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究竟行不行,看這一局了。
對,新《三體》。
不是孔二狗張番番那部傳說要上映多年的張靜初馮紹峰版,而是《大聖歸來》導演+《哪吒之魔童降世》製片人的新《三體》真人版。
其實今年4月,光線就放出話來,要碰《三體》。
成果,段奕宏、張魯一、王子文的《三體》電視版先官宣了,繼續等。
到了6月,總算比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製造公司十月文明宣告,該公司獲得真人版《三體》院線電影的承製造業,《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擔任該片導演。
光線總裁王長田發布了給內部員工的信,表明將調集一切資源支持《三體》。
而是原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正式出任十月文明總裁。易巧什麼人物,根據《哪吒》導演餃子的說法,若非當年易巧一個電話,搞欠好《哪吒》到現在還停留在導演的PPT裡,國產動畫再打破還得多等幾年。
但推動國產動畫出圈的易巧田曉鵬,這次能雙劍合璧,一起結束這齣國產科幻史詩嗎?
很多人並不看好。由於國產《三體》電影版現已輸過一次。早在2015年7月,遊族影視就曾宣告電影版《三體》已結束拍照,進入後期製造階段,卻至今了無音訊。
哪怕整個團隊換掉,不是續拍而是重啟,網友依然憂慮改編會毀了原著。
但,在我看來,先別憂慮質量,更甭說什麼爆不爆,先把《三體》電影拍出來,才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無他,《三體》電影版等了太久,網友都調侃應該早被三體人沒收。但《三體》難產這11年,國產科幻片早已時過境遷。
以國產科幻現在的體量碰,真的是不自量力?
我倒要說,是時分出了這口惡氣!
《三體》電影版為什麼難產11年?
《三體》,難產。
自2006年開端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三體》面世現已超過了13年。
熱度下去了?在國內,到現在類似「三體人長啥樣」等問題,依舊在百度、知乎等平臺被繼續重視。
在日本,去年7月4日,劉慈欣《三體》第一部的日文版一經出售就引發搶購熱潮,部分書店推出當天直接售罄,後來銷量一路飆升,穩居日本亞馬遜第一。
日本網友乃至設計了書中智子的人物形象。
作為科幻迷的聞名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5月拿到《三體》日文版樣稿時,一口氣讀完,怒贊:
「無論從前史背景、科學邏輯仍是文學素養上,《三體》都是絕無僅有的著作。」
看起來,日子越久,《三體》越熱,但,電影為什麼出不來?
早在2014年,遊族就宣告:遊族影業已獲得科幻小說《三體》的改編權。
這次在十月文明發布的布告中,也提及:「在遊族影業、光線影業的大力支持下,十月文明獲得了《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承製造業」。
也便是說,電影版權,應該還在遊族手裡。
而故事的起點,卻不是2014年,而是2009年。
那年還無法預知日後《三體》璀璨命運的劉慈欣,以極低的價格將版權賣給了一家製造公司。據文娛自媒體報導,這便是2015年《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
不過,張番番手中的版權僅有5年時間,沒有拍出任何著作就會被收回。他找到了遊族網絡的高層孔二狗,雙方一拍即合,遊族當即拿下了《三體》的版權,張的條件是,有必要由自己擔任導演。
2014年8月,遊族影業成立,《三體》電影開拍前的發布會上,電影聲稱出資2億,面臨記者對張番番才能的質疑,他回應自己這些年一直在為《三體》電影做準備,不只熟讀原小說,也學習很多綠幕技能。
但請注意,張番番口中的綠幕技能,在電影拍照中僅僅最初級的特效技能。這番回應自身,便是為《三體》後來波動的命運埋下伏筆。
同年電影版《三體》開端著手拍照。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杜淳、張翰等主演,編劇是張番番的太太宋春雨,預告視頻一出,書迷現已感到很不對勁。
但影片依舊在2015年3月18日開機,實拍部分在7月底前悉數殺青。
而就在電影殺青後一個月之後,《三體》榮獲雨果獎,IP價值無可限量。
但是,張番番和遊族影業大約怎麼也沒想到,《三體》這一國產科幻史詩級IP後來卻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電影定檔於2016年7月,可直到6月,連預告片都不見蹤影。
隨後有電影博主爆料電影「爛到渣」,底子不敢放預告片。隨後,也有多家媒體爆料,張番番拍照的鏡頭底子無法運用。傳說的是《三體》片場中綠幕褶皺,關於許多行內人士來說,這等於是修都沒法修。
