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2020-06-12 三月古木

《超能陸戰隊》是迪士尼與漫威聯合出品的第一部動畫電影,2015年2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有8.7,有關劇情介紹是說:

未來世界的超級都市,熱愛發明創造的天才少年小宏,在哥哥泰迪的鼓勵下參加了羅伯特·卡拉漢教授主持的理工學院機器人專業的入學大賽。他憑藉神奇的微型磁力機器人贏得觀眾、參賽者以及考官的一致好評,誰知大火燒毀了展示會場,小宏的哥哥也命喪火場。身心受傷的小宏閉門不出,哥哥生前留下的治療型機器人大白則成為安慰他的唯一夥伴。然後,小宏又發現了巨大的陰謀,小宏與哥哥的朋友們組成超級戰隊,與邪惡勢力鬥爭,最終制止了一場陰謀和毀滅。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最近有點劇荒,就又把這個電影翻出來看,然後看著看著,我就將以前對這部片子的認知都拋去了,這根本不是一部動畫片,這是一部教育片。

看完全劇,我很想對我的孩子說:「媽媽希望你足夠強大,但媽媽不想你做英雄。」

強大的力量源於什麼?



「知識好奇」的力量


電影的開篇就是主人公小宏帶著他的小機器人參加機器人格鬥,因為惹怒了格鬥場的混混被追,小宏的哥哥帶著他奔逃,結果雙雙被抓。

等他們回到家,小宏的哥哥勸他不要再熱衷於機器人格鬥,但小宏根本不聽勸阻,又要去立刻去參加另一場。泰迪決定送小宏去,其實卻是把小宏帶到了「書呆子實驗室」。

在實驗室小宏認識了哥哥的幾位好朋友,見到了他敬佩的卡拉漢教授,然後被實驗室的一切吸引,決定要到學院讀書。

這一段情節,在電影的篇幅中並不佔太多筆墨,似乎只是一個鋪墊,一個引子,為了引出後面小宏哥哥喪生的原因,後面全部的劇情發展。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但在這短短的一段情節中,我卻看到的是「知識好奇」的力量。

是什麼讓小宏從一個醉心與機器人格鬥的少年忽然奮發,要去參加機器人學院的入學比賽?

是知識帶來的震撼。

當小宏看到哥哥和朋友們做出了很多令人興奮的發明,當他知道在這裡他可以學到更多厲害的知識,他也可以變得更強的時候,他心動了,才改變了。

知識是源動力,只有儲備了足夠的源動力,才有力量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那「知識好奇」是什麼呢?

就是當我們認識到了知識是源動力後,我們對知識產生了渴望、好奇,驅使著我們不斷去追逐、探索、進步。

一個人聰明,一個人有天分,可他如果沒有對知識的好奇,就不會想要去學習,沒有學習,他的聰明、天分都不過是智商測量中的一個數值,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知識帶給我們的是變強的源動力,而真正的內驅卻是我們自身對知識的好奇。

如果說,「知識好奇」的力量,主要依靠的是是孩子主觀能動性,那父母該給予的就是「有效陪伴」的力量。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有效陪伴」的力量


想必大多數的父母都同意「陪伴」是有力量的,特別是孩子越是在年幼的時候,陪伴越是尤為重要。

陪伴更應該是有效的。

01.先從「陪伴」這個詞的字面來解讀一下。

陪,就是陪著。伴是什麼?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人」加「半」,「伴」是另一半的自己啊。大家想像下「小夥伴」這個詞,就能明白了,我們願意接受的夥伴肯定都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陪伴孩子也不是只在一旁陪著就好,還要讓孩子覺得你是他的夥伴,你是他的另一半。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02.什麼樣的陪伴是有效的?

既然陪伴不能只是坐在一邊陪著,那就有輸入也有輸出。

舉個例子說,陪孩子搭積木,可以一邊陪著孩子動手,一邊認識顏色、分類、形狀,搭成功後孩子覺得很開心,還能適時的做出情感引導,說「你現在的感覺就是高興、愉快」。

不要小看情感引導哦,會在孩子後期的成長中有很大的分量,孩子先了解了各種情感是什麼樣的感覺,以後發生了高興、難過、沮喪這些,父母才能更好的、及時的與孩子溝通,孩子也更能明白。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再比如說,帶孩子出去玩,孩子指著一種花問,「媽媽,這是什麼啊?」媽媽的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很認真的解釋了,孩子就認識了。就算媽媽自己不認識,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查資料等等。

還有一種是媽媽就是簡單粗暴的說,「你管它是什麼?跟你有什麼關係?」

兩相對比,很容易就知道,肯定第一種更好啊。

總是用第二種方式,直接的影響是,孩子認識的事物少了,間接的深層次的影響是,孩子的認知積極性會降低,他以後會對外界的事情不感興趣。想像一下,如果他進入求學階段,他對要學的東西不感興趣,他怎麼可能學得進去?

