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四川省威遠縣東聯鎮鳳金山村的78歲老人劉桂玉從未覺得生活如此便利:只要拿著社保卡,就能在家門口的兩個商店採買生活用品,還能在村衛生站看病買藥。而這些開銷,基本都來自發在卡上的補助、養老金。
「現在真是『一卡通』了,除去每月領取的農村養老保險,家裡的退耕還林補助、耕地地力保護補助等4項補助都在卡裡。」12月8日,在視頻採訪中,劉桂玉向記者展示了她的社保卡。讓她更省心的是,即便不太會用手機查詢,只需到鎮郵政銀行列印一下,卡上的各項補貼、支出明細便一目了然。
然而在去年以前,領取補助始終是老人們「甜蜜的負擔」。「幾乎一項補助一張卡,我們根本分不清楚,每次還要跑好幾個銀行才能把錢取出來。」
「一戶多卡」給群眾帶來的困擾在2018年就被四川省紀委監委記錄在冊。在牽頭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時,該省紀委監委發現由於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管理部門多、發放渠道多,「套卡」截留挪用、「借卡」虛報冒領、「扣卡」吃拿卡要等現象時有發生。為從根本上解決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撥付中的「跑冒滴漏」,該省紀委監委督促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率先試點將「一戶多卡」統起來。目前,該省明確的32項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中,發放給個人的資金已全部實行社會保障卡一卡統發。
「『一卡通』變『一卡統』,在實現資金直達的同時,更便於集中監督。」該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該省「一卡通」陽光審批平臺正加快建設,建成後將與「一卡通」發放監管系統無縫對接,通過大數據自動對比、篩查可疑信息,實現對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申請、審批到兌付的全鏈條監督。
卡片雖小,卻承載著民生福祉。「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日前,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社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向社會公布補貼政策清單」「規範代發金融機構」「規範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等主要任務,並要求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堅決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