更進一步的傳言是,《三體》出品方遊族影業遭受人事變動,《三體》製造團隊閉幕,影片監製、遊族影業CEO孔二狗離職,影片上映時間無限期推延。當天下午,遊族影業發布官方聲明表明有關傳言不實:
表明《三體》推延上映主要是在後期特效階段需求細心打磨。孔二狗沒有脫離遊族,僅僅由CEO轉為執行董事。導演張番番拍照的素材也不存在不能用的問題。
2016年年末,孔二狗還在微博中表明《三體》電影正在後期中,一年內必定能上。
但是當年年末沒有上,一直到2020年也沒有上。
事實是,之後再無《三體》電影的音訊。
而張番番本人也再沒拍過新著作,消失在了群眾的視野中。
2018年3月,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出資人士的音訊稱,劉慈欣的《三體》電視劇IP改編權或將被亞馬遜買下,並計劃投入10億美元開發三季劇集。
對這一轟動的音訊劉慈欣表明:並不知情。
兩年曩昔,這部傳說中的亞馬遜史詩巨著也沒有開拍。
回頭看看,這場大張旗鼓的《三體》電影版的拍照就像一個巨大的泡沫,在成立影視公司之前,遊族網絡主要提供手遊和頁遊的開發,在影視領域毫無經歷;導演張番番過往拍照的多是小成本的懸疑恐懼片,著作在豆瓣上的評分很少高過5分。
一個好萊塢尖端團隊也會感到棘手的項目,以如此經歷的團隊操作,有或許成功嗎?
但是激動的從業者感到被一種昂揚的力氣催逼,尖端的出資,尖端的IP,2015版《三體》的幻夢從一開端就達到高潮,但是終究成為一場連續11年的黑色喜劇。
這一次,能改寫劇情嗎?
為什麼都不看好《三體》電影版?
只能說,《三體》,註定是塊硬骨頭。
2019年2月卡神電影《阿麗塔》來國內宣揚時,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劉慈欣、《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結束了一場巔峰對話。劉慈欣問卡梅隆:「假如我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的答覆不假思索:「《三體》」。
劉慈欣有些欠好意思地笑著說:「從我自己來說,我卻是期望拍一些比較簡單的,至少是視覺上、故事上比較簡單一些的。《三體》以咱們現在的經歷來說有必定困難。」
卡梅隆也承認:「《三體》假如拍成電影,就要依照六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才能拍出這部著作的深度和廣度。
《三體》為什麼這麼難拍?
首要是由於原著太浩瀚。
《三體》總共有三部,由《三體》、《三體·黑暗森林》、《三體·死神永生》組成,其間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整個系列敘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溝通、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既包含一場滅世之戰,也聚焦了人類的抵擋。而其間的黑暗森林規律,更是令人震撼無比。
假設好萊塢要拍《三體》,應該對標的,也有必要是《星球大戰》《指環王》這些尖端大片,說我國能拍《三體》,誰敢信?
更難的是,《三體》乃至比《星球大戰》《指環王》更難拍。
電影這一載體有著先天限制。2-3小時的時長,註定難以展現《三體》這樣宏闊複雜的故事。更何況,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概念這類龐大的科幻構思,怎麼拍?
三是假如《三體》開拍,註定只能拍成硬科幻,但是近年「硬」科幻的日子並欠好過。
口碑不俗的《銀翼殺手2049》1.5億美元出資,全球票房2.59億),《湮滅》未能全球大面積上映,只在Netflix全球播放;布拉德皮特領銜的 《星際探索》出資1億美元,全球票房1.2億美元,巨星也難救虧損局勢。
此外,我國缺少拍照科幻類著作的經歷,更沒有好萊塢那樣的電影工業體系。《流浪地球》之前,國內乃至沒有一部撐得起的科幻著作
一句話,書迷和影迷有一萬個不看好《三體》電影版的理由。
再拍《三體》不自量力?這11年國產科幻早已時過境遷
是的,到現在,依舊沒有太多人看好新《三體》電影版。
但,咱們就不拍了嗎?當然不或許。
由於我國科幻在2000年左右從頭起步,湧現出劉慈欣、王晉康、何夕(被譽為我國科幻三巨子)劉維佳、柳文楊、米一、潘海天、星河等科幻小說家集體,歷經20年發展,國產科幻電影早已時過境遷。
確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像劉慈欣孤軍獨戰提升了我國科幻文學的高度一樣,孤軍獨戰把我國科幻電影的水平提升到世界級,但,我國人真的註定拍欠好科幻片?
