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國內就有影視公司放出消息要拍攝科幻小說《三體》的電影版,但是現在《流浪地球》都上映一年了,《三體》的電影版還是不見動靜。
眾所周知,《三體》中的科幻情節十分超前,以國內目前的電影技術,很難拍出書中的效果。或者說,根本不敢拍。
很多人驚詫於《流浪地球》恢宏的世界觀和驚人的特效,殊不知《三體》的情節曲折度和科幻程度要要要超多《流浪地球》不知多少倍。
比如書中的三體文明,就是無法想像的。一群能夠自行脫水,把自己變成"魚乾"的外星人,你能想像得到嗎?
三體星人居住的星球旁,有三個太陽在運轉,你能想像得出來嗎?
三體人在研究智子的時候,發現了魔眼文明,一個居住在粒子的文明,你能想像嗎?
《三體》一書中,存在著太多新奇和超乎想像的內容,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
所以《三體》雖然名頭大,但是沒人敢拍,怕挨罵。2016年就曾有報導稱,某新銳導演啟動了拍攝,並請來了馮紹峰和張靜初主演。可4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後續消息。
既然國內拍不出《三體》,那為什麼不交給好萊塢來拍攝呢?雖然這是一個從來沒出現過的故事類型,但是以好萊塢的特效來說,表現《三體》中波詭雲譎的黑暗宇宙,殘酷兇險的宇宙戰爭應該不成問題。
2019年4月,劉慈欣現身3D舞臺劇《三體2:黑暗森林》的首映現場,在記者的採訪下,就這一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總的來說,不把《三體》交給好萊塢拍攝,主要是因為《三體》的劇情不符合好萊塢電影的兩大原則:
一、人物必須黑白分明二、符合大眾主流價值觀
為什麼《三體》的故事不符合這兩大原則呢?
一、《三體》的故事並不是非黑即白,裡面有很多哲學思辨
舉書中的兩個例子
1、三體人進攻地球,是對還是錯?
三體人的星球不適合生存,為此三體人打算進攻地球,在地球生存。這是對還是錯?
就好比當初英國人到了北美大陸,把印第安人趕進了保留地,這是對還是錯?
2、程心阻止維德造曲率引擎飛船是對是錯?
程心得知維德製造曲速引擎飛船時,出面阻止了他,告訴他要麼全人類一起坐飛船走,要麼大家一起死。最後太陽系遭到了二向箔的打擊,全體人類都死了,只有程心和艾AA坐飛船逃亡。
在這裡,程心要求所有人類一起走對不對?對!
維德製造飛船讓一部分先走對不對?也對!
那麼到底是誰錯了?《三體》的精彩之處,不止於對科幻的描寫,更在於對於人性的思考。
二、《三體》的價值觀,大部分是反人類的,很多人並不能接受
在主流價值觀中,人類是地球、乃至太陽系中最厲害的生物。而且這麼多年宇宙中也沒有發現外星人,可以說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
在很多科幻大片中,即使是外星人想要侵略地球,也都被打了回去。
但是在《三體》中,人類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三體人面前,人類就仿佛螻蟻,2000艘星際戰艦不到半小時就被消滅。
在神級文明歌者面前,一發二向箔就將太陽系清理了,連摧毀三體星的光粒都用不上。
這樣人類被滅絕的劇情,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
《三體》雖然與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但還是收穫了很多人的追捧,美工前總統歐巴馬、《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知名科幻片導演卡梅隆·安東尼、臉書總裁扎克伯格。國內的網際網路大佬雷軍、周鴻禕、馬化騰都是《三體》的粉絲。
如果大家還沒有讀過《三體》,那麼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三體》一共有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筆者最愛第二部與第三部,初讀時簡直興奮到停不下來。即使晚上睡覺時,滿腦子也都是宏偉飄渺的宇宙,新奇的科幻概念,巧妙的故事構思。
最讓筆者震驚的是第三部中,被三體人截獲後「復活」的雲天明,寫給人類的3個童話故事。
童話裡藏著地球文明獲救的方法,但初讀第一遍不到結尾你根本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最後跟著作者的筆伐,一點點解開謎底的時候,有種看偵探小說爽到爆的感覺。
但凡看過這三個故事的人,沒有不佩服劉慈欣的。
日本文化界世界頂級遊戲製作人,讀完《三體》後,不吝言詞的稱讚它為「超級不可能」小說:
在普遍性、娛樂性、文學性這『三體』重力絕妙平衡的拉格朗日點上誕生的、奇蹟性的『超級不可能科幻小說』!
因此,我想給沒看過《三體》的朋友隆重推薦這本書,它確實值得一讀。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馬上聖誕節、元旦節都要到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