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左姓文化
左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關於左姓的姓氏來源,一般認為有三:
01、源出官位
1、《姓考》記載:上古時期左國的後代左徹是黃帝的臣子,由於左國無人傳王位,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國名為姓氏,世代稱左氏至今。並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2、《姓考》記載:春秋時期,各國均設置有左史官,其後人便以左為氏。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設有左史戎夫,左史老。楚威王熊商執政時期,設有左史官倚相。為官左史的後代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後簡化為左氏。
3、春秋時期,諸侯國有很多複姓「左師、左行、左軍、左宮」等姓氏,其後裔引為姓氏,後多改為單姓氏為左。
02、源於姜姓
《廣韻》記載: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其中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左氏。世代相傳至今。
03、源出外族改姓
1、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綽羅斯氏,後世居厄魯特地區,後有滿族、裕固族引為姓氏者。均在清朝時期被冠以左氏。
2、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左氏,源於回族海氏大族,居於瓊山左所,有一分支族人後以居住地名稱漢姓,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出中央政府進行的改土歸流運動,多為當地地方官員賜予左姓。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通志·氏族略》記載:滿族哈思呼氏,世居吉林烏喇,清朝以后冠漢姓為左氏。
左姓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不斷建立起左氏郡望。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西漢時期置郡,東晉時期被廢黜。
西周時期,左姓就已經有名人左儒、左鄢為周朝大夫。春秋時期魯國有左丘明、左師展。先秦時期,左姓族人已經活動於山東、山西、河北等地。魏晉時期,左氏族人在濟陽成為名門望族。後來北方戰亂,左氏族人南遷,分布在中國各地。至今,左姓已經是中國一大姓氏。
呂姓文化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左姓名人是晚清民族英雄——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是晚清時期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與李鴻章三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就像是時代的一道光,照亮了當時舊社會的黑暗,讓民眾心存一絲希望。在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候,他並未選擇退縮,而是點燃一身正氣作為火把,在渾濁的世界裡點亮中國,詮釋中國民族的堅韌不拔,用力抗爭的精神。
屢試不第,仍心懷天下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23歲的左宗棠,氣勢豪邁。但這時候的左宗棠雖鄉試中舉,但後來的會試卻三次不第,懷才不遇。左宗棠心灰意冷,直接返鄉,潛心讀書,料理家務,鑽研農學、輿地。並給自己起了「今亮」的綽號,意為:今世諸葛亮。
左宗棠出生富貴武將之門,不僅相貌清俊,而且文韜武略洋洋精通,生性天資穎悟少負大志。當時左宗棠雖未取得一官半職,但他仍心憂天下,針對清政府海戰失敗,提出「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等應對方針。
林則徐有次返鄉還和左宗棠徹夜長談,稱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絕世奇才,期許良厚。
入仕為官
左宗棠開始步入仕途,是在1852年太平天國攻打長沙的時候,經過多人的勸勉,左宗棠掌管軍事,讓太平天國圍困長沙三個月未能攻下。左宗棠名聲大噪,後來面對太平軍到處作亂導致農民貧苦,紛紛起義的事情,採取內清四境,外援五省。並且整頓吏治,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加強軍隊戰力。讓局勢安穩下來。當時還流傳著「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後來左宗棠更是一路升到加四品卿銜。更是在曾國藩的舉薦下,直接成為浙江巡撫。雖然左宗棠受過曾國藩的舉薦,但左宗棠卻沒有事事聽從曾國藩的,甚至在朝堂之上,還多次反對曾國藩的意見。
收復新疆,民族英雄
左宗棠被人稱為民族英雄,是因為左宗棠收復了新疆。
晚清時期,新疆被俄國支持的叛軍阿古柏佔據,並且得到了英、俄的承認。當時對於新疆,李鴻章的意見是不做抗爭,但左宗棠卻無法忍受,直接上書,博得慈禧太后的認可,於是收復新疆開始了。
左宗棠預計軍費需800萬兩白銀,但清政府只給了500萬兩,李鴻章就去跑到外國銀行去借。武器向清政府要,向外國人買。
糧草、裝備全部準備完畢後,左宗棠制定了「緩進速決」的策略。結果毫無疑問,阿古柏集團被全殲,新疆回到祖國的懷抱。
但新疆伊犁卻仍在俄國的手裡,於是清政府派出使者去和談,想要要回伊犁,但誰知使者竟然直接把伊犁送給了俄國,這個人叫崇厚,本來是死罪,後來花了30萬兩白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因為俄國勢強,清政府只好派出第二位使者,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左宗棠還放出自己要三路大軍收復伊犁的消息,但只是收回伊犁一部分領土。清政府對左宗棠大加褒獎,左宗棠的功績也流傳後世。
西徵新疆之前,左宗棠還寫過一封家書:
西事艱阻萬分,人人望而卻步,我獨一力承當,亦是欲受盡苦楚,留點福澤與兒孫,留點榜樣在人世耳。
左宗棠,一個時代的英雄。一個時代的精神脊梁。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