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恐龍並不是瞬間滅亡的!這是一場持續數百萬年的死亡

2020-12-10 科學新視界

根據地質學家和科學家們的考古發現,地球的上一個霸主是恐龍,它們是在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在經過了上億年的發展後,終於在白堊紀晚期,整個地球上都遍布了恐龍。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它們無處不在,恐龍成為了地球唯一的霸主。

可是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了。那他們是怎麼滅絕的?科學界有很多說法,現在最讓人接受的原因是小行星撞擊。但是很多人對這個的理解有偏差,大多數人的認為。小行星在撞擊的一瞬間,恐龍就全部滅絕了,其實不是的,恐龍滅絕的過程持續的時間相當長。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找到了那個被判定為導致恐龍滅絕的超級大隕石坑。科學家們認為,一顆直徑達到十千米的小行星,對地球進行了撞擊,形成了一個直徑達到一百八十千米的隕石坑。

除了這個,很多別處發現的證據也向科學家們證明,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確實發生了一次驚天動地的大撞擊。這場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周圍數千公裡的範圍都摧毀了,除了恐龍以外,白堊紀晚期的大量生物都被滅絕了。

撞擊產生後,巨大的衝擊波飛快地向外輻射。隨後地球開始了劇烈的變化,一場曠日持久的死亡正在上演。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地球板塊的劇烈運動,劇烈的火山噴發開始了,超過萬億立方千米的物質通過火山口被送入到大氣層。炙熱的巖漿導致了大量恐龍的滅亡,火山灰隨著大氣環流,遮擋了絕大部分的陽光。在失去了太陽直射的效果後,地球在很短一段時間內氣溫驟降,並且無法恢復。

科學家們認為,直接死於小行星撞擊下的恐龍數量其實並不多。全球氣溫的異常變,導致了植物組成的變化,大量的生產者死亡,生物圈的食物鏈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才是恐龍死亡的直接原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恐龍沒有了食物來源,很多都餓死了,再加上全球氣溫下降在沒有食物的來源下,越來越多的恐龍凍死了。

科學家們估計,從小行星撞擊開始到恐龍滅亡,中間花費的時間非常長,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死亡,持續時間超過數百萬年。

我們很難不從恐龍身上聯想到我們自己。因為這次災難,我們取代了恐龍,成為了地球的霸主,恐龍是死於小行星,那我們呢?我們會死於自身嗎?

自從人類開始發展工業革命以後,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的平均氣溫大約上升了1.2度。並且氣溫上升的趨勢正在加強,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愈發強烈。氣溫上升導致了兩極冰川的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會因此上升,這會讓地球加速進入到第四冰期的溫室效應期。我們人類的生存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會面臨劇烈且嚴重的危機。

可以這麼說,如果溫室效應還不被重視起來,那麼,恐龍的結局極有可能就是我們人類的結局。或許有人會說人類和恐龍不一樣,恐龍只有一身蠻力,而人類卻擁有智慧。

是的,我們擁有智慧,可是我們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目前還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雖然發展到了太空時代,但是我們還沒有能力進行太空移民,我們無法脫離地球而生存,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改造地球。

