄揚呢?對此,NASA的解釋是國旗是由豎著的棍和橫著棍直起來配合才能插在月球表面,在操作過程中木棍發生抖動,帶動旗子好像在飄揚。而且月球表面沒有空氣,也沒有空氣阻力。這樣一來抖動的時間會比較長,看上去就像迎風飄揚。

在月球上拍的照片按道理是只有太陽一個光源的,但是從照片上能看出仿佛有很多光源,就像在攝影棚中一樣。NASA對此也有解釋。大的光源確實只有太陽,但是周圍的器材等物品都是反射光的,所以整體來說好像有多處光源非常正常。

還有就是月球上巖石標本露出的馬腳。航天局對太空人帶回來的巖石分析後,發布了分析結果——月球上的巖石跟地球巖石成分沒有區別。這一說法遭到了很多的攻擊。我也感覺這一點有點扯。甚至有人找到了視頻中的一塊石頭,發現上面很清晰地刻著「C」字母。

NASA也跳出來為自己辯解他們肯定去過月球。照片中有復歸反射器。復歸反射器是用來精準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它就是像一個反射板,地球發射雷射過去,從復歸反射器反射回來,這樣就知道距離。

大家對此甚囂塵上,可能只是對第一次印象太過深刻。其實人類登月不只這一次,人類總共登月6次之多。美國阿波羅計劃總共發射了7次要登月的飛船,只有有1次失敗了。甚至都有太空人開著月球車幾十公裡,採集了大量的數據。

NASA也曾發射過一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這個飛行器在2011年的時候超低空圍著月球飛行,拍攝了很多照片。在那些照片上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當時月球車跑過來一些輪胎的痕跡,甚至插的旗子和一些腳印。為什麼月球上近軌道了痕跡過了那麼多年還能保留在那呢?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的,所以就不會風化。

當時美國登月是全球直播的,在美國據說它的收視率達到了94%。但在整個登月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事,直播的中間信號斷了兩分鐘。後有人證實是阿姆斯坦把通信信號切到了醫療頻道,大喊:那是什麼?說好大的傢伙,真是不可思議!

後採訪時透露,他們看到有別的宇宙飛船在火山口邊緣附近,好像他們正在監視。

除阿姆斯特朗之外,第2個登陸月球上的人艾德禮也證實說,其實在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的時候,他們已經目擊過兩次不明飛行。第1次是他看到一個東西的跟在他們宇航飛船的後面。第2次是三個太空人都看到一個閃著白光的東西一直跟在他後面。後來阿波羅11號也因此沒有降落在原定的降落地點上,它降落在一個離他原定降落地點非常遠的地方,這次偏離差點讓他們沒有足夠燃油回到地球。

在此登月之前,NASA發射了5個飛行器,圍繞月球進行拍攝,尋找降落地點,所以得到了很多月球背面的畫面。美國國家安全局一個名叫卡爾沃爾夫的負責修理精密儀器的工作人員由機會進到研究室。他就看到了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幾張照片。根據描述,月球的背面有很多建築有塔或像基地一樣的建築。

而卡爾沃爾夫的說法也被接下來的事情所印證。美國與蘇聯進行軍備比賽時,要求一位具有「遙視」超能力的人去觀看月球背部。Swann算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超能力人,他的超能力是被美國的CIA認證過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就要求Swann遙視月球背後的地方。結果是與卡爾沃爾夫所見照片高度一致!並且Swann表述在遙視過程中,他發現了月球建築物中也有人在看他,於是這個實驗就匆匆停止了。

另外一個阿波羅14號的飛行員愛德華,他在參加2008年的英國的一個廣播節目的時候爆料,其實外星人是有的,60多年前就訪問過地球,而且所有太空人在登月之前都接受外星人的說明。所以他說只要是太空人都知道是有外星人。

而且當初人類登月的資料大部分都已經銷毀,現在太空衣都是用的初代太空衣,都不會再建造新的太空衣了。人類登月和發射近地衛星的難度是天壤之別,這也是宇航局給出的為什麼40多年來沒有再次訪問月球的原因。

