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號慘劇,讓人類登上月球的一課

2020-12-09 天文在線

太空競賽初期,水星計劃非常的熱門。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

阿波羅1號太空人,圖片來源: NASA

約翰·格林是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戈爾曼·季託夫。雙子座計劃接替了水星計劃,這是一個多次的兩人飛行計劃,包括了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美國人艾德華·懷特(依舊在蘇聯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之後),以及:

第一次為期一周的飛行,第一次為期兩周的飛行,第一次使用燃料電池供能,第一次與其他飛行器交會,第一次與其他飛行器對接,刷新最高點(與地球距離)的記錄,由巴茲·奧爾德林執行的第一次成功的出艙作業。零次失敗並不代表安全

接下來第三次載人航天計劃––阿波羅計劃––開始了。

阿波羅1號太空人,圖片來源: NASA.

選出的第一批船員是參加過水星計劃和雙子座計劃的維吉爾·格裡森,參加過水星計劃的愛德華·懷特,以及新選出的太空人羅傑·查菲。查菲是一名候補,代替在訓練中兩次肩膀脫臼並需要手術的唐·埃斯利。阿波羅1號原本計劃在1967年2月21日發射,把三名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這原本應是新指令服務艙的第一次近地軌道測試,是當時最大的將生物送入太空的太空艙。原計劃是用土星1B號運載火箭來發射,它與後來將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等人送上月球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是一個系列。

但是阿波羅1號並沒有發射。任務指令長格裡森表示希望讓太空艙在軌道運行滿14天,比到達月球再返回還要多六天。當時阿波羅2號和3號已經在計劃之中,前者發射登月艙,後者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指令艙和登月艙,並進入中地球軌道,成為當時最遠的載人飛行器(後因阿波羅1號的失敗,2號和3號均改為其它地面測試)。1967年1月27日,也是埃斯利手術一周年當天,當時三個太空人正在太空艙裡進行演習。就在那二十多秒之中,悲劇發生了。

1967年1月19日在模擬器內部拍攝的照片,圖片來源: NASA

1月27日是 「拔除插頭」 測試,也就是說,三個太空人所在的指令艙只在它自身的能源供給下運行,這是一項確保飛船能夠正常飛行的基本能測試。在做這項測試的時候,沒有燃料,沒有製冷,沒有潛在的危險。三名太空人穿著加壓的太空服進入船艙,船艙也加壓充滿了氧氣。三個艙門都從外部安裝,包括可移動的內層艙門,鉸接的外層艙門,以及外層艙門蓋。當天下午發生了一些通信上的故障推遲了發射,模擬倒計時仍停留在發射前十分鐘,接下來的事情就發生的非常快了。

下午6:30:54時,太空人們正在進行第二次檢查,一個電壓峰值突然出現了。十秒鐘後(6:31:04),格裡森的麥克風傳來一陣大聲呼喊的聽不清的詞句,可能是「嘿!」或者「火!」。兩秒鐘後(6:31:06),他們聽到了查菲的聲音,「駕駛艙起火了!」七秒鐘後(6:31:13),不知是誰在一片混亂中吼叫「…火…出去…」 稍後通信在6:31:22結束。通信結束前,所有人看到的最後的畫面是愛德華·懷特伸手抓住了內層艙門的把手,然後火焰從左至右充滿了整個屏幕。

阿波羅1號失火後,圖片來源: NASA

100%的氧氣環境是完美的火焰燃料,這使密封艙內的溫度和壓強急劇升高。在15秒之內,指令艙的內壁就燒毀了,外部濃煙滾滾,地面工作人員無法進入救援。他們用了整整五分鐘才打開三層艙口蓋,發現裡面的太空人已經被活活燒死。格裡森躺在地板上,已經解開了安全帶。懷特的安全帶被燒毀,側躺在艙門下面。但最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查菲,他死的時候依然在座位上,在懷特打開艙門之前盡力保持通訊,這也是他的職責。

阿波羅1號失火後,圖片來源: NASA

事情的起因就說來話長了,當飛船到達阿波羅太空飛行器辦公室時,行政管理人員約瑟夫·謝伊和太空人都指出了一些問題,包括在艙內使用尼龍網和尼龍搭扣(都是易燃材料)。謝伊給了飛船一個臨時的打分讓它通過檢查,並且要求去除易燃材料,但後來並沒有人這麼做。後來太空人給謝伊送去了下圖的照片,並留了一條信息,「約瑟夫,並不是我們不相信你,但這次我們決定不聽取你的意見了。」

圖片來源:NASA

通常來說,引起這類災難的失誤並不經常遇到,但這次,內部審查小組找出了五個:

暴露的電線,以及鍍銀線的化學反應(可能引發了火花);艙內100%的高壓氧氣環境;艙內易燃物品(從未被換下);內部無法打開的艙門蓋;地面工作準備不足,無法迅速救援艙內太空人。如果以上任意一點改變,都有可能拯救三位太空人的生命。