先來一部民間三體著作的一小段片段。
這是太空電梯。鏡頭由近及遠,從局部到全體,死後是燦爛的星河。
三大艦隊以木星作為主要基地。
從氫氦海洋中獲取核聚變燃料。
這不是浩瀚的史詩氣質?
再看被視作原著視覺局面巔峰的「水滴放鞭炮」高潮局面。
原著裡,對「水滴」是這麼描繪的: 探測器呈完美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外表是極其潤滑的全反射鏡面,銀河系在它的外表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得這滴水銀看上去簡潔而唯美。
動畫給出的大特寫,近乎完美復刻原著。而那場水滴擊潰人類銀河艦隊的史詩大戰,也令觀眾大呼過癮。
許多人應該看出來了——《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徹底的草臺班子,2014 年,網友「神遊八方」出於對原著的酷愛,開端在 B 站更新這部「畫作崩壞」的同人動畫。動畫全程沙盒遊戲 Minecraft搭建起來的。
在熱心粉絲的資助之下,第一季七拼八湊得以結束。但是便是這部要啥沒啥的著作,出乎意料地得到苛刻的三體粉共同認可,豆瓣評分9.5。
2016 年,聞到香味的遊族公司找到了神遊八方團隊,將其收編。《我的三體》才有機會運用3D 動畫軟體來製造。
這些年成功的,只要三體動畫版?別忘了,2015 年還有一部 14 分鐘短片《水滴》。
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在讀研究生王壬導演和編劇。
一鏡究竟的方法,徹底拍出了的水滴細微與龐大,恐懼與詩意。
劉慈欣評論:「能夠負責任地說,這便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假如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這些著作成功了,就能證明影版也能成功嗎?當然不能。
那麼假如咱們拍出了自己的科幻大片呢?
2019年1月20日,《流浪地球》第一次全國點映,現場邀請了近300名深度科幻迷。電影放映結束,掌聲雷動。劉慈欣上臺,激動無比,「《流浪地球》票房即便只要十塊錢,也是巨大的成功。」
《流浪地球》終究國內票房,46億。
同在那個新年檔,劉慈欣另一部小說改編的寧浩導演的《瘋狂的外星人》,票房破14億。
一部是規模龐大的視效大片,一部是借科幻寫現實的喜劇,口碑有凹凸,但最起碼足以證明,國產科幻片,能賣錢了。
而我國電影賺到的,何止是錢,而是當這部著作克服了眾多人、財、物、景等各方面所謂業界以為不或許結束的難題。給我國科幻電影帶來的,是一種新的或許性。
但這樣就夠了嗎?
還記住餃子導演怎麼評價「國漫興起」?
雖然《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爆,但他依然以為:「哪吒」是很好的事例,但也是特例。
再看郭帆說的,「科幻元年不是一部電影出現的成果,要有一部又一部科幻片的出現,並且確立這個原型,科幻元年才有含義。」
確實,那些在2015年科幻熱潮興起時開拍的大片,或多或少在開發上遇到了難題。影評人張小北轉行導演執導的《拓星者》,遲遲未見公映。
古天樂斥3億巨資出品,港產的《明日戰紀》,依然在等待上映。
說白了,《流浪地球》給我國科幻電影本土化會帶來更多的或許性,但,也僅僅或許,絕不是蓋棺定論。
不然,就不會有《上海堡壘》關上的那道門。
能說滕華濤導演不努力嗎?這是國產科幻片第一次拍到人與虛擬外星人互動、對立的場景。
大到上海大炮打外星人母艦,小到指揮中心與捕食者貼身肉搏,有些視覺場景,也真的拍出十足震撼力。
但是電影仍是慘敗。
那麼當《三體》重來,當然有必要面臨一個拷問:又一部《流浪地球》,仍是又一部《上海堡壘》?