那麼,到底是忌憚外星人的存在還是客觀條件不允許?第一次登月是在攝影棚中拍攝的嗎?各位看官心裡也有數了。

相關焦點

  • 庫裡表示不相信人類登上過月球 NASA這樣回應
    原標題:庫裡不相信人類登月事情發展 面對NASA回應庫裡是否應邀?據外媒報導,美國職籃NBA球星庫裡此前錄製廣播節目時表示「不相信人類登上過月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1日對此公開回應,邀請他和球隊參觀月球實驗室,看登月證據。庫裡9日以嘉賓的身份錄製播客節目《即興發揮》時,突然拋出問題問大家:「我們曾經登上過月球嗎?」其他人回答說:「沒有。」
  • 人類為何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美國登月技術已失傳,難道是故意的?
    人類為何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美國登月技術已失傳,難道是故意的?從中國古代就有著對於月亮的幻想,嫦娥是古人認為月亮上居住的神仙,這些傳說無不透露出中國人對月亮的好奇。終於,人類在上世紀60年代就登上了月球,但是讓人疑惑的是,這本該是一個開始,沒想到卻成為了一個結束,因為至此之後就沒有人類能夠登陸月球了,這樣的結束是一個意外還是有意為之?人類登月是需要通過火箭這種載人工具,沒有這個運載火箭,人類是無法登月的但是這之後這個技術似乎就失傳了,坊間有傳聞,美國人當年故意將圖紙損毀,讓其他國家甚至是後人都無法再登上月球。
  • 他將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華裔月球太空人,臺灣省林其兒將登上月球
    Artemis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而在2024年,Artemis計劃將幫助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登上月球。美國宇航局局長JimBridenstine上周在甘迺迪太空中心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中表示:這是Artemis太空人計劃的第一支核心隊伍,未來還會有更多人加入。」
  • 只有十二人登上月球,但是月球上留了一百多噸垃圾,都是一些什麼
    從總量上來看,月球表面的垃圾大部分都是這些代步車和登月艙造成的。人類在登陸月球的時候,有一些物體是不能全部帶回地球的,因為相應的成本真的是太大了,在耗費大代價運回地球,這可是一樁非常不划算的買賣。再加上這些垃圾當中有百分之九十六都是一些金屬儀器,它們本身對於月球表面並不會造成很大的汙染,所以說最終都選擇將這些儀器遺留在月球表面。
  • 人類是否真的去過月球,NASA告訴你真相!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就是說在50年前的1969年的7月20日,「阿波羅11號」的船長「阿姆斯特朗」走下宇航船,踏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的這樣一個「偉大創舉」!而近些年來,許許多多的媒體都紛紛報導這個「偉大創舉」是個「驚世騙局」!
  • 月球空心說,三眼外星人,還原月球那些神乎其神的都市傳說真相
    月球雖然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人類也不止一次登上過月球,再加上各類的探測器和衛星,幾乎沒有一個死角,但這個陪伴我們幾十億年的衛星依然充滿著許多匪夷所思的現象,有很多現象我們沒辦法去完美解釋,也就滋生了很多的都市傳說,什麼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基地,月球是空心的,外星人就居住在裡面,阿波羅
  • 哆啦A夢在月球養了一群兔子,再次登上月球,卻被兔子抓了起來
    今天給大家帶來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說起哆啦A夢大家別說沒有看過,那絕對是你童年了好吧。畫中的哆啦A夢還是一如既往的那種形象非常的可愛,話不多說我們來看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哆啦a夢還是像以往一樣,幫大雄實現願望收拾爛攤子,但是故事背景卻是月球。月球探測器發現了月球上出現了白色的影子,大雄得知後在班上宣稱月球上存在 月兔 卻被大家嘲笑。哆啦A夢用秘密道具異說俱樂部徽章,在月球背面創造了一個月兔群落,等到他們再次來到月球時,當初的月兔群落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大王國,一行人卻被抓了他們是否能夠化險為夷呢?
  • NASA不願公開的月球真相,南極洲隱藏了什麼?奧陌陌上有「人」?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存在,同時生命也是最脆弱的一種存在,在地球上看見生機勃勃的生命,那遙遠的月球以及浩瀚的太空中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呢?早在上世紀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NASA不願公開月球的真相,緊接著南極洲發現新的突破,有人說奧陌陌上有「人」!
  • 1969年美國人真的登上月球了嗎?美國登月或是彌天大謊嗎?
    7月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用阿姆斯特朗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此後,美國又發射了「阿波羅」12、13、14、15、16、17號飛船,除了13號因運載火箭故障外,其他飛船均登月成功。
  • 蘇聯從未登上月球,美國卻成功登月6次,簡直是「反人類」的操作
    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對於太陽系內星球的探索也從月球轉到了火星,金星這些星球上,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可能都會想起人類第一次探索月球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對於月球的探索其實有兩個國家是非常上心的,一個是前蘇聯,另一個就是美國。
  • 月球土壤正在研究,當年阿波羅登月的真相,終於要被揭開了!
