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順利升空,如果一切任務執行正常,那麼大約十幾天後就可以攜帶2公斤以上嚴格密封的月壤樣品返回地球。而距離人類上一次月球取樣,已經過去了44年之久。取樣的成功必然會在全球掀起新的外星探索熱潮。按照慣常的說法,現在地球上擁有月球樣品最多的國家自然是美國,因為有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搭乘阿波羅11號在靜海著陸成功,當即採集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22千克,並成功帶回地球。從1969年11月到1972年12月,美國又發射了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除了阿波羅13號其他5艘都成功著陸並返回。因此美國航天員實現了在月球正面共6個不同地點著陸並採集了月表的巖石和月壤成功,總量高達382公斤。這自然讓當時另外一個自認的超級大國,正在和美國展開全球性競爭的蘇聯大為受刺激。
於是蘇聯方面決心在阿波羅11號成功之前,就完成月球表面無人取樣並返回,以求先拔頭籌。但是前6次嘗試全部失敗!這就是:第1次,1969年4月15日發射,未編號,取樣飛船升空後爆炸;第2次,1969年6月14日發射,未編號,升空後爆炸。第3次,1969年7月13日發射月球15號,7月21日在月球附近軌道墜毀。第4次,1969年9月23日發射,未編號,飛船未脫離地球墜毀;第5次,1969年10月22日發射,未編號,未脫離地球墜毀。第6次,1970年2月6日發射,未編號,升空後爆炸。如此高密度發射,但是6次全部失敗。讓蘇聯認識到在阿波羅系列有人取樣之前先拿到月球樣品已經是不可能。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到了1970年9月12日,蘇聯用質子號火箭發射月球16號探測器,9月20日終於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成功,
挖取月球巖土101克。9月24日順利返回蘇聯領土。這是蘇聯第一個成功挖回月球巖土的探測器。於是蘇聯方面決心再接再厲,繼續發射後續的月球取樣探測器。但是成功率仍然不高。第8次,1971年9月2日發射月球18號,9月11日又在月球墜毀;第9次,這次終於又成功了,這是第二次全程順利。1972年2月14日發射月球20號。當年2月21日在月球軟著陸成功,取樣鑽頭遇到了堅硬的玄武巖,只挖取月球巖土55克;2月25日順利返回。第10次,1974年10月28日發射月球23號,11月6日在月球軟著陸,由於挖掘裝置損壞,最終被廢棄於月球表面。第11次,1975年10月16日發射,未編號,升空後又爆炸了。第12次,1976年8月9日發射月球24號,8月18日在月球軟著陸,挖取月球巖土170克,8月22日成功返回蘇聯。前蘇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發射12次才最終成功3次。一共帶回月球樣品也不過326克。可見其整體效率相當低下。
當然,可以在一年內就發射同類月球太空飛行器接近10個,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也同時說明當時蘇聯在航天上的投入不計成本。蘇聯當年發射的每個月球採樣器噸位都不算小,為何最多一次只取得還不到200克的樣品,也就是一捧土的量?主要就在於蘇聯的取樣器沒有在月球軌道上中途對接,接力返回的技術能力。當時的船載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根本無法滿足月球表面無人對接交接樣品要求。因此只能取樣後從月球表面起飛,再直接加速飛回地球,消耗燃料很多但有效採樣數量很少,而且失敗概率極高。而美國阿波羅飛船雖然採樣量很大,但是卻人物混雜,樣品容易被人工擾動和汙染。因此別看這次嫦娥5號只取樣2公斤多,這已經是當今全球無人外星實地取樣能力的極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