有時候,父母說「我陪著孩子的啊」,陪著幹什麼?一起看電視。孩子看動畫片,爸爸媽媽看手機。孩子看的「哈哈」大笑,似乎是很快樂,但笑過了就完了,孩子沒辦法從自己看電視的過程中,將接收到的內容輸出轉化為自我認知。

所以,為什麼陪伴必須是有效的呢,因為在陪伴的過程中,通過輸入和輸出的方式,最終孩子要接收到有效的內容。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超能陸戰隊》裡的小宏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母,然後陪伴他的是哥哥泰迪,哥哥意外喪生後,陪伴他的是哥哥送給他的「私人健康顧問」,呆呆的、軟萌的機器人大白。

小宏第一次見到大白時,就說大白像會走路的棉花糖,而他哥哥之所以將大白做成一改機器人固有的生硬模樣,就是想「讓人有想抱抱的感覺」。

哥哥去世後,大白陪著小宏,是大白為了治療小宏的「青春期情緒波動」,發現了神秘人的存在,也是大白在小宏一度暴怒黑化,想要徹底消滅卡拉漢博士時,告訴小宏「一直都在」,小宏在大白的存儲中重新看到了哥哥以前的種種努力,這才選擇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他給大白做了設定,「不傷害人類」。

大白的陪伴,讓小宏從失去哥哥的哀痛中走出來,又讓他重新認知定義「復仇」,不至於走上歪路,這才是有效的。

有效的陪伴,才能促使孩子成長的更快、更好,孩子才會更強大。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超能陸戰隊》中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說「書呆子實驗室」裡面的人其實一點不書呆子,設計發明也都很厲害;比如說「大白」的形象和實力;比如說小宏的格鬥機器人,笑臉時弱弱的,憤怒臉時超級無敵;比如說小宏那個被壞人覬覦的發明,明明只是一個很微型的小東西,卻有巨大的能量。

這些小細節雖然都是人為設計的,但也在給大家傳遞著一種理念,我覺得也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很重要的一點:

外表是會有欺騙性的,而真正強大的永遠都是內在。

孩子,我希望你足夠強大,但不做英雄


然而,我並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一個英雄,因為英雄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而英雄的心路歷程也往往比別人更坎坷曲折。

看過漫威英雄系列的人都知道,沒有一個英雄的誕生是沒有經歷痛苦的。

英雄的背後,很多時候是一個甚至好多個家庭的付出,甚至是悲傷。

今天李文亮醫生孩子出生的消息傳出,評論說英雄有了後代,可我的第一反應卻是這個孩子連爸爸一面都沒見過。

曾經看過一個段子,說家長不要太過嫌棄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最後能陪在家長身邊的都是他們,因為優秀的孩子註定遠走高飛。

這只是個段子,每個父母都還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的。如果他是一個普通人,其實也沒什麼,這個世界上最多的還是普通人。

