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太尊崇,一般是在民族危亡之際,振臂而呼救民眾出水火的偉大人物,可以是名人,當然也可以是默默無聞卻真切奉獻的群體。
這個概念天然就是有方向性的,都是為了自己民族利益的,我們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在日本軍人 口中,有可能就是「沒有武士道精神的狡猾的土八路」,同樣華盛頓在美國人眼中是民族英雄,但在英國人眼中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隨著民族政策的改變,也就是隨著時代的不同,為了民族統戰工作的需要,民族政策在調整過程中,難免會對「民族英雄」進行有必要的重新認定,以避免促生狹隘民族主義蔓延。中國如今是大一統的國家,我們要張揚「中華民族」意識,這個時候再稱秦始皇、唐太宗、嶽飛、衛青和霍去病這些人是「民族英雄」,就有可能必然傷害一些少數民族群眾的民族感情。
「捧起大力神杯就是民族英雄」顯然是一種脆弱的需要張揚的甚至過時的不健康的民族心態,顯然已經跟不上國家形象的提升速度,在淡化奧運金牌呼聲的當下,需要及時調整或拋棄了。
中華民族近代有苦難深重的不幸歷史,1984年奧運會的摘金奪銀,喚起了民族自豪感,於是大家把中國女排以及「女排精神」,奧運健兒都當作了「民族英雄」,這是階段性的社會現象。但中國已經是世界性大國,我們要實現「中國夢」,所以必須淡化「奧運奪金」戰略,從北京奧運會奪得金牌第一後,顯然大家對此看淡了許多。
「誰幫中國舉起大力神杯就是民族英雄」,這話要是放在以前,應該獲得一片點讚,但由於中國足球根本沒實力如此,所以在未來就沒法得到了,隨著中國日漸強大,國人的自卑心態慢慢就會減退,日後很難給任何人這個稱號了。即便哪天得到了,也是分內之事,可惜有這個想法的球迷肯定看不到了,我們的國足根本沒有實力配得上這個念頭。
恆大十年九冠,甚至包括兩次亞冠,即便對中國足球沒什麼大的根本性幫助,廣州也沒有把他們當作城市英雄。上港也就2018年撿漏僥倖得了一次中超冠軍,在上海某些片區,在某些區域足球人心目中,可能覺得他們就是英雄。
為什麼會有如此微妙的心態差異呢?
這實際也就是「體育圍城心態」,建業奪冠,河南人願意他們當「省級英雄」,因為那是夢想;上港奪冠,片區會認為他們是「區域英雄」,因為再奪第二次有希望很困難;恆大再奪若干次都是理所應當,因為你的實力足夠。中國競技體育總體到了恆大階段,只是足球還類似建業,但恆大階段的國人,有理由摒棄類似建業的想法了。
這樣的重大許願最好不要再提了,顯得自己底氣不足,這麼大的民族眼睛小得就盯著這個杯子,能不能放眼全球,多幹更有意義的事情。中國已經強大,呼籲有些人不要抱殘守缺,狹隘的民族主義要不得,強者該有強者的度量和心胸,對足球該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