《大聖歸來》+《哪吒》,國產科幻是時分意氣昂揚
至少這一次,光線是來真的。
早在年頭片單中,就能看到其在《三體》項現在注了個「新」字,清楚明了,整個項目從立項開端,便是要徹底拋棄舊版本,放棄之前的出資,重裝上陣。
導演田曉鵬的十月文明,當然是我國電影冉冉上升的新星,未來該公司的電影項目還包含《深海》《大聖鬧天宮》等。而光線為它配的新統帥,又是一手參與打造出《哪吒》的易巧。
對此,《龍之谷》《精靈王座》導演宋嶽峰表明「田曉鵬導演幹事細心專業,又站在偉人的肩膀上,沒有道理欠好!究竟皮克斯導演都拍《碟中諜4》呢!」
真的易如反掌?當然未必。
事實便是,我國電影和觀眾底子沒做好迎候一個硬科幻史詩系列大片的準備,《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是由於導演郭帆背負著「地球」結束了一場奇妙的嫁接,將硬科幻大片加入了家的內核,變成了我國觀眾能承受的樣子。
《三體》呢,無論是空前絕後的特效製造,仍是龐大魅麗的世界觀,現已對主創構成極限應戰,但更難的,絕對依然是——講一個好故事。
結束了西遊記故事顛覆的田曉鵬,能結束這個不或許結束的任務嗎?
一切都是不知道的。
但,你或許記住《流浪地球》裡說的——「無論終究成果將人類前史導向何處,咱們挑選期望。」
國產科幻電影,何嘗不是。
沒有錯,咱們能夠將《三體》無限封存,就像故事中的人們,將人類命運交給未來。
但誰能確定,哪個時間,是我國電影拍照《三體》最佳的未來?
答案是:沒有。但假如沒有開端,又怎麼會有故事的繼續。
關於《三體》電影,註定有人期待,有人讚美,更有人質疑。
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摧殘了這份勇氣。
國產科幻未來的或許性,永久需求現在來闖出輪廓。
有人會問,為什麼是《三體》?我的反詰是:為什麼不能是《三體》?
正由於《三體》關於我國科幻無法取代,這意味著一場冒險,但這場冒險激起的不僅僅冒險的成果自身,更是許多創新和創造的源頭。不要容易摧殘我國科幻電影的無限或許。
由於一切的科幻自身,不便是帶著冒險與浪漫的。
郭帆曾說:很多部《三體》,才能夠撐起我國科幻的黃金時代。
那麼關於我國科幻電影來說,相同需求一部《三體》電影。
但這不代表說,我認同遊族剛剛籤下《三體》版權時,其時的遊族影業CEO孔二狗說的:「我國幾十年、上百年出來的這麼一部巨大的科幻小說,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
由於好的科幻故事,介意的其實不是一時一地的輸贏,更不是自毀經典的玉石俱焚,而是永久保持向蒼茫星空發問。
《三體》電影真實的含義,在於證明國產科幻的可行性。
這註定是一個關於野心的故事。在達觀心情充滿中,2015年的那場冒進,由於先天不足的團隊,沒有符合的工業體系,以及製造方的重重失誤,終究滑向失控,但科幻故事最巨大之處就在於:一直能夠從頭開端。
《大聖歸來》導演拍《三體》,能成嗎?國產動畫最強力氣,帶得動國產科幻嗎?未來懸而未決,期望在明滅之間。
但一部國產科幻史詩大片的跌宕史,映照出我國電影的莽撞與煩躁,也映照出另一種在無數科幻大片中令主角絕地逢生的力氣,那便是:不認命。
誰能忘掉,《三體》裡章北海與父親最後的對話——「北海,我只能告知你那曾經要多想」,那麼國產科幻電影興起之前,要多想,要多想。
讀過《三體》的人,一定會驚訝於劉慈欣的腦洞之大,想像力之豐富,因為三體宇宙觀與其蘊含的哲學思考,你怎麼看都覺得不可能是個小電工能想出來的事兒,最起碼也得有愛因斯坦這種偉大物理學家才能想得出來。
在這裡,我特別推薦還沒讀過《三體》的朋友,一定要看一看這本書。看完《三體》,你的整個思維層次,會得到質的提升,你會深刻領悟到,人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方能在現實社會應對自如。
現在精裝版科幻巨著《三體》,促銷期一本只需要36元,點擊下方即可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