所以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地球成為了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必須通過漫長的時間來控制解決溫室效應,不然等待我們的終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死亡和終將到來的滅亡。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恐龍文明是這樣滅絕的,它們很痛苦,人類會重蹈覆轍嗎
    小編一直覺得恐龍時代是存在文明的,我將其稱為「恐龍文明」,「恐龍文明」存在了1.6億年,時間是人類文明的好幾十倍,倘若人類和恐龍相處於一個時代,想必人類會成為恐龍的食物之一,臣服於恐龍的腳下。可是,就連恐龍如此強大的文明都滅絕了,而且一絲火種都不曾遺留下來,讓我們不禁懷疑究竟是什麼強大的力量呢?
  • 恐龍頭部發現1.5mm的彈孔,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
    原來,在一個恐龍頭骨化石中,科學家找到了一個類似彈孔的結構,並且這並不是眼眶之類的,與人們的推測具有很大的反差。我們都知道,恐龍在6500多萬年前就已經滅亡了,而那時人類的祖先還在樹上生活,根本沒有製造出子彈,如果史前文明說不通的話,那麼外星人也有可能是始作俑者。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過程是什麼樣子?原來這麼痛苦
    那是一個昆蟲統治地球的時代,巨蟲時代結束之後,就迎來了更加輝煌的一個時代:恐龍時代。相信朋友們對於恐龍都非常熟悉,它們是人類現在了解最多,探索最多的遠古生物。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通過研究這些化石,我們知道了6500萬年前那個輝煌的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沒有消失,還會有人類嗎?
    由此可見,人類的誕生並不是自然界必然選擇的結果,只是一次的偶然和巧合。事實上,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的漫長歲月裡,地球仍然有霸主的存在,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恐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恐龍,它們是6500萬年前的地球霸主,分布在地球的各個角落。恐龍並不像其它的霸主級生物,只是存在於某一個地球角落。
  • 重磅:恐龍頭部發現1.5mm的彈孔,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呢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看過侏羅紀公園的,都知道恐龍給人們的印象往往極具攻擊力,當然了也有比較溫和一點的成員,但由於恐龍出現的世紀已經距離很久了,我們知道的信息少之又少,目前得到的恐龍復原圖不一定正確,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索相關方面。
  • 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按原本計劃,恐龍一族致力於進化成智慧生命,它們已不懈堅持與努力了一億多年,在它們的設想中,或再接再厲幾億年便能成功蛻變為智慧生物。但是,計劃難以趕上變化,正當恐龍一族沉浸於美好設想中時,一顆無名行星突然盯上了地球。更可怕的是,這顆堅韌的小行星在收到地球發出的拒絕訊號後並沒有選擇離開地球而是選擇奮力一搏,最終重重撞上了地球。
  • 恐龍的頭部發現1.5mm的彈孔,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
    ,很多小朋友都對恐龍玩具喜歡的很,像霸王龍的大名更是路人皆知,作為中生代最繁盛的大型動物,有著比現在動物都龐大的體型,和兇猛的獵食者,在視覺上有著強烈的衝擊感,這也讓很多人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發現並不是,這個彈孔的切面很平滑,這種口徑的子彈,和現在的手槍口徑差不多,那是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的呢?
  •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
    在科學界最受關注的海應該是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界的說法不一,一直備受爭議,最主流的觀點是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在白堊紀時期恐龍統治的時代,它們的體型非常龐大,佔據了整個食物鏈的90%以上,那麼恐龍滅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否真的是小行星撞擊所導致的結果呢?
  • 有沒有這種可能,6500萬年前恐龍未全部滅絕,而是進化成新物種?
    有沒有這種可能,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全部滅絕,而是進化成新物種?在46億年的歲月裡,滄海桑田,大陸不斷的變遷移動,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顆藍色的星球,當然變化的可不只是地球本身,地球上存在的生物,在46億年的時間裡也不斷的進化,或許兩個看起來截然不同的生物,曾經在地球上他們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山羊和老虎一個是弱小無力的捕食者,一個是兇猛強悍的捕食者,誰又能想到山羊和老虎在曾經的地球上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呢?
  • 恐龍沒有滅絕!早在6500萬年前就演變成了高等生物,飛出地球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時間了,眾所周知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通過漫長的發展與演化過程中,地球孕育出了生命,很多生物的誕生比人類的出現還要早,不過很多生物在進化與演變的過程中就慘遭滅絕。因此地球在發展的時候也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而很多生物都在這場生物大滅絕中滅亡了,就連當時位於地球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恐龍也在所難逃。後來科學家對於恐龍的滅絕也提出了很多猜想,有隕石撞擊說、物種鬥爭說、地磁變化說等等,但是至今恐龍滅絕還是一個謎題。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2.3億年前地球的第一代霸主恐龍開始出現,恐龍是體型極為龐大、擁有尖牙利齒和具有很強攻擊力的史前生物,雖然它們沒有智慧,但是憑藉龐大的身軀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恐龍統治地球的歷史將會更加悠久,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從太空中闖入地球引力範圍的隕石最終撞向地球
  • 其實外星人就是人類,6500萬年前到達地球消滅恐龍!
    年前他們進入地球,佔領了地球,屠殺了恐龍,在和恐龍的一場戰爭當中,高科技使用殆盡在地球上重新開始發展,其實關於這樣的猜想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論證,在地球上恐龍佔領了1.5億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面,恐龍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霸者
  • 2.34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降雨,滅絕了很多生物卻成就了恐龍
    在漫長的數十億年生命歲月裡,地球的霸主可是在不停地變換,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的漫長歲月裡,地球出現了一種非常強大的霸主級生物,它們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恐龍。對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相信大家都知道,科學家通過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現的恐龍化石,了解到了那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
  • 隕石降落後,恐龍是瞬間死亡的?4個證據表明恐龍曾被折磨的很慘
    審核:小文根據目前的化石分析,最早在距今2.4萬年前的三疊紀,恐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它們中的大部分可以用後肢來直立行走,並且體格龐大,繁殖速度也很快,沒多久,恐龍就遍布全球,成為了地球上的新一代主人,一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才結束了自己長達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恐龍 地球生命在演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如果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地球,統治世界的可能就不是人類了?
    一直到大約5.4億年前,才出現了較初級的動物,再經過數億年的進化,才出現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而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還曾經有一個很強大的「霸主」,那就是恐龍。 雖然目前我們還沒完全確認這些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但是一些主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可能是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到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那問題來了,小行星碰撞地球的一個概率事件,如果當年那一顆小行星錯過了地球,沒有發生碰撞,現在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呢?
  • 科學家: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
    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跟地球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係。在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不管是地球大陸的分裂,或者是地球氧含量的變化,又或者是太陽活動改變了地球溫度,都會讓地球環境發生惡化。地球為什麼會出現生命?
  • 6500萬年前恐龍消失,到人類出現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這段時間,在等待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速度的變化,以達到適合人類高等智慧的生存和發育,以及社會體系的發展。地球的自轉周期4億年前,大約一年400天現在的一年只有365天。據推算,2億年後,一年僅有300天,一天會變成30小時。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每年約為376天;而現在一年只有365.25天。遠古的動物都很大,現代的動物相對較小,這或許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關。同時,地球的轉動方式直接影響了動物的智商,包括人類。
  • 人類有沒有可能外星來的,在6500萬年前佔領地球,滅絕恐龍?
    就在研究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人提出了瘋狂的看法,他們認為人類並不是地球的原住居民而是外星人的後代,恐龍之所以滅絕,其實就是外星人造成的,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在很多人的眼中,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擁有著人類無法企及的科技水平,縱觀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智慧,因此很多人認為人類的出現並非偶然,或許真的是外星人,把生命的種子帶到了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