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2021-01-07 奇點使者

引言:若6500萬年前那顆調皮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人類的命運將是如何?科學界中存在兩種聲音。

眾所周知,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內當之無愧的霸主,它們龐大靈巧,擁有絕對生存優勢,一直站在食物鏈頂端,幾乎沒有生物敢挑戰它們。按原本計劃,恐龍一族致力於進化成智慧生命,它們已不懈堅持與努力了一億多年,在它們的設想中,或再接再厲幾億年便能成功蛻變為智慧生物。但是,計劃難以趕上變化,正當恐龍一族沉浸於美好設想中時,一顆無名行星突然盯上了地球。

更可怕的是,這顆堅韌的小行星在收到地球發出的拒絕訊號後並沒有選擇離開地球而是選擇奮力一搏,最終重重撞上了地球。這看似不起眼的撞擊,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亡,地球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許多大型猛獸都因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而紛紛消逝。

對於這顆小行星,有人表示厭惡,認為它是毀壞地球環境的罪魁禍首。但是,也有人對小行星表示讚許,正因為它的光臨,恐龍才會讓出地球霸主之位,人類也才有機會上位,否則,到21世紀時,恐龍可能還是穩坐地球霸主之位,而人類便只能誠服於恐龍,為它們盡心效力。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齊設想一下,如果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什麼模樣,人類真的無法取代強大的恐龍成為地球霸主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內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就算沒有小行星撞擊事件,也會有其他重大事件,恐龍一族很可能會在其他自然事件中滅亡。另外,即便恐龍堅強地度過了一次又一次考驗,一直存活至今,其體型也不會如從前般龐大,因為地球如今的含氧量遠小於遠古時期。如此,潛力巨大的人類未必不是它的對手,人類依舊有可能取代恐龍成為地球霸主。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只要恐龍存在,人類便沒有發展的可能。恐龍屬大型爬行動物,而人類為小型靈長動物,由於體型懸殊,恐龍存在時,人類難以發展,超越恐龍更是無稽之談。根據史料來看,靈長類生物於白堊紀晚期出現,而此時正好爆發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一族未能倖免於難。

換句話來說,靈長類動物出現之時正是恐龍家族走向沒落之際,恐龍的滅亡給包括人類在內的小型靈長類動物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靈長類動物將會處處受限,甚至可能被高級捕食者捕至滅亡。

在筆者看來,筆者更傾向於第一種看法而非第二種看法。生物的發展與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麼,人類的出現及稱霸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即使恐龍6500萬年前沒有滅絕,隨著環境的改變及地球含氧量的變化,它們的體型也會逐漸縮小。雖然體型縮小後的恐龍仍會比人類大許多,在體型方面它們仍具有碾壓性優勢,但是,人類大腦發育程度遠超恐龍,人類僅花幾百萬年便完成了恐龍花一億多年都無法完成的事情。

同時,從科學統計結果來看,自然界中的高智力生物多為哺乳生物,卵生生物的智力水平大都無法超過胎生動物。人類是胎生生物,而恐龍為卵生生物,生殖方式決定了人類更具長久發展優勢,這是因為在與母體分離時,人體能攜帶更多營養、信息與能量。說到此,對於本文討論的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暢談你的觀點與看法!