事實上,足夠強大是希望孩子能過得好,不做英雄也是希望他過得好。

*作者簡介:三月古木,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一個願意寫點心情故事、親子教育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自帶「蝙蝠俠面具」,全家人的小英雄,寶媽:希望她變得強大
    寶寶自帶「英雄光環」,寶媽拒絕給寶寶手術,希望她會成為真正英雄美國,四個月大的娜塔莉,剛出生的時候臉上就帶有一個特別大的胎記,這個胎記足足佔了寶寶小臉的三分之一。因為像蝙蝠俠所帶的面具,全家人更喜歡叫她「小英雄」。
  • 孩子,我為什麼不希望你考第一?答案值得所有的家長深思!
    01 「第1名和第10名,你更希望孩子考哪一個?」 作為父母,相信你聽到這個問題,肯定不假思索地回答:「這不是廢話嗎?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考第1名?」
  • 程式設計師感慨:不希望孩子走我的老路,網友:支持你
    如果要問最想做的職業,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種答案。但要問起現在哪個職業薪水最高,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是一致的:程式設計師。其實不僅是程式設計師,網際網路公司給員工開出的薪水也是越來越高,導致很多人紛紛投身其中。最近,一位程式設計師就在職場社區感慨:不希望孩子走我的老路。
  • 我崇拜你像個英雄,你寵愛我像個孩子
    「最好的愛情大概就是,我崇拜你像個英雄,你疼愛我像個孩子! 」 我崇拜你是因為你很優秀。你在我心裡的位置很好。而我也希望你疼愛我,像個孩子。我希望你把所有的溫柔都給我。也希望未來我們一直在一起。喜歡坦誠並且事事有回應的人,大家都不是小孩子,發出去的期待自然希望有回音。好的壞的都能接受,但不喜歡總是猜測和不安地等待。不浪費他人的熱情和期待,也算是一種閃閃發光的品質吧。 我希望我可以在有你的日子裡繼續閃閃發光。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你可以一直寵愛我。可以包容我的小脾氣,包容我所有的人性,當然我也會理解你的辛苦和工作的累。
  • 我的英雄學院:AFO為何不多給弔哥幾個強大個性?其實用心良苦?
    我的英雄學院:AFO為何不多給弔哥幾個強大個性?其實用心良苦?在我的英雄學院中,死柄木弔作為小英雄們未來要面對的大BOSS,他的老師則是上一代的大魔王AFO,不得不說正所謂龍生龍,虎生虎,老鼠的兒子會打動,有了AFO這個超級大反派老師,死柄木弔從小就被他的思想汙染,所以性格異常的殘暴,加上他的個性【崩壞】能夠讓接觸到人瞬間支離破碎,所以被人們所忌憚。
  • 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不會被別人踐踏!
    01你永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高攀不起的人,不求,配不上咱的人,不要,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之心;那麼努力的經營自己,憑什麼要讓隨便一個人就擁有你的好。10年前,還是個孩子,卻要承受大人都無法承受的一切;10年後,是個大人了,卻擁有了孩子都無法享有的一切,小時候盼著長大,長大了卻想回到小時候;你看,一切都是公平的。
  • 孩子,我為什麼希望你用功讀書?
    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一位法學生,可以做一名律師也可以做一名文案編輯。但是一個考不上法學院的人,生活中何談Plan B?這就是選擇的權利。同樣,在你心中覺得有意義的工作,可以給你帶來成就感和尊嚴。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1.父母有愛的溫馨的陪伴,給孩子足夠安全感有時候孩子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不愛分享、不喜歡交流、自我為中心、多動症等等,出現這些問題的孩子,大多缺乏父母的陪伴,有些父母認為我也經常陪孩子,為什麼她還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我所說的陪伴不只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就可以了。
  • 《隱秘的角落》:強勢媽媽養不出自信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列
    另外一位同學希靈也說:「是呢,孩子的性格在後天的培養中,媽媽這個角色太重要了,你看朱朝陽媽媽的做法,這孩子怎麼可能自信?」和大家討論過之後,同學們一致認為一個孩子能否獲得真正最好的教育,顯然是和家庭教育分不開的。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又是"媽媽"這個角色。
  • 即使你的媽媽再強大,遇到一個負能量爸爸,孩子未來也沒有希望!
    撰稿:鏡子 | 插畫:杏媽 | 審核:靜好在所有的孩子類型中,最令人可惜的就是得不到良好父愛的。比如下面這3類爸爸,縱使妻子再優秀,寶媽再強大,你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有幸福感,未來的路走得也不會遠。
  • 親愛的孩子,我想對你說