阿波羅7號,圖片來源: NASA

這次慘劇之後,阿波羅載人航天任務暫停了20個月,最終阿波羅7號完成了阿波羅1號的目標。諷刺的是,阿波羅7號的其中一名太空人是唐·埃斯利,他原本應該是阿波羅1號的太空人。另一名阿波羅7號的太空人瓦爾特·施艾拉,曾是阿波羅1號的後備太空人。根據克魯格和洛弗爾的說法,在阿波羅1號測試之前,施艾拉就說過: 「我也說不出這艘船有什麼問題,但它令我感到不舒服,有些響聲聽起來不對勁。」

在阿波羅1號起火前一個月,指令長格裡森被問到有可能死亡的問題,他回答說:「你不能老想著這件事,很多事情都有概率發生致命災難,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次飛行上,有可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你只能儘量做好計劃應對可能出現的後果,召集受過良好訓練的隊員,然後去飛。」

阿波羅1號太空人登船,正在進入艙門的是格裡森,他後面的是查菲,左側後方是懷特。 圖片來源:NASA

阿波羅1號給NASA上了慘痛的一課,讓他們更加注意這些安全問題,也改變了他們對待太空人和任務的方式。著名的NASA飛行主管基恩·克蘭茲(他本人把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們安全帶回了地球)在阿波羅1號出事後對工作人員說: 「從今以後,飛行管理只有兩個詞:承擔和盡職。 承擔意味著永遠都要對我們做過的和沒做到的事負責,不逃避責任。盡職意味著永遠不把任何事看成理所當然。當你們今天開完會回到辦公室,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承擔和盡職寫在黑板上,永遠不要擦掉。每當你們來到辦公室,這兩個詞就會提醒你們格裡森,懷特和查菲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個詞也是任務管理所必需的。」

阿波羅1號事件以太空人的生命為代價,給當時的世人上了最為昂貴的一課。自那之後的將近20年中,沒有太空人喪生。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課,後來人類才終於能夠成功地登上月球。

阿波羅11號,圖片來源:NASA

如今阿波羅1號失火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它也成了NASA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現在也許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還記得格裡森,懷特和查菲,然而他們的犧牲應該永遠被記住,永遠要為我們做過的和沒做成的事負責,也永遠不要認為任何事是理所當然的。在轉瞬間悲劇就有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盡力做到最好,深邃的太空就是觸手可及的。