    1969年美國為了和前蘇聯一爭高下,於是將太空人送往月球,這是大家熟知的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前前後後花費百億資金,從月球上帶回了超過300斤月球巖石,中國的科研人員有幸得到了一克月巖樣品,正是這一克月球巖石,花費了科研人員大量心血,雖然僅僅只有一克,代表著人類和月球實現近距離接觸。
  • 阿波羅1號慘劇,讓人類登上月球的一課
    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阿波羅1號太空人,圖片來源: NASA約翰·格林是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戈爾曼·季託夫。
  • 月球土壤可以帶回地球,火星土壤為何沒帶回地球,科學家說明真相
    火星在太陽系中除了火星,另一個被人類熟知的星球就是地球的衛星月球。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末,人類的太空人就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並且從月球上帶回了一些月球土壤巖石用作科學研究。細心的朋友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類太空人登上了月球,並且帶回了一些月球土壤巖石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而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僅僅是發射探測器上去,並沒有帶回一些火星土壤回到地球研究。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科學家在擔心什麼嗎?
  • 首位登上月球的女性即將誕生
    現在,美國宇航局的登月任務再次啟動,一項名為「阿爾忒彌斯(Artemis)」的計劃有望在十年內讓人類重返月球。然而,這一次,它不再是只屬於男性的旅程:美國宇航局承諾,阿爾忒彌斯計劃會將首位女性送上月球。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誕生!人類登月開啟倒計時!
    剛剛,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們利用阿波羅計劃的數據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這份新的月球地圖為人類提供了登陸月球的藍圖,揭示了地球巖石夥伴的真實性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合作,繪製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完整的月球地質圖。在這張名為「統一月球地質圖」的新數字地圖中,整個月球表面都被完整地繪製出來,所有的特徵都被統一分類。你可以在網上找到這張地圖,它以1:50萬的比例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細節。
  • 樂高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紀念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1961年人類首次太空飛行後僅三年樂高便發布了801太空火箭套裝。在之後的數十年的樂高套裝中,陸續推出了像昆蟲記,2002冰雪星球和Spyrius這樣奇特的太空子主題。但事實證明,孩子們以及成年玩家都對真正的太空飛行器和科幻著作中的太空飛行器一樣著迷。令人難忘的樂高探索系列為我們帶來了最令人驚嘆的人造太空船模型,並紀念了太空探索的裡程碑,樂高的首架「月球登陸艙」早在1976年就誕生了。
  • 月球和三眼女屍殘骸是怎麼回事?
    但是,前蘇聯的並沒有實現把太空人帶到月球上,他們只實現了月球表面的第一次撞擊和軟著陸,分別是月球2號和月球9號。而美國卻6次成功登上月球,分別是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其實,關於美國當年到底有沒有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直到現在都有不少人表示質疑,而且,關於這一系列登月任務的質疑還分成了兩個比較極端的戰隊,一方認為美國載人登月任務成功實施是騙局,另一方則認為美國隱藏了很多登上月球後自己看到的真相,而三眼女士就是他們隱瞞至今的月球發現之一,與此有關的還有月球上有飛船遺蹟。
  • 美國真的登上月球?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阿波羅是否曾登上月球近年來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今年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準確進入月球軌道並採取月球樣本。這也美國登月話題再次推向輿論的熱點。從現有的嫦娥五號所拍攝的照片來看,在月球真空環境中旗幟不會隨風飄揚,月球的光源只有太陽光一種,而美國登月照片的光源顯示出不同的石塊有不同的影子方向,這些都與阿波羅登月照片相違背,也是質疑者提出的有力證明。筆者認為:美國是否登上月球?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通過電視網絡傳達出的畫面也並不是月球上的真實畫面。
  • 傳聞阿波羅從月球帶回一個三眼女屍?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奧秘?
    從人類開始抬頭仰望星空開始,就對那裡充滿了嚮往和浪漫主義的色彩。比如我們古代就有廣寒宮和月兔的神話傳說,在我們有了登月技術之後,1969年美國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讓人失望的是,我們在那裡沒有發現任何人和物。
  • 世界史上你不知道的一些趣事,美國登上月球背後的秘密
    作為人類,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極其複雜的事件,並從該事件中過濾出最有用最有趣的故事信息。由於人腦容有限,通常會丟失令人著迷的或重要的信息。 1:登上月球 登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事件,而總統約翰·甘迺迪是倡導並領導這項成就的人,但經常被遺忘的是甘迺迪真正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