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姓名人——民族英雄、民族靈魂脊梁,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2020-12-06 錦秋文譜

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左姓文化

左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關於左姓的姓氏來源,一般認為有三:

01、源出官位

1、《姓考》記載:上古時期左國的後代左徹是黃帝的臣子,由於左國無人傳王位,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國名為姓氏,世代稱左氏至今。並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2、《姓考》記載:春秋時期,各國均設置有左史官,其後人便以左為氏。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設有左史戎夫,左史老。楚威王熊商執政時期,設有左史官倚相。為官左史的後代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後簡化為左氏。

3、春秋時期,諸侯國有很多複姓「左師、左行、左軍、左宮」等姓氏,其後裔引為姓氏,後多改為單姓氏為左。

02、源於姜姓

《廣韻》記載: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其中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左氏。世代相傳至今。

03、源出外族改姓

1、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綽羅斯氏,後世居厄魯特地區,後有滿族、裕固族引為姓氏者。均在清朝時期被冠以左氏。

2、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左氏,源於回族海氏大族,居於瓊山左所,有一分支族人後以居住地名稱漢姓,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出中央政府進行的改土歸流運動,多為當地地方官員賜予左姓。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通志·氏族略》記載:滿族哈思呼氏,世居吉林烏喇,清朝以后冠漢姓為左氏。

左姓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不斷建立起左氏郡望。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西漢時期置郡,東晉時期被廢黜。

西周時期,左姓就已經有名人左儒、左鄢為周朝大夫。春秋時期魯國有左丘明、左師展。先秦時期,左姓族人已經活動於山東、山西、河北等地。魏晉時期,左氏族人在濟陽成為名門望族。後來北方戰亂,左氏族人南遷,分布在中國各地。至今,左姓已經是中國一大姓氏。

呂姓文化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左姓名人是晚清民族英雄——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是晚清時期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與李鴻章三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就像是時代的一道光,照亮了當時舊社會的黑暗,讓民眾心存一絲希望。在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候,他並未選擇退縮,而是點燃一身正氣作為火把,在渾濁的世界裡點亮中國,詮釋中國民族的堅韌不拔,用力抗爭的精神。

屢試不第,仍心懷天下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23歲的左宗棠,氣勢豪邁。但這時候的左宗棠雖鄉試中舉,但後來的會試卻三次不第,懷才不遇。左宗棠心灰意冷,直接返鄉,潛心讀書,料理家務,鑽研農學、輿地。並給自己起了「今亮」的綽號,意為:今世諸葛亮。

左宗棠出生富貴武將之門,不僅相貌清俊,而且文韜武略洋洋精通,生性天資穎悟少負大志。當時左宗棠雖未取得一官半職,但他仍心憂天下,針對清政府海戰失敗,提出「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等應對方針。

林則徐有次返鄉還和左宗棠徹夜長談,稱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絕世奇才,期許良厚。

入仕為官

左宗棠開始步入仕途,是在1852年太平天國攻打長沙的時候,經過多人的勸勉,左宗棠掌管軍事,讓太平天國圍困長沙三個月未能攻下。左宗棠名聲大噪,後來面對太平軍到處作亂導致農民貧苦,紛紛起義的事情,採取內清四境,外援五省。並且整頓吏治,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加強軍隊戰力。讓局勢安穩下來。當時還流傳著「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後來左宗棠更是一路升到加四品卿銜。更是在曾國藩的舉薦下,直接成為浙江巡撫。雖然左宗棠受過曾國藩的舉薦,但左宗棠卻沒有事事聽從曾國藩的,甚至在朝堂之上,還多次反對曾國藩的意見。

收復新疆,民族英雄

左宗棠被人稱為民族英雄,是因為左宗棠收復了新疆。

晚清時期,新疆被俄國支持的叛軍阿古柏佔據,並且得到了英、俄的承認。當時對於新疆,李鴻章的意見是不做抗爭,但左宗棠卻無法忍受,直接上書,博得慈禧太后的認可,於是收復新疆開始了。

左宗棠預計軍費需800萬兩白銀,但清政府只給了500萬兩,李鴻章就去跑到外國銀行去借。武器向清政府要,向外國人買。

糧草、裝備全部準備完畢後,左宗棠制定了「緩進速決」的策略。結果毫無疑問,阿古柏集團被全殲,新疆回到祖國的懷抱。

但新疆伊犁卻仍在俄國的手裡,於是清政府派出使者去和談,想要要回伊犁,但誰知使者竟然直接把伊犁送給了俄國,這個人叫崇厚,本來是死罪,後來花了30萬兩白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因為俄國勢強,清政府只好派出第二位使者,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左宗棠還放出自己要三路大軍收復伊犁的消息,但只是收回伊犁一部分領土。清政府對左宗棠大加褒獎,左宗棠的功績也流傳後世。

西徵新疆之前,左宗棠還寫過一封家書:

西事艱阻萬分,人人望而卻步,我獨一力承當,亦是欲受盡苦楚,留點福澤與兒孫,留點榜樣在人世耳。

左宗棠,一個時代的英雄。一個時代的精神脊梁。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相關焦點

  • 南昌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仙!
    這裡的滕王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謝一夔:謝一夔,字大韶,號約齋,江西省安義縣喬樂鄉前澤村三房人。明朝大臣,文學家、教育家。 謝一夔為東晉名臣謝安的後裔,因祖父避仇外家,冒姓王,及一夔顯貴,始復原姓。謝一夔之父王得仁,為汀州府推官,廉能勤敏,上下愛之。
  • 湖南省十大歷史名人
    湖南省十大歷史名人(一)蔡倫(東漢)蔡倫(61~121),東漢桂陽郡(今湖南郴州)人。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四)懷素(唐朝)懷素(737-799),俗姓錢,字藏真,湖南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詩詞欣賞,別有一番意境在其中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雖然是一名武將,但也有100多首詩篇流傳於世。
  • 清朝歷史上的八位名臣名將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籤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 鄧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陽五聖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宗炳:雖然出身文士,但是臨陣果敢、身先士卒,在東漢中興功臣中以勇武見稱。杜茂:杜茂,字諸公,漢族,南陽郡冠軍縣(今鄧州市張村鎮冠軍)人,東漢初年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在劉秀平定河北時投奔,隨劉秀平定河北,剿滅五校農民軍,消滅劉永餘部,輔佐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在雲臺二十八將排第20位。
  • 清朝時期的幾位名人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100位名人,浙江最多,湖南次之,你家鄉有誰?
    湖南晚清名人(排序以出生年代,下同)1.曾國藩(1811-1872),湖南人,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2.3.胡林翼(1812—1861),湖南益陽人,晚清中興名臣之一,軍事家,湘軍重要首領。善聯,為晚清著名聯家之一。4.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因攻打太平軍"有功"賞一品頂戴。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
  • 國足無能,誰捧起大力神杯就是民族英雄,這狹隘民族心理害慘體育
    「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太尊崇,一般是在民族危亡之際,振臂而呼救民眾出水火的偉大人物,可以是名人,當然也可以是默默無聞卻真切奉獻的群體。」,同樣華盛頓在美國人眼中是民族英雄,但在英國人眼中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 一組罕見的名人合影:圖1是五任美國總統,圖5是基辛格與李連杰
    比文字更有說服力的就是照片,在大多數場合下它代表著真實,也代表著寶貴的時代留念,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組罕見珍貴名人合影,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筆的名人,每一張合影都是一段無聲的歷史。
  • 【民族脊梁】鐵人王進喜:用生命踐行誓言
    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裡。在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舊中國,王進喜度過了苦難的童年。人們從各地趕來,緬懷這位為新中國建設事業耗盡了心血和生命的民族英雄。「鐵人精神,將永遠激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奔向偉大復興的腳步。」一位參觀者在留言簿上寫道。
  • 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歷史來龍去脈
    在黃帝那個年代,弓箭在狩獵和軍事場合發揮重要作用,他的後人世代掌握弓箭製造的官職,所以他的後人便以「張」為姓。 他的後人便以封地為姓姓張。 這一支張姓的發源地位於河北清河,是張姓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所以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清河堂也是張姓郡望堂號中的總堂號。 2.出自解姓,始祖是解張 據南宋《通志》記載:「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無可疑也。」
  • 湖南不服:我也有四大「陽」
    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但湖南一聽表示不服:我大湖南也有名不虛傳的四大「陽」,這是怎麼回事呢?翻開湖南省地圖,最扎眼的莫過於省會長沙。作為星城最知名的特色小吃,長沙臭豆腐可謂是風靡全國,哪哪兒都有它的身影,還順便虜獲不少人的胃。其實除了長沙,湖南還有四大「陽」也是各具特色,我們一起去看看。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
  • 明朝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名臣名將
    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後人尊敬其忠義不屈,在各地建立鐵公祠來紀念他。南明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加諡號忠襄。解縉,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代大臣,文學家。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
  • 真正民族英雄被移除,「地攤英雄」大受吹捧,該反思嗎?
    鬱達夫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我們雖然可以不相信什麼英雄主義,但不能失去英雄對我們的重要意義。何為民族英雄?儘管有些人是為了帝王將相和權貴而鬥爭,但也拯救了整個民族的命運。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英雄輩出的國度。不過近年來,有些不是英雄的人,卻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刻意的誇大事實,將其捏造成了民族英雄。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樣的英雄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 海寧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
    陳與郊:陳與郊,原姓高,字廣野,號禺陽、玉陽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誕軒,是海寧鹽官人。工樂府,雅好戲曲,著有傳奇《靈寶刀》、《麒麟罽》、《鸚鵡洲》、《櫻桃夢》4種,合稱《詅痴符》。又有雜劇5種,今存《昭君出塞》、《文姬入塞》、《袁氏義犬》3種。
  • 名臣造句和解釋_名臣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名臣(míng chén)。 :「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名臣參考例句: 1、特以領袖數人,大抵風節矯矯,不愧名臣,尙為瑕瑜不掩云爾。 2、古名臣未有不抱出世之心,而能有高世之功者也。
  • 梁姓的來源_姓梁的名人有哪些
    梁姓雖然並不是中國的大姓,他不比陳姓、李姓、張姓的數量多,但是有關梁姓的歷史卻一點也不比它們要短。梁姓的來源是怎樣的?姓梁的名人有哪些?梁氏後人都在哪些崗位上發光發熱了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梁姓的來源  一:出自嬴姓,以國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平王時。秦仲討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於夏陽梁山(在今陝西省韓城縣南)。
  • 明嘉靖時期7大名臣一覽,其中5位是內閣首輔,1位是軍事奇才
    明朝嘉靖皇帝明朝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在其即位之初整頓朝政、減輕百姓賦稅和徭役,開創了一片中興的局面,然而後期因崇信嚴嵩等奸臣,導致朝政腐敗。在嘉靖皇帝統治時期,出現了多位名臣,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其中的7大名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