相關焦點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沒有消失,還會有人類嗎?
    正是由於人類與黑猩猩在基因上僅有1.2%的差異,就令我們這個物種演化出了智慧。由此可見,人類的誕生並不是自然界必然選擇的結果,只是一次的偶然和巧合。事實上,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的漫長歲月裡,地球仍然有霸主的存在,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恐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恐龍,它們是6500萬年前的地球霸主,分布在地球的各個角落。
  • 如果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地球,統治世界的可能就不是人類了?
    在過去幾十億內時間內,地球發生了一些大規模滅絕事件,大量的生物在短時間內從地球上消失,最近一次大滅絕事件就是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最典型的代表「恐龍」就是在那個年代消失的
  • 恐龍沒有滅絕!早在6500萬年前就演變成了高等生物,飛出地球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地球上誕生了無數的生物,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所有的生物都要遵循著自然規律的發展,只有不斷進化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適應地球的環境才能夠更加長遠的發展。因此地球在發展的時候也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而很多生物都在這場生物大滅絕中滅亡了,就連當時位於地球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恐龍也在所難逃。後來科學家對於恐龍的滅絕也提出了很多猜想,有隕石撞擊說、物種鬥爭說、地磁變化說等等,但是至今恐龍滅絕還是一個謎題。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有著40億年漫長的生命史。在不同的生命歲月裡,都會出現一種霸主級的生物統治地球,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也就是6500萬年前,地球曾經出現過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恐龍時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是一個經歷了1.6億年漫長的偉大時代。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過程是什麼樣子?原來這麼痛苦
    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生物能夠從數十億年前一直延續到現在,生命之路就是一條不斷進化的道路,舊生命物種的滅絕消失,新生命物種的誕生,這是生命的一種進化升華。只有如此,地球生命才能夠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豐富,最後誕生智慧生命人類。
  • 6500萬年前,恐龍並不是瞬間滅亡的!這是一場持續數百萬年的死亡
    根據地質學家和科學家們的考古發現,地球的上一個霸主是恐龍,它們是在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在經過了上億年的發展後,終於在白堊紀晚期,整個地球上都遍布了恐龍。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它們無處不在,恐龍成為了地球唯一的霸主。
  • 6500萬年前撞上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去哪了?可能在這個地方
    但是在6500晚年以前,世界上的霸主是一種多樣化的優勢脊椎動物——恐龍。也是地球上第一類可以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若是沒有那一場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不會出現在地球上。那一天,恐龍們還無憂無慮的在地球的樂園中玩耍捕食。但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一道白光在恐龍們的面前閃過。這是一顆直徑超過了10公裡的超大巨石,是一個小行星。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地球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6億歲,在地球漫長的演化歷史中,最初在海洋中出現了單細胞生物,從而開始了生命的進化歷程。在地球生命的進化過程中,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海生到陸生」的原則進化,就動物而言,從海生無脊椎動物、魚類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發展到哺乳動物。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有沒有這種可能,6500萬年前恐龍未全部滅絕,而是進化成新物種?
    有沒有這種可能,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全部滅絕,而是進化成新物種?在46億年的歲月裡,滄海桑田,大陸不斷的變遷移動,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顆藍色的星球,當然變化的可不只是地球本身,地球上存在的生物,在46億年的時間裡也不斷的進化,或許兩個看起來截然不同的生物,曾經在地球上他們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山羊和老虎一個是弱小無力的捕食者,一個是兇猛強悍的捕食者,誰又能想到山羊和老虎在曾經的地球上擁有著共同的祖先呢?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由於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加上周邊很多的星體包圍,因此,它們極少會撞向地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它周邊存在著很多的守護者,在多年之前,就有木星為地球擋下致命一擊。目前,人類成為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則是恐龍的時代。相傳在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來到地球改變了當時的一切。就連恐龍也從食物鏈的頂端墜落下來,甚至慘遭滅絕。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但是當時間倒退回6500萬年前,一切就不一樣了。一種理論學說認為,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轟擊,那這是真的嗎,一顆小行星真能滅絕統治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嗎?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馬赫(40倍音速,相當於13.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地球,撞擊地球點為如今的墨西哥尤坎坦半島。根據計算,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小行星的撞擊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噸當量的TNT炸藥,這次撞擊直接導致了地球的統治者恐龍一族的滅絕。
  • 有這種可能嗎?其實外星人就是人類,6500萬年前到達地球消滅恐龍!
    年前他們進入地球,佔領了地球,屠殺了恐龍,在和恐龍的一場戰爭當中,高科技使用殆盡在地球上重新開始發展,其實關於這樣的猜想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為什麼在地球上生活了幾萬年之後,人類卻沒有能力從地球上再次返回外星球呢?
  • 如果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再次來襲,人類怎麼辦?網友:教它怎麼做星
    如果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再次來襲,人類怎麼辦?網友:教它怎麼做星地球上的生命,是經過了很多次的滅絕與新生,地球前後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這顆直徑約有一萬米的小行星,讓地球上存在了上億年的霸主生物——恐龍,完全滅絕。
  • 如果站在距離地球6500萬光年外,能看到恐龍被小行星滅絕的場景嗎
    如果我們此刻可以站在1光年外,我們是否可以看到2019年的地球呢?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可以的。目前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可能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那如果我們站在6500萬光年外,是否能夠看到恐龍,是否能夠看到那一顆巨大小行星撞擊地球,將恐龍抹去的景象呢?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星星在眨眼,月亮在畫問號,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架起彩虹的橋……」這首歌詞對很多8090後來說並不陌生,它來自藍貓淘氣三千問的主題曲,這部中國自主製作的動畫片從1999年開播就獲得了很多孩子的喜愛其中的「恐龍時代」的章更是男孩們的出行,當時的宇宙人是恐龍的基因利用新創造的兇暴的複合恐龍
  • 雞真的是恐龍後代嗎?6500萬年前的部分恐龍其實存活至今
    根據生物演化理論,現代的「雞」的確是恐龍的後代,但並非65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滅絕的恐龍。 鳥類的祖先也是恐龍 常識告訴我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偏差的,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大型恐龍的滅絕,比如霸王龍、梁龍等等,然而也一些小體型的恐龍最終卻活了下來,並演化成其他物種。
  • 一顆小行星真的能毀掉恐龍嗎?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審核:小文引言:考古人員通過不斷地發掘和研究恐龍化石,逐漸揭開了史前時期地球的面貌。那是一個普遍存在龐然大物的地球,恐龍是最常見的物種,但是它們最終也逃脫不了滅絕的命運。一次小行星撞擊真的能夠導致恐龍滅絕嗎?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2.3億年前地球的第一代霸主恐龍開始出現,恐龍是體型極為龐大、擁有尖牙利齒和具有很強攻擊力的史前生物,雖然它們沒有智慧,但是憑藉龐大的身軀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恐龍統治地球的歷史將會更加悠久,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從太空中闖入地球引力範圍的隕石最終撞向地球
  • 1994年的地球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木星的出現,人類或與恐龍一樣!
    人類能夠發展到現在屬實不易,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才一步步走向現在,成為現任地球主人,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地球上有一種恐怖生物它叫恐龍,眾所周知在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隕石的到來,它徹底和地球說再見,這讓很多人擔憂,雖然人類科技比較發達,不是每次都能發現小行星的到來,如果人類發現一顆小行星直衝衝的向地球衝撞而來,會不會和恐龍一樣從地球上滅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