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一向都是這個世間最難處理的關係之一,特別是兒媳婦懷了孕、生了孩子之後,關於如何照顧小孩、誰來照顧小孩,也是引發婆媳關係僵化的因素之一。在大家印象中,再難相處的婆媳關係也不外乎就是冷戰、吵架,再或者就直接不見面。然而在今天這則故事中,這對婆媳關係卻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根據故事主人公王海萍的老公梁勇回憶,自從家裡面兒媳婦生了孫子,妻子王海萍作為孩子的奶奶,一天都沒有盡到照顧孩子的職責。這還不算,在兒媳婦臨產在即時,婆婆王海萍竟然抬腳踢了兒媳肚子一下,直接導致兒媳婦早產!
原本兒媳婦的預產期是10月中旬,結果婆婆王海萍中午吃飯的時候突然跟媳婦吵了起來,在公公梁勇印象中兒媳婦一直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事發當天他也在家中,就聽到廚房裡面傳來了爭吵聲,等他走過去一看,兒媳婦已經被妻子給踢倒在地了。看到這樣的場景,梁勇也是氣得崩潰:孩子都要生了,你還這樣對人家,你變態吧!
根據梁勇回憶,妻子王海萍這些年脾氣越來越古怪,不僅對家裡人發脾氣,還對懷孕的兒媳婦大打出手,直接導致兒媳早產。後來孫子出生了,一家人本來以為王海萍能夠看在孫子的面子收斂一下,結果王海萍仍然毫無顧忌,在年幼的孫子面前跟家人吵鬧不休,這讓全家人幾乎瀕臨崩潰。
而王海萍這邊的說辭卻截然相反,她直言,自己多年來一直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苦不堪言。終於等到自己老了,兒子娶妻生子了,結果兒子還跟著老公一樣的針對她,所以自己的脾氣才會越來越暴躁。
對於兒媳婦她也絲毫沒有愧疚感,她認為兒媳婦夥同兒子、老公一起針對她,不讓她帶孩子。還說當初兒媳婦坐月子時,月嫂有事臨時走了,她連續幾天晚上起來給孩子餵奶,之後導致自己眩暈症復發,一連住了幾天醫院。
在王海萍心中,她一直是盡心盡力的照顧孫子,但是兒子兒媳卻屢屢對她指手畫腳、挑三揀四。王海萍一邊回憶一邊流淚:「我把臉朝著寶寶,兒媳婦讓我把臉朝另外一邊,我說我想跟孫子講話,兒媳婦也不讓我把臉轉過來;我給孫子把屁股,兒媳說我這樣弄孩子容易脫肛,我兩個孩子都是這樣養大的,我都是這樣我都沒看到他們脫肛過啊!兒媳又說那是30年前的事兒了,現在要相信科學...」
看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小編在這裡不去妄加評論他們兩方到底誰說的是實情,但是婆媳關係不好處卻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難題。為什麼自古以來,婆媳關係總是這樣水火難容呢?
1、兒子兒媳經濟條件不好。小兩口的經濟能力不夠,凡事都得靠婆婆。婆婆心理不平衡,覺得兒子不努力,媳婦也不上進,時間久了會挑剔彼此之間的毛病,彼此之間就更難相處了。
2、婆婆脾氣暴躁,性格古怪,與人相處更難。有些婆婆性情變化大,思想也比較傳統,往往什麼事情都喜歡以自己為主,不能切身的去考慮媳婦和兒子的意見,這樣媳婦肯定會受委屈。
3、媳婦被父母嬌慣的厲害,離開自己家,走到別人的家裡面,往往思想行為不習慣,凡事也想大家都聽她的,一點委屈都受不了,又很懶惰,這是引發婆媳錨段的關鍵點。
4、媳婦認為婆婆給自己帶孩子是天經地義,凡事都去麻煩婆婆。婆婆畢竟年齡大了,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身體也不怎麼好,天天給你看孩子,你還經常埋怨婆婆的問題,時間久了婆媳關係更大。
其實說到底,婆媳都是一家人,如果長期生活在一起,都會存在一些小矛盾。這就好比是舌頭和牙齒,偶爾也會有打架的時候。有矛盾不可怕,重要的是彼此要敞開心扉多交流,不要太小心眼,多學會忍讓,多包容對方的小脾氣,這樣才能過的更幸福。您說是不是?對於文中提到的婆婆和兒媳,您覺得主要責任出在哪一方呢?