作者: startswithabang

FY: xeno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樂高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紀念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1961年人類首次太空飛行後僅三年樂高便發布了801太空火箭套裝。在之後的數十年的樂高套裝中,陸續推出了像昆蟲記,2002冰雪星球和Spyrius這樣奇特的太空子主題。但事實證明,孩子們以及成年玩家都對真正的太空飛行器和科幻著作中的太空飛行器一樣著迷。令人難忘的樂高探索系列為我們帶來了最令人驚嘆的人造太空船模型,並紀念了太空探索的裡程碑,樂高的首架「月球登陸艙」早在1976年就誕生了。
  • 為什麼說阿波羅20號在月球背面發現外星人肯定是假的?
    月球是人類目前唯一涉足過的外星世界,在阿波羅登月期間,前後共有12位太空人登上過月表。太空人在月球上捕捉到了大量的影像,讓我們可以第一次深入了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外星世界。然而,伴隨著人類登月的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傳說,例如,阿波羅20號在1976年秘密發射升空前往月球背面,並在那裡發現了三眼外星人。
  • 月球挖掘機哪家強?|阿波羅11號|阿波羅|地球|樣品|月球
    嫦娥5號順利升空,如果一切任務執行正常,那麼大約十幾天後就可以攜帶2公斤以上嚴格密封的月壤樣品返回地球。而距離人類上一次月球取樣,已經過去了44年之久。取樣的成功必然會在全球掀起新的外星探索熱潮。按照慣常的說法,現在地球上擁有月球樣品最多的國家自然是美國,因為有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
  • 美國宇航局的10次阿波羅號的月球任務
    阿波羅任務始於1961年5月25日約翰·甘迺迪總統的演講,當時他宣布了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目標。8年之後,10次阿波羅任務,美國創造了歷史。阿波羅1號實際上從未離開過地面。1967年1月27日,在發射臺上進行測試時發生了火災,摧毀了發射艙。不幸的是,三名太空人遇難了。
  •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最近咱們國家的月球測設備嫦娥5號為我們帶回來了珍貴的月球樣本大約1731克。這些樣本對於我們人類研究月球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寶貴資料。可是有另一種聲音卻酸溜溜地說,人家美國多少年之前就可以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並且帶回數量更重的月球樣本,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怎麼現在中國一次性才帶回來那麼一點樣本,果然是技不如人。其實這樣的一種說法除了酸應該也沒什麼別的情緒了。縱然載人航天行為確實是非常高端危險重重的,但是這並不能從技術上進行類比。就好像公交車售票員和現在的自動打卡設備是不能類比的意思是一樣的。
  • 阿波羅11號被遺忘的女人們,是她們讓人類在月球上行走成為事實
    阿波羅11號登月1969年7月21日,人類首次登月成功,人類永遠銘記這一瞬間,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也響徹月球:「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這卻是一大步
  • 阿波羅11號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已經給出答案
    第一個地球人類,即將離開舷梯,踏上月球表面阿波羅11號登陸的另一大背景,是時間。1961年4月,蘇聯民族英雄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在外太空遨遊1小時4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1962年9月,甘迺迪總統發表著名的登月演說,要在10年內把人類送往月球的表面。
  • 人類不能再次登上月球的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今天咱們扒一扒人類登月。1969年的7月20號,阿波羅11號的船長阿姆斯特朗走下宇航船,踏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1次踏上月球計劃。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但是卻引起了大眾對其真實性的質疑。今天咱們就來扒一下真相。
  • 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我們知道美國的探月技術1969年就把太空人送到了月球,並且把美國的旗幟插在了月球上,至今我們才登上了月球,談載人航天飛往月球的問題有沒有價值,嫦娥五號無論能不能載人,到月球上幹什麼去?我們就得參考當年阿波羅號航天任務的過程人究竟起了什麼作用。
  • 傳聞阿波羅從月球帶回一個三眼女屍?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奧秘?
    從人類開始抬頭仰望星空開始,就對那裡充滿了嚮往和浪漫主義的色彩。比如我們古代就有廣寒宮和月兔的神話傳說,在我們有了登月技術之後,1969年美國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讓人失望的是,我們在那裡沒有發現任何人和物。
  • 阿波羅號在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場的情況下,是如何返回的?
    阿波羅11能飛出去的不是本事,但是能夠回來的絕對是本事。返回的關鍵在於引力,返回的引力系統為地月系統,並月球返航方案,只適用於月球。地球逃逸演示在火箭的助推下,阿波羅號進入了環月軌道,然後進行軌道變速,最後阿波羅號實現在月球著陸。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 1,又稱為人造地球衛星1號),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當時國際上甚至流傳著蘇聯已具備了發射洲際核彈的能力,引發諸多西方國家的恐慌。
  • 阿波羅11號的幾個小秘密
    50年前的今天阿波羅11號乘坐著土星5號火箭飛天奔向人類嚮往千年的月球這樣的敘述我們已經聽過很多次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
  • 庫裡表示不相信人類登上過月球 NASA這樣回應
    原標題:庫裡不相信人類登月事情發展 面對NASA回應庫裡是否應邀?據外媒報導,美國職籃NBA球星庫裡此前錄製廣播節目時表示「不相信人類登上過月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1日對此公開回應,邀請他和球隊參觀月球實驗室,看登月證據。庫裡9日以嘉賓的身份錄製播客節目《即興發揮》時,突然拋出問題問大家:「我們曾經登上過月球嗎?」其他人回答說:「沒有。」
  • 中國嫦娥五號,徹底撕碎美國阿波羅號騙局?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火藥的問世,更是讓人類有了更大的動力和基礎對未知領域進行探求。二十世紀初,人類第一次實現離開地面翱翔藍天,這是一次的偉大實驗與創舉,但離人們的奔月夢依舊非常遙遠。看似遙遙無期不太可能的奔月夢,還是被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搶先實現。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土星五號」火箭的幫助下登上了月球。
  • 「阿波羅12號」任務50周年 人類第二次登月 首次帶回無人探測器
    1969年11月14日,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小查爾斯·康拉德,小理察·高登和艾倫·比恩·賓登乘坐巨大的「土星V」火箭進入太空,這是人類第二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任務。在歷史性的「阿波羅11號」任務結束僅四個月後,「阿波羅12號」任務團隊就將登月艙以極高的精確度降落在月球表面的「暴風海(Ocean of Storms)」。
  • 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到底有沒登陸月球?嫦娥5號已告訴我們答案
    遺憾的是,蘇聯用於登月的N-1火箭連續四次發射失敗,他們不得不中止載人登月計劃,於是能夠完成載人登月計劃的人選只剩下了美國。美國為了把人類送上月球,舉全國之力來完成這一壯舉,有2萬多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家科研機構,共30萬人來支持登月的「阿波羅」計劃,美國還為此花費了255億美元!
  •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毫不誇張的說,嫦娥5號的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在12月3日23:10,嫦娥5號的發動機成功工作了5分鐘,並且將攜帶的樣品艙升起,成功的送入到了預定的環月軌道。沒有想到的是嫦娥5號取的樣本只有2千克而已,在50多年前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獲得了380千克的樣品。50年前後為何兩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 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已經給出答案!
    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這已經成了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每當有月球相關的探測相關重大進展時,阿波羅計劃就被再次提及,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順利完成、成功帶回1731克月巖之際,阿波羅計劃真假又一次被推上了封口浪尖!阿波羅任務到底有哪些被吃瓜群眾找出來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