    如果感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你憑藉自己的力量,無論如何找不到出口;如果你實在困頓,逃不開世俗織的網;如果你深陷谷底,怎麼都無力逃脫……那麼,一定要記得求助,用盡所有的方法,別人看不見,就發出聲音;別人聽不見,就寫下文字;別人讀不到,就主動說出來,如果父母不理解,就找同齡人,如果沒朋友,就去網上找,如今資訊發達,茫茫網海
  • 我的英雄學院:讓你紅了臉的人,終究讓你紅了眼,壞理不哭
    明明那個時候,他們有機會救下這個善良的孩子。而百萬也覺得,他的話成了壓死壞理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次集齊眾多職業英雄,去拯救壞理,綠谷和百萬當然義不容辭。還有一起實習的麗日,蛙吹,切島,以及波動和天食的加入。面對敵人的不斷騷擾,只有百萬一個人利用個性「穿透」追上了治崎。不過治崎並沒有把百萬,當成一回事,直接讓自己手下的酒木和音本,來抵擋百萬。
  • 「堅持在家不出門,我為防疫做貢獻」(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武漢市民在朋友圈相互鼓勵——「堅持在家不出門,我為防疫做貢獻」(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2月16日,武漢社區封閉管理再度升級,各小區實施最嚴格的封閉措施。小區人員出入一律測溫、登記。「堅持在家不出門,我為防疫做貢獻。」朋友圈裡,武漢市民這樣相互鼓勵。宅在家,如何過得健康又有意義?記者採訪了四名普通武漢市民。張羅團購,鄰裡更和諧「各位鄰居們,大家好!今天彩城團第四次蔬菜,菜品品種有:菜薹、西紅柿、萵苣、小白菜,明天下午4點送到!請開始接龍。」
  • 沒有足夠強大的資源,別輕易做一線家居品牌的經銷商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給正在找項目的經銷商提個醒,沒有非常強大的資源,或者說沒有足夠強的獲客能力,建議別輕易去做一線品牌的經銷商。難度非常大,不小心前期投幾十萬進去,後面連個泡都不會冒,就沒了。最近幾年,陸續爆出不少經銷商控訴大廠的消息。
  • 寶寶,這是爸爸寫給你的一封信,希望我能配得上做你父親
    焦慮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擔心我不是一個能幹的老爸,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目前只能兼職做自媒體,剛開始做的一個多月特別焦慮,給自己很大壓力,因為我想在你出生時便能夠有一些成就,但事與願違,現在希望你懂事時做出效果,自從有了你,我的目標明確又堅定。
  • 《哈爾的移動城堡》:只要你一個肯定,我就足夠勇敢。
    比如我;但對這影片不了解的人,初看就會覺得這部影片有些難懂,影片中某些劇情會讓人覺得沒交代清楚,所以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和反饋也就沒有下文了。但,在我心裡,它就是動漫電影裡我永遠的白月光。想起影片裡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你不好,才要留在你身邊給你幸福」。而我,就是覺得沒有比它更好的動漫電影,所以對它情有獨鍾。
  • 常做這些事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是嗎?
    文|淘媽每個家庭自從有了孩子後就把大半的精力投在孩子身上了,就是希望能讓孩子變得足夠優秀、成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也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做出了很多傷害孩子的事情。像以下這幾種做法,看似是為孩子好,實則對孩子傷害很大,看看你有沒有做過。1. 打擊、否定孩子有些父母信奉「打擊式」教育,對於孩子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少不了一頓批評、否定。甚至孩子已經做得很好了,家長還是習慣性地打擊孩子,美其名曰「怕他驕傲,為了激勵他更加努力」。
  • 試試這樣做,讓孩子輕鬆擁有學霸體制,你做對了嗎?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畫出第一個亂麻線,並聲稱那是一輛車時,往往呈現崩潰的狀態。一定要記住,孩子的畫永遠和你想的不一樣,請允許他先將這團亂線當作是車,不久的將來,他會還給你一輛精緻又高檔的漂亮汽車,止住自己的手,千萬不要去幹擾,不要去打斷,專注力是天生的,而破壞專注力的家長才是孩子不專心的罪魁禍首。
  • 「你在家是怎麼教孩子英語的呀?」「其實,我是這樣做的……」
    朋友發來微信,問「你在家裡都給孩子做什麼樣的英語啟蒙?」我看了之後,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答覆,心裡一陣五味雜陳。自己之前構思的英語啟蒙畫面是這樣的:提前把家裡的客廳布置成一個迷你課堂,牆壁貼上磁性白板,方便張貼英語的各種圖文,也可以隨時由著孩子隨心所欲地畫。
  • 我的英雄學院:如果世界不再需要英雄,以A班的能力還能做啥工作
    英雄學院這部作品的設定,是在當時很多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能力,在推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惡人來危害社會,因此專門設定了英雄的學校,培養一些英雄來打敗社會上的那些壞人。這些小英雄都非常的強大,能夠將自己的能力用在正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